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談】高等教育公共化論壇: 從補助私校學生學費政策談推動高教公共化進程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23/10/04

【時間】2023年 10 月17日(二)下午二點至五點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 3A會議室

【議程&報名表單】 https://reurl.cc/9RVjL8
(因場地座位有限,填寫表單者當日得優先入座)

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2022年發佈的研究報告揭露:台灣政府常態補助公私立大學的教育經費,僅佔我國GDP的0.39%(即便含競爭型補助仍不到0.5%),不但與OECD國家平均達1%相比落差極大,更在OECD各國相比居「倒數第一」。

回顧台灣高教發展歷史,自1960年代鼓勵私人興學設立專科學校,再到90年代容許浮濫私立專科升格改制科技大學,始終存在嚴重輕忽政府責任問題。導致迄今大專院校僅三成多容量為公立,多達六成以上為私校。私校辦學經費來自政府僅約兩成,逾六成倚靠收取學雜費營運,辦學經費相較公校明顯不足,生師比與軟硬體受限,一旦生源減少學校即面臨經營危機,種種辦學亂象隨即叢生。

因此重點是「大學沒錢」出路為何?過去主導高教政策輿論各大校長們或私校董事會訴求的,往往要求「調漲學雜費」,而非要求政府承擔應有責任。弔詭的是,高教經費不足,為何不是要求政府多出錢?我國政府與各國相較,真有盡到責任嗎?我國GDP近十多年來大幅增長,難道沒能力以合理稅收充實財政以挹注回饋高等教育嗎?

諷刺的是,過去這些不易出現的討論,直到日前政府一反常態地主動拋出將補助七十萬名私立大專校院學生學雜費,各界才驚覺,原來我國政府有能力增加挹注高教經費,而且也可以這麼做來改善高教經費結構。事實上,台灣2023年GDP預估約為七千九百億美元,約二十四兆新臺幣,若真正能夠逐年增加,以比照OECD國家政府補助高教經費平均達GDP的1%為目標,至少將可再讓我國高教增加約一千億政府補助!

若能透過此次契機,讓社會大眾認清我國高教的問題確實存在政府挹注不足的歷史錯誤,且應該改正朝向高教公共化的方向,我國高教的未來還大有可為。此刻我們更需要積極倡議並提出要求高教公共化的未來出路。讓可能一時的選前角力,成為長期的政策發展方向。當然,在要求政府增加公共經費投入促進高教公共化、讓國家角色在台灣高等教育發展中擔負起本來即應負起的責任,我們同時也認為:私立大專院校必然需要接受更進一步來自國家與社會的監督與管理。
高教工會特別規劃此次論壇,期望打鐵趁熱,透過理性且具有建設性的公開討論,集思廣益,集結眾人之力、共同推進台灣高教產業朝向公共化的正確道路邁進!

1400-1500
【論壇一】從補助私校學生學費政策談高教公共經費提升的必要性

•評價補助私校學生學費政策
•台灣高等教育公共經費投入不足的現況與後果
•少子化的危機與契機

主持人:何東洪 老師(輔仁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與談人:
- 周 平 老師(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高教工會理事長)
- 邱毓斌 老師(屏東大學社會發展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 陳政亮 老師(高教工會前秘書長)

1500-1520 中場休息

1520-1620【論壇二】公共化過程中對私校的監管配套

•私校董事會公益董事進駐的必要性
•私校校長遴選制度的民主化(對齊公校)
•財務監管比照公校(適用政府採購法)
•教職員勞動條件比照公校(含退休制度等)
•私校退場過程不應再保留「轉型」之漏洞

主持人:陳書涵 主任(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
與談人:
- 陳信行 老師(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系教授)
- 鄭斐文 老師(東海大學社會系副教授)
- 林柏儀 主任(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
- 吳明孝 老師(義守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系助理教授)

活動日期: 
2023/10/17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