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國政經動盪 查維斯主義式微

2014/03/13

(中央社記者唐雅陵聖保羅6日專電)已故委內瑞拉強人查維斯逝世一周年,國家陷入政治、經濟危機,局勢混亂,隱約顯示出,沒有了查維斯的「查維斯主義」似乎邁向衰微。

委內瑞拉不是烏克蘭,國內不存在兩股勢力的激烈衝突與公開叫陣,沒有發生軍隊侵占和可能爆發內戰的情況,但不等於國內危機不嚴重。

烏克蘭緊張局勢升高成為全球關注焦點,一時掩蓋了委內瑞拉的內亂紛爭,但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Nicolas Maduro)昨天宣布與巴拿馬斷絕外交與商業關係,再度掀起風波。

南美南方共同市場(Mercosur)、南美國家聯盟(Unasur)、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國家聯盟(Celac)會員國領袖已展開一系列電話溝通,討論解決方案;畢竟,當前國際局勢高度敏感,委內瑞拉「著火」,整個區域都可能受波及。

查維斯雖然專制,在位期間多少仍接受巴西等鄰國左派政府的建言,協助紓緩社會困境;如今馬杜洛以巴拿馬干預委內瑞拉內政為由宣布斷交,形同向國際放話:「委內瑞拉的紛爭不需要其他國家插手」。

馬杜洛由查維斯一手提拔,少不得利用查維斯在人民心中的崇高形象替自己的執政加分,但查維斯既已離世,馬杜洛自然得樹立自己的權威,削弱反對黨勢力,鏟除異己,連查維斯主義追隨者也不能倖免。

「聖保羅頁報」(Folha de S. Paulo)專欄作家卡塔涅德(Eliane Catanhede)撰文指出,委內瑞拉實行鎖國政策,導致通貨膨脹飆升、民生物資匱乏,假如美國與委內瑞拉兩國政府能夠從經濟點切入,展開對話,或許是一個可能的出路。

儘管2013年美國大幅減少自委內瑞拉進口石油,委內瑞拉是全球主要原油生產國之一的地位不受動搖;只要中東仍頻頻出狀況,國際石油需求不減,委內瑞拉仍可靠石油出口改善國家經濟。

問題在於,馬杜洛仍高舉反美帝國主義的旗幟,更將民眾的抗議示威歸因於反對黨在美國支持下策劃的陰謀動亂,卡拉卡斯與華府間的嫌隙不除,要彼此放下身段溝通,恐比登天還難。1030307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