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本文節錄自作者林深靖新書《無德小英》的第三章,作者介紹四月份宣布將總部設在台北的「無國界記者組織」在國際上扮演的、充滿爭議性的「媒體角色」,揭露國際NGO背後的政治角力惡形惡狀,問題化蔡英文政府以民主此一「普世價值」精美包裝的政治話術。
蔡英文政府將4月7日訂為「言論自由日」,一方面紀念鄭南榕的自焚,另一方面也將台灣獨立的訴求提升到國族榮典——絕對政治正確的地位。
「無國界記者組織」(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為蔡英文政府帶來一份大禮,特意選在2017年4月7日這一天正式發佈:確定將其亞洲總部設立於台北。
執政當局大喜過望,台灣首屆「言論自由日」獲得國際重要組織的加持,證明台灣「軟實力」的勝利。當天,在鄭南榕的追思會上,總統蔡英文高亢地為「台灣人」下定義:「台灣人就是民主人,台灣人就是自由人。這個政府,會為2,300萬的民主人、自由人奮鬥到底。」
「民主」,一切正當性與合法性的來源?
蔡英文喜歡談普世價值,認為人權、民主、自由是民進黨推動改革所獲得的成果。然則,就如同義大利哲學家阿岡本(Giorgio Agamben)在《例外狀態》一書中所說的,「普遍並非被以熱情思考,而是以舒適的淺薄……」。從蔡英文有關民主、自由等所謂普世價值的談話中,我們看不到思考,感受不到熱情,只看到她把自己置放在舒適的位置上,不斷輕率地自我複述。譬如,2016年5月20日蔡英文就任總統之後首度接受外國媒體訪問,訪問者是美國《華盛頓郵報》資深副主編魏茂斯(Lally Weymouth)。
值得注意的是,在短短的訪談稿當中,蔡英文講了十次「民主」,四次「民意」,其中最典型的說法是,在台灣,「不同世代和不同族群的民眾對中國大陸會有不同的看法,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們的意見一致,那就是民主。」也因此,對於敏感的「九二共識」問題,她的回答是,「台灣已經是一個非常民主的地方,民意的走向非常重要,」因此,大陸方面設定某些條件,要求台灣政府承受,那是違反「民意」的。
蔡英文將民主視為一切正當性與合法性的來源,這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她是通過選舉的考驗,依據多數法則取得執政地位。也因此,她上任以來的決策,或不決策,「民主」兩字可以賦予她最高貴、最充分的理由。
民主當然是一個美好的理念,甚至是一個正義的理念,符合一個現代國家的需求。尤其是在王權天授的舊時代過去之後,很難想像一個國家的決策可以完全忽略人民的意志。可是,當代社會的諸多問題,是不是可以完全依靠民主來解決?民主是否可視同為日本卡通哆啦A夢的任意門,任何夢想都可以在門的另外一端獲得實現?
那麼,我們且來看看,穿過任意門來到台北的無國界記者組織,他們將帶來什麼樣的自由民主。
無國界記者選擇台北做為亞洲總部,行政院發言人徐國勇喜形於色,他宣稱:「無國界記者組織是致力保護記者免受迫害、促進新聞自由的國際非政府組織,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及歐洲委員會具諮詢地位……無國界記者駐紮台北,就是對台灣人權保障和言論自由的肯定。」
徐國勇刻意掩蓋一個事實:無國界記者組織早在2012年就被驅逐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2012年3月8日,教科文組織執委會經過正式決議,撤除無國界記者在UNESCO的參與執行國際NGO事務的地位,理由是無國界記者組織違背「新聞倫理」,其「工作方法」尤其令人質疑。
國際NGO潛規則:「誰付錢,誰決定」
「無國界記者組織」1985年於法國成立,其成立宗旨明文要,「捍衛全世界媒體的自由,確保傳播新聞以及接收新聞的權力,符合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的規定。」
世界人權宣言第十九條的英文版本如下:「Everyone has the right to freedom of opinion and expression; this right includes freedom to hold opinions without interference and to seek, receive and impart information and ideas through any media and regardless of frontiers.」(人人有權享有主張和發表意見的自由;此項權利包括持有主張而不受干涉的自由,以及通過任何媒介,無視於國界,去尋求、接收暨傳遞消息和思想的自由。)
其中——regardless of frontiers——無視於國界,大概就是「無國界記者組織」名稱的來源,其法文名稱是 : 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 。此外,由於法國的「無國界醫師」(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早在1970年代初就深入全球戰亂飢荒流離險地,四處奔波治病救人,聲明遠播國際,同樣取名「無國界」,又同樣源自法蘭西,可以借勢助威。
然則,無國界記者組織自成立以來即不斷有爭議孳生,2012年終於被驅逐出教科文組織,不再是聯合國的非政府夥伴。其實,早在2008年問題就已浮現。當年,教科文組織原本要和無國界記者合辦「網路自由日」,最後,教科文組織卻是緊急撤回合作關係,等於給予無國界記者一個大巴掌。
無國界記者組織的問題,究竟出在哪裡?為何一個打著捍衛新聞自由名號的堂皇組織,在國際社會卻是惡名昭彰,飽受爭議?
無國界記者的創辦人暨是羅伯・梅納(Robert Ménard),自創辦到2008年之前,他是一直主掌這個組織的靈魂人物,形式上看來這是終身任務,非他莫屬。直到他後來被揭露與專制的卡達王國簽下巨額合約,同時又被迫承認透過「自由古巴中心」(Center for a Free Cuba),長期領取美國國際發展局(USAAID) 的捐助,「自由古巴中心」的頭人就是弗蘭克・卡爾詹(Frank Calzon),掛牌的CIA幹員。美國女記者巴拉赫娜(Diana Barahona)經過長期的調查,指出無國界記者不僅長期接受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National Endowment for Democracy, 簡稱NED)和中央情報局(CIA)的供養,無國界記者所做的人權報告也要經過美國政府的指引和審核。「誰付錢,誰決定」,這是國際NGO的潛規則,無國界記者遵守無誤。
至於NED和CIA的關係,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首任主席亞倫‧維恩斯坦(Allen Weinstein)的說法最為傳神,他曾經在《華盛頓郵報》上招認:「我們今天所做的大部分工作,20年前是由CIA偷偷摸摸地做。」
那麼,什麼是CIA過去必須暗中從事的行當呢?《華盛頓郵報》在1967年所報導過的一樁CIA醜聞大致可以作為代表:以美國的國家預算,在國外支助親美的文化團體、工會、媒體、個別政治明星以及知名的知識份子。在冷戰時期,美國總統詹森也承認,華盛頓方面為了「防堵蘇聯的意識形態影響力」,他們不得不採取一些秘密的行動,透過秘密的管道,以便將顧問、設備和資金投入歐洲各國,支援某些媒體和政黨。
CIA於1960年代和1970年代在拉丁美洲興風作浪,鼓動、策劃軍事政變(其中以1964年暗算巴西總統古拉特和1973年謀害智利總統阿葉徳的行動最為經典),引起國際社會的譴責,也在第三世界招致重大反彈。美國參議院不得不在1975年對CIA在國外的胡作非為和軍事上的罪行展開調查。自此,情報局在海外的活動從此化明為暗,「美國政治基金會」(APF)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於1979年成立的。從此,也開展了以國家預算挹注民間基金會的工作模式。
1983年,雷根總統簽署了一項名為「NSDD77」秘密指令,要求美國的外交、軍事活動,「必需緊密地與企業界、工會組織、大學、慈善機構、政黨、媒體結合……」。雷根的秘密指令,到今日依然有效,而且發展越來越完熟,幾乎已成為美國對外活動的巧門與法門。歐洲方面早就對美國以NGO之名擴張其地盤和影響力的作法相當不滿,紛紛透過媒體的掲露予以警告;俄羅斯和中國方面更是已針對某些「可疑」的國際NGO進行監控。在臺灣,由於美國的勢力無所不在,根本不可能有任何的戒心,對於官方外圍組織的長驅直入,甚至展開雙臂,熱情擁抱。我們不敢說目前從歐美引進的國際NGO一定有其背後的圖謀,不過,衡諸過去國際上的歷史教訓,我們也不能假裝一片天真與無知!
在2008年之前,無國界記者的主力都放在拉丁美洲,尤其是盯緊了古巴、委內瑞拉等幾個讓美國頭痛的國家,傾力支助反對陣營,攻擊這些國家的左翼政權。拉美的媒體直言指控:無國界記者,根本就是CIA的工具。
其實,即使不算額外的捐助,法國政府每年給無國界記者的補助就有兩百萬歐元(約6,600萬台幣),但是,其中卻只有7% 被用來執行救助受壓迫記者的任務,其主要的活動開銷,多用來對抗海地、古巴、委內瑞拉等拉丁美洲的左翼政權。
無國界記者組織宣布要到台灣設立亞洲總部,蔡英文政府大喜過望,認為在她主政之下,台灣的自由民主成就獲得國際社會的高度肯定。
然則,台灣與無國界記者之間的合作,其實早就開始。2007年1月28日,無國界記者組織的負責人羅伯・梅納曾親自來到台北。為何而來?很簡單:總統陳水扁透過民主基金會,給了這個組織10萬美元,梅納親自來領取。
那時候,陳水扁和吳淑珍的貪瀆已經爆發,梅納依然不吝稱許台灣是「亞洲人權最佳的典範」。而在拿到台北的經費之後,很快就創立了一個國際網站,以揭發中國違反人權的事件作為宗旨。
2008年國際奧運在北京舉行,這是中國的頭等大事。但是,當年3月24日,就在聖火準備從雅典啟程傳送到北京的儀式上,梅納夥同兩位無國界記者的同事突然衝進會場,展示控訴中國人權的大布條,引發現場一片騷動。梅納還公開宣告,在北京奧運舉辦之前,類似的行動,將會持續展開。
於今,無國界記者組織即將到台北設立亞洲總部,蔡英文政府或許已經給了某些承諾,依據過去慣例,當局給予的捐助也不會是太小的數額。但是,如果無國界記者在台北鎖定的攻擊目標是中共政權,那麼,它在拉美所引發的諸多事端,恐怕也難免在亞洲重演。
回應
2025-02-28 誠實豆沙包
2025-02-28 誠實豆沙包
台灣人保持優越感的方式,就是整天自瀆。
自瀆自己活得比誰都好,自瀆所有人都嚮往台灣,自瀆台灣難波萬。
不這樣,還會渾身不對勁,覺得對不起自己的劣祖劣宗。
2025-02-24 誠實豆沙包
2025-02-24 誠實豆沙包
曹興誠如果真的覺得自己是站在正義的一方,他又何必「大撒幣」去引誘他人舉報中國間諜?
台灣那些台獨立場的人其實一點都不光明磊落,對比他們對抗的中共,根本也好不到哪去,呵。
接受兩岸一家支的現實吧,呵。
2025-03-01 誠實豆沙包
2025-03-01 誠實豆沙包
民進黨執政時間不算短,但綠的為什麼到現在還在苦苦對抗藍的?主要原因就是因為,綠的只不過是在跟藍的比賤。
民進黨並沒有創造出一個明顯跟國民黨有區別的、厭惡貪污腐敗、真正重視公平正義的社會。
政治冷感,就是因為台灣被垃圾不分藍綠掌控,如此令人絕望,卻還要被政治狂熱白痴指責不關心台灣。呵。
2025-02-22 誠實豆沙包
2025-02-22 誠實豆沙包
誠實地指出日本的缺點,會被日本人道歉。
誠實地指出中國的缺點,會被中國人圍剿。
誠實地指出台灣的缺點,會被台灣人圍剿。
不枉我苦心證明中國台灣同文同種、兩岸一家親,呵。
跪舔以色列,反映出部分中国反对派人士的价值观缺陷
跪舔以色列,反映出部分中国反对派人士的价值观缺陷
2023-10-25 曾节明
比起俄乌战争开打后世界舆论一边倒地支持乌克兰“反侵略”来,关于此次巴以冲突,世界舆论就复杂多了,但有两个群体是一边倒地支持以色列:
一是向来走极端的德国人。在“政治正确”的愚弄下,德国人把“无条件的挺以”当作对自己前辈当年屠犹的神圣补偿,从而再次走火入魔。
一是中国反对派群体。他们的一边倒挺以色列,大反恶反巴勒斯坦,倒是真正的匪夷所思。巴勒斯坦人对此的莫名其妙,用南明永历帝被俘后质问吴三桂的语式来说,就是:“我大明(巴勒斯坦人)何负于将军(你们中国反对派)?彼满清(以色列)何恩于将军?”
其实,以色列不仅无恩于中国反对派,反而有大恩于中国反对派的敌人——中国共产党政权:中共国的预警机技术,和大把监控国民的先进技术,都是以色列提供的。这就是许多中国反对派吹捧的“犹太人感恩(感谢大陆中华民国二战期间救助犹太难民之恩)”的真相。
吴三桂对明朝恩将仇报,是为了自家的富贵。那么中国反对派跪舔以色列,是为哪般?赤裸裸奉行犹太种族纯洁性的以色列,绝无可能接收中国难民,也不可能给中国反对派带来富贵。
那么中国反对派跪舔以色列,到底为哪般?最近有朋友对我说,中国反对派人士之所以跪舔以色列,是出于对中共的逆反心理,因为:中共一贯反对以色列,而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解放事业”(其实中共反以是口炮几十年一贯制)。
这种解释有一定道理,但并不能完全解释此种跪舔现象,例如:
中共国自邓小平复出以来,对亚洲专制“金马桶”新加坡的评价就一直很高。三十多年间,派出多批党干公务员,学习新加坡精致化专制的先进手段。
但是中国反对派群体中膜拜新加坡的人众多,甚至缪托知己,把反传统进步主义+家族世袭化专制的新加坡,当作防止了西方国家“白左”弊端的“健康”民主模式来崇拜。这又作何解释?
显然,这不能以单纯的对中共的逆反心理来解释。笔者发现一个规律:跪舔以色列类反对派人士膜拜的对象无一例外都是有钱者,而绝不会膜拜穷国;甚至连印度他们都看不上眼,尽管印度的民主宪政制度比新加坡真实得多、健全得多。
他们跪舔以色列,当然不是因为以色列“自由民主”,而是因为以色列发达富有。膜拜以色列的中国反对派,有一小部分是反对派中的新教(誓反教)基督徒,出于宗教信仰(信仰以色列是神国、犹太人是神族)而跪舔以色列。但大部分中国反对派是无神论者,他们膜拜以色列,说穿了就是因为以色列有钱有技术、是强势者;这些人跪挺以色列,与其说是“维护正义”,不如说是狗眼势利——他们崇拜金钱,因此崇拜作为金钱代名词的犹太人。
中国反对派当中,有相当多的人,就象中国共产党的专制者一样,缺乏对生命的敬畏。而对生命的敬畏正是人权观念的起点。因此,他们与共产党一样,是崇拜物质的唯物主义者。崇拜犹太人的金钱,与崇拜共产党的特权,本质是一回事;只不过他们打的是蓝旗,粉红打的是红旗而已。
坐过两年中共大牢的沈良庆先生就是这一类的典型。当我看到他那些杀人不眨眼的推文(恨铁不成钢疾呼,以色列对巴勒斯坦人应该狠狠地杀),我才悟出:其实邓小平已经做的就是他们梦寐以求的事情——拜资+杀人,只不过邓小平裹着红色的画皮而已。
美援暗渡陳倉 資助綠營反中
美援暗渡陳倉 資助綠營反中
2025/2/17-2/23 亞洲週刊2025年07期 筆鋒
維基解密(Wikileaks)二月八日發文:美國開發總署(USAID)透過非政府組織在全球推動媒體影響計劃,總金額高達四點七二億美元。而華爾街金融大鱷索羅斯設立的開放社會基金會就是美國開發總署的白手套之一。在二零一六至二零二三年,也曾支助台灣的廢死團體及相關綠營的外圍側翼,主要針對台灣內部「疑美論」及「親中論」的打擊,並推動顏色革命。
台灣的綠營政團或側翼,從二零一六年蔡英文執政後,「抗中保台」是主軸,抗中與美國的立場原則完全綁在一起,「疑美論」就是「親中賣台」的路線。所謂美國路線,綠營的最重要前提是,台灣行動必須基於一個事實:在沒有美國支持的狀況下,台灣無法有效威懾或防禦中國大陸;這是綠營論述的基本假設,因此「疑美」就等同於放棄抗中、或是「投降主義」。
在這個前提下,台灣從蔡英文執政以後,民進黨就全力鼓吹親美路線。而綠營及側翼的反藍、反中路線成為民進黨執政的重要力量,無論是「青鳥行動」、「大罷免」等街頭作為,完全超出當年民進黨在黨外時期或在野時期的自發性,反而成為大批政客、網紅、小綠團體獲得資金、政治平台、資源的重要來源;其中部分來自民進黨執政以後以國家預算挹注外,竟然還有部分是來自美國援外總署的革命輸出資金。美方對台灣政治次團的「遠端養殖」幾已深入各個政治層面。
黑熊學院是綠營在賴清德上任後最倚重的側翼次團,不但用內政部與國防部的相關預算餵養。黑熊學院還大肆對外以慈善募款為名,讓各種資金以「軟錢」的名目進入該學院。而其前院長、現任民進黨不分區立委沈伯洋更是以「抗中」作為唯一訴求的政壇奇葩,二月五日他更在粉專發文表示,美國利益優先,台灣要適時跟上,台灣不會、也不可能再逆向而行。
赤裸裸服膺美國至上的路線,對綠營而言已成為國政的主路線,而美國援外總署長達八年的支助顯然有高度成效。若以此回首審視,馬英九任內的「太陽花行動」在人力、物力的動員上是一個分水嶺,街頭運動資金豐沛、毫無困窘,而當初的反服貿就是「抗中保台」的第一仗;事後,太陽花領袖林飛帆能成為民進黨對美的重要窗口,也就不意外了。
兩岸關係找不到出路 綠營孤立無援陷焦慮
兩岸關係找不到出路 綠營孤立無援陷焦慮
2025/2/17-2/23 亞洲週刊2025年07期 童清峰
美國總統特朗普執政風格強硬,關稅大棒頻頻落下,對中國、加拿大、墨西哥接連出手皆遭反制,如今更將矛頭指向台灣。他點名台灣壟斷全球百分之九十八的高端晶片(芯片)市場,揚言對半導體業祭出最高百分之一百關稅,迫使產業回流美國。此舉恐重創台灣半導體業,進而重塑全球科技供應鏈,引發市場劇烈震盪。
相較於美國前總統拜登,特朗普對台灣的支持度大幅下降,甚至曾形容台灣只是「桌子(指中國)上的筆尖」,意指台灣在中國問題上微不足道。拜登任內四度公開承諾,一旦北京對台動武,美國將出手相挺;反觀特朗普,卻對此避而不談。讓民進黨憂心忡忡,擔憂美國對台承諾生變,台海局勢更加撲朔迷離。
近日,總統賴清德頻頻拋出「和平」訊號,在台商春節活動中強調兩岸應「交流取代圍堵、對話取代對抗」,並稱雙方的共同目標是促進人民福祉。同時,海基會董事長吳豐山也強調,交流與對話是兩岸人民福祉的關鍵,海基會將持續努力恢復溝通,為兩岸關係尋找突破口。
這一系列言論引起外界關注,尤其是前國安會秘書長蘇起的觀察,指出賴清德的語調明顯與過去有所不同。蘇起更爆料,去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在前國民黨主席吳伯雄與妻子戴美玉的鑽石婚宴上,吳豐山曾私下將他拉到一旁,低聲請教當前局勢該如何應對。吳豐山坦言對兩岸緊張局勢感到憂心,並詢問蘇起是否有破解之道,顯示綠營內部對局勢的隱憂與焦慮。
蘇起回應道:「現在已經來不及了。」他強調,過去或許還有轉圜餘地,不一定非得堅守「九二共識」,但至少需要一個替代方案來建立互信,而不是陷入名詞與體制之爭。他認為,關鍵在於與北京建立對話管道,建立互信,而非相互指責、加深對立。然而,如今局勢已陷入僵局,任何解決方案恐怕都為時已晚。
蘇起進一步指出,吳豐山私下請教,正透露出台灣執政高層對當前局勢的恐懼與焦慮。而陸委會近日連續三度封殺台北燈節上海賞燈團來台,正是這種心態的具體表現,顯示當局在對大陸政策上愈發謹慎甚至退縮。
此外,資深兩岸學者趙春山也向蘇起坦言,綠營內部確實瀰漫著恐懼情緒。趙春山曾擔任前總統李登輝、馬英九的兩岸政策智囊,長年往返大陸,並在去年三月以顧問身份隨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訪中,與中國大陸學界關係深厚。
值得注意的是,趙春山目前擔任親綠的亞太基金會首席顧問,顯示綠營對他的高度倚重。如今,他私下透露綠營已陷入恐懼,無疑耐人尋味;也進一步印證了,當前局勢的緊繃,甚至可能遠超外界想像。
蘇起認為,綠營的恐懼並非無來由,因為他們對兩岸關係已無明確應對之道,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一方面,他們不得不繼續推動既定的抗中、恐中政策,以維持政治基調;另一方面,又對局勢的未來發展憂心不已,擔憂情勢失控。
蘇起推測,民進黨當前的策略可能是先穩定內部,確保政權運作無虞,然後再尋求美國的協助來應對中國大陸。這種做法正反映了他們在面對兩岸關係時的基本心態——既無法轉向對話,也無法完全對抗,只能在夾縫中尋求支撐點。
「民進黨現在最慘的,就是它完全落單了。」蘇起一語道破關鍵。過去,日本、韓國、歐洲、加拿大、澳洲等國還會時不時聲援台灣;但如今局勢逆轉,隨著特朗普強勢回歸,美國的「小老弟」們恐怕不會在台海有事時出手相助。
「現在連美國自己都不一定會幫台灣,更何況這些『小老弟』。」蘇起直指,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外交孤立;這讓綠營當局焦慮不安,卻又無計可施,只能在不確定的國際局勢中小心翼翼,尋找自保之道。
賴清德無法打破台灣在國際上的孤立,轉而將重心放在內部政治,積極鞏固權力,同時轉移外交困境的焦點。他透過打壓在野黨,發動大規模罷免運動,企圖削弱對手勢力;同時強化基本盤,塑造個人強人形象,為連任鋪路。
在這種局勢下,賴政府更倚賴民粹手段,以內部鬥爭推動政治目標,轉移焦點,試圖在動盪的國際環境中穩住政權。然而,這種做法恐將加劇台灣內部對立,讓社會撕裂更加嚴重。
蘇起認為,賴清德的策略是透過與在野黨的對抗來穩固內部支持,將政治焦點鎖定國內,以此延緩外部困境對執政的衝擊。他的手法可稱為「用鬥來拖」,透過不斷的政治對抗來爭取時間,期待外部局勢變化,或等待更有利的國際契機。
蘇起說,前總統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屬於「暗獨」,在台獨議題上謹慎拿捏,避免明言挑釁;而賴清德則屬於「明獨」,更直接強調台灣自主性,這種立場雖能鞏固內部支持,卻也讓台灣在國際外交上面臨更大挑戰。
蘇起進一步指出,賴清德缺乏國際經驗和外交歷練,尤其在處理與日本等重要盟友的關係時顯得不夠成熟,難以有效維繫或拓展國際支持。這種局勢,使台灣在特朗普回歸、國際政局動盪的情況下,外交處境更加艱難。
例如,賴清德在二零二二年訪日出席前首相安倍晉三葬禮時,未經日本代表處安排,而是自行前往;此舉被視為缺乏外交細膩度與禮節,甚至引發日方不滿。這種突兀的外交行為暴露了他在國際事務上的經驗不足,讓外界質疑其外交判斷力。
不僅如此,趙春山與淡江大學兩岸關係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岳等人也持類似看法,認為:賴清德在外交上欠缺細緻與手腕,過於強調個人政治立場,可能無法有效經營國際關係。這種做法恐損害台灣與其他國家的互信,尤其對台日關係帶來潛在風險,進一步削弱台灣在國際社會中的立足點。
在台灣國際情勢日益嚴峻之際,許多人將台積電視為「護國神山」,認為這家全球晶圓代工龍頭是台灣的無形保障。但蘇起持不同看法,他認為:台積電的生產基地雖位於台灣,但其百分之七十六的股權由外國投資者持有,其中大部分來自美國,而董事會成員中有七人是外國人;這使得台積電在戰略層面更多地服務於美國利益,而非純粹屬於台灣。台積電預計台灣時間二月十二日在美國召開董事會,這是台積電創立三十七年來首度在美國召開董事會。
「基本上,我認為台積電已經變成『美積電』,這點不容質疑。」蘇起直言,台積電雖然仍以台灣為生產重心,但其決策與發展方向已越來越向美國傾斜。未來在美中角力下,台灣能否真正掌握台積電的戰略自主性,恐怕是個極大的問號。
這位知名學者形容,台積電既是矛也是盾,猶如雙刃劍。作為台灣經濟支柱與美國科技競爭的關鍵資產,它讓美國更關注台灣安全,可能加強軍事與經濟支持。另一方面,台積電的全球影響力與對美依賴,也可能讓中國大陸更堅定掌控台灣的決心,視其為奪取全球科技主導權的關鍵。
相比政治,蘇起更關注中國大陸的軍事發展,他在談話節目《少康戰情室》中稱:去年十一月,美國五角大廈和國會分別發布了兩份報告,詳述中國大陸軍事領域的最新進展。他特別提到,其中一個最值得關注的項目是中國大陸的激光武器技術,也就是所謂的「鐳射槍」。這種武器利用強大電力將光線集中發射,速度極快,因為它以光速運行,遠超音速。理論上,激光可用來摧毀來襲的飛彈,因為其速度快於飛彈和飛機。
蘇起強調,美國關注大陸激光技術,重點不在飛彈,而是其對衛星的威脅。激光可干擾或癱瘓衛星信號,影響導航與通信,對現代軍事至關重要。若衛星失效,無人機、飛機、飛彈將遭受致命打擊。而大陸已掌握此技術,為對抗依賴衛星的軍事力量提供新優勢。
蘇起提到,中國大陸在糧食和能源儲備方面已做好充分準備,儲備了足夠的米、麥、油等基本糧食和石油,能支撐一至兩年的需求,與台灣僅有一至兩週的存量形成鮮明對比。唯一仍需進口的主要物資是大豆,這使中國大陸在應對突發情況時擁有相對優勢。
報告指出,儘管目前中國大陸尚未顯示出明顯軍事行動,但一旦決定攻擊,對台灣的預警時間將極為有限。中國大陸已將軍事物資和兵力準備就緒,無需長時間動員或額外準備。換句話說,中國大陸可能在軍事演習中突然轉為實戰,因為已具備隨時發動戰爭所需的一切,這使台灣的防衛形勢更加緊張和不確定。蘇起認為,台灣恐無足夠時間應對突襲,解放軍若發動攻擊,將使台灣陷入戰略劣勢,安全困境加劇。
【重磅快評】覺青與台派 才是真正老蔣信徒?
【重磅快評】覺青與台派 才是真正老蔣信徒?
2025-03-06 聯合新聞網 聯合報主筆室
網路上綠營側翼罵國民黨,最常見套路就是:從前那麼反共,為何現在親共(甚至舔共)?這怎對得起你們最崇拜的蔣總統?
這番話似乎顯示,對早年國民黨統治路線的肯定與認同。然而兩蔣時代的國民黨,對「中國」的神聖性有無比堅持;當初官方意識型態甚至認為,對岸是被竊據汙染的國土,身為正統中國的我方有義務解救其上的同胞。所以,若要認真抨擊藍營違反兩蔣遺教,是否也得把「做個堂堂正正中國人」漆回大街小巷?
其實,當今台派人士的言行,相當程度的確展現當年遺風,就是把國際政治看成童話故事,以為好人壞人都會把善惡直接寫在臉上。對於好人,必須一面倒的友善與肯定;對於壞人,必須絕對勢不兩立,完全不假詞色,否則魂魄就會被收了去。
如此思維下,台灣與中國變成完全互斥的觀念,若對中國不夠深惡痛絕,就有「台奸」之虞;至於美國,則是頌揚奉承唯恐不及,對方所言都是真理讜論。
因此,日前美國參議院審議國防部政策次長柯伯吉的聽證會上,議員蘇利文批評,台灣在野黨刪減國防預算,是一種「危險遊戲」。綠營立刻如獲至寶,強調連美國老大哥都不放心藍營;說這些話的人,卻都刻意選擇性遺忘:柯伯吉在聽證會上表示,台灣「明顯不願」把國防支出增至接近GDP的10%,令他「深感不安」。
台灣軍費應為GDP10%,說法出自大選期間的川普,如今柯伯吉再度提起。相較之下,美國總統與國防部次長,或是100位參議員當中一位,誰的說法更具官方代表性?難道台灣當真有財力,把軍事開銷拉到GDP的10%?
說穿了,國際政治與人生社交沒有太大差異,所有的友誼與敵意都是漸層關係。朋友必須先顧自己,不可能、也無義務為你捨命;我方與對手之間,當然存在敵對關係,但並不是在每一個維度上都非得你死我活。國家戰略必需保持彈性與靈活,絕對不能鐵板一塊。
即使表面上似乎非黑即白的兩蔣時代,政府也並非當真如此天真。當初美援是政府重要財源,全台貼滿「中美合作」標語;從兩蔣日記卻可看出,蔣氏父子對美國政治人物其實深具質疑與戒心,仍然全力堅持自主性。蔣經國晚年委以軍權的參謀總長郝柏村,也曾在日記寫下:「完全靠美國是危險的,放棄美國是不行的,對美國的關係應作如是觀。」
就此來看,或許當今的台派人士們,當真有資格向兩蔣「討債」。他們雖然看到「中國人」就反胃,其實是不自知的蔣公遺教原教旨信眾,完全把當年的宣傳文告當成真理,完全不顧其中的場面話成分。
這讓人想起:早期的泛綠文青們,總愛強調年少時何等忠黨愛國、何等充滿大中國情懷,直到成長過程中,才體會到世界其實並非那樣,才終於從虛幻中「夢醒」。
真的夢醒嗎?答案恐怕正如電影「全面啟動」,以為已經醒了的你,只是在另一層夢境而已。
吊路燈(À la lanterne)
吊路燈(À la lanterne)
是法國大革命時常見的私刑
暴民將想要殺死的貴族、官員、商人吊死路邊的燈柱上
這樣比送去斷頭台快
究竟台灣是哪些人在喊吊路燈?
他們從什麼時候開始喊吊路燈?
他們為什麼要喊吊路燈?
他們的心理狀態發生了什麼?
至少從2018年以來
越來越多的英粉就一直公開宣稱要把異議者吊路燈
因為英粉一直是焦慮而痛苦的
英粉相信
台灣除了民進黨外大部分組織都被中共滲透
所以只要民進黨失去政權台灣就會滅亡
每當民進黨支持度降低
英粉就會開始有滿滿的亡國感
並想著怎麼舒緩這種痛苦
例如把人吊上路燈
在英粉的心中
小英和民進黨一直執政得那麼好、那麼努力
台灣人卻不知道感恩民進黨
這無疑是對民進黨的背叛
而你們這些該死的中共同路人
竟然敢破壞他們為保衛台灣而付出的努力
當然就該以賣國的罪名被英粉吊死在路燈上
每個合格的英粉心中都有一份吊路燈名單
這份名單可能包括:
他的藍腦父母、
他的韓粉親戚、
他的郭粉上司、
他的侯粉鄰居、
他的柯粉同事、
他的昌粉學弟等等
英粉都是任重道遠的
因為這份吊路燈名單還會隨著時間越來越長
英粉會持續把他們認識的反對過民進黨的人加入名單
為了拯救台灣
在英粉心中
還有很多人必須被吊路燈
每當對民進黨輿論不利的事件發生
使得民進黨支持度受影響、或者只是可能受影響的時候
例如私菸案
例如球場案
英粉就會在下班回家的路上數著路燈
來緩解他們憂國憂民的情緒
路燈是英粉的憧憬、英粉的夢想、英粉的救贖
路燈是每個英粉的夢中情人
柯韓侯昌,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路燈
你覺得這些英粉離你很遙遠嗎?
試著在FB上搜尋「吊路燈」
看看你有多少朋友、或朋友的朋友
或者他們按讚的貼文
公開說過要把他們認為的內奸吊路燈吧
歡迎一起加入路燈同路人的行列
痲瘋的社會
痲瘋的社會
2022-01-03 民報 江建祥/旅美律師,服務洛杉磯僑界逾三十年
曾經說過「威權時期不是大家都選擇服從嗎?」的蔡英文,為了能夠繼續擁有既得的政治暴利,使用了各種手段,強迫人們服從於她所建立起來的威權。在威權時期的醜媳婦如今熬成婆,兇殘變本加厲可以理解。但是原本敢於撚虎鬚、拍桌子的「英雄」如今都變成很擅長阿諛奉承的哈巴狗,為什麼?令人百思不解!
筆者亦忝為職業攝影師,最近在南加州一個人數超過兩萬的攝影愛好群組貼上冬至海灘即景,不經意地在照片的旁白加了一句「這麼冷颼颼的冬天,我思維海水的溫度應該在華氏40度左右」,結果遭到數十人的「圍剿」或「嚴厲糾正」,原因是南加州的海水即使在嚴冬也不會低於華氏56度,這海水調節的功能也是沿海的都市冬暖夏涼的主因。這些「正義之士」不是單純的謾罵或言語暴力,而是引經據典在網上展開一場科學論戰。Speaking out(不平則鳴),這是一種民主國家的正常狀態。
對不公不義採取強而有力的抵制或對抗,會帶給人自我肯定和對現狀有掌控權的自主感。這種自我肯定和自主權的「快感」,是破除不公不義的附加價值。但是,在一個不正常的社會,面對不公不義的事情,能有勇氣起而抗爭或破除改革者,卻是罕見甚至被視為必須受排擠、誅滅的異類。這一類社會長久受不公不義的折磨,施行壓迫的加害者為了維繫對自己有利的不公不義的制度,必須將不正當的行為正當化,而受壓迫者為了生存或苟延殘喘,都已經逐漸地對不公不義產生神經鈍化的症狀。這群長久生活在不正常的社會的人像患了痲瘋病的人一般,他們都有嚴重的末端神經萎縮的病變,他們有嚴重的知覺鈍化問題,他們需要不正常的刺激才能有所感覺。
在這種患了類似痲瘋病的社會,不良的執政者可以儲存層出不窮的桃色緋聞,在適當的時候透過「訊息農場」「配銷」到社會上,以遮掩執政者不想要百姓關注的議題。所以當論文門醜聞即將引爆的時候,高嘉瑜和林秉樞必須「銜命救援」。當公投告急的時候,王力宏的醜行必須出面制止人們運用他們的大頭思考。當然,中間還要夾雜十指緊扣的老頭以及干卿底事的大S婚變。這些人的末端神經已經嚴重萎縮,感覺不到應有的快感,怪不得木炭最終會變成管制品!
誘導性麻痺(Desensitization)或心臟長繭(callous),是一種情緒反應的鈍化,是面對不想面對的事情的一種心理應對方式。臨床心理治療上,讓患有恐懼症或焦慮症的病患,不斷地面對引發恐懼或焦慮的誘因,藉由頻繁的接觸,讓病患逐漸對發病的誘因失去敏銳的反應。通常人對凶殺現場血腥的場面都會有極其不適的反應,有的人甚至會產生噁心或嘔吐症狀。但是,一般的法醫或刑事調查人員則因為長期曝露在類似的狀況下,逐漸產生具有自保作用的情緒鈍化。收視率頗高的CSI(Crime Scene Investigation)影集裡常常可以看到,刑事調查局的工作人員坐在屍體旁邊,一手拿著洋芋片往嘴裡塞,一手邊翻動著屍體,一邊撰寫驗屍報告。雖然有些戲劇性的誇張,但是這些影像所要傳達的信息就是心理反應鈍化的現象。
台灣民意基金會游盈隆博士近日公布最新民調,顯示大約28%的受訪者不相信蔡英文總統有倫敦政經學院的博士論文或學位。對於這一個民調結果各方解讀不一,有民進黨裡所謂熟悉民調事務的幕僚的氣急敗壞,也有「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尚須努力」的樂觀看法,筆者看到的倒是缺鼻子、瞎了眼、爛了腳趾和手指頭的痲瘋病患。姑且不談截至目前為止,所發掘的實質上證據是否足以呈堂入證證明蔡英文的學術詐欺。蔡英文一連串違反人情的欲語還休以及完全違反邏輯、常識的行舉,竟然讓一個社會超過將近72%的人無感。這是一種令人擔憂的心理反應鈍化的現像,代表這個社會嚴重地病了。
從不公不義的壓迫裡獲得利益的人,包括加害人或與加害人有共同利益的人,通常對不公不義的存在缺乏認知。這種認知的缺乏,有時是因為加害人在潛意識裡,對事實認知所可能帶來的罪惡感的趨避,有時卻是因為對可能的報復,內心產生恐懼,故而有視而不見的鴕鳥心態,或者是對現狀改變的無力感所造成的無奈所導致。但是,大部分的加害人,卻都故意地把過錯歸諸於被害人,藉此來保留對自己的正面評價。這解釋了民進黨裡和蔡一起吃香喝辣的黨羽以及一群蔡的核心成員的同流合污、沆瀣一氣。
這種保持對自己的正面評價或者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的心態,在加害者和被害人的身上有不同的反應。加害人為了能夠自我感覺良好,便盡量將自己對不公義的責任降到最低程度,即使在無法完全推卸責任的狀況下,至少也要盡量將不公不義所造成的結果小量化(minimize)。反之,正常的受害人面對不公不義,為了保持對自己的正面評價,不至於有「咎由自取」的自我譴責,便會將不公不義的結果反射回到加害者的身上,藉此對加害者進行極力的反抗。然而有一些「反常」的被害人,為了維持自我感覺的良好,藉著對不公不義的存在的視而不見,用麻木不仁來欺瞞自己。最糟糕的是,還有一種被害人面對不公不義,完全不顧自尊,充分表現奴婢的心態,把所有責任往自己身上攬,認為自己之所以受到不公不義的待遇,一切都是咎由自取。你覺得台灣人是屬於那一種的被害人呢?
此外,台灣到處充斥熬成公婆的醜媳婦。這些原本的被害人,受制於加害者的淫威,不敢表達自己憤怒的情緒,壓抑日久,因此形成對加害者認同的奴婢心態。這一類患有斯德哥爾摩症的被害人,會用睜眼說瞎話的方式拒絕承認他們內心對不公義的不滿和憤怒,更甚者,會接受加害人對他們的鄙視和侮辱,並將之內化形成一種自卑感。更離譜的是,當這些默然接受鄙視和侮辱的人,在認同加害人之後,自卑轉化成自大,居然產生一種鄙視其他受害人的心態,並且在他們欺侮其他被害人的同時,病態式地感到莫名的權威快感。受過虐待的人為人父母後反而轉過來虐待自己的子女,或唯唯諾諾的女人對敢於主張自主權利的女人的鄙視和怒罵,都是同樣的心理。
處於強勢的加害者,通常可以肆意地透過他們對公權力或整個社會體制的控制,對正義做對他們有利的詮釋。相對地,這些加害者靠他們所掌控的媒體或教育機構的支撐,又進一步被他們自訂的正義標準所迷惑。如此惡性循環的結果,這些加害人已經對不公不義的事情失去了敏銳的感受。結構性的壓迫,透過政治、經濟和文化等組織,不斷地、系統性地循環複製。因為問題存在於社會結構,所以除滅惡質的領導人或制定新的法律都無法改變結構性的問題。
社會上許多的不公不義,沒能受到預期的抵制或抗衡,和人們「心肝長繭」的痲瘋現象有緊密的關係。治病除了要治標,適時的疏解病痛之外,更要能治本,將導致疾病的原因一併根除。麻木不仁的台灣人病得不輕,光靠像貼OK繃般的政論性節目或偶爾的街頭嘉年華會,是絕對無法發聾振聵。而統治者所設計、用來維繫政權的充滿弊端的選舉制度,只會加重麻痺、延宕治癒的時效,對潰爛的痲瘋毫無助益。這種痲瘋症狀需要長期的治療和呵護,包括適當的公民教育,提升「病」人對真、善、美的慕戀和追求,培養他們對正義、自由和平等的認知和尊重。這些是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艱鉅工程,播種的人很可能看不到收成。做這種基礎工程的人,常常被人誤會、辱罵為西裝筆挺、坐在冷氣房裡喊「台灣人站起來」的蛋頭。台灣人裡有多少人願意參與如此吃力不討好的工作?還是,我們得等待下一個「救世主」?
2025-03-29 誠實豆沙包
2025-03-29 誠實豆沙包
那些誠實講出台灣缺點、真心想要台灣變好的,
都會被打成中共同路人、瞧不起台灣。
該謙虛的時候自大、該自信的時候自卑,
台灣人的精神障礙真的很嚴峻。呵。
2025-03-26 誠實豆沙包
2025-03-26 誠實豆沙包
有人罵民進黨「綠色恐怖」,就會有一堆台灣人嘲諷說「是沒經歷過白色恐怖嗎」。
他們認為,現在做的壞事,沒有比以前的壞,就不算壞。
這是一種井蛙型的中華奴性。
難怪台灣民主自由發展到現在,變成民眾整天造神拜神、大言不慚耍流氓。呵。
教授轟蔡政府恐遭解聘? 蔡正元酸「太笨了」指點一招
教授轟蔡政府恐遭解聘? 蔡正元酸「太笨了」指點一招:可成范雲
2021-05-22 中時新聞網 鄭年凱
台灣科技大學教授陳致曉長期投入社會運動,時常發表針砭政府言論,近期卻遭匿名黑函檢舉。教育部行文台科大召開教評會,討論是否解聘,引發關注。前立委蔡正元就指出,台科大是一所很棒的大學,而陳致曉教授因為批評蔡政府而受到遭解聘的威脅,實在相當不合理。
針對自己恐遭解聘的狀況,陳致曉批,教育部沒有判斷力,「再問蘇貞昌與潘文忠:大學教師批評政府,是否應予解聘?」並提到,立委陳椒華因看到他的臉書文,20日中午致電教育部,教育部則回稱「教育部接獲檢舉,僅是轉發函台科大,並未要求台科大『召開教評會』調查」。他認為,這很明顯是卸責與模糊焦點的回應。
對此,蔡正元21日晚間指出,大學教授什麼時候開始不准批評蔡英文政府了,這應該是民進黨政府的新規定。更狠酸,蔡政府乾脆未來修憲時多加一條「大學教授不得批評政府」,以絕後患。
蔡正元更諷刺表示,「其實陳致曉教授很笨」,若能把蔡英文政府捧上天,陳致曉不但不會被解聘,「還可能像范雲一樣,被封去當不分區立委!」
針對陳致曉的說法,台科大回應表示,校方收到教育部函文請學校依相關規定查處,無針對陳教授針砭政府言論調查。是否為不適任教師,將根據相關法令及大學校內規章。
2025-04-20 誠實豆沙包
2025-04-20 誠實豆沙包
「反共」被台獨視為對抗邪惡。
共產黨到底邪不邪惡我不知道,但可以確定的是:
那些喊著「守護台灣」的人,也沒資格代表正義的一方,他們一樣是踐踏弱勢權益的王八蛋。
台灣人斥責中國遍佈監視器,並不是因為他們有多重視隱私,而是害怕科技執法抓違規。
2025-04-11 誠實豆沙包
2025-04-11 誠實豆沙包
Meta的言論審查已經這麼明顯、這麼久了,
結果整天吹民主自由的台灣人還在用它們的產品,
不容小覷的奴性。呵。
2025-04-20 誠實豆沙包
2025-04-20 誠實豆沙包
多數台灣人喜歡搞政治來刷存在感,來自瀆正義的一方、對抗邪惡、世界的英雄。
但可惜,台灣的教育無法給予正確的常識和價值觀,使得搞政治的人總會像個白痴而沒自覺。
結果那些白痴為了把「逼別人一起搞政治(耍白痴)」這種行為合理化,就整天說他們不關心台灣,
情緒勒索,就跟他們把違規合理化一樣。
「民進黨連人血饅頭都吃」 太陽花世代醒了 曝厭綠轉折點
「民進黨連人血饅頭都吃」 太陽花世代醒了 曝厭綠轉折點
2025-04-22 中時新聞網 祝潤霖
綠營19日舉行凱道集會,但實際到場人數僅數千人,不如預期。藍營邀白營26日凱道對政府發出怒吼,不少人喊「讓你們看看真正的中華民國派!」PTT有參加過太陽花的網友直呼,長年投綠醒悟的轉折點是民進黨疫情期間的嘴臉,賴清德上台後側翼水準更低,執政只會反共,真的毫無長進。
青鳥人氣銳減,有網友在PTT發文聊「長輩評論太陽花簡直看透本質」。他提到,當年太陽花學運爆發,長輩冷冷說一句:「這是某個勢力在背後動員,那些人有收錢,從以前開始就這樣搞,這些人都不是好東西!」現在回過頭來看,老人簡直看透了本質,全命中!後來發生的事,那群學運發起者和參與者一個一個被起底,吸毒、賣淫、詐騙、酒駕、約砲、黑道、放貸、砍人、月入9萬高升到20萬,無惡不作,壞到骨子裡,簡直駭人聽聞。
另一網友現身說法,自介為七年級生,總統投過陳水扁、謝長廷、蔡英文x2、柯文哲,洪仲丘遊行跟太陽花都參與過。從小生長在深藍家庭,當時年輕,不知為何被洗腦,覺得:台獨很酷,民主反共殺小的就是很潮、就是屬於人類的正義。老爸發現時,只笑說:「民進黨就是一群騙子組成的政黨。」
該網友強調,轉折點是Covid-19時,兩個寶貝女兒半夜突然發燒,都5歲以下;緊張得要死,打電話給衛生所,119也都表示無法幫忙、請他們在家隔離觀察。當時快篩短缺,他們連檢驗都無法確認小孩是否確診了。經歷過這次,徹底了解民進黨政府的無能;更不用說後面延伸出的高端疫苗事件、擋BNT事件、小吃店快篩事件,陳時中在媒體上的嘴臉徹底讓他對民進黨失望。「連人血饅頭都敢吃的政黨,沒有讓我支持下去的動力了!」
該網友直言,賴清德上任後,台灣更是一團亂,越來越亂、越來越秀下限,高舉著反共旗幟到處鬧事,側翼的素質也越來越低落了。現在只看到,一些低學歷及品德有嚴重瑕疵的小丑在當民進黨側翼的精神領袖,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讓他覺得最厭煩的地方,除了政府執政無能以外,拿來鬥爭政敵及撕裂台灣族群的方法依舊是反共、台獨;拜託,二十幾年前就聽到耳朵要長繭,現在還炒冷飯,真的是非常膩,整個黨到底有沒有長進?
該網友直呼:「如果我爸還活著的話,我一定會跟他好好道歉:爸,我錯了,當初應該相信你說的,民進黨就是一群騙子組成的垃圾!」
鄉民表示「被騙醒了是好事,還有3年的路要走」、「疫情看透+1」、「投蔡第2次,就真的已經慢了」、「民進黨連雞蛋都想貪」、「相同感受」。
游盈隆批民進黨 打著民主反民主
游盈隆批民進黨 打著民主反民主
蘇煥智:民進黨治理模式越來越像法西斯
2022-08-31 中國時報 曾薏蘋
民進黨前立委鄭寶清日前宣布參選桃園市長,遭綠營支持者罵「背骨」。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昨日批評,民進黨這幾年都打著民主反民主,打著民主進步的大旗在反民主進步。
游盈隆昨在臉書指出,今日台灣需要的是多一點硬骨、反骨與風骨的人。台灣威權統治時代,有風骨的知識份子不少,常無懼當道,言所當言,為所當為;但時至今日,已經三次政黨輪替,有風骨的知識份子卻越來越少,尤其是過去這六、七年。所謂「本土政權」上台,台灣知識份子卻偃旗息鼓,是社會危機,是知識份子的恥辱,也是奇特的歷史現象。
他認為,鄭寶清已是火苗,燒出一點點;是否會有效果,就看有無其他地方也會出現另一個鄭寶清。鄭是黨外世代,有黨外情懷,民主、自由、人權就是當時的核心精神;若失去,黨外精神就所剩無幾。
游盈隆指出,民進黨彰化邱建富、台東賴坤成、新竹市鄭宏輝,大家都有努力,但都是「孤鳥」,要去對抗龐大的黨,就有深層的無力感;當連機會都沒有時,就只有「鋌而走險」。
他提到,「現在縣市長都可指定人選、或覺得誰比較好,憑什麼?」當制度軌道不存在時,就會亂,「是不是蔡英文也可以指定接班人?」民進黨內已經混濁不堪,民主流於形式、已經死了。
游盈隆接受本報訪問也提到,民進黨這幾年都打著民主反民主,打著民主進步的大旗在反民主進步,扼殺民主、沒收初選,台灣各地不是只有一個鄭寶清;「現在團結在總統兼黨主席下令之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政黨?」
台北市長參選人蘇煥智昨天接受網媒專訪指出,鄭寶清的事情是民進黨自己搞出來的,「就做個民調,找有意願參選的人一起來談,讓其他無法出線的參選人死得瞑目嘛」。他說,民進黨在批評中共、俄羅斯是法西斯的同時,現在連自己的治理模式也越來越像法西斯。
民進黨前立委林濁水也說,背骨?誰背骨?「兩種背骨都是不幸」,一個是黨的要角背骨了黨組織,一個是黨組織背骨了黨存在的價值;兩種背骨互別苗頭,更是民主的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