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困難的環境中,弱勢的需求越是殷切!
2014年是台灣不平靜的一年。從去年大埔跟關廠工人開始佔據新聞版面開始,社會就開始充滿著對政府與人民的對立,到了今年,在318學生佔領立法院之後,終於爆發出長久以來累積的能量。
然而,在政府與人民的衝突中,政府透過法律來限制其他人民的行為,而人民為了自保又必須透過公民不服從的方式來抵抗政府的公權力,在雙方的角力下,台灣一再地被撕裂。在這中間,法律既是保護人民的武器,也是限制人民權利的工具。 因此,法律扶助基金會在成立十週年之際,將透過舉辦台灣法律扶助論壇,邀請社會各界,一起來探討法律扶助作為基本人權的重要性,並向關心法律扶助發展的社會各界報告本會十年來的運作情形,並藉此機會與弱勢族群社團、學術界以及實務界進行深度之溝通及對話,透過報告與討論,達到交流及宣傳之目的。
歡迎媒體朋友蒞臨記者會,並廣為報導!
時間:103年5月23日(星期五)09:00~17:00 地點:台灣大學法律學院霖澤館國際會議廳(台北市辛亥路三段30號)
時間 |
流程 |
內容 |
|
---|---|---|---|
08:50-09:20 |
報到 |
||
09:20-09:25 |
論壇開幕式 -開場影片 -貴賓致詞 |
致詞人:林春榮董事長(法律扶助基金會) |
|
09:25-10:15 |
【專題演講】 法律扶助作為基本人權之挑戰與契機-從「聯合國關於在刑事司法系統中獲得法律援助機會的原則和準則」談起 |
演講人:吳豪人副教授(輔仁大學法律學院) |
|
10:15-10:35 |
法扶十年工作報告 |
報告人: 陳為祥秘書長(法律扶助基金會) |
|
10:35-10:45 |
休息時間 |
||
10:45~12:35
|
【議題討論一】:法律扶助律師品質之確保 |
||
主持人開場 |
主持人:何邦超董事(法律扶助基金會) |
||
本會報告 |
報告人:許幼林主任(法律扶助基金會業務處) |
||
子題一: 1.扶助律師來源之現況與檢討-採取遴選、簽約或發包機制之可行性 2.專科派案的可能性-專科之類型、認證與派案機制之建立
|
主講人:姜世明教授(政治大學法律系)
|
與談人一:林天財常務理事(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與談人二: 吳君婷律師(達文西個資暨高科技法律事務所) |
|
子題二: 1.扶助律師辦案品質之控管機制-回報及結案審查等現有控管機制之檢討與改善 2.扶助律師酬金合理調整機制之建立 |
主講人:林國明理事長(中華民國律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
與談人一: 曾前展執秘(法律扶助基金會新竹分會) 與談人二: 黃旭田律師(元貞聯合法律事務所) |
|
綜合座談與QA |
|||
12:35-13:30 |
午餐時間 |
||
13:30~15:20 |
【議題討論二】:法律扶助資源的妥適配置 |
||
主持人開場 |
主持人:姜仁脩副秘書長(司法院) |
||
本會報告 |
報告人:梁家贏主任(法律扶助基金會法務處) |
||
子題一: 1.刑事案件之資源配置-全面實施第一次警詢之扶助或強制辯護案件審查資力或部份付費之可行性 2. 利用新科技提供法律扶助的可能性與侷限性—以視訊、電話及線上法律諮詢為例 |
主講人:李茂生會長(法律扶助基金會板橋分會)
|
與談人一: 尤伯祥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法規委員會) 與談人二:林聰賢執秘(法律扶助基金會板橋分會) |
|
子題二: 1.民事及家事案件之資源配置-如何強化家事、消債案件之扶助及扶助案件類型挑選的可能性 2.法律扶助與訴訟外紛爭解決機制-現行提供調解代理之檢討與法扶作為調解機構之可能性 |
主講人:呂秀梅律師(呂秀梅律師事務所) |
與談人一: 周漢威專職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 與談人二: 郭怡青理事(台北市婦女新知協會) |
|
綜合座談與QA |
|||
15:20-15:40 |
休息時間 |
||
15:40~17:30 |
【議題討論三】:法律扶助合理監督機制與資金來源 |
||
主持人開場 |
主持人:吳宜臻立法委員 |
||
本會報告 |
報告人:謝幸伶副秘書長(法律扶助基金會) |
||
子題一: 如何於合理監督機制下確保法扶組織的獨立性
|
主講人:吳志光董事(法律扶助基金會) |
與談人一: 楊皓清法官(司法院司法行政廳) 與談人二: 林永頌律師(守護法扶聯盟) |
|
子題二: 法律扶助資金來源之檢討-除主管機關補助外之可能來源(地方政府補助、律師繳納代金制度等) |
主講人:鄭文龍律師(法律扶助基金會國際專門委員會) |
與談人一: 孫一信主任(陳節如立委辦公室) 與談人二:薛欽峰律師(南國春秋律師事務所) |
|
綜合座談與Q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