窺看2008年經濟大崩盤的殘骸,經濟學者、政治學者、媒體與政府當局一直在持續經濟成長的前提下尋找景氣復甦的跡象。不太穩定、理智,但成長──一個持續擴張的經濟體具有生命力、依邏輯行事、闊氣地帶來工作機會與繁榮。因此在充滿希望的樂觀主義相佐之下,每次成長的閃現都是可以善加利用的機會──人們不停地問:「事情是否終於好轉了呢?」
然而,重點來了──1900年至2008年之間,世界人口數成長了四倍,而經濟體則不只是維持而已,人均GDP增加到了六倍。如果以世界整體來看(考慮人口成長與通貨膨脹的因素),GDP的總量驟增了超過25倍。1
關鍵問題在於:是否所有船隻都跟著水漲船高?除了諸如識字率、產婦死亡率等非常基礎方面的成功,世界的整體狀況仍舊不令人陌生:極少數人獲得報酬,而絕大多數則停滯,甚至變得更糟。
經歷以成長為名的二十世紀之後,地球上仍有9.25億人無法獲得足夠的食物,有將近五成的世界人口處於在「絕對貧窮」之中──儘管我們其實已經創造了遠多於足夠的財富來遏止這樣的壞事。然而,傳統經濟學家們卻持續複誦著經濟成長的咒語。曾於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皆擔任要職的安妮‧克魯格(Anne Krueger)宣稱:「消除貧窮最好的方式是餅做得更大,而不是嘗試以不同的方法將它切碎。」那麼這成長一直沒有影響到不均等的狀況,也就毫無懸念了。
相較於預期的穩定成長,就業水平持續變動。新科技確實增進了生產力且帶來更大的獲益,但工作卻越來越少。
不計代價強調GDP成長已經造成一個規模前所未有、絕不向後看的資源使用過度揮霍,尤其是那些較富裕的國家。經濟體時常被認為是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但同樣地似乎也有人相信大自然可以處理任何我們丟給它的東西。
然而,全球足跡網站(Global Footprint Network)指出我們正在舉借一筆危險的生態債務:當前每年全球使用及浪費的資源,需要1.5個地球才得以維持。過量的代價是生態(至少包括森林、漁業、新鮮空氣與氣候系統的)危機,再次不成比例地由窮人付出。
甚至,傳統經濟思維仰賴的無限制成長隨著資源取得越來越困難,其虛擬法則要得以維持也變得越來越艱難。
然而,我們對於追求成長的困擾以及對於建立一個更長久經濟體的努力時常被評論痛批為想要深陷經濟衰退。但是一個穩定狀態的經濟體幾乎是在滿足缺乏考量環境崩解的需求以及為消費文化的擁護者帶來未知的好處。重點應該在於更為平等、重新分配以及生活品質──恰當的工作分配及有意義的工作、休閒時光的價值以及人性的聘僱、住屋保障相對於城堡和廉價住宅。平衡,也就是沒有資源被揮霍、回收利用最佳化,擁有充足資源的經濟體。
這需要我們將典範從那些原本被引導相信是健全的、相當龐大的範例移開,這些範例使得思考如何成功達成一個穩態經濟(steady-state economy)的生態經濟思維持續置身事外。在較富裕的國家我們害怕減少滿山滿海的東西就意味著我們輸了比賽,即使那是一場無窮無盡又徒勞無功的比賽。我們默許缺乏保障的居住環境到可笑的地步,因為「這就是市場運作的方式」,即使不知道它的運行方式可信度有多少。我們為了導致債務的消費支出歡呼,當作持續日漸難以實現的經濟成長的證據。
如果許多富裕國家訂立的3%成長率真的實現了,它們的經濟體將會每23年成長一倍──在23年內消耗和先前所有期間相同的量,可能永續發展嗎?
然而,政治人物總認為,對追求成長有所質疑,在民調時會被判死刑,以致於目前仍只有少數勇敢的綠色主義者試圖走向那裡。於是在當前的氛圍中,經濟成長就像是沒有明天一般地急促進行,停不下來。
【回到目錄】十個必須丟進垃圾桶的經濟迷思
- 1. 參考資料:Rob Dietz and Dan O’Neill, Enough is Enough, Earthscan,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