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稿】針對促轉會再度提出延任的聲明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21/04/12

行政院促轉會於今(12)日宣布將報請行政院長再度延任,結果待行政院長核定。本會對此感到十分遺憾。促轉會運作三年以來,僅是不斷舉行所謂專家會議、收集意見,未曾真正邀請政府機關各部會,著手銜接方案。我們反對促轉會以脫法方式,將階段性機關變相一延再延的做法。

2019年10月9日,促轉會代理主委楊翠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表示,促轉會正積極撰寫總結報告,因為總結報告需要嚴格的時程規劃,所以沒有延任的打算。並且自信對於促進跟推動轉型正義的相關政策規劃、需要的法案,以及未來永續性工作,都能在各機關持續推動。

但是,2020年3月民進黨總統大選勝選後,促轉會卻突然改口,要求延任一年。同年5月,同樣在立法院司法法制委員會,楊翠主委說,這1年要努力的主要有兩大方向,一是法制工具的研擬,二是透過跨機關的協商,把未來國家轉型正義近、中、遠程工作都規劃好,並承諾「會盡力而為」。

一年過後,2021年4月,促轉會再度提出延任要求,主要理由竟還是法制工具研擬和跨機關協商。促轉會原本自信2020年5月即可結束工作,究竟是何重大因素必須再延任?延任一年後,並未達成預定兩大目標,竟然再度要求延任。難道楊翠主委2019年在立法院的答詢只是信口開河?依據促轉條例,報請延任的要件是「未完成總結報告」,原本已將近完成的總結報告,在記者會延任的說明,居然隻字未提。促轉會的核心任務總結報告究竟是否已經撰寫完成?還是寫好了卻不提出?

促轉會透過今日的記者會表示,後續核心業務將放在「壓迫體制清理與究責」。但我們必須指出,這是促轉會核心業務,何以在第二次報請行政院延長時,才列為後續工作?過去三年是否延宕工作?而其針對「壓迫體制清理與究責」所列舉的工作項目是:「推動處置方案,持續發布調查成果,帶動社會討論,制定草案明定權責機關識別加害者」,是否能在未來一年內完成?促轉會延長時間愈久,才發現未完成的工作愈來愈多,究竟促轉會要延任多久才能把「促進」轉型正義的工作完成?

同時,我們希望行政院院長可以清楚說明他判斷促轉會應予延任的理由為何?如果促轉會沒有列出具體可完成的工作清單,也無法按照時程予以監督,是否就任其不斷延長?促轉條例賦予行政院院長單獨且絕對的權力,可以讓促轉會延任,不受國會監督。行政院院長若一而再、再而三讓促轉會予取予求,美其名是尊重獨立機關,實際上是行政院院長濫權,創造出一個破壞體制的「追求正義」的機關。我們要求蘇院長明確說明是否同意延任的理由,負起政治責任,並在期限內督促促轉會完成工作。

本會一再強調,追求轉型正義是台灣社會的共識,但是追求轉型正義的手段本身必須正當,不可長期處於脫法狀態,成為政黨的提款機。否則,這樣得來的「真相」也不會被台灣社會所接受。促轉會應致力於規劃未來政府機關的銜接方案,而非一再強調自己的重要性,違背原本階段性機關的法制規範。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奉勸促轉會不要成為「消費死人、欺騙活人、詐取選票」的御用機構
2021-03-28 關鍵評論網 張文隆/教育工作者、歷史研究者、社會運動者、專欄作家

媒體報導,阿美族人黃勳東3月17日癌末臨終前,促轉會親送罪名撤銷公告的公文,要讓政治受難者能清白返鄉入土為安。促轉會委員在病床旁向黃勳東說,今年3月27日的罪名撤銷儀式,二兒子會代表他出席「請他放心」,並正式告知,他的罪名已經撤銷。
這是促轉會開春以來最矯情、最噁心的代表作。
《促轉條例》第11條規定:「促轉會應於二年內就第二條第二項所列事項(一、開放政治檔案。二、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三、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四、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五、其他轉型正義事項),以書面向行政院長提出含完整調查報告、規劃方案及具體實施步驟在內之任務總結報告;有制定或修正法律及命令之必要者,並同時提出相關草案。」
促轉會成立三年來到底做了什麼事?坦白說,就是:「打假球、帶風向、講幹話。」
促轉會幾波的罪刑撤銷公告,根本就是撿拾其他機構的現有成果,重新包裝後再拿出來販售推銷,然後往臉上貼金說是自己的成果。而且扁政府時代已經頒發「回復名譽證書」給受難者,如今促轉會再搞個「罪刑撤銷公告」政治大拜拜,根本就是畫蛇添足,一點意義也沒有。這就是打假球。
所謂「壓迫體制權力金字塔」,不過是把大家的常識變個把戲,然後「換湯不換藥」繼續拿出來推銷。
從蔣介石到軍法官的角色,這大家早已知道,不需要促轉會再來看圖說故事。促轉會明顯在採取圍魏救趙策略,將風向帶至「從蔣介石到軍法官的角色」,讓大家目光焦點轉移至此,從而忽略「壓迫體制權力金字塔」最根本部份、也就是「特務與線民」的罪責。
公布檢察官是誰,能怎樣?公布法官是誰,又能怎樣?受害者的起訴書與判決書,早就有這些資料。就算公布蔣介石從中扮演的角色,這同樣不是受害者及其家屬最關切的。
我們知道白色恐怖有太多的冤案、假案、錯案,而這些冤假錯案通常是在「特務與線民」羅織下造成的,等檢察官和法官接手時,大勢幾乎已經底定了。白色恐怖冤案、假案、錯案最主要的製造者——特務與線民,竟然連一點點責任都不用負,哪怕是一絲絲微弱的道德譴責都沒有。
促轉會原本是想裝作沒聽到,現在知道不能裝了,就改採拖延戰術。舉辦公民審議會議,針對監控檔案的紀錄到底是真是假、​被監控者的隱私怎麼辦、檔案上無法辨認真偽的隱私是否公開等議題,進行多元討論。問題是,目前連政治受難者本人「花大錢、親自去」都調閱不到,所謂「舉辦公民審議會議」根本又是在帶新的風向。
今年2月26日,促轉會副主委兼發言人葉虹靈受訪指出,過去比較沒有辦法積極推動移除威權象徵的是國防部、退輔會與教育部,該會也一直積極與國防部協調。現在新任國防部長邱國正上任,希望再次啟動討論。
搞了三年,還在講幹話。
前述的《促轉條例》第11條不是已經清楚寫明了嗎?促轉會放著立法管道不做,成天拿協調、討論來搪塞。這不是講幹話,什麼才是講幹話?
如今上述故事,更是「三合一集大成」,跟黨國時代的官僚一個樣,想要用樣板故事表示促轉會很認真在幹。
身為促轉委員,不思抓住大方向,尋思協調各部會提出方案,甚至邀請各方立場代表開「聽證會」,然後擬定法案提出解決之道。反而去做枝微末節的事情。這不是矯情,什麼才是矯情?這不令人作嘔,什麼才令人作嘔?就好像一個艦長,不指揮他的軍艦作戰,而是跑去開火砲射擊敵人,有這種艦長嗎?
奉勸促轉會,不要在演戲了,你們的任務是針對:「一、開放政治檔案。二、清除威權象徵、保存不義遺址。三、平復司法不法、還原歷史真相,並促進社會和解。四、不當黨產之處理及運用。以書面向行政院長提出含完整調查報告、規劃方案及具體實施步驟在內之任務總結報告;有制定或修正法律及命令之必要者,並同時提出相關草案。」
趕快完成你們該完成的總結報告吧。行政命令能做,就委請行政院下令。如果該立法,就快點邀請各方立場代表開聽證會,然後擬定法案提出解決之道。
針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就直接草擬特別法,因為「特別法優於普通法」,過去促轉會講的幹話就不是問題了。讓我們瞧瞧,到底是哪些立法委員會投下反對票?這樣,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至於「蔣介石銅像」,一樣也可以直接草擬特別法,將全國各地(包括中正廟)的蔣介石銅像全部遷往桃園大溪的「兩蔣文化園區」;若有特殊原因必須留在原址,那就請主管機關提出申請,經總統核可後辦理。因為「特別法優於普通法」,促轉會講的幹話同樣不是問題了。同樣,讓我們瞧瞧,到底是哪些立法委員會投下反對票?讓我們瞧瞧,到底是哪些單位會提出申請,然後總統又會批准哪些申請?這樣,海水退潮就知道誰沒穿褲子。
且讓我們睜大眼睛看看誰在阻擋轉型正義吧。我們之所以這麼語重心長,就是不希望促轉會成為一個「消費死人、欺騙活人、詐取選票」的御用機構。

為何促轉會延畢?網友一句話突破盲點:民進黨自己也很怕
2021-04-13 中時新聞網 鄭年凱

促轉會昨日召開記者會,宣布將向行政院提出再延任一年,並強調新一年的工作將是「貫徹究責」、「協力共進」、「深化法制」。促轉會並強調「未來台灣需要一個有時限的專責機關」。主委楊翠表示,轉型正義的工作不能間斷;她也強調,促轉會不會成為「萬年促轉會」。楊翠的說法引發網友討論。就有網友指出,民進黨自己也很怕促轉會未來政黨輪替後成為其他政黨的鬥爭工具,其實也根本不敢讓它成為一個常態機關。
楊翠在記者會中指出,促轉會不會「無限期延長」,延任之後會對《促轉條例》做盤點並提出相關修法,會有明確任期;「台灣需要一個有時限的專責機關」,促轉會這一年將檢討促轉會「轉型後」的功能。
對於促轉會再度提出延任,政院回應原則上支持,但外界有質疑聲浪。此話題已引發議論。有網友分析,民進黨自己也知道促轉會這個政治鬥爭的工具相當好用、愛不釋手,但他們也很擔心,若有一天政黨輪替了,這個強而有力的武器若落入敵手,後果恐不堪設想;而民進黨也希望在這段期間,盡可能使用促轉會這個行政資源來鞏固政權。
而對於促轉會表態將再延一年,台灣民間真相與和解促進會昨日發表聲明表示「十分遺憾」:促轉會運作三年以來,僅是不斷舉行所謂專家會議、收集意見,未曾真正邀請政府機關各部會,著手銜接方案。真促會認為,追求轉型正義是台灣社會的共識,但是追求轉型正義的手段本身必須正當,不可長期處於脫法狀態、成為政黨的提款機;否則,這樣得來的「真相」也不會被台灣社會所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