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尋覓李雙澤——紀念李雙澤逝世四十週年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7/08/19

時間:2017年9月10日(日)下午2:30-4:30(下午2:00開放入場,登記姓名者優先入座。自由入座,座無大小。)

地點: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6樓「國際會議廳」(台北市中正區仁愛路一段17號6樓)

報名回函

四十年前的夏秋之交,李雙澤在台北淡水與朋友們集體創作了十幾首歌曲。秋天還沒有過完,28歲的李雙澤卻為了救人,在淡水興化店的海上去世。那首陪他不久的歌曲〔美麗島〕後來也長出了自己的命運,從地下到主流,傳唱至今。這恐怕是當年拎著可口可樂、大聲疾呼「唱自己的歌」的李雙澤,沒來得及預料到的。

四十年來,李雙澤這個名字似乎附屬於〔美麗島〕;他那黝黑高大的身影、粗曠瀟灑的畫風、嘲諷中閃動的質樸以及深邃細膩的思想,並沒有多少人留意到。那麼,李雙澤在不在乎呢?也許他無所謂,也許他還是會說:

「(我)更想告訴我們後面的人:我們曾經努力地走過一條『錯』的路。」

【尋覓李雙澤】這部紀錄短片,正是李雙澤口中的那個集體的「我們」,透過回憶的長河,藉著李雙澤,重溫那個蓄勢待發的1970年代。他們為什麼要如此努力地走那條「錯」路呢?是因為迷失了方向嗎?李雙澤也許會唱歌回答你:

「思啊想啊起……日頭啊要出來伊個滿天紅……」

9月10日,透過紀錄片以及不同世代的現場來賓共同尋覓李雙澤,邀您及朋友們一塊兒來見證那個美麗的「錯誤」。

★交通資訊:

  1. 公車:林森南路 671、208、22 、15 、295……
  2. 捷運:板南線「善導寺站(3號出口)」沿林森南路直走至仁愛路一段,步行約10分鐘;「臺大醫院站(2號出口)」步行約12分鐘;「中正紀念堂站(5號出口)」,步行約15分鐘。
  3. 汽車停車:「台北市青少年發展處」地下停車場(共263個車位,小客車 30元╱每小時)

活動協力者:

王正、王亞維、王津平、王啟安、王聖縣、吳昱君、呂崇偉、呂欽文、李三沖、李其然、李建復、宋建忠、林生祥、林克隆、林家民、 胡德夫、唐曙、 秦政德、馬世芳、張俊傑、張釗維、張照堂、梁景峯、郭耀中、陳妙芬、曾年有、曾憲政、 黃冠華、黃德北、楊祖珺、劉書敏、鄭多鏗、蔡仁堅、蔡式淵、蔡裕榮、鍾適芳、謝孟儒、 關晨引......(眾家朋友自力舉辦的活動,歡迎加入)

協助單位:

小草藝術學院、公共電視、台灣人民文化協會、台灣綠色小組影像紀錄永續協會、雋理法律事務所

活動日期: 
2017/09/10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尋覓李雙澤40年
《觀察》雜誌第50期(2017年10月號) 毛鑄倫(本刊主筆、國立台北大學退休教授)

今(2017) 年9月10日是李雙澤在淡水興化店海邊,因「捨身救人」反遭溺斃的40周年紀念日。他救起的那個美國籍青年,在獲救上岸後,告訴前來營救的附近村民/海防,李雙澤是因為要救水中抽筋的他氣力耗盡,不幸殞命。
但這個被李雙澤救了一命的人,是一個所有雙澤的師友們都沒有印象的人。沒有人知道他的姓名,來自美國哪裡,到台灣做什麼。而且,這個人好像在事故後第二天便消失不見了。所以,交友廣濶的李雙澤究竟怎麼認識這個小老美的?兩個人為什麼相約在一個烏雲密布風大浪急的日子去海泳?這些疑問的答案,人們等待40年了。
李雙澤不幸猝逝的噩耗立刻在朋友圈傳布開來,大家都受到驚駭打擊與心痛不捨。他的師友們都在想怎麼去延續他生前熱情付出所推動的工作─「唱我們自己的歌」運動,而未追究上述的諸項疑點。這對李雙澤是很不公平的,但在當年的社會氛圍下,幾個教授與大學生有什麼能力去處理這種問題?
筆者忝為李雙澤的朋友、高中學長,在1977年經由學弟金惟純的介紹,稍微接觸了勇於批評現實政治的淡江大學。對李雙澤、梁景峰等人用作詞、作曲與自己彈唱一種新風格的「民歌」,我立刻察覺出,這種歌曲有明顯的立場傾向,裡面含有民族主義與社會主義的吶喊,因而天真地期望,它是台灣走向改變的一種徵兆。
筆者有責任坦誠交代,因為在雙澤逝去後的,以楊祖珺為首所公開提倡的「唱我們的歌」公演,本來就是以喚醒當代台灣青年一代的「中國認同」與「反帝/反資」為目標。我身為當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至少是這樣期望或假想的:以這樣的「自己的歌」演唱發表會形式切入(主要是大學校園)台灣社會,或能驅動廣大中下層人民的覺醒,一個由下而上能掙脫美帝宰制下日趨「反中/去中」的台灣,在我們的奮鬥下,可能會真的復活重生。事實殘酷地指出,這個工作很快便被判出局,淪為禁忌異類。
40年過去了,當年的主角人物楊祖珺以個人力量,在兒子與學生的義助下,土法煉鋼完成了這部名為「尋覓李雙澤」的紀錄追思影片。她顯然想喚起已經老了40歲的大家的記憶,以及無私無懼地對當年親歷種種的反思自省。
楊祖珺用心良苦、毅力可感。但這個後來被轉向到相反的媚俗化/市場化的什麼「金曲」、「金韻」、「校園民歌」風潮,應該是當年國民黨文工部門出於政治敏感早為防範的,針對李雙澤、楊祖珺等人的努力方向的反制/取代,它明白告訴我們,台灣正是他們衷心想要的與有能力保衛的。李雙澤/楊祖珺等這樣的年輕人,卻為此付出了他們預想不到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