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25/02/07
近期台灣政府與媒體頻繁報導喪屍電子煙內含依托咪酯(Etomidate)的問題,然而基層警員與成年電子菸民卻接連反應,現行依托咪酯初篩試劑準確度堪憂,導致許多僅使用尼古丁電子菸的民眾遭受不當刑事處分,甚至被依《毒品危害防制條例》偵辦,此情況引發執法濫權與侵害人權的疑慮。
初篩試劑準確度低 民眾遭誤判拘留
根據執法單位人員透露,部分依托咪酯初篩試劑存在嚴重誤判問題,即便電子菸油內不含依托咪酯,仍可能在初篩時呈現陽性,隨後送至實驗室檢驗才證實僅含尼古丁、無毒品反應。然而,由於初篩結果已足以構成刑事偵辦依據,不少民眾因此遭到警方拘留甚至上銬,嚴重影響人權。
有受害民眾指出:「前天因為抽電子菸被警方攔查,結果初篩驗出依托咪酯陽性,直接被帶回警局,還上銬關了一整天,最後才發現是誤判。」更有網友抱怨:「這些試劑的準確率根本低得離譜,有時候便利商店買的紅牛、美祿飲品也會驗出毒品反應,警方這樣離譜的執法方式真的讓人很困擾。」
網友:試劑準確率僅30% 應避免過度依賴初篩
有網友表示,部分依托咪酯初篩試劑的準確率僅約30%,且試劑的判讀方式過於模糊,需依據顏色變化、沉澱感、結凍狀態等因素判斷,增加了執法的不確定性。有專家指出,這類試劑在國際間亦非標準檢驗方式,台灣政府應審慎檢視其適用性,避免因試劑誤判造成無辜民眾遭受不當刑事處分。
政府應正視執法爭議 避免濫權侵害人權
目前電子菸在台灣屬於行政違規,但因初篩試劑問題,部分菸鹼使用者卻遭誤判為持有二級毒品,使案件進入刑事偵辦程序。基層員警與民間專家皆呼籲,政府應檢討依托咪酯初篩試劑的可靠性,並確保執法符合比例原則,避免造成司法資源浪費與侵犯公民基本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