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蔡英文總統全國競選總部成立大會活動,也是本屆立法院正常運作的倒數一個月。因此,民間團體特別選在今天向蔡英文總統陳情,於造勢現場拋出寫著「小英不修礦業法,國土就會敗光光」的大布條,希望蔡總統能看見民間迫切要修改礦業法的訴求,並信守承諾在這屆立委任期完成說好的《礦業法》修法,開啟對台灣國土山林、產業發展和基本人權都至關重要的「礦業改革」,完成已故紀錄片導演齊柏林的遺願。
蔡總統過去曾承諾過的《礦業法》是近期在媒體上討論熱烈,引發不同黨派的立委在網路上紛紛表達意見的一個政策。身為長期倡議修法的民間團體,也要在此澄清近日一些政治語言的誤會,《礦業法》早已過了冷凍期,縱使剩下最後一個月,只要「民進黨願意」就能在本會期推進並完成修法。
六年努力拼修法,只望完成礦業改革
過去一個月,民間團體大動作召開四場記者會,分別對行政院和立法院喊話,要求推進礦業法進度,但得到的回應是行政院把球傳給立法院,說一切尊重立法院審議進度,而立法院蘇嘉全院長則至今沒有出面回應此題,只有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立委呼籲各界不要因為選舉快到了,才拿議題出來炒作;對此,民間團體鄭重澄清,這六年期間,民間團體召開過54場次記者會與聲明稿、12篇投書、發動過一場礦業改革的凱道遊行與集會,甚至有近25萬人連署支持礦業修法,但至今始終得不到礦業改革的具體進展,相當遺憾。
我們從2013年民間就開始訴求修改礦業法,2017年推動立法院開始審查修法草案,在齊柏林導演的意外後蔡英文總統、時任行政院長的林全都曾大動作在記者會上說要完成礦業改革,然而在審理期間經濟部火速通過亞泥展限20年,且在2017年底才由賴清德擔任院長的行政院生產出一份四大皆空的政院版草案,進入立法院和立委版本共同討論,修法至今總共歷時三年,怎麼會是柯總召說的,選前才開始炒作的呢?(請參閱附件一、礦業修法大事紀)
完成承諾不食言,行政、立法勿拖累蔡總統
在既有的三組總統候選人中,我們肯定蔡英文總統在捍衛台灣主體性與環境永續的政策中,是目前最好的,另外在能源轉型與循環經濟的推動上,更是走出歷屆總統政策框架中的引航者;但在礦業改革上卻是一大敗筆,做為一個總統,基本的誠信原則應該維護,多次承諾的礦業修法完成不應成為漏洞。行政、立法兩院的怠惰與消極,更不應該成為拖累蔡總統的破口。
今天採取這樣看似鬧場的方式,實為不得不的選擇,民間團體要再次呼籲立法院席次最多的民進黨團,礦業法的霸王條款早已有修改共識,這部從民國19年到現在的惡法,必須立即修改,最後一個月的時間,召集協商完成修法,是立法院的責任,是蔡英文總統的承諾,更是全國人民關注的重要改革成績單,請立院各黨團和絕對多數的民進黨立委們能回應選民的期待與盼望,在這個會期的最後一個月完成礦業法的修法。
附件一、礦業修法大事紀
2013
民間團體開始礦業修法討論
2016.05.20
新上任環保署長李應元宣布明年起禁止亞泥在太魯閣採礦權
2017.03.10
礦業法民間版一讀,交付經濟委員審查
2017.03.14
經濟部三個月就核准亞泥新城礦場採礦權展延,又得多開採20年,2037年到期
2017.03.20
立院經濟委員會針對《礦業法》質詢礦務局與經濟部官員,立委蘇治芬提案,要求礦業法修法完成前,凍結礦權展延審核,獲經濟部部長李世光在立法院承諾。
但亞泥新城區礦場早在3/14就通過展延,不受凍結展延決議影響。
2017.06.10
齊柏林導演逝世。
2017.06.15
全台近二十五萬人連署改革礦業法。
2017.06.24
蔡英文在頒發齊柏林褒揚令時承諾修礦業法
2017.06.25
超過一萬人上街遊行、凱道排出台灣,要求礦業法儘速改革。
2017.06
林全院長時期,經濟部開記者會提出礦業法政院版草案
2017.07.13
全院談話會,決定列為臨時會議程
2017.07.13-20
經濟委員會共進行五次礦業法審查
2017.11
行政院張景森、林萬億政委召開研商會議。做出忽略原住民族權益的決定,認為礦業展現不需經部落同意。
2017/11/23
亞泥展限生效第一天,太魯閣族人封路八天抗議展限。
2017/12/01
太魯閣族人向行政院賴清德院長陳情。
2017.12
賴清德院長時期,行政院提出四大皆空政院版草案
2017.12.25-27
經濟委員會進行兩次礦業法審查
2018.03.25
第一次亞泥案三方會談(政府、族人、亞泥)
2018.04.09-
2018.05.30
經濟委員會進行六次礦業法審查,並於5/30審查完竣出委
2018.06.15
第一次召委協商
2019.05.02-29
事隔一年,第二次到第四次召委協商,並於5/29召委協商結束,送交院長協商
2019.06.18
蔡英文總統在原轉會上二度承諾本屆立委修法礦業法
2019.07.11
亞泥礦業權展限訴訟判決結果:亞泥展限違法,太魯閣族人贏了
回應
2019-11-17 Josephine Hsu @
2019-11-17 Josephine Hsu @ Facebook
有些綠營支持者大概是嫌票太多吧,可以顛倒歷史和是非到這種程度。今天被警方破門的經民連是發起318運動的核心骨幹,地球公民也是第一批參與策劃、全程勉力維持318運動可以順利運作的團體之一。甚至可以說,沒有他們的人力和經驗的支援,場外很多資源組織不起來。330那場破五十萬人的黑潮集會,地球公民負責舞台控場、調度,是最辛勞、壓力最大的其中一個團體。對了,你知道上一次社會運動團體被破門是什麼時候嗎?巧的咧,主角也是經民連。那一次,他們在機場飯店抗議國台辦張志軍來台會見馬政府,也是被警方強行破門而入。
我只想請問,現在誰執政?作為一個社運團體,去找國民黨做什麼?都已經用選票教訓國民黨了,他們一沒足夠人數擋法案、二沒有實力用程序擋法案,找國民黨幹嘛?喝茶聊天嗎?而且有人遺忘他們的責任嗎?有社運團體健忘的說要票投國民黨嗎?
礦業法跟婚姻平權,哪一個不是執政黨自己提出的政策,哪一個不是執政黨自己多次承諾會在某個會期一定會完成?婚姻平權還是競選團隊自己主動提出的政策,不是任何團體逼迫的遊說的。我們督促執政團隊完成,是理所當然,那是他與選民之間的承諾。對了,順便再幫你們補充一個知識。婚姻平權的主要倡議團體之一婦女新知基金會,從黨外時期就是民進黨前身最堅定的夥伴。奠定婦女新知很多重要倡議的人,叫尤美女,對,就是後來的民進黨最優秀的不分區立委。
這幾年,不少綠營的支持者一副「社運團體欠民進黨很多,社運團體不知感恩」。麻煩去翻一翻歷史,搞清楚。民進黨從黨外時期以來,一直到兩次政黨輪替、中央執政,最近這一次還成功在國會過半,這半壁江山,也是這些社會運動者一起打下來的。台灣在解嚴後能這麼快長出公民意識,也是這些團體日常對自己支持者的教育擴散的果效之一。沒有這些社運團體,就沒有民進黨的今天。民進黨的執政,是草根,也是一個一個領域、議題匯聚支持者的力量起家的。當你們還在受黨國教育,還沒覺醒的時候,這些人早就站在街頭跟民進黨一起奮鬥了。說起來,誰欠誰還不一定呢。
講白了,你支持的政黨恐怕尚且不敢如此厚臉皮的去跟社運團體「討恩情」,那你憑什麼?憑你對歷史一知半解的操弄?憑你的情緒和無知嗎?
我個人不會因為這些因素就放棄我的這一票,我也不會放棄遊說身邊的人,盡力找到自己最在乎的價值,找到可以支持守護台灣主體性陣營的理由。但不代表跟你支持一樣的對象,你就可以這樣羞辱為了自己所相信的價值而努力的人。你們在提倡的根本不是民主和自由的價值,而是恐懼的價值。民主與自由,是我可以一邊大力鞭策我所支持的政黨,同時也用我的選票和實際參與的行動做他們在選擇時的後盾。
中國還沒有統治我們,但我們已經因為恐懼而讓渡了太多:忘記政治參與,是用我們的信念,改變政治人物的認知,改變政治人物的價值順序,改變政治人物的行為模式。要說什麼才是這段日子我們失去最多的東西、最讓我恐懼的東西?不是謠言、不是資訊戰,是人們在面對一個強大的敵人與恐懼時,為了團結,可以對自己人做出的輾壓和整肅。我支持蔡英文與民進黨的連任,但這不代表我可以支持得沒有格調、沒有尊嚴。
這段日子以來,迷因力量這類粉絲專頁所提倡的論調,何嘗不是一種對忠誠的檢查,何嘗不是一種對於多元價值並存的否定和扼殺?沒有多元價值的存在,談什麼自由民主?你守護的是什麼東西?「台灣」裡面到底裝些什麼,只是你在網路上嘴砲、罵罵人的自由而已嗎?
明明對於人權和環境保護的堅持,可以跟選舉的政治現實是不衝突的;是我們有沒有努力去找到跟一般民眾溝通和說明的方式,是我們夠不夠努力去看重公民社會的溝通、對謠言的防範。你知道這種簡化的二分法是誰最擅長的?極權政體,以及中國共產黨。如果身為民進黨的支持者,卻一天到晚把明明跟你一樣支持台灣主權的盟友抹成紅色的;把社會運動團體數十年如一日的價值堅持,說成是中國派來分化台灣團結的;把原本不只會去投票,還會持續督促你所愛的政黨繼續努力進步的人往外推;才真的是中國共產黨樂見的事情。
解碼英粉、綠五毛的鬥爭步驟
解碼英粉、綠五毛的鬥爭步驟
2020-01-26 呷新聞 樺黎/留日台灣學生
崇拜蔡英文的粉絲俗稱英粉,相信許多朋友都有被英粉嗆過的經驗吧?跟他們爭論,有時候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儼然就是Made in Taiwan版的小粉紅一樣。
最近2020大選剛過,英粉們的大教主蔡英文以817萬高票當選,衛冕成功,連任總統,想必是英粉們最為歡騰的時候。不過,俗話說「禍福相倚」,先不論選票從何而來或者選舉有沒有被操作,當選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如果再給一次機會,卻仍然做不好,甚至更糟糕,那也休怪反對聲浪的強烈反撲。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否能駕駛好船隻而不翻船,恐怕說的比做的容易吧!
身為死忠台獨立場,在下對英粉諸多無理取鬧又近乎瘋狂的護航行為已經累積了許多不滿。以下就是本人這幾周下來與英粉辯論的心得,分享給各位朋友。
對付英粉的順序如下:
1.首先,在英粉出沒的粉絲專業或社團留言,批評蔡政府。議題不限,但是以時事話題來切入的效果最好。這時候英粉的反應,通常會反過來質問:「不然換你來執政啊!」「你那麼厲害,換你去做總統試試!」(呃……說好的公民參政權呢?民主好難。我想習大大也一定覺得他的位子不好坐,唉!真是辛苦了!)
2.再來,無視她或他(或牠),繼續提出自己的看法,針對先前的批評提出解決辦法。又或者更進一步探討議題,具體指出蔡政府執政的荒謬之處。英粉們會開始扣帽子,把你說成韓粉、藍營的、愛看中天、五毛、假帳號、中共同路人等等,總之就是盡力抹紅抹藍。
3.等他們開始扣帽子之後,就主動表明自己是獨派,並且反罵他們是華獨、捍衛中華民國等等,揭穿蔡英文無意台獨的事實。接下來英粉們的反應,不外乎是暗酸彭文正、堅持論文和學位為真、繼續抹紅(中共滲透獨派了!),有時候還有操作世代對立版的「台獨老人去死一死啦!」,或是同婚支持者天外飛來一筆的「你反同就直說吧!」「原來是基督徒喔!」讓你疑惑自己明明可能根本沒信教,然後同情基督徒,沒事躺著也中槍。喔,我還曾遇過女權主義者質疑我是反對女性從政。明明呂秀蓮女士宣布要出來參選時,我還賣力幫忙去連署的說,心中實在有100個冤枉啊!
4.這邊先插入一個提到論文門之後的打法。當你貼出資訊來說明蔡英文的論文和學歷的確有鬼時,英粉們會破口大罵「假新聞),緊接著貼出蔡陣營發布的正牌的假新聞,並且沾沾自喜。請別擔心,這些正牌的假新聞,不外乎是施芳瓏自製的聲明、LSE台灣研究計畫室的產品。只要再貼出彭老師這半年多來的追蹤結果來打臉英粉就行。
5.接下來,無論是論文門、抑或是其他被打臉的議題,英粉們估計已被嗆得啞口無言,然後開始不分青紅皂白地謾罵(說實話,偶爾看看歇斯底里的英粉,還蠻療癒的)。當英粉們大罵喜樂島、台獨派、阿扁支持者、舊有深綠選民的同時,卻不敢也無法提出更充分的證據來反駁、進行攻防時,基本上就勝負已定。
6.最後,教大家一張大王牌,也就是我們那位偉大的總統於中華民國國慶演說時講出的「最大共識」──中華民國台灣!面對瘋狗亂吠,只要變得比他們還瘋狂就贏了。用「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中國台灣,就是中國」的大招牌把英粉全都框住,然後不停地喊他們是中國人,毫不給他們辯解的空間、喘息的時間。(要注意自己別不小心跳進那個框裡,因為我們可不是「中國人」、而是貨真價實的「台灣人」。)到最後,英粉們就會乖乖閉嘴,默默地下線離開,窩進被窩裡哭哭。
以上幾點就是本人提供給各位朋友的教戰守則。當然,這些都是以我個人經驗為主。實際遇到的英粉頑抗程度如何,可能也視情況而定。
說真的,從中國的五毛、國粉,到藍丁9.2、柯粉、韓粉、英粉等等,一路看下來,眼下就屬英粉的殺傷力最弱。共產黨、國民黨都各有一套自己創建的神話世界觀,一整個系統的教義以及堅守的立場。柯文哲的信徒則是沒中心思想、善詭辯、顧左右而言他,學他們的主子一般,故意淡化統獨爭議,改以和平理性來包裝。不滿歸不滿,但畢竟這些都算是立場相左的敵人,撇除謾罵以及人身攻擊外,倒還值得一些尊敬。
最令人不齒、也最該鄙視的是,口口聲聲喊著要台獨,卻一再欺壓台獨派,操作香港反送中事件大玩亡國感,以欺瞞、仇恨、同情、恐懼來操作世代對立,分化台派力量的蔡英文。幫蔡英文護航的英粉禁衛軍,要麼是被恐懼感襲身,只想著不要被中共統治,卻對周圍正在發生化獨漸統情況無知的可憐蟲;要麼是根本也不在乎過要統還是要獨,只領錢辦事,或是愛跟風、追潮流走的騎牆派。無論哪種人,都是台獨路上該被唾棄、該被批判的混蛋。台灣人,要想站在陽光下當個堂堂正正的「台灣國」人,就應該秉著勇氣與智慧,不畏懼風險,不昧於事實,努力走自己該走的建國之路。為了更好的台灣,為了璀璨的未來,讓我們一起討伐英粉,把英粉掃進歷史的墳墓吧!
民進黨支持者,你們真的好棒!
民進黨支持者,你們真的好棒!
選出這麼一個黨,放著環境永續法案的礦業法不去審,急忙的通過箝制台灣人民思想自由的反滲透法。
真的想說,你們的存在對台灣來說,真是禍害!
解碼英粉、綠五毛的鬥爭步驟
解碼英粉、綠五毛的鬥爭步驟
2020-01-26 呷新聞 樺黎/留日台灣學生
崇拜蔡英文的粉絲俗稱英粉,相信許多朋友都有被英粉嗆過的經驗吧?跟他們爭論,有時候就像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說不清,儼然就是Made in Taiwan版的小粉紅一樣。
最近2020大選剛過,英粉們的大教主蔡英文以817萬高票當選,衛冕成功,連任總統,想必是英粉們最為歡騰的時候。不過,俗話說「禍福相倚」,先不論選票從何而來或者選舉有沒有被操作,當選之後才是挑戰的開始。如果再給一次機會,卻仍然做不好,甚至更糟糕,那也休怪反對聲浪的強烈反撲。民意如流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是否能駕駛好船隻而不翻船,恐怕說的比做的容易吧!
身為死忠台獨立場,在下對英粉諸多無理取鬧又近乎瘋狂的護航行為已經累積了許多不滿。以下就是本人這幾周下來與英粉辯論的心得,分享給各位朋友。
對付英粉的順序如下:
1.首先,在英粉出沒的粉絲專業或社團留言,批評蔡政府。議題不限,但是以時事話題來切入的效果最好。這時候英粉的反應,通常會反過來質問:「不然換你來執政啊!」「你那麼厲害,換你去做總統試試!」(呃……說好的公民參政權呢?民主好難。我想習大大也一定覺得他的位子不好坐,唉!真是辛苦了!)
2.再來,無視她或他(或牠),繼續提出自己的看法,針對先前的批評提出解決辦法。又或者更進一步探討議題,具體指出蔡政府執政的荒謬之處。英粉們會開始扣帽子,把你說成韓粉、藍營的、愛看中天、五毛、假帳號、中共同路人等等,總之就是盡力抹紅抹藍。
3.等他們開始扣帽子之後,就主動表明自己是獨派,並且反罵他們是華獨、捍衛中華民國等等,揭穿蔡英文無意台獨的事實。接下來英粉們的反應,不外乎是暗酸彭文正、堅持論文和學位為真、繼續抹紅(中共滲透獨派了!),有時候還有操作世代對立版的「台獨老人去死一死啦!」,或是同婚支持者天外飛來一筆的「你反同就直說吧!」「原來是基督徒喔!」讓你疑惑自己明明可能根本沒信教,然後同情基督徒,沒事躺著也中槍。喔,我還曾遇過女權主義者質疑我是反對女性從政。明明呂秀蓮女士宣布要出來參選時,我還賣力幫忙去連署的說,心中實在有100個冤枉啊!
4.這邊先插入一個提到論文門之後的打法。當你貼出資訊來說明蔡英文的論文和學歷的確有鬼時,英粉們會破口大罵「假新聞」,緊接著貼出蔡陣營發布的正牌的假新聞,並且沾沾自喜。請別擔心,這些正牌的假新聞,不外乎是施芳瓏自製的聲明、LSE台灣研究計畫室的產品。只要再貼出彭老師這半年多來的追蹤結果來打臉英粉就行。
5.接下來,無論是論文門、抑或是其他被打臉的議題,英粉們估計已被嗆得啞口無言,然後開始不分青紅皂白地謾罵(說實話,偶爾看看歇斯底里的英粉,還蠻療癒的)。當英粉們大罵喜樂島、台獨派、阿扁支持者、舊有深綠選民的同時,卻不敢也無法提出更充分的證據來反駁、進行攻防時,基本上就勝負已定。
6.最後,教大家一張大王牌,也就是我們那位偉大的總統於中華民國國慶演說時講出的「最大共識」──中華民國台灣!面對瘋狗亂吠,只要變得比他們還瘋狂就贏了。用「中華民國台灣就是中國台灣,就是中國」的大招牌把英粉全都框住,然後不停地喊他們是中國人,毫不給他們辯解的空間、喘息的時間。(要注意自己別不小心跳進那個框裡,因為我們可不是「中國人」、而是貨真價實的「台灣人」。)到最後,英粉們就會乖乖閉嘴,默默地下線離開,窩進被窩裡哭哭。
以上幾點就是本人提供給各位朋友的教戰守則。當然,這些都是以我個人經驗為主。實際遇到的英粉頑抗程度如何,可能也視情況而定。
說真的,從中國的五毛、國粉,到藍丁9.2、柯粉、韓粉、英粉等等,一路看下來,眼下就屬英粉的殺傷力最弱。共產黨、國民黨都各有一套自己創建的神話世界觀,一整個系統的教義以及堅守的立場。柯文哲的信徒則是沒中心思想、善詭辯、顧左右而言他,學他們的主子一般,故意淡化統獨爭議,改以和平理性來包裝。不滿歸不滿,但畢竟這些都算是立場相左的敵人,撇除謾罵以及人身攻擊外,倒還值得一些尊敬。
最令人不齒、也最該鄙視的是,口口聲聲喊著要台獨,卻一再欺壓台獨派,操作香港反送中事件大玩亡國感,以欺瞞、仇恨、同情、恐懼來操作世代對立,分化台派力量的蔡英文。幫蔡英文護航的英粉禁衛軍,要麼是被恐懼感襲身,只想著不要被中共統治,卻對周圍正在發生化獨漸統情況無知的可憐蟲;要麼是根本也不在乎過要統還是要獨,只領錢辦事,或是愛跟風、追潮流走的騎牆派。無論哪種人,都是台獨路上該被唾棄、該被批判的混蛋。台灣人,要想站在陽光下當個堂堂正正的「台灣國」人,就應該秉著勇氣與智慧,不畏懼風險,不昧於事實,努力走自己該走的建國之路。為了更好的台灣,為了璀璨的未來,讓我們一起討伐英粉,把英粉掃進歷史的墳墓吧!
高義展:台灣本土化已走向畸形 重回一言堂
高義展:台灣本土化已走向畸形 重回一言堂
2020-03-14 中評社高雄3月14日電(記者 高易伸)
長期關注教育發展的高雄市立空中大學教務長、副教授高義展接受中評社專訪認為,過去台灣百姓之所以接受“本土化”推動,有很大一部分是來自於對國民黨一黨專政及灌輸大中國思想“一言堂”的反動。但歷經這2、30年的演化,現在的“本土化”不僅畸形變態,連原先預期達多元聲音的初衷也消失了,綠色一言堂取代過去的藍色一言堂,這是台灣最可惜的地方。
高義展,1971年生,高雄旗山人,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博士。現為高雄市立空中大學副教授、該校教務長。
這次大選藍綠政黨得票非常接近,但民進黨蔡英文拿下817萬高票,以“中華民國台灣”力壓國民黨韓國瑜喊出的“中華民國”。對此,高義展表示,民主體制的政黨若想發展生存,仰賴民意風向是首要工作。當民意方向朝某一邊吹時,政黨就會審時度勢加大力道以爭取民意認同及生存機會。為何“抗中保台”有效,值得敗選的國民黨深思。
高義展說,本土化自身並沒有錯、也必須適度發揮,但如果走向畸形與變態的本土化發展將對台灣不利。台灣本身為開放海島系統,土地不大、資源不多,必須仰賴更好的國際關係與海外資源。如果今天台灣的生存發展與政治經濟對外觸及一個關鍵的“阻擋系統”,讓大家走不出去,又該如何面對?領導人要採斷裂對抗或者友善溝通?這教育其實有點雷同,我們上課時不能用絕對的意識形態去灌輸、影響學生,而必須用客觀的事實去探討事情,不該先畫靶設定答案再告訴學生。
台灣年輕人都天然獨?所以更支持民進黨與蔡英文?
高義展說,他不認為年輕人存在著什麼“天然獨”,因為你那是後天教育所養成的。學生在校、或在家庭,尤其家庭的教育對小孩影響更大。雙親對孩子的生活學習、乃至於思想建構都具有潛移默化的效果,那是一種意識形態的建立過程。
高說,弔詭的是,這些學生家長過去也曾接過國民黨的“大中國”思想教育,但為何他們的思想會在這2、30年來開始轉變?李登輝當年推動本土化時很多人都是贊同的,因為過去大中國思想的教育有很多內容跟台灣生活的距離太遠,學生在學習上不僅無法想像觸及,就學習而言也會產生失落感,因為學生在學習上、生活中跟大中國失去連結,因此對教育體系難免產生質疑與批判。
因此,高義展認為,不管是課綱或台灣政治意識型態的轉變,都代表著對過去反動與醞釀的爆發。李登輝強調“本土化”想讓民眾多了解台灣沒問題,但後來卻把本土化轉型於“獨立於大陸與中華文化之外”,這就很多人不能認同與接受了。如果主政者或掌控媒體的人本身帶有偏頗思想,民眾在接受這些資訊時就更容易被控制。
現代社會網絡發達,很多資訊應該更公開透明?如果過去的一言堂會造成反動,為何現在沒有?
高義展說,後現代主義強調多元文化,因為一言堂或標準化思維會影響民眾認知世界的全貌。台灣是海島開放體系,自然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只是民進黨在教育與課綱上的種子已在2、30年前就種植了下去,現在才剛是開花結果之時。高提到,獲得權力的民進黨應該適時地踩煞車,而不是用過去國民黨那一套“一言堂”系統來控制台灣,讓台灣再次回到一元的泥淖中。
所以您擔心兩岸各自民粹意識高漲,恐發生碰撞?
高義展說,現在台灣本土意識高漲,讓很多理性中道的人不願或不敢發言,只要政治或價值立場稍有不同,就會被1450公審。生活在台灣的每一個人不管你是學者、老師或者公民,都不該承受這麼多壓力,有些網友甚至被肉搜、被攻擊到有自殘念頭。倘若台灣自詡最美麗的風景是人,那為何會搞到大家無法彼此接納,一言不合就彼此攻擊?台灣從70年代開放,努力朝多元文化邁進,但歷經這3、40年似乎又快回到一元化社會,過去對多元包容的努力與初衷似乎不見了,這是他相當惋惜的。
高義展指出,尤其年輕人在網路耳濡目染下,不管如何都會烙印在大腦內形成意識形態,不知不覺在生活上、在言語使用與政治傾向上就會被潛移默化形塑。若年輕人的自我判斷力不夠充分,更容易跟風影響,對本土化抱有過度偏頗的思維也就不稀奇了。
高義展認為,台灣的基底就是中華文化,這是不能斷的。不論課綱如何修訂,執政黨想把中國放在台灣史或東亞史中,但政治人物絕對不能透過制度去蓋過民族文化的淵源。煽動仇中或仇台,都不是負責任的做法。中華民國有自己的憲法及兩岸關係人民條例這個兩岸互動的準則,上至政治人物、下到尋常百姓都該尊重且遵守。如果執政黨認為法律有問題,也該按照立法程序重新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