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運動要轉大人

2008/01/19
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

有各種各樣的方式,可以計算台灣社會運動的年齡。一九八四年勞工法律支援會與台灣人權協會成立,或是一九八七年環保聯盟成立,都可以用來標誌社運的起點。無論那一種算法,社運都已滿二十歲,已經「轉大人」了。奇特的是,步入壯年的社運同時面臨了兩種看似矛盾的危機:一種症狀是「未老先衰」。由於體制內管道的開啟,部分運動人士開始拘泥於既有的遊戲規則,喪失了改造社會的動力,使得社運淪落為少數運動幹部的事務;另一種情況則是未改「年少輕狂」的習性,處處在言談上逞兇鬥狠,卻不願意腳踏實地負起責任。運動界內部的兄弟相殘彷彿成為了搞運動的唯一路線,任何細微的主張差異都被用放大鏡來檢視,被無限上綱化。

用共產黨的術語來說,未老先衰是右傾機會主義,年少輕狂則是左傾冒進主義。前者試圖掌握政治體制所釋放出的機會,卻往往被既有的政治勢力所吞噬,而後者則是用意識形態的教條來取代現實分析,結果導致行動上的無能。兩種路線都不是社會運動正軌,也無法實現改造社會的目標。

仔細觀察晚近的演進,可以發現左傾冒進主義的氣氛瀰漫整個運動界。在過去,社運團體花了十幾年的努力,好不容易才促成兩票制實現;在不久前的立委選舉中,社運人士卻分裂成為綠黨、第三社會黨、台聯,以及在場外監督的公民團體,結果通通沒有跨過不分區的門檻。

左傾冒進主義所帶來的禍害,即是社運的道路會越走格局越小。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社運人士開始強調自己意識形態的純潔,採取激進手段,往往是社運衰退的前兆。在美國,民權運動的終結是伴隨著黑豹黨的興起;在德國與義大利,學生運動的沒落則是與左翼恐怖組織的崛起息息相關。台灣的社運肯定不會走向武裝革命、都市遊擊戰的方向,但社運人士要求純粹化的程度卻不遑多讓。十七日吳永毅在貴版所刊登的文章就有這樣的毛病。對他而言,運動幹部「穿上皮鞋」,進入體制就是「政客」;只有「穿草鞋」走街頭,才是真正地搞運動。

不管是皮鞋或是草鞋,只要真正引領公眾輿論的,就是社運的好鞋子。事實上,近年來社會公眾對於政治已經厭煩至極,社運內部的「內鬥內行、外鬥外行」現象,只會強化這樣的冷漠態度。在十年前,反核運動曾經召喚許多年輕人的熱情參與。但是,近來國際減碳的壓力下,環保人士又何曾提出新的反核論述,清楚說明核能不是阻止地球暖化的唯一選項?同樣地,四個月前,曾茂興辭世,苗栗客運罷工的靈魂人物張俊明也跟著往生。兩位傳奇工會幹部的逝世,並沒有在主流媒體激起太多的漣漪。

社會運動不是比賽誰會喊出最勇猛的口號,無論是透過精緻的政策論述,或是紮實的草根經營,成功的社運往往是一種能夠感召廣大公眾的力量,也唯有如此才能形塑出一股追求進步性改革的動力。台灣社運如果不趕緊在心態上轉大人,只會淪落為在小茶壺裏逞兇鬥狠所激發的風暴。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實在不太喜歡這個人寫的文章,感覺總是自以為是的寫著脈絡外的批評。總是批評著他所謂的「社運」,卻未曾看過他為樂生寫過文或說過一句話?(如果有的話請各位先進告知)

我覺得何明修完全搞錯重點。重點怎會是「意識形態的純潔」?重點根本在民進黨八年來不僅是不屑理睬社運,許多打壓還都有份。民進黨在國會也從不關心集遊法廢除問題。

社運團體早就徹底不相信民進黨了,憑甚麼現在國會狂輸、總統背水一戰的時候就要社運或公民團體相挺?民進黨憑甚麼?謝長廷憑甚麼?

等到連總統都敗選,屆時難道不會如吳永毅說的,一堆投機政客也要上街頭對抗國民黨政府?就算不是投機政客,理念上的差異也不可能不區隔開來……再講難聽點,現在這些社運團體包括苦勞網多少都被綠營基本教義派們扣過紅帽子、噴過藍油漆,現在誰要跟你們合作?

所以,拜託這些希望幫忙謝長廷選贏馬英九的人可以省省什麼「左傾冒進主義」的碗糕啦~
憑良心說,我猜絕大多數的社運團體應該都不樂見國民黨從總統到國會全包,但是不是要因此就挺謝?我想每個人或團體都會有不同的考量,起碼謝營要先有些讓社運界、底層與邊緣群體感動的政策吧!尋求結盟不是喊什麼「共同敵人」就能打混得分的。

社運界對民進黨不抱期待、拒絕信任、高度懷疑,這都是非常正常的。反倒是不管謝營還是民進黨,或許應該反省並想一想,就算這次兩項大選「全都輸」,往後自己到底還需不需要社運界當盟友?到底應該如何為自己八年負心糟蹋社運悔罪思過改頭換面?並真心地修補與社運界的裂縫?

運動幹部「穿上皮鞋」,進入體制就是「政客」,只有「穿草鞋」走街頭,才是真正地搞運動。

何先生的理解真的很在台灣社運界的脈絡外。穿上皮鞋進入體制不一定就是政客,但是穿上皮鞋之後將社運的理念拋得遠遠的,只配合給他官位政黨的政策的人,也許連稱政客都是抬舉了。
同樣的,穿著草鞋走街頭的人,如果一心一意想著把運動資源累積到個別人或個別右翼政黨上,我認為這也不是我理解的「搞運動」。君不見以前台電工會(那位常務理事乃現任國民黨中常委姚江臨)如何動員會員反反核四?難道何先生會誤以為社運界的人也將之稱為搞社會運動?

何先生講社運要趕快轉大人,不由得讓我想起何先生曾經待過的台灣勞工陣線如何阻礙了台灣工運轉大人。解嚴後台灣自主工運(至少有部分人士)原希望能發展出工人自己的政治認識和力量,無奈作為台灣工運最大組織的勞工陣線,卻將工人力量奉送給民進黨,直到民進黨執政,勞工陣線在工人抗爭場合消聲匿跡,轉而成為勞委會的官員/幕僚,而且制定的勞工政策與國民黨相去無幾。
勞工陣線創立於1984年,直到2000年民進黨取得政權,足足十六年,恰是該辦成年禮的年紀啦。
我相信很多還留在工運界的人都有同樣的體悟,一直要到民進黨執政之後,勞工才逐漸認清民進黨的欺騙性;但是所謂勞工政治力量的集結和認識,可是被大大躭擱了啊。

以研究評論社會運動為業的何先生難道不知道這些台灣社會運動的過程?你到底怎麼說現實裡的台灣社會運動所遇到的來自民進黨的欺騙和出賣呢?
台灣的社運界如果不敢正視/討論這二十年來與民進黨的過程,並從中學到教訓,它是不可能轉大人的!而且極可能又被當三歲孩子,再騙一次!!

我真是好奇何先生在此時此刻,以如此高超的位置出來說這一番話,是要我們不要算民進黨的帳嗎?你是怕我們也算到你的頭上嗎?

要怪何明修在狀況外,必須先檢討吳永毅那篇文章。吳文的核心思想確是:運動幹部「穿上皮鞋」,進入體制就是「政客」;只有「穿草鞋」走街頭,才是真正地搞運動。但他所舉例子其實有誤,黃清賢、盧天麟、曾茂興三大頭人,前兩人本來就是政治意識高於工人意識的工會幹部,在關鍵時刻,挺的是黨的決策,而不是工人利益。吳永毅對自己所屬組織加入民進黨地方政府及國民黨地方政府的問題也明顯迴避。

這反映長久來工委會對勞陣依附民進黨的嫌惡,這不是2000年民進黨取得中央政權才開始,工委會在1992年一開始成立時就對上勞陣了,有其歷史淵源,不盡然是穿哪種鞋的問題。

問題在於:政治應該和社運是何種關係?一直想瞭解吳永毅或徐文彥所謂的「社運」到底該是什麼樣的定義?

照何明修的定義,只要組織行動上出現暴力傾向,那就叫激進化。而且他的社會運動只活到上世紀70年代初。乖乖隆個東,這種說法真是前所未聞。何明修的社運定義僅侷限在現行政治制度下對政府政策的改良,不管是「草根經營」或「精緻的政策論述」不過是各議題團體對政府施加「壓力」的手段而已。他也以為社運組織是鐵板一塊,只要叫「社運」組織,就非得結合在一起,不問綱領、不問階級或群眾基礎,也不用管彼此的政治傾向為何,不用論好壞。令人懷疑他真的是研究台灣社運的社會學者嗎?就只會照著書本亂抄,亂定義而已。

如果線畫在有沒有當「官」的問題,在國民黨專政時期,黨外人士參選地方議會和首長,可也沒人把他們當成依附國民黨。葛蘭西當過義大利國會議員,可也沒人說他背叛革命。中共加入國民黨對與否,我理解的是那是對革命策略對或錯的討論,也不是對人的道德評判。中國反清革命時多的是革命者當清朝官在軍隊和政府中吸收骨幹,可也沒人說他們背叛革命。

如果是指「欺騙性」,那是指什麼樣的「欺騙性」呢?是政黨對群眾的欺騙性?還是政府對人民的欺騙性?還是指國家性質對階級的欺騙性?

民進黨從來就沒有宣稱自己是工人階級政黨,它就是民族主義和資產階級民主政黨(所謂全民政黨),它所做的利益劃分也從來就不是按照工人階級的利益去劃分,在這個判準下,誰能說爭取老農年金和反對軍公教福利國不是社運呢。

而工人利益又是什麼?工委會曾經提出所謂「有奶便是娘」的觀點,還有什麼「政黨等距」、「工人立法」。政府是工人的政府嗎?政黨給你雨露均霑就要認他是娘嗎?這不也是一種欺騙性嗎?只是說,要提出這是欺騙性,就要站在一切政府決策都是為了資產階級、給工人雨露均霑只不過是為了麻痺工人的戰鬥性,從這個角度上著眼。但工委會早期的運動形式,令人感覺跟勞陣並沒有不一樣的地方。都是要求政策、立法和資源的工運團體,只不過政黨立場不同而已。

民進黨的確是欺騙群眾的高手,但就像黃泰山所說的,是群眾自己會錯意了。要爭執穿草鞋或皮鞋才是社運正統,那也是會錯意了,甚至也是欺騙群眾的另一種方式。如果自己的政治目標弄不清楚、自己的階級基礎也弄不清楚、自己要的都不清楚,當然只會拿穿哪種鞋來當判斷標準。就算是這樣好了,如果失意政客「悔悟」了,要「轉向」了,這樣的人力資源難道不能運用嗎?

我認為徐文彥先生自己就很清楚,他的社運就只不過是壓力團體式的社運,不管是任何黨派立場,只要認同廢除集遊法,就是好同志,先爭取到基本的民主權利再說,而沒什麼更高的政治判斷標準。(當然對綠黨做為政黨來說,這樣的主張是否合宜是另一件事。)

如果吳永毅先生認為這些失意政客回到社運是不合宜的,那也請揭示自己的政治目標,這樣才能做正確的評斷,否則只不過是一種先發制人的先搶先贏,先佔社運正統性的發言。

我們的不用功不在於何明修講的無法轉大人,真轉大人的話,何明修這種假社運學者早就被K得滿頭包了。

好一個何明修:

"左傾冒進主義所帶來的禍害,即是社運的道路會越走格局越小。從西方國家的經驗來看,社運人士開始強調自己意識形態的純潔,採取激進手段,往往是社運衰退的前兆。在美國,民權運動的終結是伴隨著黑豹黨的興起;在德國與義大利,學生運動的沒落則是與左翼恐怖組織的崛起息息相關“

這些運動的終結, 是因為激進主義的興起? 真是本末倒置
明明是運動在更大的社會脈絡下, 不再風起雲湧, 致使激進主義份子想要放手一搏

何明修的狗屁社會運動理論 不用看了啦
實在是靠北

閱讀完此篇文章
確實為台灣的社會運動深感憂心

但憂心之餘
對於看不懂文章卻大放闕詞的回應
更感深深憂慮~

"社會運動"的定義確實不是一兩個學者說了算~
亦不是兩三個社運頭頭說了算...
不過 透過不同的人與多元的角度
重新看待台灣的社會運動.檢視社會運動卻是刻不容緩的事情
無關藍綠政黨.只有正義真理
需要更多的論證與檢討

倘若沒有記錯~
多年前何明修即已登出文章呼籲過
政黨權益不等同社團(民眾)權益
切勿陷入政黨弄權的迷思之中

所以~
奉勸上述口出狂言"靠北""假學者""樂生半吊子"的未轉大人者...

書要讀得通與透
話要聽得懂與明
弦外之音得思考、思考

如此才能夠真正為這個社會盡一分心力
思想才不會拘泥於"馬謝""藍綠""保守激進"....

社運需要重新釐清與再出發
唯有如此才不會重複被政客擺佈的窘境與無奈
而學者們運動透過他們的觀察與分析
關注這個社會的缺失(這是身為社會學者能做也該做的..)

台灣社會才有變美好的機會與可能!!

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