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週】軍方逼宮 玻利維亞總統下台
美國「癌症巷」居民反台塑設廠

2019/11/11
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在華文閱讀世界裡,國際新聞的焦點往往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由於長期的資訊偏食,導致我們往往傾向用國際強權視角看待世界。苦勞網「南方一週」專欄,帶你用五分鐘時間總覽世界重要新聞,除特別側重第三世界與南方國家的事件外,在新聞來源方面,也嘗試更多採納各地非主流媒體的視角。

莫拉萊斯週日宣布辭去玻利維亞總統一職。(圖片來源:Stringer/Reuters)

玻利維亞:軍方逼宮 莫拉萊斯辭總統職

甫在十月從具爭議的選舉中獲勝、擔任玻利維亞總統長達13年的莫拉萊斯(Evo Morales),在被軍方要求下台後,於週日宣布辭職,並由反對派議員、隸屬玻利維亞民主聯盟的亞尼斯(Jeanine Añez)擔任臨時總統,亞尼斯也保證將於當地時間週一重新舉行選舉。

根據玻利維亞的選舉辦法,總統候選人如果取得過半選票,或是得票率超過40%並且領先對手10%以上,即無需舉辦第二輪選舉。在10月20日的選舉中,莫拉萊斯囊括47.08%的選票,擊敗主要對手梅薩(Carlos Mesa)的36.51%,並以10.57%的得票差距,避免進入第二輪選舉。

然而,在84%選票已被計算、初步結果顯示雙方將進入第二輪之際,最高選舉法庭(TSE)宣布停止計票,在24小時後恢復計票,此時莫拉萊斯卻取得近10%的領先。莫拉萊斯政府否認干預選舉,但是最高選舉法庭此舉已經引爆該國的反政府示威。根據路透社報導,當日超過十萬人湧入首都拉巴斯,抗議至今已有3人死亡、數百人受傷。

美洲國家組織(OAS)對選舉結果報告指出過程存在「明顯的操作」,並呼籲重新舉行選舉。莫拉萊斯也在週日稍早宣布重新選舉,但為時已晚,玻利維亞武裝部隊總司令加里曼(Williams Kaliman)當日下午就要求莫拉萊斯為了「和平、穩定」辭去總統一職。

莫拉萊斯2006年上任總統成為玻利維亞首位原住民元首。根據玻利維亞憲法,總統任期五年並不得連任,但是莫拉萊斯於2009年修憲成功,放寬為可連任一次。2016年,他嘗試再次修憲但是失敗。之後憲法法院判定「『禁止參選』會損害莫拉萊斯的權利」,讓莫拉萊斯取得挑戰四度連任的競選資格。

巴西:前總統魯拉獲釋

2018年被法院以貪瀆與洗錢罪名判處12年徒刑的巴西前總統魯拉,在身陷囹圄580天之後,在上週五(11/8)獲釋

隸屬巴西勞工黨(PT)、現年74歲的魯拉之所以重獲自由,是因為日前巴西最高法院推翻一項規定,這項規定要求被定罪的被告在第一次上訴失敗後立即入獄。未來,只有在被告用盡所有上訴程序後,才能入獄。這項判決也將適用於其他近5千名囚犯。

魯拉獲釋後向群眾發表首次談話時表示:「他們不只是監禁一個人,而是試圖殺死一個想法。但是想法不死,也不會消失。」他同時也抨擊警察、檢察官與司法系統「腐敗的一面」,批評他們「致力將左翼份子打成罪犯」。

2018年,魯拉被指控收受濱海公寓,藉此幫助美洲國家組織(OAS)的建築公司與國營巴西石油公司(Petrobras)之間的交易而被判刑。但是魯拉始終堅稱清白,並且表示起訴是政治行動,目的是剝奪他參選總統的權利。

定罪魯拉的法官莫羅(Sergio Moro),之後遭美國調查新聞網站「攔截」(Intercept)披露,與檢察官共謀起訴魯拉。在現任總統波索納洛當選後,莫羅也被任命擔任司法部長。

任內推行家庭支持計畫、使數千萬人脫離貧窮的魯拉在出獄後演說,也對巴西現況做出針貶:「巴西沒有改善,而是變得更糟。人們飢餓、失業,沒有正職。人們為 Uber 工作,騎著腳踏車運送比薩。」

歐盟:柏林圍牆倒塌30年 鉅資建牆防堵移民

上週六(11/9)是柏林圍牆倒塌30週年,不過歐洲並未停止樹立新障礙。近日,智庫「跨國研究院」(Transnational Institute)與「停止軍售」(Stop Wapenhandel)等運動團體公布報告指出:自從冷戰結束以來,歐盟成員國共計至少花費九億歐元(約台幣301億元)建築陸地邊界,而軍火公司也從阻止移民與難民進入的相關工程中淨利數十億美元。

自從九〇年代以來,歐洲國家興建圍牆已長達一千公里,海上行動則涵蓋4,500公里。此外,自2000年以來,用於「虛擬圍牆」——例如用來監視人口移動的資訊與監視網路——的花費則高達一億歐元。

未來十年(2021至2027年),歐盟預計挹注80.2億歐元於邊境整合管理基金、110.27億於邊警武力,以及19億於身份資料庫與邊境監視系統(Eurosur)。

歐盟軍事化邊境的決定,也引發非政府團體與人權組織的批評,認為歐盟拒絕履行對因衝突或迫害而逃亡的難民的承諾。

自2013年以來,因跨越地中海失敗而喪生的移民人數高達1萬九千人。

報告也指出,軍火商在過去五年,斥資3百萬美元遊說,成功將移民形塑為威脅歐盟的安全問題,藉此推銷設備與系統。包括法國達利斯(Thales,生產雷達、感應器與監視系統)、義大利李奧納多(Leonardo,供應直升機、無人機與監視科技)與總部位於荷蘭的空中巴士(Airbus,供應直升機)。

美國:對抗環境種族主義 「癌症巷」居民反台塑設廠

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居民正在對抗石化產業持續污染當地環境。抗爭焦點之一,是來自台灣的台塑企業預計在當地斥資94億美元,興建世界最大的乙烯廠,同時也使排放到空氣的有毒化學物質增加兩倍。

密西西比河岸位於巴頓魯治市(Baton Rouge)與紐奧良之間、總長約136公里,又被稱為「癌症巷」,這裡座落了包括埃克森美孚(ExxonMobil)、科氏工業集團(Koch)、殼牌(Shell)等150家石化工廠,使該區擁有全美最高的致癌率。

台塑的「陽光計畫」(Sunshine Project)預計在此設立14個獨立廠址,將是美國目前219個石油與天然氣計畫中,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大的計畫,預計每年排放1,360萬噸,相當於3座燃煤發電廠的排放量。

2018年,當地居民組成名為「聖詹姆士起義」(RISE St. James)的環境正義組織,抗議所謂的「環境種族主義」,因為這裡的居民大多是貧窮黑人,不少人的祖先都曾是農場奴隸。根據《滾石雜誌》報導,越來越多的有毒工廠集中設置於聖詹姆士這個黑人與窮人比例最高的地區。

路易斯安那居民在台塑預定設廠的甘蔗田旁表達反對意見。(圖片來源:William Widmer/Rolling Stone)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