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生活在「雨傘」下
悲喜交加的《亂世備忘》

苦勞網記者

2014年香港民間為了爭取特首普選,進入為期超過2個月的佔領行動,而在事隔一年多,名曰《亂世備忘》的紀錄片開場,先從香港街景一角跳轉至隔年10月的中國國慶煙火,接著又出現香港警方為了驅離民眾的87顆催淚彈的煙霧,透過畫面不斷交錯形成奇異的諷刺,共同的是這兩種煙霧皆與權力有關,或稱盛世,也是亂世。

《亂世備忘》劇照。(圖片來源:影意志提供)

《亂世備忘》導演陳梓桓是本片最主要的紀錄者,片中旁口也多是他以個人心境重構當時各種現場,另外在開頭處並使用他父親為他錄攝的家庭生活影帶,做為他陳述個人生命經驗與政治體制的再詮釋,而導演也就下凡成為片中的一角,還原為同樣為了爭普選而在現場的公民。而這樣「現身」後,如何與參與佔中的人們「相遇」,即是整個主題的第一章節。

在香港政府總部的一波警民對峙後,紀錄者隨機地與幾個現場參與者開始閒聊,而這個臨時的小圈圈從學生的對話,逐漸發展為上班族、工人等不同生活背景的個體,形成共同討論行動的小組,並開始在佔領行動已拓展的旺角,進行物資補給工作。

紀錄者選擇的路徑,只有零星幾處關於所謂「運動領導」、「大台」的討論及行動畫面,旁白也鮮少對各片段時局進行事後的政局解釋或回顧分析,而是微觀地以每個行動者的視角出發。對此導演在台灣TIDF的映後座談也提及,因為當時就認為這些台面上的要角,不僅已有許多媒體焦點,也一定會有人拍攝紀錄,因而他專注在這些他身邊的參與者。而對於身為台灣觀眾的我而言,雖僅有佔領初期到訪香港數日,但後續透過各㮔媒體與社群網絡的大量放送關於佔中畫面,僅管不是知曉每個細節,也略能掌握當時運動主進程,如果本片對話的對象主要是香港民眾,更可以理解導演直接聚焦個人行動、捨棄重覆背景分析的作法。

對於政治制度所造成的權利喪失,召喚公眾共同參與反抗的此類行動,我做為台灣的觀者,被《亂世備忘》勾想起另一部講述「反對集會遊行法」、由江偉華擔任導演的台灣紀錄片《廣場》。兩個相隔將近六年、相異地點的運動,都對於政治體系的領導者造成挑戰,而導演的手法也有部份相似之處,無論是區分章節呈現運動遭遇情境,或是在事件當時即拍攝參與者共同行動討論的過程,都有其細緻觀照參與者如何進入共同政治訴求,又面對不同個人思想差異的作用。

本文雖無意深論兩部片之異同,但確有明顯相異處可指認,其中也是來自於客觀現實。彼時台灣的野草莓運動雖然也聚集不少民眾,然而在運動空間規模等仍遠不及那時的香港佔中能量,《廣場》處理了2009年不同參與者在自由廣場前對於運動的發展論辯,而這個場域也幾乎是決定了運動態勢,而旁白及部份畫面雖較顯抽離,卻同時又有自覺客觀代為宣傳的意味存在。

而在《亂世備忘》中的被紀錄者,可說是其單一意志無法決定整體運動走向的個體,但也就是因為離大台極其遙遠的位置,更能反映這場運動如何影響著社會群體的脈博,呈現這小群人相信抵抗、互相爭論、悵然若失等諸多歷程,而片中每個擷取又都充份與整個運動的敍事時時保持關聯,這也是導演實實在在跟拍79天的重量,而導演自身對運動的同情也在其中流露,誠懇地反映自身的紀錄狀態與心境,與被紀錄的參與者一同呼吸,但還不致完全掉入參與者自身的激情。

隨著《亂世備忘》敍事推進,這些參與者在共同生活在「雨傘」下的過程,穿插佔領生活的各種趣事記錄,有的像意見分歧時感嘆民主麻煩,而彼此聚集討論則自嘲是準備去「勾結外國勢力」,另外也處理部分佔領現場之外的家庭生活、對於社會工作位置的迷惘及顧慮。

然而回到佔領運動與政府對抗的位置,除了與警衝突的高度緊張,有的是群眾歡呼佔領倒數後即跳轉國慶國歌,或是才述說搭棚的興奮之情即進入棚毀的沮喪,對比顯得諷刺或殘酷。不過對於「公民不服從」如何實踐的思辯仍是本片主旋律,例如一位參與者決定是否隨群眾衝入馬路,就呈現他在理念中的焦慮思索,而在片末清場時,紀錄者跟隨其中一位未成年的中學生離開搭上地鐵、返回學校的畫面亦使人心有漣漪。另一位研讀法律的學生對於教授的回信提問,更是對為何參與運動命題的自我獨白。

僅管導演部份場景的刻畫或言說仍有些許過長之疑慮,本片或許可終結於那段回信獨白,甚至再更前對於運動無望的時刻,然而導演卻以運動之初的其中一位參與者的對話過程做結,追問被紀錄者「20年之後會是怎樣的人?」最後的最後,丟出了這樣看似尋常的問題,卻也讓整個敍事不在於任何運動的教條,而是回到每個真實的人心狀態與轉變。也讓這個「萬分的悲傷,加上十分的憤怒」整體幽暗故事,隱含著或稱樂觀的些許明亮。

是謂「備忘」。

 

 

《亂世備忘》劇照。(圖片來源:影意志提供)

《亂世備忘》劇照。(圖片來源:影意志提供)

《亂世備忘》劇照。(圖片來源:影意志提供)

《亂世備忘》劇照。(圖片來源:影意志提供)《亂世備忘》劇照。(圖片來源:影意志提供)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