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 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 loud@gmail.com。
2013/10/25
大家好,我們是高雄醫學大學性別研究所,我們參加這次遊行是以LGBT性少數平權的大目標為前提,站出來表示對今年遊行的不同意見。今年遊行主題引起社群內極大爭議,並且逐漸形成水火不容、非黑即白的二元對立,無論是針對「看見同性戀」有無排除雙性戀、跨性別、陰陽人、無性戀等其他性少數,或是「性難民」這個名詞的妥當性,以及一場遊行座談引起後續關於「娛樂性用藥」的激烈爭辯,面對這麼多爭議和不滿,主辦單位以及其支持者的回應卻令人感到遺憾,包括那些志工個人名義發表的掉書袋、賣弄學問的長篇大論,以及看見關鍵字就見獵心喜地扣上恐性的帽子,將部分反對遊行主題的同志貼上「真愛同志、乖乖牌」的標籤,無論是明目張膽的歧視或溫言婉笑的暗諷,都已經淪為情緒謾罵而無助議題對話,也忽略了很多細緻的差異和立場,更排除了許多潛在的運動盟友。聆聽是對話的起點,而不是單方面的灌輸自認為前衛基進的理念。我們呼籲同志運動要凝聚力量、找到彼此的公約數,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酷兒偏執和理論說教,而是超越二元對立的聆聽與溝通。
歡迎轉貼
主題:
事件分類:
回應
Re:
“Washing one's hands of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powerful and the powerless means to side with the powerful, not to be neutral. ” ― Paulo Freire.
別只是「呼籲同志運動要凝聚力量、找到彼此的公約數,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酷兒偏執和理論說教,而是超越二元對立的聆聽與溝通。」,請試著提出你們的立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