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小檔案》循地形層次建屋

2007/01/20

【聯合晚報/王彩鸝】

寶藏巖位於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3段230巷底,臨虎空山北麓(標高80公尺)、新店溪畔,這裡有建於清康熙年代的寶藏巖寺、日據時代的軍事倉庫、國民政府播遷後的防空洞和射擊哨。

戰後時代社會底層階級受制於經濟能力及土地使用法令規範,在此使用便宜及回收材料,循地形層次自力造屋所形成的違建聚落,長期以來吸納榮民、閩粵移民、原住民、城鄉就業人口、外籍配偶、學生等多元族群。

相較公館商圈,寶藏巖社區違建住宅與周遭城市景觀相當不協調。1980年代開始,北市府以整頓市容與水利維持等理由,開始計畫全面拆除寶藏巖社區,引發多次抗爭,1997年,台北市政府暫緩原本的全面強制拆除,並開始安置計畫,2006年規畫符合社會弱勢條件的原住民房舍修繕,並將部分整建為共生聚落。

【2007/01/21 聯合晚報】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