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總統府春聯「別出心裁」,選用賴和1915年的詩作〈乙卯元旦書懷〉前兩句做為賀詞:「自自冉冉,歡喜新春」,總統府12月30日發出的新聞稿還特別強調:「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總統府印製的春聯文字取自台灣文學」。不過,台灣文學館長廖振富隨後在臉書發文(現已刪文)質疑「自自冉冉」應為「自自由由」之誤,認為前者是「前所未見且語意不通的詞」;作家張大春與學者須文蔚等人也提出類似的批評。究竟是「自自冉冉」還是「自自由由」在網路世界引起兩派對立,這個發展卻也符合當代台灣特色:任何是非問題終究會被吸納進藍綠格局底下的政治鬥爭。
根據賴和的手稿,其原意應是「自自由由」。總統府把寫錯字的責任丟給賴和基金會,指稱其所本是該會出版品印為「自自冉冉」,還一本正經地在新聞稿裡為「自自冉冉」賦予「國家漸進改革、穩健轉型的意象」,遭外界砲轟「文過飾非、屈辱先賢」。其實,「自自冉冉」的寫法並非總統府所創,將錯誤都指向總統府便顯得過於嚴苛。2009年北京台海出版社出版的《賴和詩文集》,收錄該詩也是印為「自自冉冉」。因此,顯然最早根據手稿辨識的研究者,就將「由」認成「冉」,從而以訛傳訛,被兩岸不同版本加以收錄,又被其他研究者在此基礎上擴大解釋。
更重要的是,執著於「由」或「冉」,無助於我們去理解總統府此番用心良苦的政治動機,也無助於重新去認識長期被政治剪裁的歷史脈絡。當然,總統府特別選用台灣前輩作家的詩作,應該是值得肯定的。不過,總統府刻意透過春聯的形式突出「台灣文學」,恐怕還是有著精密的政治算計。長期以來,「台灣文學」被特別強調其中的「非中國性」以及歷史特殊性,追溯到陳水扁執政時期各大院校廣設台灣文/史學系所,就能清楚地看到「台灣文學」是新興國族建構工程裡不可或缺的文化陣地,且某種程度上更與思想意識形態陣地的「日本殖民統治肯定/讚美論」互為表裡,相輔相成。
總統府選用賴和的作品,或許沒有注意,也可能是刻意忽略賴和在日據時期台灣人民反日解放鬥爭中所具有的歷史意義。無論原作是「由」是「冉」,賴和無疑是日本殖民統治文化改造動員之下,堅持寫漢文、作漢詩的代表人物,其作品的關懷永遠站在受苦的底層人民立場,對抗殖民地官商政經的剝削體制。
不只是賴和,我曾聽一位高中老師提過一位計程車司機告訴他的故事。這位司機大哥說,他阿公教他爸爸漢字、漢文都是利用深更半夜,把漢字寫在裝番薯的麻布袋內層來讀,天亮以前再把麻布袋翻回來;萬一被發現偷學漢文,一定被會抓起來關,教的人還會更慘。這位司機先生父祖輩們在日據時期冒險教習漢文的故事,正好印證了日本總督府《警察沿革誌》對台灣人的判斷:「關於本島人的民族意識問題,關鍵在其屬於漢民族系統……屬於此一漢民族系統的本島人,雖已改隸40餘年……其不輕易拋除漢民族意識……故其以支那為祖國的情感難於拂拭,乃是不爭之事實。」
總統府的新聞稿,將賴和尊為「台灣新文學之父」,卻沒有交代清楚「台灣新文學」在歷史上的定位與價值。1948年楊逵在《新生報》「橋」副刊發表〈「台灣文學」問答〉一文,明確指出:「台灣文學是中國文學的一環,當然不能對立」,「台灣文學是與日本帝國主義文學對立」。在此歷史脈絡下,日據時期的「新文學」的意義將更為明顯,首先,它主要是以白話漢語為創作形式,而非方言拼音;其次,台灣新文學的思潮是與當時中國大陸五四運動為精神連帶,旅居北京的台北人張我軍就被認為是將「五四火把」引回台灣的「先覺者」。
1947年歐陽明發表在《新生報》「橋」副刊的文章〈台灣新文學的建設〉,就高度評價了賴和等台灣新文學作家,認為其作品體現了「歷史的社會革命價值」,他指出:「台灣文學的第二階段,是一個新舊興替的扭轉期,是一個台灣的『五.四』新文學運動,它隨著本島台胞民族解放革命鬥爭,高漲的激勵的轉變而轉變。同時也受祖國新文學運動的影響和刺激,因而以新文學革命的姿態去批評揚棄了過期的台灣舊的民族文學,加以新的發展」,依此便可釐清台灣新文學的性質,以及台灣文學與中國文學的關係。
台灣新文學的發展,可以說是萌發於反抗殖民運動,成為文化戰場的一支重要隊伍。歐陽明在文章中強調:「台灣反日民族解放運動使台灣文學急驟的走上了嶄新的道路。它的目標是要求『民主』與『科學』。這目標正與中國革命的歷史任務不謀而合地取得一致。這說明了台灣文學運動與台灣反日解放運動是分不開的。」台灣前輩作家王詩琅1978年的文章〈日據下台灣新文學的生成及發展〉,也有接近的評價:「台灣新文學是孕育於日本殖民地體制下的,以反日新文化運動一支派生隊伍出現;因此,他的基調本來就具有民族思想和民族意識,況且初期是在五四運動影響下以白話文為寫作工具,性格極為明顯,日當局忌嫌他們的民族思想,毋寧說是當然的。」這場具有反抗性質的文學運動,賴和與楊逵等作家是其中戰鬥不屈的實踐者,其後所彰顯出來的人民立場與抵抗精神,更是延續到光復初期台灣的左翼運動,由於當時的歷史與社會條件,又促使與全中國的反戰與革命運動結合為一。
賴和文學作品所代表的民族性與反抗性,反而打破了台灣國族建構政治需求下的「台灣文學」假象,也顛覆了這張春聯背後的政治目的。這次挑起戰火的台灣文學館長廖振富,後來在臉書改口肯定總統府,並稱:「我們應該思考:為什麼大家對台灣文學這麼陌生?……遠因就是數十年的大中國教育,大家都沒機會接觸台灣在地的文學。大家都是受害者。」這段真心的告白,表示當政者並不在意歷史真相,也無視於賴和真正的精神,靠著想像就把賴和推出來當「台灣文學」的門神,反映了賴和對當政者來說不過只是一個符號而已。
一張春聯,透露出了歷史的不幸。問題並不在於稻草人式的「大中國教育」,而是在於長年以來為了打造「新而獨立」的國族,不惜站在殖民統治者立場扭曲歷史的結果,以拋棄真實主體性的方式,來滿足對於虛假主體性的渴望。
回應
衷心希望您看一看<百年追求>第一卷:自治的夢想
衷心希望您看一看<百年追求>第一卷:自治的夢想。從來在這島上的居民是反日本殖民的。到第二、三卷,更清楚鋪陳了「大中國教育」是綿密的系統的存在,不是什麼稻草人。從日本、國民政府、到中共,我想向來壓迫都是存在的,也是台灣人集團必須扛起來的命運。
錯了,不要賴給賴和!
錯了,不要賴給賴和!
2017-01-03 自由時報 金恒煒專欄
錯了就是錯了,必須要承認,沒有二話。
不管是冒稱「灣生」田中實加的作家陳宣儒,還是貴為總統卻在春聯中錯寫「自自冉冉」的蔡英文,做錯了,寫錯了,不可以將錯就錯,更不可以郢書燕說。那些妄圖替總統塗脂抹粉、指鹿為馬的諾諾之士,只凸顯台灣社會的虛偽不實。
首先討論一下賴和的原詩到底寫的是「自自由由」還是「自自冉冉」?從媒體刊出的賴和手稿的行氣來看,賴和的書寫,凡一豎、一橫都出格的長,如自、由、幸、身、事,皆然。其次,非要說賴和用「自冉」取代「自由」,不能只有孤證,賴和的詩作俱在,可以覆按。比觀研究者所引賴和詩文,「自由與平等」是他的價值的核心;且引一九二四年的三首詩,一是白話詩中有「一人各平等」、「一人皆自由」句,同年〈飲酒〉詩,「頭顱換得自由身,始是人間一個人」,另首,「滿腔碧血吾無吝,付與人間換自由」;「自由」,一一在目。三者,有人說「自冉」係客語發音,賴和確是客家人,但根本不會說母語。更重要的是,「自冉」不見於任何漢文典籍,賴和漢文造詣不淺,且寫了許多漢詩,非濫竽充數之輩,不會犯此錯。
順便回應一下。有人說「自由」是日人翻譯的名詞,漢文古未有之。此亦不然。一千年前的王安石〈擬寒山拾得二十首〉之四,即有「風吹瓦墮屋,還打破我頭,……,我終不嗔渠,此瓦不自由。」所以胡適才會一再說:「『自由』在中國古文裡的意思是『由於自己』,就是不『由於外力』。」退一萬步說,賴和若真的寫出「自自冉冉」,是賴和錯了,或者也可說賴和「自造新詞」。賴和是作家,有自造新詞的權利,但蔡英文的春聯是正式公文書,不可以用太虛幻境自造「石頭記」。
最後談幾個重要的課題。第一,蔡總統犯了錯誤,不可賴給正確書寫的賴和身上,這是厚誣古人。第二,即使白紙黑字印出來的,不保證必然正確,有疑處要追溯原典。即使原典,也可能出錯;考證工夫的必要在此。第三,漢語書寫,也要專家,素人自以為是,必闖禍。舉一例,蔣介石時代,總統府秘書室就聘請了古典漢詩的大師周棄子,臺靜農教授讚譽他是「全台第一詩人」。周棄子有一篇文章,專論機要秘書作「應酬文字」,他表示:「由於我們文字構造特別,具備所謂平仄、對仗,加上書本上典故的運用,纔樹立起這小玩意的骨幹;沒有這些,也沒有所謂應酬文字了。」春聯就是應酬文字的小玩意,雖小道必有可觀。
結語。誰說總統一定要玩春聯這些小玩意?如果一定要玩,就必須嚴守規定,免得鬧笑話,落人話柄。值得思索的是,這麼簡單容易不可能產生爭議的春聯小事,總統府都可以惹出偌大風波,難怪就任以來,問題這麼層出不窮。從小窺大,不讓人冷汗浹背也難。
「自自冉冉」未在官方辭典中 國教院下月討論是否增列
「自自冉冉」未在官方辭典中 國教院下月討論是否增列
2017-01-03 11:38 自由時報即時新聞
〔記者林曉雲/台北報導〕總統蔡英文和副總統陳建仁的新春春聯「自自冉冉」引發熱議。「自自冉冉」一詞未收錄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國家教育研究院主秘武曉霞今天受訪表示,因外界有反映,國家教育研究院最快在下月召開「國語辭典編審會」討論是否要增列。
武曉霞表示,是否增列收錄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主要會考量「自自冉冉」一詞是否穩定存在、是否有很多人在使用?也會考慮出處。
目前在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中可找到「冉冉」,有三種意思:
1、緩慢行進的樣子。《楚辭.屈原.離騷》:「老冉冉其將至兮,恐脩名之不立。」《醒世恆言.卷四.灌園叟晚逢仙女》:「忽見月影下,一青衣冉冉而來。」
2、柔弱下垂的樣子。《文選.古詩十九首.冉冉孤生竹》:「冉冉孤生竹,結根泰山阿。」《文選.曹植.美女篇》:「柔條紛冉冉,葉落何翩翩。」
3、濃密迷漫的樣子。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耳邊廂金鼓連天振,征雲冉冉,土雨紛紛。」明.王夫之〈玉樓春.娟娟片月涵秋影〉詞:「綠雲冉冉粉初勻,玉露泠泠香自省。」
1989年8月,莫那能出版第一本臺灣原住民漢語現代詩詩集
1989年8月,莫那能出版第一本臺灣原住民漢語現代詩詩集《美麗的稻穗》。《美麗的稻穗》收錄的詩〈來,乾一杯〉中,莫那能批評,臺灣獨立運動不讓臺灣原住民擁有臺灣前途的主導權:「一千八百萬人自決的口號/聽不到我們的歎息/平等和博愛,正義與公理/早將我們遺棄」。陳映真為《美麗的稻穗》寫了一篇長文〈莫那能——臺灣內部的殖民地詩人〉,跳脫漢族本位主義,批判漢族政權對臺灣原住民的長期壓迫,並且指出:「如果一定要在臺灣生活中找『民族壓迫』的問題,那恰好不是什麼『中國民族』對『臺灣民族』的壓迫,而是包括『中國人』和『臺灣人』的漢族對臺灣原住民族的壓迫。」
大學教授自編自自冉冉辭典 網友讚:神回應
大學教授自編自自冉冉辭典 網友讚:神回應
2017-01-08 聯合報 記者馮靖惠╱即時報導
總統府「春聯門」延燒多日,引發各界前所未有對賴和文字考掘的關注,終於讓真理越辯越明,指向賴和寫的應是「自自由由」而非「自自冉冉」。國教院甚至一度想將「自自冉冉」編入教育部國語辭典中。
日前,文化大學大傳系教授林福岳在臉書發表文章表示,據報導,國家教育研究院考慮將「自自冉冉」一詞編入部頒的國語辭典中。「這個國家教育機構真是積極又有遠見啊!」他想,「要請有深厚素養的學者來編纂,可能太為難也太委屈他們了。因此個人不揣鄙陋,就替國教院先行編纂,免費義務提供給他們。」
林福岳完全依照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的格式體例編纂。釋義一欄寫著:「政府高層誤用文學詩句所自創成語,用以恭賀新春。引申為不學無術、無理硬拗、強詞奪理、拒不認錯。也可適用於屈辱先賢、指鹿為馬、寡廉鮮恥、斯文掃地等狀況。」
此篇文章一出,獲得網友熱烈迴響。有臉友大讚「神回應」。也有人說,「大師釋義,適合發行供各級學校使用。」
「自自冉冉」?臺灣史上最白癡的總統春聯問世了!
「自自冉冉」?臺灣史上最白癡的總統春聯問世了!
2017/01/03 社群氣象台 德明財金所Chris
不知道昨晚讀者有沒有出去跨年?就在2016年的最後一天,蔡政府擔心民眾太無聊,送我們一則超級大笑話。元旦起,總統府公開發送的春聯與紅包長這樣。
看到這幅春聯,相信任何學過中文、智力正常的人都會問:什麼是「自自冉冉」?
原來「自自冉冉」一詞出自賴和於1915年所創作的漢詩〈乙卯元旦書懷〉。不過,臺灣文學館長廖振富在臉書PO文,原文應是「自自由由」。經廖振富和詩人吳東晟共同考證的版本,賴和原詩如下:「自自由由幸福身,歡歡喜喜過新春。平生得意知何事,一世無憂能幾人。閒陋幸無名士氣,癡獃還有少兒真。近來一事堪誇說,曾許無邪乙女親。」廖振富是學者,性格敦厚,他的質疑講得很委婉,但意思很清楚,就是總統府寫錯字了。
這是網路上「自自冉冉」的相關熱詞。吹皺一池春水的廖振富,相信能跟這張臺灣史上最白癡的總統春聯一起名垂青史了。
廖振富本身是長期研究臺灣古典詩的優秀學者,他是這領域的專家,講的內容也合情合理。但其文一經媒體批露,為了保官位,官員本來說手稿如此,後來見苗頭不對,又立刻將錯誤推給一本書。意思是,這都是書上寫的,我只是引用這本書,我沒錯喔。
總統府的正式回應是:對於有一些研究者以當時的時代氛圍,認為是賴和誤寫,並解讀為「自自由由」,「我們尊重研究者的不同看法,不過為求慎重,我們採用賴和基金會的出版版本」,寄意國家漸進改革、穩健轉型的意象,選擇「自自冉冉」一詞,並藉此祝福全體國人,整年為家事工作辛勞之餘,能夠自在歡喜,跟親愛的人團聚,過一個幸福好年。
筆者要說:一、總統府不是引用原書,而是經過自己改寫為四字一句的春聯,改寫的過程就加入自己的判斷,這是再創造,不管原書怎麼寫,責任都在總統府經手的人身上。二、這樣的回答,只解釋了「冉冉」,卻沒解釋「自自」以及何謂「自自冉冉」。到目前為止,送春聯的總統府沒人能清楚說明「自自冉冉」的意思到底是什麼!三、蔡英文幕僚到底是有多官僚?一幅春聯從選字到印刷,相信所有經手的人沒人了解「自自冉冉」的意思,但是大家卻都無法溝通反映,將錯就錯印了出來,出事了再來推託諉過,先說是依據手稿,又說是依據賴和基金會的出版品。
這件事說穿了很簡單,就是原出版品隸定的「自自冉冉」是錯字。編纂詩集時打字、校對的通常是研究生或工讀生,形近而訛是很常見的事,一切仍須以手稿為準。昨日成大臺文所林肇豊博士(林阿炮)貼出賴和手稿影本釋疑,很明顯原作就是「自自由由」。
底下是賴和手稿的「冉」字。
總統府犯下如此低能、無知的錯誤,事後又不知所云的硬拗。在在顯示相關經手人員的中文程度及官僚程度,都誇張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地步。
蔡英文團隊對臺灣文史無知不是第一次了,520就職典禮時的旁白:「除了漢人文化,臺灣也有勤儉樸實的客家文化。」讓人發現,就職典禮這麼重要的致詞稿,蔡英文團隊所有經手的人卻都搞不清楚「客家人」也是「漢人」,更別談當天其他對臺灣史毫無常識的發言了。
而且對臺灣史無知的不只是幕僚。蔡英文本人提名最需要被改革的謝文定來主持司法改革,事後還說:「威權時代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引起更大的反彈。我們才驚訝發現,原來蔡英文本人對威權時期黨外抗爭的歷史無知無感。
蔡英文從小就是富家女,她根本不了解民眾在想什麼。她跟民進黨沒有革命情感,也沒有共同的史觀與集體記憶。她的決策圈非常小,她不只是女版馬英九,她的行政經歷連馬英九都不如。由蔡英文帶領的團隊號稱本土政權,卻對臺灣文史極為無知。偏偏本土文史學者長期挺綠,投鼠忌器,不願批評蔡政府,但又不願說謊,只好集體銷聲匿跡。若是馬英九出這種包,這些學者早就罵翻天了。
蔡政府幕僚找個賴和詩句來作作樣子,別的不挑,卻偏偏挑中有錯字的那一句,鬧出大笑話,卻只有臺文館館長廖振富、東華大學華文系系主任須文蔚等人發文批評。廖振富事後還為蔡政府緩頰,自己把自己「河蟹」掉了。反而是出身眷村,被認為政治立場偏藍的張大春可以恣意批判:「人家自自由由,你自自冉冉,還發明了個荒腔走板的說頭,總統府你也真是太自由了。」事實上,張大春的說法完全正確,這幅春聯就是一齣爛笑話。
但爛笑話不會下檔。目前才短短兩天,在總統府硬拗以及「本土派」用心良苦的遮掩下,這事件已經成為一場標準的「指鹿為馬」(指由為冉?)的荒謬劇了。今天連賴和長孫賴悅顏及民進黨立委呂孫綾(刷存在感?)也跳進來,說「自自冉冉」要用臺、客語唸,就是「自自然然」。笑死人了,硬拗成這樣,當人不懂臺語、不懂平仄嗎?「冉」的臺語唸jiam,是上聲;「然」的文讀唸jian,是平聲,用臺語唸反而比用國語差別更大。這兩個字音義相差甚遠,幾千年來從來沒有通假過,賴悅顏的說法完全是外行話。而且學者說是「自自由由」、長孫說是「自自然然」,二是必有一非,我們該聽誰的?
別再拗了,連做春聯的官僚團隊都講不出春聯的意思,這些支持本土政權的善意人士又何必強作解人,硬拗下去只會愈陷愈深,一起沒頂。這事件唯一的解法就是相關人員出面認錯,將尚未發到民眾手中的春聯回收銷毀、重新製作。否則等到春聯廣傳,這必將成為華文世界的大笑話,屆時連中國、日韓網友也會加入嘲笑的隊伍。這句「自自冉冉」,絕對可以伴隨蔡英文到任期結束。
被波及的還有綠營支持者。總統府製作錯字春聯是總統府自己無知,但是地方政治人物把錯字春聯當寶,跟錯字春聯合影、高高興興到處發送,或者護主硬拗;不知情的民眾把錯字春聯貼在門口,都等於大辣辣公開昭示自己有多沒文化,事後回頭看都是笑話,就如同今天的呂孫綾一樣。
現在網路資訊爆炸,早就不是謊話說一百遍就會變真話的時代了。對臺灣文史極度無知的蔡英文政府正以飛快的速度將自己變成笑話,這張春聯一發出去,蔡英文還將升級成為華文世界的超級大笑話,果然無知才是最可怕的。這個故事很有警世意味,它啟示小朋友:要多讀書,長大後才不會像民進黨黨工一樣喔,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