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佛格森事件談美國的「黑人犯罪」

《VOX》網站主編
譯者: 
南方國際編譯團隊成員

【編按】2014年8月9日,在美國密蘇里州(Missouri)的佛格森鎮(Ferguson),一名黑人青少年麥克布朗(Michael Brown)遭白人警官戴倫威爾遜(Darren Wilson)當街攔下盤查。布朗當時高舉雙手、沒有反抗,威爾遜卻仍對布朗的頭部和胸部連開數槍,導致布朗當場死亡。

由於警方一再包庇犯案的威爾遜,小鎮居民開始示威抗議,而密蘇里州政府則派遣鎮暴警察攜帶重武器鎮壓和平示威,引發更大爭議。這一連串的大規模衝突,挑動了美國的種族矛盾、城鄉發展、階級衝突等議題。

本文原載於網路媒體《VOX》,原文標題為〈好吧!我們就來談談黑人犯罪〉(OK, fine. Let's talk about 'black-on-black' violence) 1作者勞倫威廉斯(Lauren Williams)試著回應那些強調黑人高犯罪率,並且支持警方開槍的說法,同時闡述了美國「系統性的種族主義」現象。

一位11歲小女孩夏米亞當思(Shamiya Adams),在7月19日當天,不幸被芝加哥幫派械鬥流彈波及而死亡。包括傑西傑克森(Jesse Jackson)在內,許多芝加哥人們出席了她的喪禮。(攝影:Scott Olson/Getty Images)

 

十八歲的少年麥克布朗(Michael Brown),遭到警察戴倫威爾遜(Darren Wilson)至少六次的開槍射殺後倒在血泊中,屍體被遺留在人行道上長達四小時。布朗的母親接受聖路易斯(St. Louis)當地電視台KMOV的採訪,在這段令人難受的訪問中,她憤怒且絕望地表示:「你知道讓他去讀書並畢業這件事對我來說有多困難嗎?你知道有多少黑人從學校畢業嗎?不多。因為這個社會把他們帶到一個生活沒有目標的深淵,而他們正試著要帶我離開。」

聽到這些話就像是捱了一記猛拳,不是因為她那難以掩飾的悲傷,而是因為她說出一個更加巨大且悲慘的事實。緊接著第二下重擊:真正需要知道這些話的人們卻沒有在聽。

對這些人來說,許多美國黑人所經歷的具針對性的政策、犯罪猖獗的社區、糟糕的學校,以及難以忍受的貧窮,他們認為這些都與種族主義毫無關係,因為種族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在社會的結構裡甚至無法察覺。即便不必須,這些人仍為警察威爾遜捐出數十萬美元2,而這男人射殺了一名「頂多只能算可疑」的黑人少年。對這些人來說,手無寸鐵的黑人死於白人手下激發出嚴重的認知失調,他們只能氣急敗壞地說「那麼黑人犯罪呢?」

這種一個不斷重複出現的問題。當殺人事件扯上種族敵意而變調並成了大新聞,有些人寧可說:沒有人放足夠心力來關注黑人犯罪。喬克萊恩(Joe Klein)在《時代雜誌》(Time)上的評論便是一則經典範例。Media Matters精確地整理出近期此現象的相關例子(譯按:根據Media Matters,案例為右派媒體根據「黑人暴力」的普遍假設及犯罪統計,斷章取義並炒作種族議題。):8月17日的《與媒體見面》(Meet the Press)錄影中,《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記者傑森萊力(Jason Riley)說:「別裝作我們陳屍間和墓園裡的黑人少年都是被警察射殺的,事實上他們是被其他黑人所殺的,我們必須討論的是黑人犯罪。」、雷旭林博(Rush Limbaugh)聲稱:「在芝加哥沒人在乎黑人的殺人事件,因為那不是『跨種族』的。」、福斯新聞(Fox News)的主播瑪莎麥凱倫(Martha MacCallum)在8月13日的廣播中問到:「那其他在芝加哥街道上被殺的孩子們呢?那些黑人暴力呢?艾爾沙普頓(Al Sharpton)3做了什麼?總統又做了什麼?」

「黑人犯罪」的巨大謬誤

2014年7月21日,總統歐巴馬發表「My Brother’s Keeper」演說。(攝影:Chris Kleponis-Pool/Getty Images)

 

此爭論中一個主要的問題是:「某種族對某種族」的犯罪並不只存在美國黑人中。詹梅爾布伊(Jamelle Bouie)在〈The Daily Beast〉上的文章,證明「黑人犯罪」的錯誤迷思4。而我的同事麥特依葛雷夏(Matt Yglesias),揭露了白人對白人的謀殺同樣也是一場災難5。「黑人犯罪」這個用語常常被誤解,但事實上:謀殺案中的受害者大多是黑人。非裔美國人占美國人口數的13%,而根據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不完整數據(譯按:需斟酌罪案報告的透明性和公正性),非裔美國人占了殺人案件中受害者比例達50%。忽略這些數據,並且聲稱「黑人犯罪」問題遭受漠視,正顯示了系統性種族主義的問題。

那些經常參照著芝加哥犯罪數據,並使黑人犯罪變得危言聳聽的人們,不是出於巧合而出現的。他們也許沒有意識到,他們在這些時刻的立即反應,正是因為已經接收了太多這類的資訊(根據皮尤研究中心,芝加哥有著全美最高的謀殺率),而這惡名也被所有主流媒體遠播各地。

美國國內的出版刊物如《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洛杉磯時報》(the Los Angeles Times)《 赫芬頓郵報》(the Huffington Post)《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以及《今日美國報》(USA Today ),另外,國際新聞媒體包含法國、英國、中國、厄瓜瓦多皆有專題新聞。其他電視媒體如《CNN》《MSNBC》(沙普頓的專題節目:PoliticsNation with Al Sharpton)、《Dateline》《48Hours》以及《Nightline》,也已經有許多芝加哥的暴力及犯罪相關報導。

電視主持人羅藍馬丁(Roland Martin)建議芝加哥市長萊姆伊曼紐爾(Rahm Emanuel ),派遣國民警衛隊(National Guard)至芝加哥管制街頭秩序。至於總統歐巴馬,他近期發佈了「我兄弟的守護者」(My Brother’s Keeper)計畫6,不論大家是否喜歡這個方案,但這是特別設計來翻轉有色青年目前面臨的糟糕處境。

至於住在芝加哥黑人社區及貧窮移民次等區的人們,當他們所愛之人被殺害時會有何反應?如果認為他們只是聳聳肩,那就太污辱人了。地方政府社區都在推動一些計劃,目的是扭轉芝加哥的暴力印象,這些都是當地獨有的。另外更有母親團體教會組織社區集會,以及當地的演藝人員,都付出心力在從事這類計劃。

也許問題在於,許多搖著警鈴、警告著黑人犯罪的人們,根本不重視這些生活正在被剝奪的黑人貧窮社區,也許這些人才是沒有在傾聽的人。否則他們會了解,那些具針對性且極端的治安維護會促使佛格森鎮(Ferguson)暴動,與不平均的黑人兇殺案是直接相關的。事實上,這些人的作為都是相同弊病下的產物。

要如何坦誠地討論黑人社區裡的暴力問題?

抗議者在集會中為一名黑人艾瑞克加納(Eric Garner)發聲,他在7月時被紐約警察(NYPD)所殺。(攝影:Kena Betancur/Getty Images)

 

塔內西科茨(Ta-Nehisi Coates)在美國雜誌《亞特蘭大》(The Atlantic)上表示,現在的種族不平等,是好幾十年以來種族主義下的住房政策及實施後所造成的結果:種族社區被隔離、禁止黑人居民累積財產、創造出大量的貧窮,嚴重剝奪了黑人們的美國夢。

系統性的種族主義反映在美國人生活的幾乎所有面向上。黑人與拉丁美洲裔小孩上學時,常因種族及家庭收入而被迫與其他小孩隔離。白人家庭的財產是黑人家庭的6倍左右。只有43.5%的美國黑人擁有自己的家,低於美國平均數據20個百分點。非裔美人的貧窮率是27.2%,同時白人的貧窮率只有9.7%。七月時全國失業率是6.2%,但黑人的失業率卻是11.4%。在這些差異中,美國那充斥種族主義的司法制度最為嚴重。這正是布朗的媽媽在其子死後試圖表明的,黑人青年們的生活被認為毫無價值。

討論黑人社區裡的暴力是重要的,但卻不能不去談論居民生活上的所有不平等。不幸的是,許多大聲地要求大家多關注「黑人犯罪」的人們,似乎對探討從過去至今的政策毫無興趣。

科茨(Coates)近期的一篇文章提到:「從根本轉換政治話題,是那些正視國家事實會感到痛苦人們的最後手段。美國的政策長期以來一直都是白人至上。黑人社區的高暴力犯罪率,恰好就是種族歧視存在的證據。」

藉著聚焦在城市暴力、垮褲,或所謂的「兇殘行為」(譯按:威爾遜支持者們在捐款網頁上的熱門話題)。換句話說,透過譴責黑人文化的種族差異,黑色美國的批評者可以完全忽略一個令人不快的事實:種族主義仍然存在於美國的制度中,而且會造成毀滅性的後果。布朗的死引發出許多重要的討論,例如警察暴力、司法系統根本上的缺陷、黑人社區的犯罪,而這些是規模更大的國家問題中的一部份。但我最擔心的是,最需要知道這些的人沒有在聽。相反地,他們將會繼續指責芝加哥的幫派成員,或是捐錢給殺人的警察。以避免面對美國最嚴重失敗的真相。

 

  • 1. 原文標題使用的"black-on-black crime" 是美國社會特殊的用法,專指黑人對黑人的犯罪型態。比如說根據美國司法統計局的數據,佔美國人口13%的黑人,犯下50%的謀殺案。而美國每年有7,000位黑人被謀殺,其中94%案件兇手也是黑人。上述的統計數據很容易被右派種族主義者拿來證明黑人的危險本質與恐怖的社區幫派文化,並合理化對黑人的各種差別待遇或是特殊處分。而本文作者則認為黑人社區的高犯罪率,是因為普遍的貧窮以及包括司法體系在內的各種制度性歧視所造成。為使台灣讀者便於閱讀,幾經斟酌下翻譯為「黑人犯罪」,特此說明。
  • 2. 戴倫威爾遜可能要面對司法審判,而有民眾發起捐款支持警察戴倫威爾遜的網路行動,為他募集訴訟費用。在16天內,多達近6千人認捐,並累積超過23萬美元的捐款。
  • 3. 艾爾沙普頓(Al Sharpton, 1954 ~)浸信會牧師,美國黑人民權運動領袖。
  • 4. 「黑人對黑人」以及「白人對白人」犯罪的發生皆與機會性和鄰近性相關,但「黑人對黑人的犯罪」這字眼卻被賦予更多恐懼的色彩。
  • 5. 文中指出,謀殺案白人受害者中,高達83%兇手是白人。所以在美國,「白人對白人」的犯罪也是一個需要被正視的重要問題。
  • 6. 這項提案以強化教育、技職訓練以及提供工作機會為重點,希望將黑人青年從街頭帶往學校或職場,並降低社區犯罪率。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