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蝸牛運動三十年
房價攀更高 青年籲制度改革

2019/08/26
苦勞網記者

1989年民團發起無殼蝸牛運動抗議房價飆漲,今天(8/26)屆滿三十年,房價卻比當年更加高不可攀,廣大青年不但買不起房,要租到有品質和便宜的房屋也十分困難。巢運、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台灣勞工陣線等民團今聯合召開記者會,強調青年安居問題已成為國安問題,政府應對房市及稅制進行結構性改革,才能讓青年的居住權得到保障。

青年扮演無殼蝸牛,呼籲政府進行房市和稅制改革。(攝影:張智琦)

巢運於今日上午召開「無殼蝸牛運動三十周年記者會」,各團體宣示將以「青年安居」做為接下來的住宅運動主軸,要求政府進行房市和稅制的改革,並宣布將在大選前邀請國、民兩黨等主要政黨回應訴求,提出具體解決青年安居問題的政策主張。

巢運發言人、專業者都市改革組織秘書長彭揚凱表示,今天是無殼蝸牛運動屆滿三十周年,1989年8月26日,近5萬人夜宿忠孝東路抗議房價飆漲(當時北市房價所得比約8,亦即不吃不喝8年才可買房),要求政府抑止炒房,讓房價回到民眾可負擔的範圍;但三十年後,北市房價所得比卻來到15,民眾需不吃不喝15年才買得起房,居住問題越來越惡化。

「現在的世代,比三十年前的上一輩世代更貧窮,房價卻更高!」彭揚凱表示,長年來政府都沒有解決居住問題,受害最重的是這個時代的年輕人,他指出,現在青年世代面臨的四大居住問題,分別是「青年貧窮」、「購屋無望」、「租屋困難」和「學生居住」,亟需政府和民間集思廣益一同解決。

台灣勞工陣線秘書長孫友聯指出,過去近二十年來,25-29歲青年的平均薪資由30,133元增至34,217元,僅成長15%,同時期台灣整體房價所得比卻增長178%,北市房價所得比飆升240%,薪資完全無法跟上房價的上漲。他警告,如果房價持續惡化,台灣恐會變成韓國電影《寄生上流》裡住在半地下室的慘況。

彭揚凱表示,青年世代面臨的高房價負擔更甚於上一輩,依據內政部2014年資料,30歲以下青年的房價所得比高達24.75,貸款負擔率甚至已經破百,這使得購屋已不再是多數青年世代的目標。

年輕人除買不起房外,租屋也面對困難,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表示,雖然政府推動青年租金補貼,但台灣有九成房東未依法申報出租房屋以逃漏稅,也不同意租客設戶籍、申請租金補貼,嚴重損害青年租客權益。他更批評,台灣租屋市場規模只有百分之十,卻有高達86萬空屋,十分矛盾,政府卻缺乏政策把空屋導向租屋市場。

在學生居住問題上,反教育商品化聯盟成員謝毅弘表示,根據2017年高教工會統計,全台158間大專校院中,宿舍床位不足達26萬餘床,約近五成學生無宿舍可住;且校外租屋品質參差不齊,違建、頂加的情況很多,近年更屢屢發生大火造成學生身亡,他呼籲各大學應興建平價宿舍,政府也應對不動產業者課徵資本利得,增加公共經費,用以改善青年貧窮化問題。

彭揚凱表示,政府對住宅問題並非毫無作為,但都沒有對症下藥,例如只蓋社會住宅和和推租屋補貼,但這兩者的量能都有限。他直言,政府沒有結構性改革,就是怕得罪建商等既得利益者,但要解決青年居住困境,一定要進行房市和稅制等制度改革,包括推行實價登錄2.0,租屋資訊透明化;持有稅要改革得更合理,讓80萬空屋可以釋出到市場,這樣房屋價格會便宜,選擇也會變多。

「房子是讓人住的,不是拿來囤積或炒作的!」彭揚凱強調,讓年輕世代擁有住得起和租得起的住房是基本人權,政府不應再逃避問題。

民團指出青年面對租屋困難、購屋無望等問題亟待解決。(攝影:唐佐欣)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