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過剩反撲 引爆全球崩盤

2009/03/03

 還記得昔日美好的日子?那時我們習慣談論「次貸危機」,有些人甚至認為那次危機能予以「遏制」。噢!真令人懷念!

 今天我們曉得,次級房貸不過是問題一小部分。就連整體不良房貸,也只是出狀況的一部分。我們活在一個充斥麻煩借貸者的世界,從大型購物中心開發商,到創造「奇蹟」的歐洲經濟體。新的債務問題不斷湧現。

 這場全球債務危機是怎麼發生的?為何範圍如此廣闊?答案可在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柏南克四年前的演講中找到。當時他試圖安撫人心,但話語卻暗示了日後的崩盤。

 這場《全球儲蓄過剩和美國經常帳赤字》演講,對廿一世紀初美國貿易赤字飆升提出新奇的解釋。柏南克認為,原因不在美國,而是在亞洲。九○年代中期,亞洲新興經濟體是資金主要輸入國,它們從國外借貸資助開發。但九七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後,這些國家開始藉屯積大量海外資產來保護自己,實際上是把資金出口到世界其它地方。

 結果世界被低息資金所淹沒,只得尋找出路。

 那些資金大部分來到美國,造成我們巨大的貿易赤字,因為資金流入的反面就是貿易赤字。不過柏南克講的雖然正確,錢卻也流到其它國家,尤其許多較小的歐洲經濟體,按金額來說,流量比美國小得多,若對照其經濟規模,卻又大得多。

 然而,全球過剩的儲蓄大多仍落腳美國。為什麼?

 柏南克提到「我國金融市場的深厚和老練(外加其它因素,使美國家庭很容易取得房產財富)」。深厚?的確,但老練?您可以說美國銀行家被長達四分之一世紀解除管制的熱情所驅動,在尋求老練手法隱藏風險和愚弄投資人來自肥方面,可謂領先全球。

 其它接受大筆資金流入的國家,其金融體系許多也是門戶洞開,管制鬆散。這或許能解釋兩、三年前保守派的歌功頌德和今日經濟災難之間幾近怪誕的相互關係。卡圖研究所(Cato Institute)的報紙寫道:「改革使冰島成為北歐之虎」。傳統基金會一篇文章的標題是「愛爾蘭如何成為凱爾特之虎」;另一個標題則是「愛沙尼亞經濟奇蹟」。如今這三國都深陷危機。

 有段時間,資金的湧入在這些國家創造出財富的假象,就如同這類資金帶給美國屋主假象:資產價格上揚,幣值堅挺,一切看來都很好。然而泡泡遲早會破,昨天的經濟奇蹟,今天成了殘廢,那些國家的資產蒸發殆盡,債務卻如假包換。由於大部分貸款是以其它國家貨幣計價,這類債務負擔特別沉重。

 傷害不限於原借貸者。在美國,房市泡泡主要出現在沿海,但泡泡破裂時,工業製成品的需求、特別是汽車,也跟著垮掉,這對美國工業心臟地區傷害尤重。歐洲的泡泡主要也出現在外圍地帶,但從未有過金融泡泡,歐洲製造業核心的德國,工業生產因仍出口劇降而下滑。

 假如您想知道這場全球危機從何而來,不妨這麼想:我們正在目睹過剩的反撲。

 儲蓄過剩依然存在,且更甚於已往,突然變窮的消費者如今重回節儉,過去為過度儲蓄提供宣洩口的全球房地產榮景,已演變成全球崩盤。

 我們正被一場全球節約弔詭所苦:世界各地對儲蓄的渴望,已超過企業有意投資的金額。其結果是一場令每個人景況愈來愈糟的全球性衰退。

 我們就是這樣陷入眼前的亂局,而我們仍然在尋找出路。

 (克魯曼為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本報國際新聞中心楊明暐摘譯)

建議標籤: 
事件分類: 

臉書討論

回應

全球債務危機,真的只是債務而已嗎?或許吧。當這世界人口越來越多,資源越來越少,人們持續的破壞自然環境,卻不願意面對接下來的問題。
當人越來越多勢必要有更多工作機會,但想想看,更多工作機會從何而來?
當財富越來越集中在有才有能的富有者身上時,那麼消費者從何而來?
當人民越來越多的時間花在工作上,忽略其他,那麼還會有其它能夠工作所形成的消費者?
1個人長時間工作並不代表這份工作可以帶來更多收入更多消費。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人們認定富者所帶起的經濟能夠有其影響力?
更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們的觀念轉變,挪用未來的資源為現在使用,那資源殆盡時的未來卻與我無關。
或許這樣的想法過去如此,現在如此,不久的將來更是如此。

金融市場的深厚和老練,能夠解決現在的金融危機?還是形成假象?再一次的將未來人民的資源挪為現在使用,那麼現有體制上所有問題有解決嗎?
過去的泡沫經濟一詞,現在的金融危機一語所能代表的難道不是那些號稱對"金融市場"有深厚和老練認知的人該認真想想,問題所在?問題不大......但人心才是這個世界危機的開始。沒有互助合作,沒有關心,沒有那麼一點為了下一代的心預做保留。
儲蓄,將過去累積的拿出來用,信用卡,將未來資源挪為現在。哪個好哪個不好?不管如何都將面對接下來的債務世代。你我甚至下幾世代都將為此付出,該做什麼該走哪步路都是你我將面對的。更是你我未來必須面對的。

西方國家吃香的喝辣的, 債留全球子孫, 還怪東方國家錢太多到處儲蓄, 使他們誤判自己的經濟實力 ??
太超過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