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出入併入台灣金控引爭議 財長:政策性功能仍在

2007-10-08 11:51/陳林幸虹

政府百分百持有的3家公股銀行,台灣銀行、土地銀行以及中國輸出入銀行,預計明年1月1日成立「台灣金控」並掛牌營運。財長何志欽以及金管會主委胡勝正8 日赴立法院,對3家銀行合併後的影響評估提出報告。何志欽強調,雖然輸出入銀行不屬於商業銀行,但合併後的政策性功能仍存在。

台灣金控未來成立後,將把主要任務在於配合政府經貿政策,提供金融支援,協助廠商拓展對外貿易、和海外投資的中國輸出入銀行共同合併,但這引發立委質疑。立委認為,輸出入銀行當時成立,有相關法源依據,現在改變形式,成為台灣金控,已經侵犯立法權。國民黨立委賴士葆說:『整個來講,中國輸出入銀行名存實亡,以台灣銀行來掛帥,就是道地的商業銀行,輸出入銀行業務受影響,中小企業受影響,輸出入銀行整個外交關係受影響。』

不過,台灣銀行董事長蔡哲雄指出,規劃3家公股銀行合併,都有詳盡的評估報告。他指出,以日本為例,日本輸出入銀行已經和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國民生活金融公庫,農民金融公庫等5家政策性銀行,合併成日本政策金融公庫,把政策性功能融入到政策金融公庫。財長何志欽也強調,輸出入銀行併入台灣金控,功效不改。他說:『大的規模,大的範疇,是它的必要條件,在這個必要條件之下,在各方面的經營效率,人事預算法規做最好的整合,才能把綜效發揮出來。』

財政部次長劉燈城也指出,台灣金控並非因應明年總統大選而草率成立,1998年還是國民黨執政時代,當時財長邱正雄就曾規劃台銀、土銀和中信局合組台灣金控。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