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觀光局不能感同身受,一再消費部落,我們就讓觀光局體驗一下「被觀光」的感受。
【觀光觀光局行程】
13:30 觀光局一樓集合報到,本團零團費。 14:00 簡單的出團記者會 14:30 進入觀光局觀光旅遊,請自備水瓶毛巾。
主辦單位:原青陣旅行社 報名窗口:資深導遊 Namoh Nof
觀光局把2014年定為「原住民部落觀光元年」,並逕自發布並指稱受部落同意授權,此一舉動造成許多族人錯愕,而這樣將部落以及祭儀作為觀光消費的商品,完全展現了政府漢文化霸權的思想。
羅列近年歌舞祭儀被工具使用不勝枚舉,唱國歌時找原住民、外交活動找原住民、外國使節來台找原住民,欲表彰台灣在地性時原住民文化就被輕率使用,完全彰顯原住民族文化被工具化的處境。
原住民祭儀的豐富繁雜,不同的族群在不同的時節都有其重要的目的,可能是追思祖先、撫慰喪家、成長儀式、感恩天地祖靈等內涵,而歌舞更是與祖先溝通的儀式,並非娛樂性質的展演,如果對漢人朋友說「請你開放掃墓祭祖給旅行團做為觀光」會讓你覺得荒謬,那麼相對的,對於原住民族來說,把我們的祭儀當作觀光對象,是荒謬無比的事情。
在台灣社會缺乏多元族群觀念下,被膚淺簡化為具觀光商業價值的商品。實誤解祭儀的核心精神,漢文化不會把祭祀先人當作娛樂賞玩,就不該也認為原住民祭祀如同嘉年華。
部落不是動物園而是我們的家園,我們歡迎好朋友帶著尊重肅穆的心態來訪,但只是想來拍照獵奇的大批觀光客根本沒資格來到部落,然而今天卻是台灣政府單位準備「帶團」破壞祭儀,不只是族人憤怒,連祖靈都要憤怒了。
我們的訴求:
1.要求觀光局出面解釋「2014原住民部落觀光元年」此一計畫形成的共識過程,是否有依照《原住民族基本法》之規定取得原住民族同意而非隨意找部落頭人或社區發展協會同意背書。部落是共識決,非代議制,並且即使八個重點部落同意也不能代表全體原住民族,請漢人政府清楚明白這點。
2.要求觀光局檢討所有觀光計畫,部落的觀光發展方式應該是由下而上,以部落為主體而非被動要求配合觀光局的客體,並且是小規模的深度旅遊而非大團體式的走馬看花,不管是歲時祭儀或是日常時間,觀光局應偕同族人評估部落的社群及生態負荷,並與部落族人共同討論觀光需求而不是單方面的想像。
聲明團體:原住民族青年陣線 新聞聯絡人:Namoh Nof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