輸銀納入台灣金控為去中國化? 財部:日政策銀行也合併

2007/10/08

2007-10-08 15:54/記者曹逸雯/台北報導

針對具有政策性任務的中國輸出入銀行,將一併納入即將成立的台灣金控,8日在立法院遭到不少立委質疑,在野黨立委更抨擊將輸銀納入台灣金控是為去中國化,台灣銀行董事長蔡哲雄則表示,日本的輸出入銀行也併入國營金控。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今日邀請財政部、金管會就「由台灣銀行、台灣土地銀行與中國輸出入銀行三合一規劃相關影響評估」報告,目前台銀等3家銀行董事會已通過台灣金控相關申設文件,並於9月6日向金管會遞件申請,預定明(97)年1月1日成立並掛牌營運。

對於行政院規劃由台灣銀行、台灣土地銀行與中國輸出入銀行三合一合組「台灣金控」,包括李紀珠、羅明才、費鴻泰、賴士葆等多位立委均質疑,輸銀是政策性的專業銀行,在只講求獲利的金控底下是無法執行其政策性任務。

費鴻泰等立委也質疑,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架構下,輸銀是唯一能合法補貼出口的金融機構,如果將輸銀消滅,將降低廠商出口競爭力,無法和享受補貼優惠的對手國競爭;李紀珠也質疑,為何各國輸銀均是獨立經營、不吸收存款,主要就是在隔絕存款人的擠兌風險,因此根本不應併入台灣金控。

賴士葆也抨擊行政院無視立法權,輸銀是依據「中國輸出入銀行條例」設立的,只要條例還在,就不能消滅,他並直言,這根本不是世界趨勢,而是選舉趨勢;羅明才則諷刺的說,其實這些都不是問題,主要的就是凡是有中國名稱的就要去中國化,換言之就是要消滅「中國」嘛!

對於立委一再質疑的政策性專業銀行能否併入金控的問題,台銀董事長蔡哲雄則代財政部表示,1999年日本政府推動以協助經貿發展為成立宗旨的「日本輸出入銀行」與海外經濟協定基金合併為「日本國際協力銀行」,以減少政策性金融機構的數目,提升經營效率。

同時,日本參議院更於今年5月通過「日本政策金融公庫法」,將國際協力銀行與中小企業金融公庫、國民生活金融公庫、農林漁業金融公庫等4家政策性銀行合併,預計在明(97)年10月成立「日本政策金融公庫」。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