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一週】智利抗議強暴歌曲爆紅
為種族屠殺辯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遭杯葛

2019/12/10
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在華文閱讀世界裡,國際新聞的焦點往往集中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地區,由於長期的資訊偏食,導致我們往往傾向用國際強權視角看待世界。苦勞網「南方一週」專欄,帶你用五分鐘時間總覽世界重要新聞,除特別側重第三世界與南方國家的事件外,在新聞來源方面,也嘗試更多採納各地非主流媒體的視角。

智利:抗議強暴歌曲網路爆紅

因為地鐵票價飆漲引發全國示威的智利,繼上千人於街頭彈奏吉他、共同演唱異議歌手維克多·哈拉(Víctor Jara)《和平生活的權利》(El Derecho de Vivir en Paz)之後,又有一首抗議歌曲於網路爆紅。這次,一首抗議強暴文化與羞辱受害者的歌曲,迅速成為女性主義者的國歌。

12月4日,在女性團體「Las Tesis Senior」的號召下,約一萬名婦女以黑布蒙眼演出《強暴犯就在路上》(Un Violador en Tu Camino)的歌曲與舞步。歌曲視頻隨後在網路爆紅,墨西哥、法國、西班牙與英國都有女性響應。

《衛報》報導,歌曲概念是:性暴力是政治而不僅是道德問題。歌詞形容警察、司法與政治機構如何持續對婦女權利造成系統性的傷害:「強暴者是你/是警察/是法官/是國家/是總統」,另一段歌詞則譴責女性在淪為性暴力受害者的同時卻仍被怪罪:「不是我的錯/不是我在哪裡/或是我穿著什麼的問題」。

這首歌是由女性主義戲劇團體「Lastesis」寫成。成員科瑪塔(Paula Cometa)表示,編舞反映十月示威遭鎮壓以來,維安部隊對於女性的強暴、酷刑與射殺的暴行。其中一段舞步,眾人蹲下象徵女性示威者被捕時的姿勢。智利國家人權研究所(National Human Rights Institute)已對維安部隊提出四起強暴、75起命令脫衣、威脅與不恰當觸摸的投訴。

根據「智利女性暴力網路」(Chilean Network Against Violence Against Women)的統計,智利警察每天會收到42起性暴力報案。然而在2018年,僅有25.7%的案件獲得司法裁決。

印度:強暴案連環爆 行動者絕食要求政府行動

在印度,接連一週爆發數起駭人聽聞的強暴案後,全國各地的婦女也走上街頭表達憤怒,更有行動者發起絕食抗議,要求政府採取行動,改變司法與國家制度,遏止性犯罪並為婦女伸張正義。

在海得拉巴,一名27歲的獸醫在回家途中被四名男子輪姦殺害後焚燒屍體;在比哈爾邦,一名年輕女性被輪姦後勒死,其屍體同樣被燒毀;在拉賈斯坦邦,年僅六歲的女童被鄰居強暴後殺害;在北方邦,一名強暴受害者在前往法院途中遭保釋中的強暴者活活燒死

在印度,仍有超過13萬件強暴案等待判決。在2016年,每天會發生106起強暴案,而且數字每年持續增加。《衛報》報導,運動者與婦女認為危機背後的關鍵仍在於性犯罪有罪不罰的文化。

12月1日起,德里婦女委員會主席、也是該國最堅定的女性主義者之一馬利瓦爾(Swati Maliwal)發起絕食抗議,要求挹注更多警力、加強對警察咎責、更快的法院審理程序,以及給予強暴者懲罰的更強制度。她也批評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對於強暴的沈默,顯示政府沒有處理問題的意願。

12月6日,海得拉巴涉嫌強暴的四名男子遭警方擊斃,印度社會對此反應不一。有人批評這是法外處決,但也有人稱讚警方「快速施加正義」。馬利瓦爾則認為這正反映司法程序與警方的系統性失敗。「警方也知道如果讓這些人進入司法程序,他們將不會得到應有的懲罰。」

海得拉巴強暴案後,印度婦女上街表達憤怒。(圖片來源:Vinod Badu/Reuters)

美國:優步兩年發生6千起性侵案

無獨有偶地,12月6日,叫車平台優步(Uber)公佈了該公司有史以來首次安全報告,結果在2018年,超過3千名乘客告發遭到性侵,另有9名乘客被謀殺。

這些案件中,有2百多件涉及強暴。而根據該公司2017年的統計,該年的性侵案件數為2,936件,顯示數字增加。

優步宣稱,99.9%的旅程安全且沒有發生事故。但是,該企業首席法務官偉斯特(Tony West)也坦承這個數字令人震驚且令人難以消化。

優步表示,該報告是為證明該公司的透明度。但是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指出:該公司正面臨各國政府的監督壓力。11月時,倫敦管制機構表示由於安全性問題將不會發給優步新的執照。

瑞典:為種族屠殺辯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遭杯葛

本週二(12/10)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辦的諾貝爾獎頒獎典禮爭議不斷:除了科索沃政府揚言杯葛, 約千名示威者於場外抗議,此外更有兩位委員會成員辭職,理由是本屆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被認為是1990年代塞爾維亞族軍隊屠殺與前塞爾維亞總統米洛塞維奇(Slobodan Milosevic)的辯護者。

彼得·漢德克是奧地利作家,著有話劇《冒犯觀眾》與小說《守門員的焦慮》,並與導演文·溫德斯(Ernst Wilhelm Wenders)電影創作《慾望之翼》等劇本而聞名。今年10月,漢德克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理由是「其作品具影響力,並以語言的獨創性探索人類經驗的邊界與特殊性。」

然而獲獎的漢德克曾在2006年米洛塞維奇的喪禮上發表悼詞。米洛塞維奇被稱為「巴爾幹屠夫」,在他擔任塞爾維亞總統期間,塞爾維亞人的部隊在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小鎮斯雷布雷尼察屠殺8千多名男性穆斯林(波士尼亞克人),是二戰後歐洲最嚴重的屠殺事件。米洛塞維奇被聯合國成立的國際戰爭罪法庭起訴種族滅絕、戰爭罪與違反人道罪等罪行,並在等待審判期間死於海牙獄中。漢德克也在著作中為塞爾維亞在波士尼亞戰爭的暴行辯護,暗指是「美國與西歐記者編造」。

瑞典學院對於漢德克獲獎的意見分歧:委員會主席奧爾松(Anders Olsson)表示,獎項是為讚揚他非凡的文學作品,「而非個人,我們應致力尊重彼此,即便在重要事務上的觀點分歧。」但是另一位委員桑德斯特倫(Gun-Britt Sundstrom)則認為今年的決定意味「文學凌駕政治,但這並非我的意識形態。」瑞典學院常務秘書英格倫(Peter Englund)更直言不會參加今年頒獎,因為「慶祝漢德克對我而言是徹底的偽善」。

面對記者再度質問對於當年屠殺的立場時,漢德克並未正面回應,僅表示現在不是回答「無知」質問的時候,「這是個非常漫長的故事,現在不是恰當的時刻。」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彼得·漢德克。(圖片來源:Anders Wiklund/Reuters)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