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金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

2013/12/30

2013-12-30 02:03 工商時報 【本報訊】  俗語說:「金錢不是萬能,沒錢萬萬不能。」中央銀行今年第四季的理監事會議,決議利率不變、M2貨幣成長目標區不變,貨幣政策維持寬鬆基調,也未提出新的打房措施等,正顯示貨幣政策「有時而窮」的現況。其實,在協助經濟發展方面,央行已經盡了本分,包括重貼現率維持年息1.875%,已連續10季未調整;廣義貨幣供給M2的目標區訂為2.5%到6.5%,更是連續第5年未更動。美國聯準會宣布QE減碼後,部分國家已經開始調升利率,而我國央行則仍舊維持寬鬆資金環境,可說是用心良苦;若台灣仍然走不出「悶經濟」的框框,則應該檢討的不是貨幣政策,而是其他的政策。

 傳統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廠商投資需要資金,因此「沒錢萬萬不能」;並且,利率水準越低或資金越寬鬆,則廠商就越有意願投資。由於投資不但具有產業關聯效果,並且能帶動就業增加,因此在學理上,寬鬆的貨幣政策有助於景氣的回升。然而,過去十餘年來,資金環境雖然寬鬆,投資增加卻十分有限,整個台灣的經濟成長幾乎只靠淨出口的增加來帶動。今年第三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主計處官員甚至直指是因為宏達電產品出口萎縮所致。

 由於資金成本(利率)只是廠商投資決策中的一個變數而已,因此台灣產業外移的發生,主要是源自勞動成本(工資)的提高、土地成本(地租)的上漲、環保要求(永續發展)的覺醒,並非廠商在台灣缺乏資金供應。因此要以投資促進成長,「金錢不是萬能」,亦即寬鬆貨幣政策對於投資與成長的幫助,充其量只是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寬鬆貨幣政策容易導致利率偏低、資金氾濫,從而使不動產、股票等供給缺乏價格彈性的資產,價格飆漲,甚至可能形成泡沫。為此,央行已經採取一連串的選擇性信用管制,避免不動產價格泡沫化的發生。

 論者或以為美國聯準會藉著量化寬鬆(QE)政策,讓美國經濟回穩,甚至2013年經濟成長率預估達2.3%,遠高於台灣的1.74%,因此出現「台灣版QE」的呼籲。我們認為此種主張並不符實際,全世界或許只有美國的QE寬鬆貨幣政策能達成救經濟的效果,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元的特殊地位。美國QE實施至今,聯準會的資產負債規模,從不到9,000億美元擴增到4.01兆美元,增幅約4.45倍,如此大規模的印鈔票行動,若在其他國家早就發生通貨膨脹,甚至是超級通膨了。然而,因美元是國際交易最主要的貨幣,各種主要商品也以美元計價,因此美元的氾濫固然使美元疲弱,但也「以鄰為壑」,讓全球資產價格大幅上漲。尤其是原油、黃金、新興市場股匯價、不動產等,更被流竄於世界各地的熱錢炒成天價。留在美國本土的資金則緩步推動美國經濟復甦,耗時5年終能有成。雖然美國的一般物價還沒有通膨壓力,然而其本身之資產價格,例如各種股價指數,無論是道瓊指數、S&P500指數、那斯達克指數等均頻創歷史新高,也呈現泡沫化危機。

 綜合上述,我們要強調兩點:第一,在全球化及產業外移的現實情勢下,台灣要憑藉寬鬆貨幣政策增加投資,以促進經濟成長,乃是緣木求魚,就不要再為難央行了;第二,所謂「台灣版QE」根本沒有存在的條件,以現在資金寬鬆、利率偏低,多虧央行發行超過6.5兆元的NCD收回市場剩餘資金,否則可能不只資產價格飆漲,甚至通膨都可能被喚醒而反噬台灣經濟,因此要以印鈔票方式推「台灣版QE」,並不切實際,甚至還極為危險。

 既然寬鬆貨幣政策已經沒有刺激景氣回春的功能,那麼換成財政政策又如何呢?依照經濟學理論,在總體經濟環境陷入「流動性陷阱」時,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更能直接提振有效需求,從而帶動經濟成長。然而,以台灣目前的財政狀況而言,政府未償債務餘額佔最近3年GDP平均數的比率已經逼近法定上限;換言之,以台灣目前的財政狀況而言,根本沒有提出擴張性財政政策的本錢。

 既然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都已無用武之地,台灣還有甚麼政策可以採行呢?答案應是產業政策。而且,應該揚棄過去「產值」優先的產業政策,改弦更張為「就業」優先的產業政策。在產業外移及全球化趨勢不是很明顯時,「產值極大化」幾乎等同「就業極大化」;自從產業大量外移後,外銷接單中超過一半在第三地生產,因此外銷接單創新高並不表示國內就業能顯著增加。換言之,「產值極大化」的產業政策,只讓股票擁有者更加富有,中產階級受雇者漸漸消失,所得與財富的分配均趨於兩極化。至於如何推動「就業極大化」的產業政策?我們認為,既知道「金錢不是萬能」,中央政府的任何經濟發展政策,就應改以「就業創造數」做為資源分配的最高指導原則;對於地方政府的補助,也應以「就業創造數」做為核撥的標準,否則就讓地方政府嚐嚐「沒錢萬萬不能」的苦頭。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