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主編:邱佩青
國光石化於彰化大城的工業區開發計畫,於今日(6/10)進入「健康風險評估」議題專家會議階段,由國光石化委託的弘光科技大學職業安全與防災研究所副教授陳秀玲進行健康風險評估報告。
陳秀玲針對危害性鑑定、有害物質暴露量、風險評估及流行病學資料分析等項目提出報告,並於結論中表示,包括多氯戴奧辛、鎘、鉛等致癌物質,經由飲食途徑而可能產生的健康風險,以及非致癌的風險推估結果等,皆為「可接受之風險範圍」。
然而,各環保團體和公衛學者皆提出質疑,認為這份評估報告從最根本的數據規範、計算方式與評估工具,到資料庫的完整性、更新度等各方面都有問題,因此有「低估風險」的疑慮。
「環保署的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已經達到社會共識了嗎?」地球公民協會副執行長王敏玲質疑,目前採用的技術規範本身就有爭議空間、未能讓人信服,而基礎有問題,討論出的一切就有很大問題。台灣大學職業醫學與工業衛生研究所副教授吳焜裕進一步批評,這份採用美國加州環保局模式的健康風險評估,不僅資料過舊,也沒有科學證據的呈現,規範錯了、公式也錯了,根本不知道如何來討論、判斷其正確性與否。「資料是抄來的,都已經鑑定好了,各種新的物質沒有做鑑定,因為我們不會鑑定什麼是致癌物,所以人家說是就是,人家說不是就不是」吳焜裕說。
究竟這份評估採用的技術規範的可信度如何?在開發單位的簡報中,寫著「本計畫依行政院環境保護署99年4月9日公告之『健康風險評估技術規範』作業要點執行。」這也意味著,大城工業區開發案的健康風險評估,是至今第一個採納這個規範來做的開發案,「所以我們這個計畫是白老鼠……」會議主席、台大環境工程所教授蔣本基輕輕地說。
另一個批評的焦點,在於風險加乘效應的評估上,開發單位僅將大城及中科二林兩工業區之「交界」納入計算,被批評為「缺乏誠意」、「自我設限」的做法,環團認為應針對鄰近工業區,包括麥寮及中科二林的汙染排放量及加乘效應,做更完整的評估。
事實上,由於從工業製程的中間產物到副產物,相關的廠商目前都不肯透露資料,如使用的化學清單等,因此這份健康風險評估最大的問題,就在於其中雖有滿滿好幾頁下來的模擬數據、表格、計算公式,但就是沒有「根據」,只有「抄來的」資料。開發單位也坦承,汙染範圍的問題,受限於目前拿到的數據,「因為中科不是我們做的,所以不能計算風險」陳秀玲說。
彰化、雲林地區人民的健康風險,早已不只是國光石化的事,也是鄰近的大工業區台塑六輕、中科這些「國家重大建設」數年來的事,很快的,那也將是全台灣人的風險。
「許多新的化學物質、還不確定的有害物質,要怎麼辦?」綠色主張工作室成員黃以琳質疑,開發單位參考衛生署的兒童暴露參數表,資料更新只到民國97年;而流行病學的分析也過於草率,缺乏疾病與器官之間交互作用的研究,她表示,該份報告上都自己坦白,本計畫在流行病學方面「未能看到因果分析」,那這種健康風險評估的可信度何在?
彰化縣環保聯盟總幹事施月英也表示,開發單位應呈現營運前到營運後第一期、第二期等不同時程的癌症資料,而以中南部的石化業的大範圍影響來看,癌症的評估範圍也至少要到達台南、並區分採納各鄉鎮資料。施月英說,台灣的地質環境不同於美國,單就美國的參考資料做評估,根本看不出區域的特殊性。她也指出,開發單位竟然完全沒有針對緊急狀況如漏氣、爆炸等的應變,「根本是不可思議的評估報告,希望趕快退件」。
彰化環保聯盟理事長蔡嘉陽則指出,彰化為全台糧倉,生產稻米占全台4成以上,汙染物從植物累加到海產、豬肉、蛋奶類等等,致癌風險可能擴散各地,應讓全台灣人知道。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也指出,此暴露期未依兩性平均餘命分別計算,明顯低估女性健康風險;而持久性危害物質的累積期間,也可能遠超過報告書所寫的70年。另一個問題,則與同樣備受爭議的供水計畫有關,由於大城工業區計畫取水自大度攔河堰,將造成河床飛沙,降低空氣品質,進而導致呼吸道、眼睛方面的疾病,這方面應有綜合評估。
回應
Re: 這個評估像拿我們當白老鼠 環團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 律師 蔡 雅 瀅...
Re: 這個評估像拿我們當白老鼠 環團
我一直很納悶,他們的標準是什麼?
可排放標準應按照自來水可飲用標準。
Re: 這個評估像拿我們當白老鼠 環團
已做更正,謝謝提醒。
Re: 這個評估像拿我們當白老鼠 環團
昨日審查白海豚,今日審查檢康風險,環保署「配合政策」在快馬加鞭了。
但如同中科四期環評大會,環評大會讓你們吵、讓你們發言、讓你們抗議,但最後環評決策時還是將這一切拒之於門外,匿名投票、黑箱決策!
好一個民主程序!
非得逼環保署事前公布環評委員名單,並且記名投票!
Re: 這個評估像拿我們當白老鼠 環團
我跟蔡嘉陽一樣比較擔心的是有毒物質透過食物鏈的生物毒物累加效應,全世界大概很少找到一個政府會在重要的水產及畜產區域拼命地建置高污染的工業區,都會區的政客與人們別以為這些不在你們家隔壁就不關心.雖然這些企業都聲稱符合排放標準,但到底這些物質會不會被生物所分解排出,如果不會,那麼透過生物毒物累加放大作用,對常居於食物網上層的人類而言是很危險的.環保署公布的這些標準到底有那一些化學物質會有毒物生物累加效應?是否有相關學理依據或是測試?可別拿台灣人民的健康及當地及弱勢農漁民的生存權來當企業與政客的白老鼠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