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府粗暴施工!瓶蓋工廠見證柯市府文化沉淪!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5/09/15

發稿單位: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南港里里長李志錦、台北文資環境守護聯盟、好勁稻工作室、松菸護樹志工團、台灣綠色酷兒協會、淡海二期徵收自救會、陽古聯盟、大龍峒文化工作室、臺北機廠文史守護聯盟、守護神岡聯盟、林少馳競選團隊、BATTAO自主行動聯盟、台灣護樹協會、台灣護樹團體聯盟

今天(15日)上午10點,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協同臺灣各地多個文資、環保團體前往南港瓶蓋工廠召開記者會,針對柯文哲市長違背承諾、拆除作業損害歷史建築以及施工過程造成樹木嚴重傷害⋯等多項問題表達抗議,高喊口號「立即停工!全區保留!」、「改變成真!說變就變!」、「別讓臺北成為沒有文化的城市」、「粗暴工程!毀樹滅史!」呼籲柯文哲市長不要放任林欽榮副市長惡搞臺北文化,令臺灣最具有世界遺產潛力點——首都鐵道沿線產業遺產群」之一的南港瓶蓋工廠毀於一條毫無需求的10米道路開闢計劃與土地開發總隊的粗暴拆除工程,一旦擁有70年歷史的南港瓶蓋工廠遭破壞,將使臺北成為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柯醫師毀諾背信,柯市長推諉卸責,臺北將成為沒有文化的城市!

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志工—林怡君表示,柯文哲市長曾於2014年選舉期間,簽署南港瓶蓋工廠的連署書,承諾選上市長,將全力支持南港瓶蓋工廠的全區保留,不料,一年之後柯市長出面打臉柯醫師,表示「自己選前的確有承諾,而大原則還是會盡量全區保留,只是考量到都市計畫的需要,若時空環境改變,還是可以做修正,並不一定要這麼僵化」。林怡君對此表示,柯市長所謂的盡量全區保留根本是欺騙臺北市民的話術,根據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提供的資料顯示,預計將拆除廠內七棟建築,數量將近是廠區內所有建築的一半,並非柯市長口中所謂的「大原則會盡量全區保留」,甚至還有一棟廠內最重要的日治時代辦公室,也因為位處於10米計劃道路上,將遭受「從中砍半」的荒謬工程,痛批柯市長對於文化資產保留根本毫無概念,一位沒有文化素養的市長如果繼續一意孤行,將帶領臺北成為一座沒有文化的城市。

柯市府放任文化局怠惰失職,文資專業蕩然無存!

守衛隊志工林怡君表示,依據【臺北市文化資產審議委員會第58次會議】的會議記錄顯示,早在2014年6月20日郝市府時期的文資審議會中,南港瓶蓋工廠的文資保存範圍早已劃定為10米計劃道路以西的全區,是文資會議的決議,沒想到在今年3月17日的第67次文資審議委員會中,現任文化局長倪重華竟然同意由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變更的文資保存範圍,讓10米計劃道路以西的文資保留範圍縮小,導致目前正在拆除的L棟被劃出文資保留範圍之外,遭受拆除卻無法可管。L棟在第58次文化資產審議中被畫在文化資產保存範圍,因本棟雖為較後期所興建,但是全工廠唯一存有大型機械(古物)的建築,並跟其餘被登錄的廠房緊密相連,拆除勢必造成歷建的毀損。它是工廠的生產重心也是如同鍋爐與心臟的廠房,它的消失便意味著工廠核心精神的消失。

林怡君痛批文化局此舉等於自己降級,幫開發單位背書,早已由文資審議委員會決議的文資保存範圍竟然任由非文化專業的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變更修改,簡直荒謬至極。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志工更於現場出示文資審議委員會的會議記錄,要求文化局、地政局以及臺北市政府出面說清楚、講明白,究竟是什麼樣的黑手伸進文資審議委員會,造成如今無法挽回的局面。

陽古聯盟志工李大南更指出,瓶蓋工廠內最重要的「G棟辦公廳」為日治時期的建物,雖然已經由文資會認定為歷史建物,但由於位處於10米計劃道路上,文資審議會居然做出「從中切一半」的決議,將建於1945年的原建物主體保留(長度24.92m),拆除1945年後的擴建部份(長度14.78m),李大南表示文化局放任土開總隊做出這樣荒唐的計劃,已經等同賤踏自己的專業,顏面掃地。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志工林怡君更表示,預計開闢的這一條貫穿瓶蓋工廠10米計劃道路,日後規劃為人行通道,質疑為何不能保留歷史建物,並沿著建物周邊規劃一條「歷史通道」,不旦達到市民大道和南港路間行人通行功能,又能兼具文化資產的歷史教育作用,為市府、市民、文化資產三贏的選擇,不懂為何透過設計及規劃便能完成的道路計劃變更,地政局和文化局不做,卻強硬堅持一定得開闢這條不必要的人行道路。

松菸公園催生聯盟游藝痛批,流行音樂界出身的倪重華,為了急著要有流行音樂中心當政績,完全無視南港瓶蓋工廠文化資產與綠地的珍貴性,文資委員會黑箱審議結果,要如何讓人心服口服? 呼籲北市府應重新公開辦理南港瓶蓋工廠的文資審議!

南港瓶蓋工廠守護隊志工林怡君更公開呼籲副市長林欽榮,應公開說明10米計劃道路的開發必要性,並舉辦瓶蓋工廠會勘,透過與市民的溝通討論,找出讓南港瓶蓋工廠與交通維持需求並行的雙贏之道

土開總隊失職,文化局失能,粗暴工程!毀樹滅史!

港湖區立委參選人林少馳表示,目前拆除作業工程正持續進行中,遭受損傷、被砍的樹木已經無法挽回,痛批土地開發總隊毫無專業可言,對於樹木保存與歷史建物的保護簡直兒戲,更質疑拆除工程中為何僅有承包商施工,沒有市政府的專員在場,若遇到無良承包商的惡劣施工品質,瓶蓋工廠的歷史建築恐將白白犧牲,難道柯市府談了一年的SOP到現在都還沒建立起來?林少馳在現場呼籲柯文哲市長,勿讓南港瓶蓋工廠的文化資產成為市府SOP的白老鼠,也不要讓南港瓶蓋工廠成為下一個松菸古蹟,對臺北市民的文化資產造成無法拯救的慘劇。

松菸護樹志工陳民也表示,2014年的樹保大會通過審議,南港瓶蓋工廠全區樹木264株,除計畫道路通過處需要移植16株,其餘皆原地全區保留,市府也一再保證樹木一棵都不會動,但目前粗暴施工已造成工廠內森林死傷慘重,最少已有5株樹木遭受工程的破壞。護樹志工痛批柯市府的移樹SOP根本是喊假的,從今年一月與民間團體開過樹保會議後宣佈移樹SOP,如今八個月過去,樹木保護的方式依舊粗暴,甚至連移植都不做便直接任由工程摧毀,跟郝市府時期的樹保政策一樣爛,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要求市政府應該立即停工,調查園區內樹木損傷狀態,並重新擬定南港瓶蓋工廠施工樹木保護作業準則,否則不排除將發動抗爭,抗議曾說過「要將樹木當人看」的柯市府,面對樹木保護執行的草率態度。

搶救世界文化遺產,立即變更都市計畫

南港瓶蓋工廠守衛隊及所有公民團體最後大聲疾呼,國際工業遺產保存委員會(TICCIH)曾於2012年在台北舉行大會,大會結束後發布「亞洲工業遺產台北宣言」,文化部更因此研擬計畫提案將台北市「首都鐵道沿線產業遺產群」 申報為世界遺產潛力點,其中包括南港瓶蓋工廠、台北機廠、松山菸廠等處,市府曾辦理一系列特展和研討會關注首都鐵道沿線產業遺產,公告在文化部網站與台北村落之聲。當時的東京大學副校長,亦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ICOMOS)委員的西村幸夫先生曾說:

「台北市市中心保存數量如此眾多且以停止運作的近代大型工廠遺跡是世界上極為罕見的案例…產業遺產已經是當今世界遺產指定的重要項目…通常在市中心能夠擁有一個園區就已經十分難得,台北居然擁有如此多個園區在鐵道沿線上面,實在是非常珍貴的機會。」

松菸公園催生聯盟召集人游藝表示,目前柯文哲市長以文資與都審都已通過為由,不願積極改變將南港瓶蓋工廠開腸破肚的錯誤政策,但實際上台北市政府可以進行都市計畫變更,將南港瓶蓋工廠劃為公園用地,讓整個文資綠地全區完整保留下來,而土地重劃也可重新與地主協商配地的方式,尤其是國產署與中華電信只要透過立法院與中央協調,相信他們也不敢背棄社會責任,強行拒絕重新配地的要求,因此柯文哲市長目前對外的說詞,真的是推諉卸責、違背誠信。

游藝表示,重新建立這座城市的價值觀念是我們選民對柯市長最大的期許,柯文哲市長不應該為郝龍斌時期的錯誤政策背書,也不能以前朝的無知來掩飾柯市府的錯。目前北市府土地總隊強拆南港瓶蓋工廠的行徑,合理判斷是因為他們將這塊具有保存價值的文資綠地,視為龐大的土地開發利益的絆腳石,而北市文化局毫無積極作為的另一個原因,是為了推動台北流行音樂中心,試問經濟開發可以凌駕於文化資產保存之上嗎?台北流行音樂中心有其儘速開發完成的急迫性嗎?如果都沒有,為什麼不肯給這片土地多一些保留下來的機會,讓台北成為一座擁有世界文化遺產的夢想?

公民團體強烈呼籲市政府,應立即停工、全區保留南港瓶蓋工廠,留下臺北鐵道沿線的工業發展歷史,讓臺北成為一個有歷史的文化之都,而不是一座沒有歷史的城市。

臉書討論

回應

文史團體和護樹團體的專業就專業
委員會的專業就是屁嗎?
甚麼東西都要隱射到神祕力量引導,也把委員會橋的太扁吧

不懂得尊重專業,真的是這些文史團體的最佳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