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誰是啃老族?

2010/03/02

* 2010-03-02 * 中國時報 * 【古允文】

 不同世代之間總是存在著難以跨越的鴻溝,諸多我們這些正值盛年世代的觀點,常常不自覺地隱含強烈指責年輕世代的價值判斷,縱然有些是來自「恨鐵不成鋼」的心理,但更多則是自以為是的刻板印象,「啃老族」此一標籤年輕世代的用語就是一個例子!

 最近根據勞委會分析主計處資料,發現我國主要長期失業者並非大家想當然爾的「中高齡勞工」,僅占二成七;而是二十至三十四歲的年輕人占最大宗,占總失業人口的四九.五%;學歷在大專院校以上者更占四成多數。勞委會對於此一現象表示,現在年輕人教育程度普遍提高,假若無經濟壓力,對工作條件的要求較高,並不願屈就。其次則為年輕人習慣依賴家庭、被過度保護有關,亦即所謂的「啃老族」,這些人長期依賴父母提供經濟資助,在無經濟壓力的環境下,自然不願主動進入就業市場…。

 於是,錯的是年輕人,但真得是如此嗎?其實,青年失業與非典型就業的升高已經不是新聞,筆者的研究團隊在九十三至九十五年獲國科會補助進行三年的相關研究,即已指出這個趨勢,但當時的勞政部門多還專注在「中高齡勞工」,對此的關注較少。為了進一步瞭解年輕世代面臨的真實處境,我們特地架設一個網站進行網路調查,除了於行政院勞委會職訓局的「就業e網」上建立連結,並請勞委會各就業服務站、各校畢業生服務組鼓勵符合研究對象的受訪者主動連結相關網站,進入問卷選單填答問卷,共計有二四九三人完成問卷。

 我們以失業風險一(是否曾失業、失業期間在一年以下、失業期間在一年以上)與失業風險二(是否曾失業、失業期間與可就業期間比的長短)來看年輕世代的就業處境,結果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綜合失業風險一及失業風險二,家庭階層屬於下階層者的失業風險較高的;需負擔家計的青年,其失業風險亦高於無需負擔家計者。

 這個發現顛覆了我們對「啃老族」的刻板看法!簡單來說,家境好、有足夠資源供應青年在家「啃老」的,所面臨的失業風險較低,也就較不會成為「啃老族」;相反地,家境不好、需要想辦法負擔家計的青年,面臨的失業風險較高,還可能被汙名為「啃老族」,但這其實不是他們所願意的,而是當前社會諸多不平等的發展所致。隨著台灣貧富差距的擴大,好的家庭背景、好的教育、好的職業、好的收入已經成為一道上升的人生扶梯,他們有資格啃老但卻不會啃老;而在另一端,卻陷入貧窮的循環,他們沒資格啃老卻被迫要啃老(其實,說不定父母自顧不暇,也根本沒有老給他們啃)。

 這樣的兩極化社會結構,才是我們真正應該關心的,至於「啃老族」就當成是世代間的一個誤會吧。

 (作者為台灣大學社會工作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臉書討論

回應

作者恩師 詹火生 恰好是頂客族.

開法拉利跑車 的勞委會主委.

工運人士 一定 認識

713慘案當事人 孫震 當校長時的機要秘書.

留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