經濟諾獎得主 狠批基因專利霸權

2013/05/15

影星安祖蓮娜祖莉接受切除雙乳手術防癌,背後牽涉「基因專利霸權」的爭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Joseph Stiglitz月初撰文狠批,為安祖蓮娜祖莉檢查先天性乳癌基因的美國公司Myriad,壟斷檢測基因方法,利用其專利地位牟取暴利,置人命於不顧。

安祖蓮娜祖莉昨日公開呼籲女性要注意乳癌風險。為祖莉檢測基因的公司Myriad,一直掌握檢測這種BRCA1,及同類型的BRCA2的基因專利。Myriad提供的檢測費用高昂,未必有很多人能接受檢測。美國分子病理學學會(Association for Molecular Pathology),最近入稟美國最高法院,要求推翻有關的基因專利。哥倫比亞大學經濟學教授Joseph Stiglitz月初在Project Syndicate的網誌撰文,談到這場乳癌基因專利的爭議。

Stiglitz指出,Myriad投入資本,一手研發檢視基因的技術,擁有檢測基因技術專利,絕對可以理解。但Myriad的「基因專利」涵蓋了所有BRCA1、BRCA2檢測基因的方法,其他公司不得其門而入:

「人類基因不應該是任何公司的專利……耶魯大學一度打算研究成本更便宜的測試,檢測同樣的乳癌基因。但Myriad的基因專利,使其他BRCA1、BRCA2的基因測試無法誕生。Myriad是典型只看利潤的美國公司,在它眼中,利潤超越人命的價值。」

傳統經濟學家認為,版權及專利保護不足,會影響創新及科研的意欲。Stiglitz指出,儘管Myriad最先在人體當中分離出相關基因,但其他公共及國際組織遲早會有相同發現,而Myriad高昂的基因測試費用令公眾無法受惠。專利保障私人企業利益,同時犧牲了公眾利益。Stiglitz又提出,基因專利反而令公司欠缺動機再投資創新。

「Myriad專利阻礙其他科研人員,開發更準確、更好的檢驗基因測試。所有學術研究建立在前人的結果之上。你總不能把數學公式註冊成專利,防止其他人使用。同理,基因變成專利,也阻礙科研的進步。」

Stiglitz說,壟斷行業往往製造了種種的貪污的問題,例如在美國醫藥行業,有藥廠會向醫生、醫院分紅增加銷售額,結果有關藥物或者檢測方法售價,經常不合理地高於成本。

發達國家近年要求,更嚴格保障知識產權。知識產權體制不建全,造就低效率的情況,擁有壟斷地位的專利公司牟取暴利,學術知識傳播受到阻制,在Myriad的例子,更有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命損失。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