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不是提款機!師生共同反學費!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3/12/03

──高教工會呼籲各大專院校師生參與 「反對教育商品化,學費該降不該漲!1204教育部行動」聲明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作為台灣各大專院校受雇者的工會組織,我們認為,台灣高等教育當前的危機之一,正在於政府機關的放任與卸責,擁抱「市場基本教義」,導致教育環境的持續惡化。

因此,高教工會大力支持各大專院校師生一同於12月4日9:30前往教育部,參與由跨校學生團體「反教育商品化聯盟」舉辦之「反對教育商品化,學費該降不該漲!1204教育部行動」。向教育部官員表明,學生不該是高教經費不足的提款機,政府本有承擔高教經費的義務。高教受雇者與學生們站在一起,要求凍漲學費、逐年調降!課資本稅,擴大公共教育資源!

工會察覺到,教育部近日有兩種容易混淆視聽的支持調漲學費言論,特別藉以下提出回應批判。在這之外,高教工會對學費議題歷來亦曾發表相關聲明,可參考:聲明一、聲明二、聲明三。

一、凍漲、調降學費,不等於要降低教育經費和品質

近日於新聞媒體上,教育部長蔣偉寧說,「學費長期凍漲一定會對教學、教育品質各方面有衝擊,完全凍漲,長期並不理想,還是要突破。…學費政策不能只看1年、2年,應該是長期性的。」彷彿想讓社會大眾誤以為,高等教育的經費,「學費」就該是唯一的來源,如果學費收入少,學校經費就少,教育品質也就無法提升。反之,為了提高教育品質,就必須要漲學費。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學費」非但不該是高教經費的唯一來源,甚至在教育公共性的考量下,也不該是主要來源。

環顧各國經驗,高品質的高等教育,是不可能倚靠學費辦出來的。以美國知名頂尖私校史丹福大學為例,僅管學費的確相當昂貴,但其學費占學校總經費的比例也才18%。政府與研究補助,至少占達29%。相形之下,台灣的私立大學學費占學校經費來源54%以上,政府與研究補助,卻僅有13~16%。台灣的公立大學,學費占學校經費比率甚至也都已比史丹福高(見表1)。

簡言之,台灣的學費占高教經費的比例已相當地高,不但凌駕美國(除少數營利型大學外,多數大學的學費占經費比例都低於3成),更遠比免學費、低學費的歐洲國家來得高。要「向頂尖大學看齊」,很明顯地,不是靠讓台灣的大學繼續調漲學費,而能夠達成。

漲學費,不是台灣高教的出路。擴大公共教育資源,才是出路。

表1,台灣高教私校學費占總經費6成(%)

占總經費比率

美國史丹福大學

台灣公立大學

台灣私立大學

學費

18

19~31

54~69

政府、研究補助

29

37~46

13~16

展業(醫院、投資、建教合作)

26

17~31

4~24

捐款、利息

27

8~12

9~11

資料來源:《遠見》雜誌第322期,2013年4月,頁182。

二、是否「用在學生身上」並非正當化漲學費的理由

再者,教育部稱,「調整的重要指標之一,就是學雜費用在學生身上的比例有多少,若偏低,自然沒有調漲的條件。」這樣的說法彷彿合情合理。但實際上,它同樣遺漏了「提供公共高教資源」的政府根本責任,而把問題導向了「有用在學生身上,就可以漲學費」的邏輯。而且,什麼是「用在學生身上」?實際上,教育主管機關並沒有做出任何有效的監管,而只是用相當粗糙的指標,大開調漲學費的窗口。

舉例而言,教育部近年一再要求,學雜費調漲的前提是,學校必須要將學雜費收入的一定比例,投入到學生的獎助學金預算上。這要求看似合情合理。但是,教育部卻不對何為「獎助學金」,進行嚴格定義和審查,放任其與實際上屬僱傭關係的「工讀」混用。於是,各個大學因應要求,經常不過是將過去雇來分擔行政人力的「校內工讀生」,改個名目,稱之為「領取助學金的學生」,但依然要求他們負擔相同的勞務。或者擴大領取清寒學生助學金的人數,以滿足政府要求,但開始要求領取者得負擔勞務,以時薪109元折算,替代既有的校園工讀人力。

於是,所有原來的「校內工讀人力預算」,一轉眼就成為了「助學金預算」,名目上大幅提高了助學金的占經費支出比例,可以聲稱「漲學費有用在學生身上」。既合乎了調漲學費的名目要求,甚至還能縮減人事預算。就高教工會所了解,這樣的「名目助學」狀況並不罕見。當前諸多大學,都有類似的狀況,學生福利根本並未增加。教育部的粗糙「指標」,完全無法保證什麼。

要確保教育經費「有用在學生身上」,根本解決之道在於校園民主化,讓教育現場第一線的學生與教師有更多參與校務的權力,並監督董事會和行政團隊。它和是否能漲學費,不該有所關連。

有重分配意義的助學金也是重要的。但經費的解決之道,不該是靠「漲學費來增添助學金」,那不過是拿一部分學生的錢,給了另一部份的學生。或者將「助學」與「雇傭工讀」混同,成為變相的降低人事成本手法。相對來說,該是靠「擴大公共教育資源來增添助學金」,真正讓所有希望接受高等教育的弱勢學生,都能獲得合理的、無負擔勞動義務的助學措施。

三、怎麼辦?立即凍漲,逐年調降學費。課資本利得稅以擴大公共高教經費。

台灣高教經費面臨的核心問題在於,政府補助學校經費比例不斷下降、平均每生高教經費不增反減,造成高教品質惡化且不均。政府歷年來僅思索「挖東牆補西牆」的方式,例如教育部長去年曾提出「漲公校學費,齊一公私立大學學費」或「漲公校學費,做私校弱勢生『教育券』」的說法,或根本棄守公共責任,如今年強調的「高教鬆綁,朝向大學學費自由化」,都無助於高教品質改良與普遍減輕學生負擔。要解決此等問題,「教育公共化」、「擴充、均衡公共教育投資」,才是現階段應提出的關鍵原則。

財政困難往往是政府的說詞,但是,我們要知道,政府如欲擴充普及高等教育,本來就有投入充足經費之義務。錢從哪裡來?我們主張政府應進行進步的稅改,課徵資本利得以擴大稅收,作為教育公共化之重要配套方案。要從根源把餅做大,使稅收不再只是由中低收入的老百姓負責,而要讓企業、財團承擔更多賦稅責任,才有可能支持一個公共化的教育體制。更何況,企業財團因為台灣高教培養出來的技術勞動力投入,持續有利潤產出,卻始終沒有回饋到受雇者的實質薪資上。

提供公共高等教育資源,減輕學生負擔,並向真正獲利,該付費的單位要求稅收。這才是教育部真正該投入心思,與行政院其他部門進行跨部會協商之重要事項。請勿再以片面修辭,推卸責任,或錯把學生當提款機,而使情況日形惡化,錯失改革良機。

主題: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