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全國民間社會福利會議聲明稿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4/05/02

由臺灣社會福利總盟、殘障聯盟、老人福利推動聯盟、臺灣少年權益與福利促進聯盟、臺灣老人學學會、臺灣社會心理復健協會等六個團體共同策劃籌辦的第四屆全國民間社會福利會議,於五月二日假台大社科院國際會議廳召開。針對近期攸關臺灣人民社會福利服務的二項政策發展:衛生福利部的組織重整與政府已簽訂但尚未生效的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特地提出兩項訴求與三點期待。

民間社福團體的二項訴求:

訴求一:我們反對在兩岸服務貿易協議納入「健康與社會服務業」,開放中國資金經營身心障礙機構與小型老人照顧機構,我們認為此舉,如同行政院試探引進保險業進入長照產業一般,將加速社會福利服務的營利化,並造成市場被壟斷、社會被滲透、道德風險高、就業被排擠、價格上漲、品質難保。

訴求二:我們認為衛生福利部掛牌成立以來,社會福利與衛生整合情形仍有極大的改善空間。經兒、少、婦、老、障等五大領域各社福團體的觀察,不管是兒少權益業務,婦女福利業務、老人與身心障礙福利業務均發現,改組後的社會福利業務面臨跨單位整合困難,過去人少、預算少的窘境並未獲得任何改善。我們認為此現象必須立即改進,否則全國各弱勢群體的權益將嚴重受到傷害。

民間社福團體的三點期待:

一、改善衛生大社福小,社福業務人力編制不足,官多兵少的現狀。更令人擔憂的是,衛福部的組織再造,僅是將現行業務進行重組與拼湊,少了前瞻性的政策規劃與滾動式修正機制,相關福利預算、配置的專責人力仍未見合理的成長,離衛生福利部所期待建構完善的社會福利、社會照顧體制尚很遙遠。

二、解決同床異夢的衛生與福利,缺乏常態性的各司、署間的橫向溝通業務協調平台的窘境。不管是兒、少、婦、老、障原本的福利服務政策均發生被分散到不同業務單位的現象,例如:兒童及少年有關藥物濫用行為的防制工作、成人保護工作(應包含婦女保護、老人保護與身障保護)、長照政策。這些跨業務單位的政策,均缺乏整合平台。

三、建立社會福利與健康並重的整合型研究「智庫」,以強化社會福利與健康政策規劃與人口群基礎資料與社會需求的盤點與掌握。建議國家衛生研究院應能配合組織改造積極轉型,強化相關福利人口群基礎福利服務的調查,積極推動跨科際整合型的實務研究,以利相關福利政策的審議規劃與成效評估有參照的基礎與依據。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成立即將屆滿一年的衛生福利部應立即調整編制,重新檢視社會福利服務政策的規劃與推動,以達到當初改組所設定的目標:對等整合醫療衛生與社會福利業務,而非向醫療化傾斜的整併,始有助於社會政策與資源整體規劃調配,建構完善的社會福利、社會照顧,及醫療保健體制。

新聞聯絡人:臺灣社會福利總盟秘書長 伍維婷

主題: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