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台中國中霸凌事件首要究責對象是教育部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9/04/28
資料來源: 

台中市發生劉姓國中生因遭到同儕霸凌,想不開而跳樓事件。這件事不僅讓人感到難過,更可怕的是,連教育部都不思整體防治校園霸凌政策出了什麼問題,反而想用最廉價的方式處理--讓第一線老師當替罪羊。

掌管全國教育資源的教育部,居然無法像美國的教育部一般,深入研究霸凌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

掌握最大的資源,卻如此欠缺教育專業及政策專業的教育部,當然該是這次霸凌事件的首要究責對象、當然應該向全國人民謝罪!

在網路時代,教育部要獲得霸凌防治資訊實在太容易了。只是要做或不做而已。

一起看看~美國政府非常用心設立、經營的霸凌防治網站:stopbullying.gov。在這個網站首頁看到的第一點是什麼?是老師應該如何防治霸凌嗎?是老師應該為防治霸凌負100%責任嗎?都不是,是「教導孩子如何辨識霸凌並安全地對抗它」。

至於誰能幫助孩子對抗霸凌呢?只有老師嗎?當然不是。該網站的首頁指出:「社區裡的父母、學校工作人員和其他成年人可以透過討論霸凌,建立一個安全的校園環境,並制定全社區的防治霸凌策略來幫助孩子防治霸凌。」(註1)

從這段文字中就可以發現,在美國,讓孩子免於遭到霸凌是社區中所有成年人的責任,而不只是老師的責任。為何?因為霸凌並非只是霸凌者和被霸凌者之間的問題,也並非只發生在校園。更重要的是,因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所以,旁觀者以及社區裡的其他人在防治霸凌上也扮演重大的角色,他們會決定整體社區環境是否容忍霸凌的存在。

此外,若仔細看網站中的內容,更可以發現美國對於霸凌防治議題的深入,以及防治霸凌的全面性。

我國擁有龐大資源的教育部,除了編制內的公務員之外,還有國家教育研究院和許許多多不同領域的學者專家可以諮詢;但教育部為何長期以來都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來處理霸凌議題?真是讓國人百思不得其解!

當每次霸凌事件發生時,教育部就只會用廉價的「究責」,企圖為自己制定及推動霸凌防治不力卸責。

在這個事件中,我們同時還看到另一個企圖讓老師當替罪羊的團體--全家盟。

從全國家長團體聯盟彭淑燕理事長的發言發現,其對於霸凌議題的理解是膚淺的;只會將所有的責任往老師身上推、扣老師帽子,又用這次的事件開始「想像」許多老師在校園內帶頭霸凌,以形成推動讓教評會委員成員中,未兼行政教師比例低於1/2的槓桿。

從其發言內容也可以知道,彭理事長根本不瞭解霸凌議題背後的複雜性,更不瞭解唯有整個社區動起來,才可能為孩子營造一個安全的學習環境。

面對這類型教育專業明顯不足,卻又在教育界中大肆散播仇恨、製造恐懼、抹黑公立學校教師的團體,實在讓人難以將這類團體與「愛孩子」連結在一起。

既然教育部長期以來無法有效處理霸凌問題,教育專業聯盟拋磚引玉,將本聯盟吳南嬿老師過去整理出來的「如何面對霸凌」提供給大家(註2)。

在這份文件中可以清楚看到,美國在霸凌防治上是務實的,而且清楚地將霸凌防治中的每個角色所需要做的事列出來。這才是真正有心要幫助孩子擁有安全、免於霸凌恐懼的教育部。

教育專業聯盟呼籲教育部,當一個有肩膀、兼具教育專業與政策專業、務實解決教育問題的教育部。這樣的教育部才是愛孩子的教育部,才是為孩子謀福祉的教育部。

發稿單位:教育專業聯盟。

聯盟成員:

新竹縣教師會、花蓮縣教師職業工會、苗栗縣教師會、新北市教育產業工會、新竹縣教師職業工會、花蓮縣教師會、雙北教育產業工會、中華民國全國退休教師聯盟、臺北市學校教育產業工會、台南市大府城教育產業工會、新竹縣教育產業工會、花蓮縣教育產業工會

註1:在美國的stopbullying網站首頁是這麼說的:Parents, school staff, and other adults in the community can help kids prevent bullying by talking about it, building a safe school environment, and creating a community-wide bullying prevention strategy.

註2:

資料來源:stopbullying.gov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