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兩岸共同市場,擺脫台灣產業危機

【宏觀】 《財經》實習記者 羅文勝《財經》網絡版 [2007-09-04]  第二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9月1日-3日在南寧召開,力促兩岸經貿正常化

第二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9月1日-3日在南寧召開,力促兩岸經貿正常化

【網絡版專稿/《財經》雜誌實習記者 羅文勝】9月1日至3日,以推動「台海兩岸共同市場」為核心的第二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在南寧市召開。   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由中國國民黨「副總統」參選人蕭萬長領銜的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桂台經濟科技文化交流協會、綜合開發研究院(深圳)三家聯合主辦。   蕭萬長系前國民黨副主席,自2000年卸任台灣「行政院院長」後,積極鼓吹兩岸共同市場概念,並遊說企業界捐款。2001年3月,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統一企業集團總裁高清願、國泰人壽董事長蔡宏圖等20位捐助人每人捐款新台幣500萬元,共同成立規模為1億元新台幣的「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作為無政黨色彩、非政府性質的民間機構,該基金會的主旨是推動建立「兩岸共同市場」經貿機制。   2005年蕭萬長卸任國民黨副主席後,一直以台灣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及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身份奔波兩岸,力推「兩岸共同市場」理念,以達成其為台灣「拼經濟」之目標。   首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於2006年6月在南寧召開,今年為第二屆。本屆論壇上,國民黨副主席章仁香、親民黨榮譽副主席鐘榮吉率460人的台灣代表團與會,其中政界20餘人、商界390餘人、社團機構和學術界50餘人。

廣西「雙重試點」   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一份統計報告表明,台商過去20年來對大陸投資集中在沿海,其中江蘇、上海、廣東三地占投資總額比重達72.88%,對福建、浙江、河北三省投資總額約占20%,而對大陸其餘20餘省區的投資額合計不足8%,那麼,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何以選擇廣西舉辦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   廣西經濟總量低下,GDP不及臨省廣東的五分之一,但區位特殊、承載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相關政策。在蕭萬長看來,廣西的「政策使命」和經濟基礎之間的這種巨大反差,有益於台資發力打造兩岸共同市場框架,為以國民黨為首的「泛藍陣營」在2008年台灣大選的主軸「拼經濟」、「救台灣」作鋪墊。   去年,蕭萬長曾在首屆兩岸產業共同市場論壇上透露,他本人2005年底第一次來廣西,即感受到當地政府對台商投資的重視,看到了廣西與台灣加工出口區、科學園區對接的可能性。他認為廣西北部灣的三個港口,產業發育程度極低,但直通台灣、廣東和東南亞三處海域,明顯形成一個資金流凹形窪地,「非常夠份量」。所以,他提出:「廣西可以成為兩岸共同市場與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雙重試點區域。」   台灣產業界進入北部灣經濟區佈局的投資熱潮,證實了蕭的判斷。2006年台商在桂實際投資金額達880萬美元,比上年激增50%,累計實際利用台資11.5億美元,在大陸西部地區高居首位;台泥、潤泰、富士康等一批台灣大型企業業已進駐或即將進駐廣西。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於今年7、8月份先後實施的出口退稅新政和《加工貿易限制類商品目錄》,令珠三角地區5000多家台商運營成本明顯增大。即便如此,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2007年中國大陸地區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報告》顯示,表示「希望回台投資」的企業比例僅為1.83%;63.74%的受訪台商表示未來將擴大對中國大陸的投資生產;少量企業選擇越南河內、胡志明市為產業轉移區域,理由也是「和珠三角接近」。而廣西的北部灣,正是越南和珠三角之間的天然過渡區域。 「台灣被排除在中國與東盟自貿區協議之外,產業空洞化已成為現實危機。」前大陸海協會副會長、北京清華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劉震濤稱,蕭萬長苦心推銷「兩岸共同市場」,旨在為台灣融入東盟一體化尋找一座橋樑,「廣西是一個很適合的載體。」   劉震濤認為,中央將中國—東盟博覽會交由廣西舉辦,今年又認可廣西提出的泛北部灣經濟合作,廣西明顯扮演著「10+1」自由貿易區窗口門戶的角色,台商可據此構建「立足廣西、根系台灣、走向東南亞、跨越太平洋」全球佈局新格局。   廣西自治區黨委書記劉奇葆稱,中國對東盟的開放,業已形成「一軸兩翼」格局:西翼是瀾滄江-湄公河次區域合作,東翼是環北部灣次區域合作,廣西居中協助國家打通南寧——新加坡陸上通道,客觀上成為兼跨東南亞及南亞兩個次區域合作的省區。   「一個是兩岸經濟合作,另一個是與東盟的經濟合作,兩個板塊的產業合作與整合需要一個試驗區,廣西就是這樣的樞紐和平台。」劉奇葆說。

力避台灣產業空洞化 「台商在大陸無路可退,只能堅守,所以非常寄望兩岸共同市場。」對珠三角台商「產業轉移不走」的情形,國立台灣大學經濟系教授陳添枝分析稱,和台資在東南亞單一的加工出口型生產網絡不同,台商在大陸已形成產銷上下游一體化,而這恰恰部分歸因於台灣執政當局立場堅定的「鎖島」政策——   兩岸直接貿易由於非市場因素受到限制,增加了兩岸間供應鏈的成本與不確定性,基於降低成本與縮短供應鏈的沉重壓力,台灣廠商不得不將從零部件供貨到下游組裝的全部產業鏈條,全部轉移到中國大陸。   陳添枝稱,對台灣本島經濟而言,如果被長期排除在中國與東盟的經濟整合之外,將加速台灣產業的「空洞化」:台資或外資出口製造商為避免在台灣投資所承擔的歧視性關稅,會加速到中國-東盟自貿區投資。這種投資移轉一旦發生,上游在台灣、下游在島外的生產鏈將被截斷,促使台灣產業進一步外移,加速台灣產業的「空洞化」。   在此背景下,蕭萬長力促建立「兩岸共同市場」,正希望緩解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10+1」優惠政策對台灣本島經濟的壓力。據稱蕭萬長曾從大陸與香港間簽署的CEPA協議中受到啟發,認為CEPA作為兩個經貿實體間的約定,在客觀上撇開了政治問題的糾纏。   在蕭看來,只要簽約者身份都是WTO會員,大可把政治糾紛擱置一邊,專注於經貿層面的合作。事實上,中國大陸和台灣地區均為WTO成員,被視為兩個關稅區,所以兩岸溝通的第一步,是謀求WTO框架下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制度化,可視為恢復WTO成員之間的常規交往。如此一來,中國東盟自貿區「10+1」整合條件下形成的對台灣的關稅歧視,也就被消解大半。   依照這一思路,蕭萬長提出了兩岸共同市場「三步走」的設想:第一步是將貨物以及包機直航的常規化作為試點,謀求實質性「三通」; 第二步是仿照CEPA模式,由兩岸簽署「更緊密的經濟運作架構」(Closer Economic Operation Framework,下稱CEOF),推動兩岸經濟法規制度的協調,減少雙方經濟體制的差異性;第三步是建立兩岸關稅同盟乃至貨幣同盟,進而促成人員、貨物、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的進一步流動,達成兩岸「共同市場」的目標。   就操作節奏而言,蕭萬長認為兩岸共同市場的建立是一個長期目標,不宜過早提出時間表,建議先由民間學術機構針對CEOF深入研究,評估可行性。在兩岸共同市場對話機制上,建議避開政府對政府的模式,建立一個民間的、經濟性質的平台來研究討論。■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