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工作者不只過勞 五成月薪不到三萬

2019/10/29
苦勞網記者

藝術工作者到底有多血汗?台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今日(10/29)公布「藝術工作者勞動情況調查」結果,竟有近五成藝術從業人員月薪不滿3萬元,平均每週工時達52小時,超過法定正常工作時間,且許多接案創作者並未簽承攬契約,勞保投保比例也不足。

藝創工會偕同立委李麗芬召開記者會,公布藝術工作者勞動調查結果。(攝影:張智琦)

北市藝術創作者職業工會偕同12個藝文團體進行問卷調查,蒐集藝術工作者的勞動狀況,1,525位填答者涵蓋視覺、藝術行政、表演、劇場等各領域的藝術工作者,結果顯示:近五成的藝術從業人員月薪不到3萬,遠低於台灣勞工平均薪資5萬,且平均每週工時52小時,也超過法定工時。在影視/藝術電影、表演藝術行政、劇場設計與執行、表演藝術創作等藝術工作類型上,更呈現出工作時間越長平均下來每工時所能獲得的工資報酬越低的情況。

報告也指出,藝術行政人員以雇傭關係佔多數,但創作藝術類接案人員,則是承攬委任性質較高,但這些承攬為主的創作者,平均竟只有27%會簽訂承攬契約,導致在著作權、工資報酬出現爭議時無法保障自身權利,更因為無法證明自己與出資者的工作關係,導致在投保勞保、申請職災給付時權益受損。

除此之外,藝術工作者的投保情況也不佳,其中有29%從未保勞保,劇場工作者、藝術創作者的投保比例都偏低,但劇場設計與執行類工作者的職災數量卻是最高的。藝創工會秘書長謝毅弘指出,劇場技術人員多屬體力活、職災風險較高,他們若未簽合約,沒有投勞保,出事全無保障。

謝毅弘表示,藝術工作者對勞動環境最不滿意的是低薪問題,許多人因為收入停滯而轉行。另外,合約簽訂的普及率低也亟需改善,他強調,簽合約才能證明自己的工作關係,否則藝術工作者可能因此收不到著作權權利金。

藝創工會副理事長杜珮詩指出,藝文工作者低薪、高工時不是台灣獨有,而是全世界的現象,但國外藝文勞工團體近年透過和政府辯論溝通,使政府推動政策改善,希望文化部能重視這份勞動調查,增進藝術從業人員的權益。

工會呼籲勞動部應輔導藝術單位遵法,使其給予藝術工作者合法薪資與勞動條件;而文化部則應在此僱傭關係中推動業內簽訂工作合約的普及、協助藝術人員辦理社會保險和簽訂承攬契約,並運用逐年增加的文化預算改善藝術工作者的低薪問題。

文化部綜合規劃司司長林宏義表示,文化部已經啟動藝術各領域的勞動調查,也會將工會的報告納入檢討,12月會提完整配套,讓各種樣態的藝術工作者獲得保障。

勞動部勞動條件及就業平等司專委王金蓉則表示,勞動部會透過勞檢落實法規,若雇主不了解法令,會有輔導措施。在社會保險缺乏的部分,因有些藝術工作者不了解投保權益,會和文化部合作加強宣導。

建議標籤: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