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蘇澳鎮南安國小有110位中、高年級學童上了一堂很特別的課程。一位七十歲漁民緩緩講述他幾十年的海上歷史,尤其是拼無人島的經歷、前進釣魚台捕魚的精彩過程。他就是蘇澳區漁會理事長蔡源龍阿公,他的故事是南方澳60-80歲這一輩受到釣魚台這片富饒海域所賜福的漁人人生縮影。
一開始,南安國小張校長便問所有在座的小朋友有聽過釣魚台的舉手,竟然不到十分之一的小朋友舉起手,在南方澳這個依賴釣魚台漁場維生的漁村裡,如此低比率小朋友知道釣魚台,實在令人詫異。相較起日本已經全面在小學生的教科書中全面教育孩子尖閣諸島為日本的固有領土,台灣的鄉土教育著實應該好好改進、迎頭趕上。否則釣魚台就快消失在我們台灣人的記憶中了。現場參與課程的宜蘭縣海洋環境教育輔導團的林老師也認為,這樣的教育在現在的教材裡面越來越少,真的是太重要了!
釣魚台教育協會與南安國小有感於台灣與海相鄰,台灣民眾時常能夠享受到來自海洋的珍貴食材與營養,但是我們卻對身邊的這片海、卻對用生命為我們捕捉鮮美漁貨的漁民和漁業一無所知;因此共同攜手合作,首次嘗試在學校裡面推動「白浪滔滔我不怕,漁民阿公來講古」的鄉土教育。第一堂課的講師便請到了蘇澳區漁會現任理事長蔡源龍阿公。
蔡阿公告訴小朋友們「無人島」又稱「釣魚台」,座標在北緯25°44′33″N 東經123°28′17″E。釣魚台距離台灣是186公里,離沖繩卻是425公里之遠,加上釣魚台列嶼由五座島嶼與礁岩組成,主要島嶼有釣魚台、北小島、南小島、赤尾嶼、黃尾嶼,在地質上與台灣大屯山山脈相連,也就是跟花瓶嶼、彭佳嶼、棉花嶼一脈相連。從歷史、地理及海底大陸礁棚來說,均顯示釣魚台是我們的領土。
回憶起自己過往拼無人島的經驗,蔡阿公說到若船速8海浬,需要12小時才會到無人島,而且一人一竹筏,風浪大時將竹筏繩索綁在身上,再將魚線投入茫茫大海等待鯖魚上鉤,過去沒有先進的海象儀器,有時候大浪一來,整個連人帶竹筏一起翻倒海裡,險象環生!這真的是一種「拼」無人島的精神。漁民常常要承受很高的風險,因此才說到釣魚台海域作業捕魚,是去”拚無人島”,這種精神,還常常在老一輩的漁民口中流傳著。蔡阿公指出,早期因為家庭經濟困苦,如果他們有登上釣魚台周邊島嶼時,都會順便撿拾鳥蛋回來賣,補貼家用。釣魚台在早期漁業技術不發達的時候,是南方澳地區漁民在海上作業的一個重要的地標,看的見釣魚台,便能夠辨識海上方位,心裡面也就多了一份踏實感。講到早期海上作業的驚險,小朋友們都聽得全神貫注,嘖嘖稱奇。
蔡阿公語重心長地告訴小朋友,我們一定要記得自己從哪裡來?台灣的鄉土教育一定要好好的告訴小朋友,釣魚台是台灣的,不是日本人的!因為這片海洋滋養我們無數代的台灣人,我們絕對不能夠忘記。
釣魚台教育協會與南安國小今日率先在南安國小推動這個另類的鄉土海洋教育,就是期待讓更多的小朋友重新認識我們的釣魚台是一個多麼美麗富饒的海域,是我們台灣漁民百年來的傳統漁場,是滋養我們台灣人的重要搖籃。
課程結束後,蔡理事長送給小朋友們一人一包用宜蘭沿岸常見的長腳鬥士蝦所製作的乖乖餅乾,小朋友們在了解了漁民的辛苦之後,更珍惜手上這包得來不易的餅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