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特蘭大槍擊案3》亞裔女性的種族化與情慾化歷史

2021/04/03
苦勞網特約編輯

加諸亞裔女性工人之上的歧視,至少可以追溯至19世紀中期,其形成的歷史,美國政府與主流文化難辭其咎。

南北戰爭後,1870年代的美國經濟蕭條,失業問題嚴重,媒體與政治人物將矛頭指向中國移民「搶飯碗」,民主黨籍加州州長指責中國「苦力」拉低工資,當時紐約最大報《紐約論壇報》也刊登仇華言論,助長排華風潮。

1882年,共和黨籍總統切斯特·阿瑟(Chester Arthur)通過《排華法案》,不但是美國首次在聯邦層級上立法限制特定族群移民或入籍,更是以法律明示官方排華立場。此後仇華事件劇增:1885年,28名華人移工在懷俄明州被150名白人礦工槍殺。1887年,34名華人移工在俄勒岡州被7名白人槍殺。同年,另外34名中國礦工在奧勒岡迪普溪慘遭屠殺。

如果《排華法案》合法化了仇華種族歧視,更早通過的《佩吉法案》則是正當化了對中國女性的刻板印象

1875年,代表加州的眾議員佩吉(Horace Francis Page)稱中國女性來美國賣淫,認為他們將危害道德與社會,主張立法禁止。《佩吉法案》明定不得招募來自「中國、日本或是其他任何東方國家」的「淫亂或不道德」的勞工,拒絕入美賣淫的女性入境。《佩吉法案》不但種族化了亞裔女性,更進一步將亞裔女性的情慾刻板化為「對白人的誘惑與威脅」,此後每位嘗試入境美國的中國女性,勢必得接受備受侮辱與歧視的審訊與體檢。

另一方面,美國主流文化持續加強對於亞裔女性的刻板印象。黃柳霜(Anna May Wong)是首位華裔好萊塢女明星,她在1920年代竄紅,卻發現自己絕大多數只能扮演「龍女」這樣充滿異國情調、危險、誘惑男人的情婦角色。1987年,導演庫柏力克(Stanley Kubrick)知名越戰電影《金甲部隊》(Full Metal Jacket)中,越南女性被描寫為拉客美國大兵的妓女。1990年,華裔女明星劉玉玲在電影《危險人物》(Payback)飾演性慾強烈的支配狂反派,綁架白人男主角。亞裔女性在大螢幕上被情慾化,要嘛被再現為無助的犧牲者,要嘛就是其情慾對道德與社會構成一大威脅。詹恩·芳認為,這些刻板印象進一步合理化亞裔女性被騷擾、甚至是遭遇暴力攻擊的問題。

黃柳霜主演的《龍女》電影海報。(圖片來源:Wikipedia)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