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剛

堪薩斯大學社會學博士,東海大學社會學系教授,研究和教學領域是社會學理論、社會運動、社會變遷。著有《小心國家族:批判的社運,社運的批判》、《四海困窮:戰雲下的證詞》、《求索:陳映真的文學之路》、《橙紅的早星:隨著陳映真重訪台灣1960年代》等。

文章列表

2013/04/25
  • 當代文化研究
回顧戰後以來台灣的文學界,陳映真佔據了一個
2010/11/14
  • 2010台灣社會住宅論壇
【摘要】住屋權利是包括了工作權、健康權、教育權、社會保障權……等等都可謂之「社會權」的一項,而且是很重要的一項。對這些領域,尤其是住屋,我當然是外行。
2008/12/11
  • 中國時報
野草莓學運既已告一段落,該是認真反省的時機了。作為一個社會學者,我想從我看到的一個意味深長的社會學現象出發:何以一個以青春之名的抗議之旁,竟圍繞著那麼多的對之呵護支持的中老年民眾?
2008/11/12
  • 中國時報
集遊法是該全盤檢討,因為它形式上違反了憲法所保障的言論與集會自由,實質上成為了各執政黨鎮壓人民異議的工具──這幾乎是沒得爭議的。
2008/04/01
  • 中國時報
報載:「總統當選人馬英九提出『中正紀念堂』違法改名無效,要用民調尋求社會共識。
2008/03/19
  • 中國時報
新世紀以來,每一次的選舉都是一次社會基本道德及語言的向下運動。不幸的是,這個向下不是自由落體,而是螺旋以降,一次一轉,每轉愈下。
2006/10/12
  • 公共論壇
在這個新生的百萬人反貪腐運動尚未喝滿月酒之際,就有不少學者迫不及待地以各種標準檢驗它。張茂桂教授的〈為何還不是新公民運動?〉即是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