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思王曉波 課綱微調留待歷史論斷

2020/09/03
苦勞網記者

前台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海峽評論》創辦人、「台大哲學系事件」受害者王曉波7月30日逝世,今日(9/3)《海峽評論》雜誌社、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與王曉波家屬一同舉行追思會,包括前總統馬英九、前副總統吳敦義等人都出席致詞,紀念這位經歷國民黨白色恐怖、參與保釣運動,並在馬政府時期主導課綱微調的重要學者。

王曉波的妻女出席追思會並致詞向參與者致謝。(攝影:張智琦)

匪諜之子,保釣健將,台大哲學系事件受害者

王曉波1943年生於江西省鉛山縣,後因國共內戰隨父母遷移來台,母親章麗曼是中共地下黨員,因叛亂案被國民黨逮捕,1953年槍決於馬場町,父親也因「知匪不報」被判處有期徒刑七年。王曉波1970年就讀台大哲學系研究所時,以「茅漢」為筆名和王順合寫〈保衛釣魚台〉一文,點燃海內外風起雲湧的保釣運動。1972年,王曉波任台大哲學系講師,當年台大大學論壇社舉辦「民族主義座談會」,他鼓吹自由主義和保釣,1973年遭到警總拘留,雖然24小時後獲釋,但隔年便遭到解聘,系上共13位教師受到波及和牽連,史稱「台大哲學系事件」。直到1997年,哲學系事件獲得平反,他才得以重返台大任教。

王曉波1991年創立《海峽評論》,擔任總編輯,被認為是台灣少數的左派雜誌。他也參與成立「夏潮聯誼會」、「中國統一聯盟」、「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等組織。此外,由於他研究台灣史著作等身,在2013年馬政府執政時,王曉波獲聘為課綱微調檢核小組召集人,進行高中歷史、公民、國文課綱的微調,而在2015年引發高中生的「反課綱」運動,成為爭議人物。

昔課綱微調沸沸揚揚 今民團贊成慰安婦正名

王曉波一生既是「匪諜的兒子」,後來自己又成為白色恐怖受難者,同時也因為參與保釣運動成為「保釣健將」,不過如今年輕一代對王曉波的認識恐怕都集中在他主導課綱微調而引發的諸多爭議。

然而,回顧當年課綱微調的爭議,王曉波主張把「日本統治」改成「日本殖民統治」;「慰安婦」改成「婦女被強迫做慰安婦」;「接收台灣」改成「光復台灣」等等,結果被抗議學生質疑「如何證明慰安婦全都是被迫的?」「馬關條約是合理的」云云,王曉波也獨力舌戰學生,駁斥學生站在日本殖民者立場的皇民化史觀,強調慰安婦是聯合國定性的「軍事性奴隸」,加上「被迫」是避免有課本汙衊她們是「自願」,但當時這些論點仍被外界攻擊為「大中國史觀」。

有趣的是,今年8月14日的國際慰安婦日,婦女救援基金會等多個民間團體才共同舉辦記者會,呼籲國高中課綱與教科書將「慰安婦」一詞正名為「軍事性奴隸」,避免仍有民眾將慰安婦視為自願,似乎也是某種程度上替當時的課綱微調平反,也間接證實了王曉波的先見之明。

至於當時課綱微調的其他爭議,如有人質疑新課綱抹去「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等等,當時教育部則已經澄清微調並未刪除二二八和白色恐怖,反而將二二八從歷史課綱中「說明」欄的舉例,提高到「重點」的欄位。王曉波當時也為文直接點名國民黨白色恐怖的受難者,稱「何止參加祖國抗戰的李友邦被槍斃,還有鍾浩東、林正亨……。這部分的敘述放在『二二八』和『白色恐怖』的重點欄中,又如何沒有?」

馬英九:他的思想將化為永恆,留待歷史論斷

今日出席追思會的前總統馬英九表示,王曉波是他一生的「保釣啟蒙」恩師,他也曾和王曉波一起到美國和日本大使館抗議,從此和王曉波建立「革命感情」,成為莫逆之交。馬英九說,王曉波對他的另一個重要影響是對台灣史的關切,他肯定王曉波深入研究台灣史,還原了台灣抗日一代的事蹟,並編著出版《蔣渭水全集》,令他十分敬佩。

前總統馬英九出席王曉波追思會。(攝影:張智琦)

馬英九也提到,他當總統後希望可以扭轉「去中國化」課綱,所以邀請王曉波參加課綱修訂,但因為自己非常審慎,所以很多人批評他「撥亂反正不力」,王曉波當時也自稱「雙拳難敵四手」,讓馬坦言「是我做的不夠,讓他為難」。馬英九感性地說,雖然王曉波走了,「他的思想將化為永恆,能夠論斷他的,只有歷史。」就像王曉波留下的一段話:「知我者台灣,罪我者台灣,留下記錄,願留待未來歷史的批判。」

前行政院政務委員、前課綱微調小組成員朱雲鵬說,當年受王曉波邀請參加課綱微調,受到很多污名化,例如被說成是「黑箱」,但是實際上是國教院委託課綱微調,完全符合程序;另外有人說課綱微調後「刪除二二八」章節,但實際上是提高至重點欄位。朱雲鵬表示,很遺憾課綱微調後來被蔡政府「推翻」,直言課綱扮演散播種子的重要角色,可以散播和平,也可能成為散播仇恨的種子,「我們要秉持王曉波的信念繼續奮鬥下去。」

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王曉波是出色的哲學家和台灣史專家,研究著作等身,不僅恢復了抗日英雄林少貓等人的地位,也協助左翼政治犯陳明忠恢復自由,大讚他尊重史實,相信歷史會還他公道。

唐韻合唱團獻唱「安息歌」送別王曉波。(攝影:張智琦)

眾人一同歌唱紀念王曉波。(攝影:張智琦)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