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瓶蓋工廠應全區保留
呼籲文化局重啟會勘!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3/12/28

南港瓶蓋工廠的價值勾繫於台北埤塘、鐵道、產業文化的重要性,更是見證二次大戰的軍事遺產,與台灣工會發源地之一。然而在土地開發利益下,具重要文化意義,見證城市發展歷史的南港瓶蓋工廠,卻可能無法全區保留而要被迫夷平。如此一來台北市不僅喪失了一塊市民可休憩的綠地,更喪失一塊重要的歷史記憶拼圖!我們呼籲台北市政府文化局於此次審議時能再次啟動現場會勘,掌握更多具歷史價值的文史資料,確立南港瓶蓋工廠的重要,得以全區保留南港瓶蓋工廠!

台北市文化局在102年10月4日派員到對瓶蓋工廠現場會勘,11月11日召開第一次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傾向保留部份廠區。守衛隊表示:會勘當天,並沒充分開放讓公民參與,過程倉促而遺漏了南港瓶蓋廠區內許多重要資產的察看,如:TR紅磚、印有「天龍木材工場」字樣的檜木屋樑、特殊建材水泥磚…等。而在第一次審議會上,有委員詢問建物歷史年代、區內勞動遺址、市地重劃等問題,我們將於本次審議會時進行詳細說明,守衛隊亦已收集相關資料,於12月27日補件完成,希望文化局能儘速派員重新會勘,不要讓台北市再喪失一塊文化寶地!

南港瓶蓋工廠的文化資產價值

(一)軍需工業與工業及勞動遺址:南港瓶蓋工廠於日治時期,因應二戰需求而生產軍艦碳化板,作為海軍特約工廠,炭化板為修理軍艦之用,據老員工吳阿明口述,該廠生產的碳化板供日本海軍使用,戰後才改為生產木栓、瓶蓋(皇冠瓶蓋)之生產。是臺灣最早與最大的軟木與瓶蓋工廠之一,更是南港作為台北工業重鎮產業的起源,目前在地僅存的大型鐵道沿線日治工業遺產。而阿吳明先生於二戰光復後於該廠組織工會,並參加國際勞工組織,菸酒公賣局工會亦是台灣工會史的發源地之一。

(二)古顯地遺址與城市演化:新庄子埤是古台北湖(一萬年至六千年前)與康熙台北湖遺跡,台北第一個先人開墾農業所闢建利用的埤塘。瓶蓋工廠鐵道通過前一直是新庄子埤的一部分,劉銘傳建設鐵路連結基隆與台北後,瓶蓋工廠的土地也一直是塊埤塘濕地。依1945年之美軍空照圖至1965年之資料示,瓶蓋廠旁之埤塘一直都存在,做為蓄水、滯洪及調節氣候之功用,瓶蓋廠區目前更有「次森林」之綠廊。而且區內的建築與地景可追溯自日治時期到光復後及80年代的工業廠房痕跡,是一部完整的城市演進縮影。見證台灣從農業、到工業、轉型到商業的完整歷史脈絡。

台北市都發局預定將台北機場更建為市立美術館二館,不但破壞了鐵道遺址的完整性也忽視了文化再生的可能性;反觀瓶蓋工廠內早已有各式國際藝術家及本土文化工作者豐富的塗鴉創作,現成就是一座活的美術館,市府應該思考活化利用這塊基地,做為市立美術館二館的選址考慮。

(三)東亞殖民史與在地尋根:南港瓶蓋工廠之創設人宇坪敏男於1941年建廠,開辦至今已73年,其後代子孫宇坪啟造、宇坪啟一郎已二度來台尋根,於12月11日到瓶蓋工廠見證日本殖民時期的台北生活記憶,並與當地居民、老員工對話,他們很驚訝這樣的歷史遺址竟然可能被拆除,他們也希望台北市能保留這一具有重要歷史意義拼圖的工廠。

我們要求文化局重啟現場會勘,認定南港瓶蓋工廠文化資產價值,全區保留南港瓶蓋工廠!

  • 時間:12/30(一)上午9:00
  • 地點:剝皮寮(台北市萬華區康定路141號)
1945年 美軍空照圖-藍線範圍為埤塘
「台灣煉瓦株式會社」(1913年),其生產之磚窯印有TR字樣的屬一級品。
瓶蓋工廠建物屋頂乃1860年代於日本靜岡縣成立之的「天龍木材株式會社」所生產之木材。
主題: 
活動日期: 
2013/12/30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