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場新聞》敗在商業主場

2014/07/30
香港專欄作家

在毫無預兆的情況下,香港近年冒起的新聞網站《主場新聞》突然於7月26日關閉。網站內容完全無法再閱覽,只看到創辦人之一蔡東豪貼在網站的一封信。

這封信交代了蔡氏創立《主場》原因,也談到了關閉的理由,一是香港政治氣氛不對路、充滿白色恐怖、市場被扭曲;二是沒有廣告、無法達至收支平衡。關閉的主要原因是跟政治有關還是商業模式不濟?卻語焉不詳。

《主場》於2012年7月28日成立,立志打造港版的《赫芬頓郵報》。主打政治觀點而非新聞報導,幾乎沒有廣告,平均每日「獨立瀏覽人次」有30萬人;對於香港泛民主派群眾的政治影響力,僅次於《蘋果日報》。

《主場》營運資金,大部分來自蔡東豪與香港《蘋果日報》的合作計畫;蔡組織寫手為蘋果日報財經版面「金融中心」撰稿,星期一至五刊出,占一整版;然後把稿費和合作費投放於主場,金額每月數十萬元,與《主場》每月營運資金相當。《主場》聘16人,加上辦公室租金和租用電腦伺服器的費用,每月大概港幣40萬元左右。

2014年初《蘋果》突然刪減雙方合作規模,只在周一刊登「金融中心」。《蘋果》聲稱因為被抽廣告,所以要削減預算,結果《主場》所獲資金大減。當時即傳出《主場》找人賣盤的消息。

每月數十萬元對於《蘋果》來說只是小數目,且並非無償地付出。因此所謂削減預算說相信只是託詞。近年,香港紙媒不景氣,《蘋果》銷量下跌、廣告也減少,《蘋果》網站的新媒體廣告反而增加,成為另一收入來源。

香港新媒體廣告的餅就那麼大,一方所得即另一方所失,是個零和遊戲。《主場》跟《蘋果》網站的受眾嚴重重疊,主要都是泛民主派的支持者,在商業模式上雙方不排除日後成為對手。

更重要的是,《主場》與《蘋果》都在搶奪香港政治議題的主導權,以及對香港泛民群眾的政治影響力。黎智英做為精明的生意人,不可能長期滋養對手。

《主場》仿傚《赫報》成立,也希望有《赫報》一樣的歸宿:當辦得有聲有色,擁有大量受眾之時,會有財團收購。因此,《主場》創立以來,看不到他們成立廣告銷售團隊,努力找廣告。

做為一個新聞網站,從內容與影響來說,《主場》無疑是成功的,但在商業模式上,卻失敗了。《主場》沒有建構起自身的盈利能力;過於仰賴別人的善意,外援一中斷,就無法支撐下去。

當然《主場》倒閉也不排除存在政治因素,但不會是最主要的因素,否則《蘋果》早就倒了。

蔡東豪是上市公司精電國際的行政總裁,工廠設於大陸,經常要在陸港兩地往返;同時,又打造網絡輿論平台以及積極參與占領中環運動,要為此承受一定的政治壓力並不奇怪;在北京方面而言,一向都是:你不能一面賺我的錢,一面又反對我。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