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個月來,文化部舉辦了三場座談會,邀請出版業各界參與討論「圖書單一定價制度的取或捨」、「台灣出版產業的現在與未來」、「獨立書店的理想與實踐」等三個主題,台灣出版自由陣線(以下簡稱「台出陣」)身為由出版產業上下游從業者組成的團體,對這些主題也相當關注,也在內部多次就此進行討論。在文化部透過舉辦座談關切圖書出版產業之際,台出陣也提出我們對於文化部的期待。台灣的圖書出版產業一向是獨自奮鬥打拚,受到政府政策的挹注比起其他產業來看幾乎微不足道,因此台出陣的這份期許,是期待文化部真能認同出版產業,也願意和出版產業一同打拚。圖書出版業不敢奢求也要有政府對其他產業般的獨厚扶植,只願以下幾點能夠看見實效,以共創理想的文化國度。
一、盡快落實「文化基本法」立法,並隨時公佈進度與文化業界齊力合作
目前多數需要法源基礎的文化政策之所以停滯不前,關鍵都在缺乏「文化基本法」的法源確立。沒有「文化基本法」,文化例外、減免稅甚至圖書定價制、鼓勵藝文消費等措施,沒有一件事情能做。
從文建會到文化部,目前任期不到兩年的龍部長,「文化基本法」始終在原地打轉,今年一月還在內部進行法制作業。相較於韓國已於今年三月施行「文化基本法」,提出明確的文化主軸,也補貼低收入戶青少年每年五萬韓圜(約一千三百餘元新台幣)進行藝文消費,並對十八歲至二十四歲貧困家庭的青年提供文化通行證,各公立藝文與博物館機構都有折扣優惠,未來每個月都有一天的韓國文化日,文化部的施政重點上任兩年後,卻只得空洞的「溫潤」二字。
在此,我們呼籲盡快落實「文化基本法」的立法,並隨時公布進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為文化建立制度與根基。
二、對圖書銷售定價制應提出國家級、國際級策略,並切實溝通具體施行
圖書定價銷售制,以及圖書統一批價制,是出版業界多年來有所期待但整合不出能夠施行的方案,因為不同單位各自的利益考量,也因為產業界上下游彼此的不信任所致。台出陣先前已聲明過,圖書出版業薪資低迷的現況,與圖書出版銷售的低價競爭脫不了關係。因為圖書銷售低價競爭,使得從出版社、印刷廠、經銷商、書店各層級的利潤皆低時,薪資結構便難以擺脫低迷。值此出版產業環境險峻之際,文化部願意面對此議題,我們樂見文化部代表國家基於對於出版文化產業的願景,以及國際戰略考量,進行有實效的整合。是以文化部應提出對此議題的國家政策方案,能夠協調整合產業內部,並能對產業外部進行遊說。這是我們文化部政策高度的期許與執行力的期待,而非見到文化部將此又丟回產業內部要求產業自行整合協調。
三、對閱讀生態應有整體且務實的調查及永續提昇可行方案
101年的圖書出版產業調查提出了讓所有出版產業從業者驚訝的人均閱讀數字,同時調查的標準也讓人訝異,這個從新聞局時代便開始的調查到了今年有了「亮眼」的數字。但就像持續成長的GDP數字讓民眾無法實際感受得到,今年的調查成果也讓出版產業無感,面對今年第一季的圖書市場業績,圖書出版產業調查的數字毫無說服力。
如果以這樣的調查當作文化部看待圖書出版產業的基礎,恐怕會導致錯誤認知與施政誤差,看不到障礙也摸不清機會。因此我們期待文化部在產業調查外包案件的成果驗收時,必須更仔細更實際來查驗,甚至邀請更多從業者多次討論這調查報告,以確認調查結果是否能反映現況,經得起種種檢視。
施行產業調查的目的,並非只是為了公佈數字而已,而是要當作相關部門施政的依據。因此在產要調查之後,應該要見到文化部據此調查提出的因應施政措施,以及針對產業的提昇方案,並與產業內部協商策略及方案的執行進程,真正落實由調查到政策施行的程序。
此外,再次重申台出陣於五一遊行時提出的訴求:圖書出版產業調查,務必將從業勞工薪資狀況和勞動環境、工時、福利等等詳細調查,切勿忽視。過往的調查提到從業人員的薪資狀況,是為了當做人事成本計算,可以看到過往的調查是以成本或負擔的角度看到文化勞工。但若文化勞工是文創產業的核心,文化產業要提昇,重點並不在於廠房設備或又開拓了什麼園區,提昇的核心是思想與品味,核心是人,因此產要調查應該將勞工當做資產與投資,而不是負擔。如果是當做去之而後快的成本與負擔,把人去掉了,那如何談文化呢?
四、扶植獨立書店,應在金錢補助外,於進退貨物流金流、活動籌劃、書店特色開發、當地市場培育等要務上積極扶持鼓勵
文化部去年補助33家獨立書店,其中8家為圓夢計劃新設店。為了讓這夢可以持續發展與擴大,後續在於書籍進退貨物流金流的協助,書店舉辦活動的費用補助,書店特色的開發與經營,以及對應到當地市場的開發等等項目,文化部都得有持續而長期的輔導方案,不能只是補助開店就了事。
此外,文化部更應積極整合扶植獨立書店事務,針對各地閒置空間提出活絡方案,讓更多書店可以進駐設點,打造更多的文化與閱讀熱點。
五、正視各種新法案對於圖書產業的衝擊,了解情況做好配套
從服貿以及著作權法修正等法案對出版業的衝擊來看,文化部始終處於被動狀態,甚至不願承認出版產業會受服貿影響。但圖書出版產業不是單指出版社而已,整體圖書出版產業環境包括作者、版權代理、出版社、採訪撰寫者、美術設計者、包裝設計者、印刷廠、經銷商、書店、網路書店以及各單位的從業者,是一個整體生態。文化部強調服貿未開放大陸出版社來台其實是無意義的閃躲,服貿涉及的「印刷及其輔助服務業」、「批發交易服務業」、「零售服務業」等都是出版生態系中的重要環節,無法切割來看。因此請文化部重視服貿對於廣義出版業,也就是整體圖書出版生態會產生的影響,妥善評估,並與業界商討,提出面對服貿影響出版環境時的因應配套措施。我們希望文化部在未來因應類似的法案時,能走在更前面,主動為出版產業把關,心與出版產業同在。
六、主動承擔文化責任,積極具體落實文化社會理想
「溫潤,是臺灣最珍貴的品質!」這是文化部在成立兩週年時發佈的新聞稿裡引述的龍部長字句,若文化部以此當作文化施政的目標與成果,打造一個溫潤的社會,文化部便應擔當起保持社會溫潤的任務。當我們的社會有任何變動,有任何撕裂,有任何創傷時,除了法律的追索懲治之外,社會更期待著重回溫潤的修復過程,這不會是其他政府單位的責任,而是全民所期待文化部的。是以我們期待文化部在每一次面對社會的重大事件時,察覺社會文化因此造成的傷害,並啟動文化上的修補機制,主動承擔溫潤社會的責任,使台灣社會真正能以文化而驕傲。
台出陣發言人:莊瑞琳│林盈志 台南公道法律事務所顧問:蔡政忠 新聞稿聯絡人:陳怡慈│羅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