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孟杰/台北報導】
基本工資從今年七月起調高,為減輕中小企業負擔,勞委會從今年七月起補貼中小企業時薪為期一年。但令人驚訝的是,迄今僅十二家公司提出補貼申請,在一○五位申請者中,勞委會僅核准一人,遠低於當初推估數字三萬七千人,政策規劃是否妥適,引發質疑。
勞委會則說明,由於申請補貼截止期限是十月二十八日,部分雇主可能還未提出申請,此外,申請限制排除五十人以上公司,並要求必須投保勞保的時薪勞工才能申請,以上都是申請人數未如預期的可能原因。
勞委會「時薪勞工雇用安定補貼政策」,針對五十人以下公司雇主,每聘請時薪制勞工一人工作一小時,雇主可獲十元補助,換言之,請一位時薪勞工、雇主每月最多可獲得一二八○元補貼,對雇主其實不無小補,但申請統計數據卻顯示,雇主對該政策並不捧場。
因為從今年七月三十一日到九月五日止,總共只有十二家公司提出時薪補貼申請,申請人數共一○五人,勞委會也僅核准一家一人,總補貼金額是一一八○元。但回顧七月份,行政院宣布該政策時,勞委會曾預估適用勞工數為三七一九五人、預估經費為四.三二億,兩者落差可說天壤之別。
對於實際申請人數與核准數產生大落差的原因,勞委會職訓局長陳益民說明,距離截止申請日還有一段時間,目前很難論斷結果。
他並表示,主計處時薪行業統計數據只有行業別人數,沒有區分五十人以上公司及五十人以下的公司,造成原先推估引用的數據並不精確,則是另一個造成申請人數落差的可能原因。
但影響雇主對補貼政策反應不熱烈的最大原因,可能與該項政策要求須已投保勞保及就業保險的勞工才能適用。據了解,不少時薪制雇主為了節省開銷,雇主未直接替勞工投保勞保、就保,僅在職業工會替勞工加保,由於想申請補貼、就要加入勞保,眼見保費不僅增加、而要多繳罰款,權衡下,雇主通常會放棄申請補貼。
勞委會表示,截止日後如果申請補貼的雇主還是不如預期,可能代表多數雇主已能適應基本工資調整,因此,勞委會暫時沒有放寬補貼資格限制或加碼補貼的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