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氣候變遷 空氣污染 台大醫:開刀開不完!
醫護學者專家:落實「台北宣言」撤資化石燃料
終結老弱婦孺健康不平權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9/05/17

記者會直播 https://www.facebook.com/AirCleanTaiwan/videos/303215137273277/
新聞稿 https://ppt.cc/fdcigx
發言摘要 https://reurl.cc/GlpVD
葉光芃:
空污引發多種癌症,因此讓麻醉科醫師開刀忙不完。
改善空污、氣候變遷最有效方式就是無煤無油。
空污、氣候變遷影響八種弱勢族群,這是氣候不正義。
撤資化石燃料,終結弱勢者健康不平權。
2013年發動的全球撤資化石燃料行動,迄2018年底已有1064家機構撤資響應。
2016年世界醫師會大會台北宣言提到撤資化石燃料,台灣應落實台北宣言。
台灣要有未來,524共同走出來,從終結化石燃料做起。
鄭雅蓉:
多年前台大醫師做肺部低劑量斷層,多位發現肺腺癌,這群醫師是在有HEPA的手術室工作,住在空氣相對好的台北。
台北空氣最好,卻還要開這麼多刀,支持撤資降低環境污染問題。
陳宜倩:
有些人面對空污比其他人容易生病,呼籲全國青蛙們(指溫水煮青蛙)即刻行動。
女性在廚房與外面共享被污染的空氣,女性主義不是平均分攤傷害壓迫,應一起找出共同性別系統的規範,大家需要呼吸與平等的自然。
陳致曉:
蔡英文總統說基隆河兩岸限建要解禁,氣候變遷下將嚴重影響臺北盆地的排洪能力。
河岸將築起9公尺高堤防,若真淹水近9公尺,台北還能剩下甚麼?
河岸解禁影響的不是低階人口,而是天龍國的高階人口,救救高階人口,不要放任河岸兩岸限建解禁與築高堤防。
盧孳艷:
空污對弱勢(尤其性別、年齡、地域及醫療資源差距)造成健康不平等的影響,空污讓病情更惡化加乘。
老年人有慢性病,秋冬季空污增加呼吸道感染機會,也增加照顧者的負荷,醫療人員過勞,護理人員服務負荷增加。
老化病人需活動減緩失能,但空污嚴重外出會加劇病情,形成兩難。
應從源頭解決空污,否則投入更多醫療不能解決疾病健康問題。
郭素珍:
氣候變遷、溫度上升對胎兒孕婦是大挑戰,氣候改變、空污會造成低出生體重嬰兒、媽媽高血壓,病媒蚊問題威脅胎兒健康。
政府要設法讓環境不要再惡化,需更積極作為。
張弘潔:
兒童是社會的金絲雀,氣候變遷的第一批受害者,可能來不及送到醫療機構就死亡。
行政院應設立統籌兒童事務組織,兒童權利中,兒童有表意權。
在許多議題上,兒童健康是照妖鏡,現行政策應全面進行兒童影響評估,讓兒童參與政策。
江 盛:
台健空盟邀集醫護公衛性別學者為524為全球氣候而戰行動出面呼籲及警示,期台灣與世界接軌,注重能源、碳排、空污、氣變對人民健康的影響,撤資及減少化石燃料,降低污染與碳排,減緩氣候危機,搶救健康與未來,呼籲加入台北、台中等地5/24的氣候行動。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