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喝的水、用的水從哪兒來? 桃園縣、台北縣三百多萬人每日農業、民生與工業用水都由石門水庫與板新水廠所提供,然而石門水庫究竟還能活多久?未來我們還有水可用嗎?現在政府打算以6年時間上限250億元整治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以確保石門水庫營運功能。我們希望藉由石門水庫集水區守護員的培力,能讓更多國人瞭解石門水庫現階段遭遇的問題與政府目前的治理策略,進而共同參與守護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工作,並推動大漢溪流域長期親水教育與關懷。本次活動將帶學員實際走訪石門水庫集水區,名額有限、機會難得,歡迎台北縣、桃園縣鄉親踴躍報名!
時間:96年12月27(四)08:30~12月28(五)18:00 地點: 室內:達文西瓜藝文館(大溪鎮和平路17號) 戶外:石門水庫集水區 主辦單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招生人數:台北縣民(板新水廠供應區)及桃園縣民優先共計15人 費用:每人收費500元(支應餐費、保險及部份交通等) 聯絡人:自然步道協會 02-2358-3839/專案聯絡人:陳建志0917-279100/水患治理監督聯盟 曾瑾珮執秘:0911-128236
詳細活動內容及課程表:
日期 | 時間 | 活動主題 | 講師或負責人 | 地點 |
12.27(四) | 08:30-08:50 | 學員報到 | 主辦單位 | 達文西瓜
藝文館 (大溪鎮和平路17號) |
08:50-09:00 | 開幕與工作坊說明 | 主辦單位 | ||
09:00-10:30 | 大漢溪流域的美麗與哀愁~
文史回顧與板新集水區環境公民現場直擊 |
板橋社大生態環境關懷社
陳健一老師 |
||
10:30-10:40 | 中場休息/Tea Time | 主辦單位 | ||
10:40-12:10 | 石門水庫集水區的地質環境與工程治理的觀察與省思 | 台灣大學地質系
陳宏宇教授 |
||
12:10-13:00 | 午餐時光 | 主辦單位 | ||
13:00-14:30 | 透視石門水庫治理條例之資訊公開與民眾參與 | 綠盟常務監事
賴偉傑老師 |
||
14:30~14:40 | 中場休息/Tea Time | 主辦單位 | ||
14:40~16:10 | 目擊石門集水區整治工程
後之公民省思 |
南港社區大學
梁蔭民老師 |
||
16:10-16:20 | 中場休息/Tea Time | 主辦單位 | ||
16:20~17:20 | 綜合座談:在地發聲~
從大漢溪整體流域管理與跨縣市治水談永續石門集水區願景與行動策略 |
(主持)民間水患治理監督
聯盟石門小組陳儒東召集人 與談各界: 綠色陣線協會 林長茂顧問 桃園環保協會 盧敏惠理事長 (擬邀原住民地區代表) 泰雅爾族民族議會 OMI牧師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聖經學院 拔尚(蕭世暉) |
||
12.28(五) | 07:50~08:00 | 學員報到 | 自然步道協會 | 大溪大慶洞
(武嶺橋旁) |
08:00-12:00 | 造訪巴陵橋、桃113縣道及下高義沿線水土治理環境議題 | 綠色陣線協會林長茂顧問
民間水患治理監督聯盟曾瑾珮執秘 |
大溪大慶洞
到下高義 |
|
12:00-13:00 | 午餐時光 | 下高義 | ||
13:00-17:00 | 造訪巴陵壩、蘇樂、高義橋(寶里苦溪)、榮華壩、湳仔溝等處的河段 |
下高義到大溪 | ||
17:00-18:00 | 晚餐有約戶外踏勘分享會
分組報告與討論後續守望 |
達文西瓜
藝文館 |
||
18:00 | 結束賦歸/珍重再見 |
報名表
|
報名方式:即日起將費用於12月25日前劃撥19601743戶名: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並請將完成的劃撥單與報名表傳真到協會: 02-2351-6291,或親臨步道協會(地址:北市羅斯福路2段35巷15號2樓)辦理繳費均可。
回應
Re: ~攜手找水源 建立親水教育推廣模式~
我住在板新水庫集水區上游,就在桃園縣與台北縣的交界處,一個幾乎沒有人注意到的小村落,三十五年前可以在河邊捉到毛蟹,但在三十年砂石場進駐,村莊週圍就有四家,一早六點鐘就聽到砂石場碎石的壟壟聲,傍晚回家就要開始清掃已積了厚厚一層的灰塵 。
大約十年前,因為河床幾乎已沒有了砂石,砂石廠也陸陸續續的搬遷,我在想我們村莊可以有個更安靜的環境,小孩子上學能更安全(因為砂石車會經過村莊的聯外道路),但沒想到沒多久又有一間砂石廠進駐,卻是用環保的名跟縣政府伸請執照,做的是破壞環境的工程,它們的把外縣市(不知那來)廢土石囤積起來,過一段時間再把砂石洗出來,再賺一筆,各位想想洗後的廢泥哪去了?
幾年前村莊成立了自救會、搞了幾年、灰心了,是要如何鬥的過利益龐大的砂石業呢!而政府又哪能聽到我們的聲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