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查維茲的委國

2014/02/02

2014年拉開序幕,拉丁美洲迎來經濟預期穩定成長的一年,擁有令人欽羨巨額黑金財富的產油大國委內瑞拉,卻深陷經濟混亂,與鄰國有天壤之別,成了背離民意,脫離發展軌跡的異類。遵行查維茲遺願的馬杜羅總統1月22日廢除實施多年的外匯兌換優惠官價,遏阻炒匯,卻難以讓深陷泥潭的經濟走出困境。

21世紀拉美解放英雄查維茲總統去年辭世,他生前「超英趕美」的社會主義美夢,不但沒有帶到地下,還由繼承人創下值得驕傲的世界紀錄:去年一年內通貨膨脹高達56.2%,同時一度高居《經濟學人》雜誌著名的「大漢堡指數」評鑑全球大漢堡最貴城市。最令人訝異的是,首都卡拉卡斯竟是全球外派和退休人士生活指數最高的城市,2013年由前一年排名第七位躍居全球最貴城市,將東京比了下去。

嚴重無解的物資短缺

從趁著年假到巴拿馬採購的一位委內瑞拉媒體同行口中,全球第五大石油生產國的社會主義天堂真相逐步揭開。猜猜卡拉卡斯到巴拿馬的來回機票多少錢?美元800?1000?1500?再怎麼猜都不著邊,票價比巴拿馬經美國到台北或北京的來回票都貴,3000美元!委內瑞拉雖然是全球石油儲存量最大的國家,但這種價碼與民眾真正購買力有著天和地的差別。

機票定價800多美元,法定貨幣「強波利瓦Bolivar Fuerte」兌美元官價是6.3:1,但由於外匯短缺,到黑市換美元就得付出至少4倍甚至10倍的代價,1月23日宣布調整至11.3:1。外匯管制下,民眾每年可申請出國旅遊以官價結匯3千美元,但24日最新規定為出國往返至少8天才能獲取該額度,利用出國炒賣黑市外匯仍為獲利最大的熱門買賣。

物價控制迫使生產者寧可少生產少賠錢,結果從肉類到衛生紙,基本民生必需品供應都受到直接衝擊,部分靠鄰國的哥倫比亞、厄瓜多和巴西的走私貨維持,才不至於斷市。束手無策的政府,指控廠商在親美在野黨陣線教唆下停工或棄產出走,以沒收企業打擊所謂的「反政府經濟顛覆」,購物必須跑多家甚至還得靠社交網路通報。一旦靠進口就必須以美元付款,惡性循環就此展開。

當地購物網一個iPhone 5S索價6萬強波利瓦,也就是美元9500(約新台幣28.5萬元),讓人懷疑自己的眼睛。外食族一盤什錦炒麵和一瓶水換算成新台幣要980元,一大盒美國普通的早餐玉米片台台幣3200元,兩公升可口可樂台幣150元,8個做漢堡的麵包台幣420元。如果是熱衷於維持身材的健身一族,卡拉卡斯五星級旅館健身房每個月的會費高達320美元或9600元台幣,更創下拉丁美洲的新紀錄。

控制外匯也控管媒體

去年12月初,對長達14個月「特別時期」忍耐已到極限的民眾,面對年終採購的無力感轉為憤怒,紛紛走上街頭,爭取發言權。深恐民怨轉為推翻政府運動的馬杜羅總統被迫反擊,派出軍警占領主要電子及電器連鎖店「達卡」,將標價改以「普羅價格」銷售,軍警民眾乾脆把商店洗劫一空。

政府向商家祭出利潤不得超過30%的「公平定價或坐牢」底線,必須以倍數購買美元後進口貨品的眾多商人不得不含淚關門。強迫降價伴隨劫掠暫時緩解了民怨,但隨之而來的卻是更嚴重和無解的物資短缺。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購票後退票假出國真結匯賺取黑市匯差幾成為全民運動,政府開始以各機場與邊境關卡出境登記資料求證,但這也難不倒民眾的集體智慧。大量到哥倫比亞、厄瓜多和東加勒比海島國的短程航班機票一票難求,陸路出境一日遊也擠破頭,都為了能將省下官價結匯美元,換回數倍的強波利瓦。民眾與政府鬥智遏阻不了外匯流失,馬杜羅終於在1月22日宣布取消2002年以來官價兌換的機制,進一步對非必需的旅遊結匯進行限制。

馬杜羅控制外匯同時也間接控管到媒體,70家跨省報紙中已有近半因缺乏外匯無法進口白報紙面臨自動停刊的命運。《環球報》、《國家報》兩份全國性獨立大報自聖誕節後開始減張,同時停印免費雜誌苦撐。

(作者為駐拉丁美洲特約撰述)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