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會】跨黨派立法委員、青年世代、NGO與公民社會共商議
關鍵憲改時刻,為修憲找出路,為世代求正義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6/10/12

時間:2016年10月15日(六) 9:30~17:00

地點: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地下沙龍(台北市紹興北街3號,善導寺捷運6號出口)

蔡英文總統在國慶日的演說中提到「改變年輕人的處境,就是改變國家的處境。堅定向前,讓國家因改革而偉大。」其實除了高房價、長照制度、年金破產及振興經濟外,轉型正義的民主政治亟需翻轉的就是建構健全、權利義務平等的憲政體制,讓18歲青年得以透過合理的參政權利,用選票參與每個與他們切身相關的重要政策決定。

去年是台灣最接近第八次憲改的時刻,眾所期待包括「18歲投票權」的修憲公投票, 面對極高的修憲門檻,雖過關斬將最終仍宣告破局。2016年總統大選,史上最多的20~29歲的青年選票將提出「降低參政門檻,修改《憲法》,將公民權的年齡限制下修到18歲」具體政治承諾的蔡英文主席送進總統府,青年們和社會各界都在看,再次的政黨輪替與完全執政,如何對青年世代完全負責。

台少盟與關注世代正義連線,邀請修憲提案委員黃國昌、尤美女、蔣萬安、蘇巧慧等跨黨派的立法委員透過這場「為修憲找出路,為世代求正義」專題講座&跨世代論壇,讓青年世代、NGO與公民社會說清楚、講明白,共同為民主的台灣、正義的未來開立藥方。

眼見日本在國會與政黨主動出擊,教育系統的支持及社會各界響應下,不僅完成修法,日本十八歲青年已在2016年7月投下第一張選票。全世界的民主國家,因應人口老化與結構急速改變,紛紛啟動討論應該將投票年齡再次下修至16歲,日前英國的脫歐公投,及許多國家的修憲公投結果,一再的招喚社會公眾為此走上街頭...

只剩下台灣,投票年齡被「高修憲門檻」與「停滯不前的政治進程」仍然卡關在二十歲。國民黨盧秀燕委員、時代力量黨團相繼提出憲法第130條修正案,並已在院會一讀通過付委,那民主的台灣呢?仍要持續原地踏步嗎?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八月公佈的「我國人口推估」報告,台灣在四年內即將進入人口黃金交叉的關鍵時刻。台灣的第八次修憲該如何找到出路?攸關世代正義、已經是跨黨派全民共識的「十八歲投票權」和「降低修憲門檻」如何能夠成真?敬邀您報導刊登這場盛會與前來採訪。

主持人:輔仁大學徐伯瑜、高雄醫學大學黃倢恩

出席貴賓:時代力量黃國昌委員、民進黨尤美女委員、蘇巧慧委員、國民黨蔣萬安委員、關注世代正義連線葉大華召集人、輔仁大學劉晏齊教授、台灣家長教育聯盟(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謝國清理事長、公民教師行動聯盟黃益中老師、歷史教師深根聯盟黃惠貞老師、端傳媒曾柏文主編、台少盟吳政哲督導、政治大學野火陣線廖浩翔、武陵高中程柏嘉

時間

主題

內容

主講/與談人

09:30

11:00

專題

講座

你被「未成年」了嗎?

主講:輔仁大學劉晏齊教授

與談人:民進黨尤美女委員

11:00
12:00

為世代

求正義

選舉權、被選舉權怎麼訂?

一定要在憲法嗎?

民進黨尤美女委員
時代力量黃國昌委員
關注世代正義連線葉大華召集人

13:00
14:00

被選舉權的年齡限制,

幾歲才合理?

國民黨蔣萬安委員
民進黨蘇巧慧委員
公民教師行動聯盟黃益中老師

青年佔領政治代表

14:10

15:10

為修憲

找出路

誰可以參與修憲公投?

通過的門檻,怎麼樣才合理?

武陵高中程柏嘉
歷史教師深耕聯盟黃惠貞老師

台少盟吳政哲督導

15:30

16:30

九百多萬張同意票怎麼來?

誰應該/可以再多做些什麼?

政治大學野火陣線廖浩翔
端傳媒曾柏文主編
台灣家長教育聯盟謝國清理事長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理事長)

16:40

17:00

 

綜合討論與結論建議

與會者針對上述個主題討論的提案,投票表態。

活動日期: 
2016/10/15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