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戰爭 誰得利、誰受害
8 項重點回顧 20 年戰事

2021/08/19
苦勞網特約編輯
【編按】長達 20 年的阿富汗戰爭,隨著美軍陸續撤出與塔利班重新掌權,即將進入尾聲。南方國際編譯「阿富汗戰爭20年」系列文章,解析阿富汗戰爭成本、婦女權益,以及進步勢力的盛衰等議題,期待激發讀者思辨。

2001 年九一一事件後,美國認定塔利班掌握的阿富汗窩藏基地組織首領賓拉登,時任總統小布希宣布「持久自由行動」,開啟了漫長的阿富汗戰爭。直到 2021 年 8 月美軍陸續撤出阿富汗,這場戰爭已是美國歷史上歷時最久的戰爭,前後歷經四任總統,期間長達 20 年。

南方國際將就「阿富汗戰爭誰得益、誰受害」、「杜哈協議是否真能促成和平」、「美軍是撤出或者將戰爭私有化」以及「人道主義介入的真相」等主題,帶領讀者回顧阿富汗戰爭。

8 月 15 日,塔利班進入喀布爾後,逃往機場的阿富汗家庭。(圖片來源:Common Dreams)

一、阿富汗戰爭 20 年,誰得利、誰受害

根據美國布朗大學《戰爭成本》(Costs of War)計畫,20 年阿富汗戰爭:

  • 耗費超過 2.2 兆美元,最大支出是美國國防部的海外緊急行動預算,達將近 1 兆美元。第二大項則是美國為了戰爭借款的利息支出,金額高達 5,300 億美元。
  • 相較戰爭支出,美國在阿富汗重建項目的花費僅為 1,440 億美元,其中絕大部分流向私人承包商與非政府組織。
  • 儘管美國斥資千億美元宣稱要重建阿富汗,阿富汗至今仍是全球最小的經濟體之一:九成人口單日生活費未達 2 美元。
  • 死傷統計:美軍 2,300 人死亡,20,660 人受傷。阿富汗軍警死亡人數超過 64,000人。平民死傷更慘重,漫長戰爭已直接導致 7 萬人死亡,其中超過四成是女性與孩童。
  • 戰爭也在阿富汗製造大量難民:270 萬人逃離阿富汗,境內流離失所的人民則高達 250 萬人。

阿富汗戰爭的最大贏家是軍事工業複合體。根據美國調查新聞網站「The Intercept」,美國前五大軍事承包商(波音、雷神、洛克希德馬丁、諾格與通用動力)的股票報酬率在阿富汗戰爭期間飆升,洛克希德馬丁甚至高達 1,236%。同期的國防股票比整體股市表現高出 58%。

➡ 延伸閱讀:拜登撤軍阿富汗3》戰爭的代價

二、杜哈協議難以促成真正和平

去年(2020),美國川普政府曾與塔利班簽訂「杜哈和平協議」,以美軍撤出阿富汗,來換取塔利班承諾不讓基地組織等「威脅美國與盟友安全」的團體利用阿富汗國土。

「杜哈和平協議」雖名為和平協議,卻與促進和平無關,本身反映出美國外交政策的調整,正由「反恐戰爭」對中國與俄羅斯等對手。

➡ 延伸閱讀:阿富汗戰爭 19 年 和平協議能促成和平嗎?

三、美國撤軍實為戰爭私有化

拜登在承諾美軍撤出阿富汗前,阿富汗境內美軍人數已經只剩 2,500名,而國防部的承包商卻超過 18,000 人。美國撤軍的同時,傭兵、情資人員與情治特務卻將持續留在阿富汗。直至 2021 年,阿富汗承攬工人與美軍人數比例為七比一,在 18,000 名承攬工人中,有 7,800 人為傭兵。美國政府將戰爭外包給私人企業,令傭兵公司獲利豐厚。

➡ 延伸閱讀:拜登撤軍阿富汗1》終結亦或外包戰爭?

四、以秘密行動取代正規軍

九一一事件後,美國情報預算的 5%、合計超過 25 億美元都用在「秘密行動」上,其中包括中情局在阿富汗建立暗殺部隊、選擇攻擊目標、監督任務,甚至借調美軍特勤部隊提供空中支援。中情局在當地建立的暗殺部隊,被揭露殺害平民,犧牲者最小甚至只有 8 歲。

➡ 延伸閱讀:CIA神秘暗殺部隊曝光 闖阿富汗校園屠殺學童

五、人道介入僅是戰爭託辭

美國總統小布希宣稱發動阿富汗戰爭是為了「解放當地婦女」,藉此增加戰爭的正當性。然而,反戰團體指出:長年處於戰亂的阿富汗,仍有三分之二的阿富汗女童無法接受國小教育,女權並無顯著進步,反戰團體呼籲將戰爭支出挹注在當地提升教育資源,才是改善阿富汗婦女生活的解方。

➡ 延伸閱讀:拜登撤軍阿富汗2》人道主義介入的謊言

六、女性主義不應為阿富汗戰爭與美國佔領背書

以「塔利班統治下女權落後」以及「解放阿富汗婦女」為由支持美國入侵阿富汗,是「白人女性主義」的窠臼。白人女性主義拒絕將女性主義與其白種性,以及其殖民主義與具壓迫性的作為分離,因而無法成就真正的賦權,促進阿富汗本土女性主義的發展。

➡ 延伸閱讀:鼓吹美軍入侵的白人女性主義者

七、阿富汗曾有進步勢力 卻遭美國入侵摧毀

在 1970 年代,阿富汗的左翼份子希望建立一個基於女權主義、世俗主義與社會公義的進步社會綱領。在當時阿富汗的大學校園中曾可見女性身影。然而,美國為了抵制蘇聯,在 1980 年代培養當地反動勢力以及宗教狂熱份子,與當地聖戰者發動跨國戰爭,塔利班與賓拉登正是美國介入阿富汗的直接產物。

➡ 延伸閱讀:美國入侵摧毀了曾經進步的阿富汗

八、追究美國與西方國家的戰爭罪行

澳洲是響應美國參與阿富汗戰爭的「國際反恐聯軍」(International Coalition against Terrorism)之一。去年 11 月,澳洲國防部公布《布雷頓報告》,揭示特種部隊殘忍殺害 39 位平民的戰爭罪行。

事實上,不僅是澳洲,國際刑事法院曾在 2016 年發布報告,指出美軍虐待阿富汗囚犯的行徑。美國制裁檢察長與法院人員,拒絕戰爭罪行被調查。前總統川普甚至特赦因為殺害阿富汗平民而遭定罪的軍人。美國歐巴馬政府以無人機對阿富汗進行超過千次的轟炸,估計導致 1,300 至 1,500 多人死亡,顯示美國領導階層毫不擔心自己犯下的戰爭罪行會被咎責。

➡ 延伸閱讀:趙立堅假圖風波後...澳洲大兵到底有無犯下戰爭罪?

特約撰述: 
責任主編: 

回應

阿富汗政局翻盤 台灣為何仍無感
2021-08-15 聯合報 張競/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

阿富汗戰亂情勢發展驚人,塔利班武裝團隊勢如破竹銳不可當,美國面對情勢相當狼狽。各國媒體紛紛指出美國策略錯誤,過去二十年涉入阿富汗內部政局,投注驚人預算進行基礎建設,卻完全無法改善當前政府內部貪汙腐敗,軍隊紀律敗壞不堪一擊。眼看著大勢已去,阿富汗親美政權狀況垂危確實是命在旦夕。
儘管紐約時報刊出專稿,非常不客氣地指出,美國處理國際關係,對待親美政權,如此始亂終棄,必然會受到國際社會質疑。同時還點名國際社會幾個極度親美,並且期待在危急時刻,能夠獲得美國採取軍事干預手段,提供武力保護支持其政權存續的國家。
這份名單雖然明確點出台灣,但為何台灣社會對於阿富汗情勢,除相關學門學者專家提出警語外,整體說來確實相當冷漠無感?不論就媒體報導份量,抑或是政治評論談話節目,刻意迴避此項課題。甚至連朝野政治人物,都未曾利用此等國際變局,作為呼籲他山之石引以為鑑話題。為何台灣會對此視而不見?基本上是受到下列三個因素影響:
首先必須提醒,台灣不僅是朝野政治人物普遍對美國忌憚三分,就算心中不願意親美,但深知美國確實可以在政治上,針對特定對象,具有成事不足卻敗事有餘之影響力。同時媒體亦是普遍迴避會讓美國感到難堪話題,就算知道華盛頓未必可信,卻不願自討沒趣。所以避免炒熱這個讓華盛頓難以下台議題,究竟是基於善意,還是對「佛地魔」存有畏懼,因此連提都不敢提,恐怕大家都是心知肚明。
其次是目前當前政府高層在政策上是完全倒向美國,同時對於媒體管控亦是相當嚴厲;所以媒體自然亦就是相當識相,不會去胡亂戳向政治痛點,開始質疑當前執政團隊所積極販售「台灣有事美國必來搭救」之政治搖頭丸。服用壯膽興奮劑是目前政府面對施政治理狀況不良,克服重重難題維繫最後威信之必要處方;若是二百五地去喚醒此等迷夢,自然是政治極度不正確。所以媒體配合演出,不挑戰政府立場,完全可以理解。
最後就是因為台灣與阿富汗缺乏任何社會聯繫關係。民眾對於國際事務,本來就缺乏興趣。政府經營對外關係,視野只有涵蓋華盛頓與東京。白宮主人死個狗,日本熱海土石流,就能夠獲得層峰在社交媒體上忙不迭表態;友邦總統被刺,隨後遭遇震災,歐洲水患驚人,完全不在政府高層眼內。此時若是希望高層對阿富汗情勢表達關注,甚至是思考對台灣是否能有啟示,豈非緣木求魚?
只要想到阿富汗政權傾覆瓦解,在台灣社會引不起鄉親興趣,吾人是否亦要反省:台灣未來面臨困難時,是否亦會遭受到同樣待遇,在美國社會亦是無人關切,更不會積極採取具體行動進行干預?
台灣經濟實力或是科技業並未擁有不可替代性,更無國際社會所渴求之自然資源。在美國國會遊說造勢,若是沒有銀彈可用時,又會變得如何?就算願意當他人擺佈棋子,本身卻是扶不起之阿斗,恐怕亦無法賣身求援。
台灣社會對阿富汗變局無感,講穿了就是篤信:台灣不是阿富汗,美國不會放棄台灣。這種強烈自我安慰信念,其效力真是比得上義和團符咒。兩岸若是衝突,美國神功是否附體?現在寶島媒體都是明哲保身,這議題在政論節目可真是談都不能談!

阿富汗變天 台灣的鏡子
2021-08-18 中國時報 湯紹成/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兼任教授

阿富汗極端組織塔利班,15日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占領首都喀布爾,奪權成功,震驚全球。聯合國安理會立刻召開緊急會議,這對於美國在國際上的威信打擊甚大,未來是否會殃及兩岸關係?「今日阿富汗,明日台灣」的危機感也在國內引起熱議。阿富汗的局勢發展值得國人重視。
首先,此次美方完全誤判形勢。原本美方有意在撤軍後讓阿富汗陷入內戰,並已預期阿國政府軍必敗,只是未料到政府軍會如此迅速崩解。美國原計畫在塔利班掌權後再實施制裁,以引發中亞與新疆的動盪,一方面可抽身專心對付中國與俄羅斯,地區動亂更可牽制中俄兩國,雙重獲利。但如今失算,圖窮匕見。
塔利班是阿富汗的激進基本教義派組織,他們反對世俗化,尤其限制婦女權益,手段殘暴。但至今塔利班的行動並未如以往,在圍攻喀布爾時,只以信心喊話就長驅直入。事後,塔利班還宣稱不會進行報復行動,想離開的人悉聽尊便,也同意女學生可上學,讓人感覺幕後有高人指導以圖長治久安,但未來的發展還在未定之天。
正當西方各國倉皇逃離之際,中國大陸卻顯得從容,並未關閉大使館。由於阿富汗與中國接壤,同時中亞地區也是大陸一帶一路的重要通道,北京早就想建立阿富汗與中巴經濟走廊的通路與油管,但屢遭阿國政府與美國阻撓,再加上塔利班與疆獨關係匪淺,因而中方早已與塔利班有所協商。目前北京已開出條件,若塔利班可建立聯合政府,穩定政局,且與疆獨畫清界線,中方就承認其合法性。但塔利班是否如願以償,還需要觀察。
北京與阿國新政府並非沒有合作空間,尤其戰後重建乃雙方互利共贏的重要基礎,況且中方還一再強調不干涉他國內政,更不會重蹈蘇聯與美國的覆轍。因此一旦美方在對阿問題上陷入困境,不啻增加了中方博弈的籌碼,這自然可能會對台海情勢有所影響。
拜登16日發表談話捍衛自己撤軍的決定,但從結果來看,仍無法挽回美國的大國形象。拜登承認,阿國政府崩潰的速度之快超出他的預料,並指明「我們提供阿富汗一切決定自己前途的機會,但我們無法給予他們為此前途奮戰的意志力。」美方在阿富汗20年,竟然誤判阿國政府軍的士氣和實力至此,難免令人對美國的情報能力有所質疑。以此推斷,美國對中美、兩岸軍事實力的判斷是否也會失準?我們也該捫心自問,一旦兩岸發生衝突,台灣的奮戰意志力又如何呢?
此次美國的潰敗,再次證明所謂普世價值的局限性,否則美方培植阿國政府20年,民主的價值還是不敵當地神權的影響。況且,德國與一些歐洲國家政府也開始檢討,如此緊隨美國的步調,付出巨額代價,最後換得一場空,還要面對未來可能的難民問題,確實失算。蔡政府的國安團隊面對阿富汗的變天,更應審慎評估美方在台海衝突時支持台灣的能力。阿富汗就是一面血淋淋的鏡子。

台灣非阿富汗 但蔡英文忘了美國的突襲?
2021-08-18 聯合報 主筆室

美國撤軍,讓阿富汗政權迅速倒台,塔利班重新成為喀布爾的主人。美國這番「背叛」盟邦的操作,讓不少人示警民進黨政府,不要太迷信美國的支持。不過民進黨反唇相譏,說阿富汗的情況「比較像1949年的國民黨」,還說類比阿富汗是「無可救藥的失敗主義」。但民進黨可能忘了,曾經發生在自己身上的兩段歷史。
時間回到2000年陳水扁成為第一任民進黨總統,當時美國也正值政黨輪替,剛上台的,是共和黨的小布希總統。在上任之初,小布希對台灣的支持幾乎是毫無保留,甚至打破了過去美國一貫對兩岸的「戰略模糊」方針,表示將無條件支持台海和平。小布希堪稱是台美斷交後,對中華民國最友善的總統。
不過到了陳水扁執政中後期,小布希卻立場丕變,多次釋出對陳水扁和民進黨不滿的訊息,甚至視陳水扁為「麻煩製造者」。雖然陳水扁在2004年勝選,美方卻一反常態,並未在第一時間祝賀陳水扁的連任。2008年民進黨失去政權,雖然不能說和美國對陳水扁的態度轉變直接相關,但美方對民進黨從支持轉為保留甚至不滿,讓民進黨花了很長時間修補雙方關係,卻是不爭的事實。
時間再來到2011年9月,甫獲得民進黨提名為總統候選人的蔡英文滿懷自信的訪問美國,當時隨行幕僚都宣稱,美方對蔡英文印象深刻、高度肯定,「讓美方覺得像是自己人」。但沒過多久,就有國際媒體報導,美國資深官員透露,蔡英文「引發人們對台海安定的憂慮,而台海安定對美國至關重要」。
當時有消息指出,蔡英文對於遭到美方「突襲」勃然大怒。而後來諸多訊息也顯示,該篇報導並非空穴來風,而是出自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唐尼隆的手筆。「美國不支持」後來也成了2012年蔡英文敗選的一個主要因素。
依照民進黨的說法,美國對台灣的支持,是基於國際戰略的核心和民主價值的一致。但反過來看,難道被小布希「大力支持後又痛斥」的陳水扁,是因為違反民主才遭致不滿?還是蔡英文被「突襲」,是因為不夠親美、不夠聽話,不夠「符合國際戰略核心」?
更進一步說,不管陳水扁是因為「一邊一國」、「台獨時間表」、「防禦性公投」等作為招致小布希不滿,又或者蔡英文被美方「突襲」根源於民進黨的兩岸政策太躁進,其關鍵因素都是「中華民國的存在是否符合美國利益」。多麼親美或多麼符合民主價值,根本無關宏旨。美國兩次背棄民進黨,都只是因為「民進黨不符合美國的利益需求」罷了。
由此看來,其實1949年、1978年的國民黨,和2004年、2011年的民進黨,其實根本沒有多大的不同。美國將戰略核心從「反恐」轉為「亞太」,所以才選擇放棄阿富汗;但如果有一天美國再度戰略轉向,台灣會不會如同阿富汗,也成為戰略棄子?或者在美中爭霸格局上,成為被推上火線的砲灰?這才是阿富汗能否類比台灣的關鍵問題。

蔡總統和阿富汗總統差別在哪 羅友志一針見血超酸
2021-08-19 中時新聞網 黃麗蓉

美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組織接掌政權。中廣董事長趙少康示警,阿富汗是台灣的前車之鑒。不過,資深媒體人羅友志指出,總統蔡英文和阿富汗總統甘尼是有差別的,兩者不在同一個檔次。其中,甘尼不會文青體,他可以跟蔡總統學學。
羅友志19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很多人說阿富汗就是明日的台灣,拿總統蔡英文來對比阿富汗總統甘尼,他覺得把台灣看小了,兩個應不在同一個檔次,因為甘尼不會文青體。這一點,阿富汗總統跟蔡總統可說沒得比,他可以跟蔡總統學一下。
羅友志接著表示,國民黨或趙少康講到今日阿富汗、1949等等。民進黨就開始反攻,他送4字「腦羞成怒」,也就是「見笑轉生氣」。這件事難道不能讓人家討論嗎?而現在很多年輕人開始反省,認為「原來美國這樣搞我們」。
羅友志指出,這一次阿富汗是怎麼敗的?《紐約時報》專欄提出4大理由,只有第一個理由台灣沒犯以外,其他3個全犯了,比如士氣低落,習慣美援、一直接收武器,就跟台灣的年輕人一樣;台灣年輕人93%願意拿掃把上戰場,可是不要徵兵制、不要當兵,士氣低落到這種地步。阿富汗一直接收美國的武器,但是美國的AI系統、指揮系統一直不給,這點也和台灣一樣。另外,阿富汗官員最後一刻還說「美國不會放棄我們,美國是我們堅強的盟友」,這點跟台灣一模一樣。

詹江村:美國把台海危機當成商機 莫存幻想
2021-08-16 中評社桃園8月16日電(記者 黃文杰)

美軍撤離阿富汗,塔利班15日攻入首都喀布爾大獲全勝。《紐約時報》更點出,美國此舉會讓盟友更加相信,不能完全依賴美國支持。中國國民黨桃園市議員詹江村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很多人幻想,一旦台海發生戰爭,美國會幫台灣打仗。把台灣跟阿富汗來比較,美國還真正投入部隊與金錢在阿富汗,美軍在台海只是賺我們的錢;美國把台海危機當成商機,台灣怎麼信賴美國呢?
詹江村,桃園縣議會第16、17屆議員,桃園升格後連任兩屆桃園市議員,陸軍官校土木工程系畢業、開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曾擔任馬英九桃園後援會召集人、朱立倫競選桃園縣長宣傳部主任。詹經常透過直播評論時政,躍升網紅與直播主。詹江村的“村”字,替他贏得“村長”封號。
美軍撤離阿富汗,20年來美國總共給了阿富汗政府和軍隊1兆美元,所有的軍方設備都是美國支持的,且政府軍的規模遠大於塔利班的部隊。結果塔利班一個月攻下22個省會,很多地方根本沒戰爭就直接投降。
詹江村在臉書發文表示,看到美軍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的部隊迅速攻陷多個省會,美國總統拜登還發文“不後悔撤軍”、“阿富汗領導人要團結起來”,他看完拜登這段話直接聯想:“怎麼感覺萬一套在我們身上怎麼辦?”拜登會不會也在白宮說“不後悔做出從台灣撤軍決定”、“台灣領導人必須團結起來”?台灣不就註定淪陷!
他告訴中評社,台灣到現在一直幻想:美軍可以幫台灣打仗,抵擋住共軍襲擊;只要台海有美軍保護,共軍不敢越雷池一步。這是普遍民眾想法,只是我們必須好好想想:美軍在阿富汗投入1兆美元,使用多少高科技武器,直接進駐跟神學士戰爭對抗,結果阿富汗正規軍都沒有辦法抵擋住雜牌軍;換成台海若爆發戰事,美軍會投入幾兆美元武器設備給我們?還是硬要台灣花幾兆美元去購買美國武器?
詹江村分析,就算美國給台灣幾兆美元的武器,台灣恐怕也沒有這麼多軍人開飛機、開戰車,美國不可能幫台灣打仗,因此台灣不要存太多幻想。蔡政府不要一直挑釁中國大陸,不要拚命當美國的馬前卒、故意用“台獨”來踩紅線,不一定要弄得台海局勢緊張,沒有必要發生憾事。
他認為,阿富汗撤軍也不是美國換領導人才決定,政策沒有太大改變。因為美國從特朗普政府,就不想花太多資源在中東或其他地區。如果要美國保護,至少也要一起負擔軍事費用,形同給美國“保護費”。拜登上台,其實也沒有跟特朗普有太大差異,這就是美國最大利益。
被問到,美軍從阿富汗撤軍,是否給綠營當頭棒喝?綠營民調說,台灣子弟兵願意上戰場?
詹江村提醒,應該不是給綠營警惕,而是給所有台灣老百姓警訊:不要過度對美國幻想。美國願意投入1兆美元在阿富汗,結果美國撤軍,阿富汗政府沒有抵抗,正規軍打不贏雜牌軍,請問先前投入1兆美元跑到哪裡去?被塔利班接收嗎?還是經費流入哪裡呢?台灣過去買這麼多美軍武器設備,價格不便宜,甚至貴一倍。會不會台海真的打仗,武器根本不堪一擊?武器軍售費用又給誰賺走呢?
他分析,阿富汗是長年打仗,美軍一離開就放棄抵抗。台灣是沒有打仗經驗,台灣的子弟兵比阿富汗更適應打仗嗎?美軍撤離阿富汗也不能算背叛,因為阿富汗政府宣傳正規軍多厲害,結果根本無法抵擋雜牌軍。我們沒有辦法等到有一天、實際證明軍隊不堪一擊,因此最好還是不要戰爭,不要被民進黨蔡政府洗腦“我們的國軍武器多精良”。
詹江村指出,阿富汗跟台灣比較,美國真正投入部隊與金錢。美軍在台海只是賺我們的錢,要買昂貴武器。美國把台海危機當成商機,賺取戰爭財。如果美國真的把台灣當成重要軍事基地,就要投資設立,不要說軍隊進駐台灣,武器賣便宜總可以吧?

中共武力威脅 最新民調:年輕人認為蔡政府已非常充分準備比例竟是「0」
2021-11-02 中時新聞網 曾薏蘋

台灣民意基金會今公布最新民調,面對中共武力犯台時,只有1成1認為蔡政府準備已經非常充分。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25-34歲是最可能上戰場的年輕族群,也是有很高比例是蔡英文和民進黨的支持者,但認為蔡政府已經做好非常充分的準備竟然是「0%」。
此外,對國軍有效防衛台灣能力的信心,民調顯示,4成8有,約4成7沒信心。有信心的人比沒信心的人多 1.6 個百分點。游盈隆認為,若明天中共武力犯台,卻只有不到半數的台灣成年人對國軍防衛能力有信心,甚至只有兩成的人有強烈信心,一旦開戰,很可能構成一個嚴重且難以收拾的問題。
民調顯示,面對中共武力犯台時,包括軍事與非軍事,蔡政府是否已經做好充分準備?11.3%非常充分,32.4%還算充分,27.2%不太充分,20.4%一點也不充分,8.7%沒意見、不知道、拒答。
游盈隆說,這顯示面對中共可能武力犯台,多數人不認為蔡政府已經做好充分準備。更精確地說,4成8不認為蔡政府已經做好充分準備,4成4持相反看法。顯示面對中共可能武力犯台,多數台灣人認為蔡政府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
游盈隆進一步分析,25-64歲超過50%以上的人認為,蔡政府並沒有做好充分準備。值得注意的是,25-34歲是最可能上戰場的年輕族群,0.0%認為非常充分、40.2%還算充分、不太充分34.6%、一點也不充分22.2%。
教育程度高低的認知有明顯的關聯性:他說,初/國中、小學及以下教育程度者中,明顯過半的人認為有做好充分準備;高中、職、專科及大學以上教育程度者中,明顯過半數的人不以為然。中性選民,3成6認為蔡政府有做好充分準備,4成8不以為然。
至於對國軍防衛能力信心,民調顯示,19.6%非常有信心,28.8%還算有信心,23.7%不太有信心,23.1%一點也沒信心,7.6%沒意見、不知道、拒答。
游盈隆說,顯示當中共武力犯台時,台灣社會只有不到一半的成年人對國軍有信心,而且沒有信心者和有信心者只差1.6個百分點,如果說這是一種「中度信心危機」,可能還是一個較保守的說法。
他說,與13個月前調查比較,除了對國軍強烈沒信心的人略增2.4個百分點,台灣人對國軍有效防衛台灣能力的信心模式幾乎沒有改變,儘管有信心者略多於沒信心者,但有信心者並未達全國成年人的一半。兩岸一旦開戰,台灣人對國軍有效防衛台灣的能力並沒有足夠的信心,這不只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而且是一個重複出現的問題。
游盈隆說,有幾個有趣的發現:20-34歲沒信心的人明顯比有信心的人多,65歲以上則5成5有信心、3成6沒信心,兩者形成鮮明對比;中性選民,4成有信心、4成8沒信心。畢竟,當兩岸開戰時,是年輕人上戰場,不是老人。

到底會不會出兵護台?布林肯狂跳針回「這句」 網傻眼:美國真面目
2021-11-02 中時新聞網 王子瑄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1日接受美媒訪問,被記者連續追問「是否會防衛台灣」時,不斷重複回應「會依據《台灣關係法》,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未如美國總統拜登一般講出會出兵防衛台灣的言語,國內部分媒體還形容布林肯像在跳針回應。對此,不少台灣網友也忍不住狂酸,認為美國就是只想賣武器給台灣,所以美軍並不會來,這就是美國的真面目。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上月21日在CNN訪問中表態會出兵防衛台灣,但此說法隨後遭白宮澄清稱美國對台政策並未改變。布林肯1日接受節目《美國國情》(State of the Union)訪問,主持人巴希(Dana Bash)問他能否證實拜登的說法。布林肯表示,拜登還在參議院時就強烈支持據《台灣關係法》作出的長期承諾,確保台灣有能力自衛是美國的堅持,美國也不容許任何人做出破壞台灣現狀的單邊行動。
但巴希仍不斷追問布林肯「一旦台灣遭到攻擊,美軍會不會赴台實施防衛」的具體回應,並連續詢問布林肯為何拜登的說法與他的不同。布林肯則不斷跳針重複「會依據《台灣關係法》,確保台灣有能力自我防衛」,卻未就是否出兵護台一事給予明確答案。
布林肯的回應在網路引發熱議,網友紛紛在PTT論壇與臉書相關新聞連結留言:「言外之意:美國只賣武器不賣命,美軍不會來。美軍不來,民進黨能擋幾天?」「美國只負責賣武器啦」「沒問題,提供武器就夠了,這裡就有幾個願意提槍上陣,到時候大家可在此驗收一下,看哪位保台有功、哪一位消失無蹤」「說白一點,就是要強賣你武器!」「各位看穿美國的真面目了吧!」「台灣有什麼本事對抗?靠蘇光頭拿掃把?」

美國權力的極限與民主的罩門
2021-08-23 亞洲週刊2021年34期 邱立本

勝利是無可代替的。這是美國韓戰統帥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的名言,指出戰爭中只有勝利才是唯一可以接受的結果,其他的說法都是瞎扯淡。但美國二戰後的海外戰爭,大都是麥帥的夢魘,也見證了美國權力的極限與民主的罩門。
韓戰是以平手結局,麥帥本人更是被杜魯門總統炒了魷魚,黯然歸國,但他意外地面對群眾狂熱的歡迎,在紐約第五大道給他來一個最高規格的大遊行,很多人甚至慫恿他出馬競選總統。但畢竟他在韓戰只是贏得了戰役,仁川登陸名震一時,卻讓韓戰無法實現剛開始時誇下海口的目標。麥帥真正的盲點,在於無法在民主政制的戰場上取得勝利,因為他難以在政治上提供人民安全的保障。杜魯門褫奪他的軍權,避免美國陷入第三次世界大戰。這也讓杜魯門在美國歷史上贏得崇高的位置,在美國歷任總統的排名上名列前茅。史家認為,杜魯門沒有贏得韓戰,卻贏得了和平。
美國在越戰的落敗,也不是軍事上的失敗,而是民主的失敗,因為民意不支持一場曠日持久、不知伊於胡底的戰爭。越戰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場「客廳戰爭」,每天傍晚的電視新聞聯播時間,全家人在晚飯時刻看到美國子弟兵如何陷入血腥中,影響每一個人的胃口。反戰成為一場全民運動,讓約翰遜總統(LBJ,又譯詹森)被迫不再尋求連任,五十萬大軍陸續撤走,也導致一九七五年美軍敗走西貢的終局。
這都顯示美國參與對外戰爭的決勝關鍵點,在於如何內部凝聚美國民意,對外爭取當地國家的人心。否則從韓戰到越戰,再到阿富汗,都要面對內外夾擊的民意砲火,最後無法匹敵,就只有敗退的命運。
美國權力的極限,早在七十多年前的中國大陸就被證明。擁有美國優良裝備的國民黨部隊,被共軍一一殲滅。從遼瀋戰役、淮海戰役到平津戰役,國軍兵敗如山倒,最終神州易幟。美國芝加哥大學著名史學家鄒讜(Tang Tsou,辛亥革命元老鄒魯之子)寫了一本《美國在華的失敗》(America’s Failure in China),指出美國如何好心做壞事,錯誤判斷國共的勢力消長,而最後又進退失據,終於山河變色;而美國民意也不支持無限增兵,讓忠實盟友被迫倉皇辭廟,可說情何以堪。
美國的肯尼迪(JFK,又譯甘迺迪)總統在一九六一年暗中支持中情局在古巴發動政變,要推翻卡斯特羅政權,但在豬灣登陸時失敗,政變胎死腹中。事後肯尼迪被千夫所指,說他行事魯莽。他只有自嘲說:「勝利有一千個父親,但失敗是一個孤兒。」(Victory has a thousand fathers, but defeat is an orphan.)美國民主的罩門,就是不斷要當勝利的父親,卻面對成為孤兒的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