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族動員防疫壓境 公民社會法律抗爭失語

2021/09/02
文字工作者

過去一年來民間常聽到一種批評,指《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防治及紓困振興特別條例》(下簡稱 COVID-19 條例)第 7 條,已成為凌駕一切法律的惡法,甚至指責立法院通過特別條例,創造了防疫指揮官這隻怪獸,並主張應改用緊急命令制度。

提說這類批評的論者眾多,例如憲法律師李念祖曾質疑,全國三級警戒沒有準確法規名稱,莫非是引用《COVID-19 條例》第 7 條;成大法律教授許澤天說,靠第 7 條政府就可以發布各級別警戒標準,缺乏事後國會監督,跟德國比差多了,還舉例德國寫了 76 頁制定理由來論證防疫措施法規;前通傳會委員翁曉玲則指出,第 7 條創造了中央指揮官的授權,長時間的緊急狀態,立法、司法單位都難以監督。

人權團體也曾質疑居家檢疫、居家隔離搭配手機追蹤,踰越《傳染病防治法》第 48、58 條所授權的手段;高中(以下)及醫事人員出國禁令,時而說依據特別條例、時而又說依據《傳染病防治法》,且公布出國者姓名雖有法源卻可能違反比例原則

然而,儘管指揮中心自成立以來,確實有很多違法侵權的疑慮,但上述批評卻仍存在不少錯誤,因為各級警戒標準引用的並不是《COVID-19 條例》第 7 條,在法律方面,官方曾表明過立場:第 7 條並非凌駕一切的「特別法」。至於高中(以下)、至去年(2020)6 月底結束的醫療人員出國禁令,其實是錯誤適用法律的問題。《COVID-19 條例》第 7 條是檢疫的補充規定,《傳染病防治法》第 58 條才具體規定了出入國(境)的檢疫事項,指揮中心適用《COVID-19 條例》第 7 條,應屬違法。依據《傳染病防治法》第 58 條第 1 項第 5 款,能夠禁止出境的對象,只有未治癒的確診者而已。至於被罵最多的《COVID-19 條例》第 7 條,檢視主要的防疫措施,反倒幾乎都沒有明令引用。

社運團體與藝文界上週起在自由廣場舉辦大眾葬文化祭,檢討防疫時期的政策缺失。(攝影:王顥中)

主要防疫措施 未引用特別條例第 7 條

有關防疫措施的違法爭議,從5月中指揮中心公告第二級、第三級警戒後,再臨討論高潮。很清楚的是,指揮中心向來引用的是《傳染病防治法》第 36 條、第 37 條第 1 項第 1 款、第 2 款及第 6 款,而非《COVID-19 條例》第 7 條。

《傳染病防治法》和《COVID-19 條例》都規範了諸多防疫、檢疫措施。在法學緒論中,如果多個規定之間涉及的事項完全重疊,但有寬鬆嚴格之別,就要用「特別關係」或「補充關係」來決定能用的是哪個條文──一旦選錯就是違法。

根據《中央法規標準法》第16條:「法規對其他法規所規定之同一事項而為特別之規定者,應優先適用之。其他法規修正後,仍應優先適用。」這就是特別法優於普通法;至於基本法優於補充法,許玉秀大法官在釋字 665 號部分不同意見書中曾有精闢闡釋:「補充規定可以分為明示的補充規定和默示的補充規定。法律明文規定,如無其他規定則適用本規定,即屬於明示的補充規定,其他的規定是應優先適用的基本規定,也就是優位規定。默示的補充規定,則是存在於概括規定和具體規定之間。此時基本規定是具體規定,補充規定是概括規定。因為具體規定對於所適用事實的描述較為特定明確,所以優先適用,概括規定則涵蓋較廣,因此在特定事實不能適用具體規定時,概括規定可以補充適用,以避免產生法律適用上的漏洞。」

我們先看《COVID-19 條例》中有沒有明說自己是特別法(像 SARS 暫行條例第 1 條後段那樣)?沒有,雖然在立法理由欄有寫,但這並非條文,沒有法律效力。

明示沒有,那默示呢?《傳染病防治法》諸多條文規範一般民眾防檢疫、公告管制特定活動、居家/集中的檢疫/隔離、入出境人流貨物管理…,例如構成要件「傳染病發生或有發生之虞時」、「對於傳染病病人」、「曾與傳染病病人接觸或疑似被傳染者」、「對於入、出國(境)人員」;法律效果「檢查、治療、預防接種或其他防疫、檢疫措施」、「…政府機關公告之防疫措施」、「…依指示於隔離病房內接受治療…」、「…令遷入指定之處所檢查…」、「…採行居家檢疫、集中檢疫、隔離治療或其他必要措施…」(第 36、37、44、45、48、58 條)。這與《COVID-19 條例》第 7 條:「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為防治控制疫情需要,得實施必要之應變處置或措施」相較,何者具體、何者概括,一目了然。指揮中心也不是《COVID-19 特別條例》立法之後才有的制度,2004 年就已經把許多《SARS 暫行條例》規定的緊急措施納入《傳染病防治法》,並授權指揮中心為此權限。

上述說法為官方所承認,2020 年 3 月 19 日行政院會上,衛福部長陳時中說,有其他具體條文可用引用,就不會用《特別條例》第7條;院會後記者會上政務委員羅秉成則說,《傳染病防治法》、《災害防救法》及《COVID-19 條例》共構一個體系,必要的應變處置《災害防救法》31 項第 1 條 11 款也有,會看哪個條文更具體而優先適用。

公民社會對防疫措施違法的失語困境

前述通傳會前委員翁曉玲,過去曾處理過二中案、三中案媒體購併,理應有高度法律素養,但在此次防疫法治爭議上,翁曉玲連《傳染病防治法》第 17 條都看不完,還誤以為是《COVID-19 條例》創造了指揮官制度!許澤天可以拜讀長達 76 頁的德國法規命令理由(還不是條文本身),大讚外國月亮比較圓;卻找不到撰文當時,我國還未停止適用的 7 頁警戒標準公告?

防疫措施法治爭議其實並不複雜,說到底就是「法律適用關係」:有沒有用對法條和「法律保留原則」:有沒有法條管這件事。兩者皆屬基礎法學觀念。但為何此次在有關討論上,民間的卻始終提不出有利批評論據?這顯非法學困難,背後更大的伏流,是因為此刻的防疫已不只是防疫,而是「民主防疫」。

還記得去年,官方仍相當堅持「武漢肺炎」用語,與美國前總統川普站在同一陣線。官方頻發打擊「假新聞」、防止境外勢力資訊戰的圖卡,並大力宣傳美台、日台、立陶宛台間互贈防疫物資,展現同屬民主陣營,相挺力抗中國病毒的旗幟。

指揮中心把政府與業者的關係,當成了內部下屬關係,各級警戒的一般處分,轉授權其他部會制定沒有法律依據的指引,要求沒有法律管制的事項要先經過申請、要求業者監控員工篩檢、要求填寫檢核表供查核,就沒有問題。因為在民主防疫的陣營當中,全民都要共抗中國病毒。法律,是用來對付那些違規導致防疫破口的、散佈境外假訊息的,乃至於任何與中國同謀,導致全台「陪同坐牢」的人。防疫政策已不是的健康問題,防疫禁令也不是生計問題,為了保台抗中,大多數善良配合防疫的台灣人,不會去計較法律保障。

不得不說,台灣人權促進會實在令人欽佩,一直堅守常態法治標準。在苗栗移工防疫議題上打了漂亮的一仗,讓指揮中心函文承認:苗栗移工禁足令不符中央指示因而無效。儘管極權指揮官未必是個好制度,台權會也未對中央指令照單全收,但冷靜清晰盤點現行法律,用工具理性達成目標,同時不失目的理性,實是當前所謂民主防疫下的一盞微弱明光。

或許,執政當局成功的論述建構,已悄然在你我心中畫下一條線,自然而然認為配合防疫才是「自己人」,在自己人的群我關係建構下,沒有法律保障。或著這才是被國族論述馴化的公民社會,自認活在《COVID-19 條例》第 7 條陰影下的潛伏因素。防疫本身既然已經是民主,就不敢再要求政權以法治自證民主,第 7 條只是這種心理狀態的人,尋覓的外在依託罷了!

責任主編: 

回應

陳時中「刁」郭台銘買疫苗 綠營海外寫手助陣被揭露
2021-06-03 CTWANT 陳大智

鴻海創辦人郭台銘近日透過永齡基金會採購輝瑞BNT疫苗,火速40小時送件衛福部。原傳出總統蔡英文有意放行,且讓經濟部長王美花全力支援,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昨日卻突然表明,郭團隊缺乏原廠授權書「不算是送件」;同時,綠營海外寫手翁達瑞的「給郭董上一堂法律課」一文在網路廣傳,批評郭不懂疫苗跨國買賣的規定,然翁也被揭露本名其實是「陳時奮」,長期專門幫蔡政府「圍事」,此時發聲動機不單純。
郭台銘日前由夫人曾馨瑩至食藥署送件時,蔡政府氛圍是大表歡迎。然而時隔一日,陳時中卻指出郭台銘團隊送交的採購疫苗文件少了「原廠授權書」,此事來得突然,就連郭台銘辦公室都只能回應,要先釐清資訊。
當陳時中向郭台銘叫陣後,網路上的泛綠群組開始流傳一篇海外教授翁達瑞為文的「給郭董上一堂法律課」,文內大肆批評郭董太天真,沒弄清楚疫苗跨國買賣的法律規範,就誇口要從德國進口500萬劑BNT輝瑞疫苗到台灣。該教授又故作憂心表示,「我看在眼裡,心理為郭董著急,只好隔空幫他上一堂法律課」。
翁達瑞一文廣為綠營人士分享,也讓親綠人士「有信心」宣稱,郭台銘買不到疫苗不是陳時中和蔡英文政府阻擾,而是「疫苗真的很難買」,就連「郭台銘也搞不懂法律規範」。同時,綠營民代也開始於臉書分享韓國大邱市政府私下買輝瑞BNT疫苗被中央政府打臉的新聞,並暗指未經中央政府的疫苗買賣「可能是詐騙」。
原以為郭台銘團隊在經濟部長協助下,以及蔡英文政府釋放的善意氛圍下,應能快速買到疫苗。但當陳時中對郭台銘開第一槍後,綠營海外寫手和民意代表紛紛傾巢而出。而翁達瑞也被揭露其實是一位本名為「陳時奮」的學者,屬於主張台灣獨立路線的「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成員。
美國堪薩斯大學經濟學博士林維熊曾質疑,「北美洲台灣人教授協會」部分成員領有教育部補助,薪水比其他教授高5、6倍之多,因此會「是非不分」地打擊反對蔡英文政府的人士。有趣的是,翁達瑞曾撰文質疑「為何『館長』陳之漢比教授紅」,引發網友議論。當時就網友表示,「叫獸就是個負面詞」、「很多教授把自己『御用化』了」。
針對陳時中突然「刁」郭台銘一事,有綠營資深助理分析,如果外國疫苗來源充沛,民眾一定都會選擇打進口的,蔡政府扶植的國產疫苗廠商就會賠到脫褲,再者「郭台銘買的疫苗比蔡英文買的來得快,這樣能看嗎?民進黨不倒才怪!」

批民進黨照樣搞強拆 民團赴黨部重現「丟鞋」
2021-08-25 苦勞網 王顥中

南鐵地下化東移案爭議中,最後一個半拆戶黃春香家20日遭第三度強制執行拆除,今天(8/25)下午「黃春香家關注組」與數個勞工、環境NGO前往民進黨中央黨部抗議。由於黃春香家已遭強拆,過去訴求的「原梯保留」訴求也已經無望。關注組成員李容渝悲憤地表示,黃家已經被拆,已經沒有任何訴求可以向民進黨提出,今日行動是要控訴:民進黨已徹底從過去號稱的「人權立國」變成「濫權禍國」。
今日下午是民進黨召開中常會的時間,但由於疫情期間民進黨皆以視訊方式召開中常會,蔡英文本人並不在中央黨部。社運團體自製身穿警裝的蔡英文、蘇貞昌人形立牌,諷刺他們上台後濫用《集會遊行法》等手段遏制民眾的集會遊行自由,並號召民眾向蔡蘇二人的立牌「丟鞋」,重現2013年陳為廷因苗栗大埔案向時任苗栗縣長劉政鴻丟鞋的場景。
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秘書長陳謙批評,民進黨在野時曾多次表示上任後要推動《土地徵收條例》修法,但蔡政府全面執政已屆五年,修法卻不見蹤影。陳謙表示,在2013年苗栗大埔張藥房遭強拆時,蔡英文跟蘇貞昌都曾在臉書上貼文譴責國民黨政府暴力強拆民宅,如今時移事遷,同樣的事情卻仍然上演;只要蔡蘇二人貼文中的「苗栗」換成「台南」,作為完全一模一樣,換了位子就換了腦袋。
台灣人權促進會副秘書長王曦表示,民進黨過去曾高喊「把街頭還給人民」,也曾支持修改集會遊行惡法,執政後卻變本加厲利用《集遊法》打壓人民抗爭。王曦表示,警察現在動輒就會依據《警察職權行使法》第19條對抗爭者實施管束,但該條文針對的其實是例如路上酒醉的人,若不實施管束他可能會傷人或傷到自己,如今卻被警察擴張解釋並濫用來遏止人民的集會自由。
在20日黃家強拆現場時,由於台南市警方在清場時優先驅離排除記者,甚至把記者送上警備車丟包到遠處,導致諸多媒體記者無法取得現場畫面。同時在《報導者》任職的全國傳播媒體產業工會監事林雨佑表示,民進黨對於新聞自由的打壓,要比國民黨執政時期更系統性且更為細膩,是針對性的對記者實施排除,甚至還有警方要求記者刪除記憶卡中新聞照片的荒謬情事,令人不敢置信。
發起藻礁公投的領銜人潘忠政表示,他過去曾長期對民進黨抱持期待,希望民進黨上台後可以扭轉威權政府的錯誤政策,然而「過去和弱勢人民等雞蛋一起對抗高牆的民進黨已經不見了,他們自己就變成台灣史上最堅固的高牆!」

坊間常見「難道你要投國民黨?」 藥師感嘆脫口一句
2021-08-14 中時新聞網 黃麗蓉

國內爆發本土疫情,機組員「3+11」被視為防疫破口,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卻表示「3+11是群聚不是破口,沒有影響社區」,引發爭議。常在臉書評論時事的藥師林士峰表示,有些知識份子若以謠言來替自己喜歡的政黨辯護及宣傳,那樣已經算是政黨及其支持者間的惡鬥,也是造成台灣被撕裂的元凶。而坊間常見的一句「難道你要投國民黨?」,他對此不禁感嘆,這就是兩黨長期惡鬥下的產物。
藥師林士峰14日在臉書貼文表示,要讓民進黨忠實支持者承認造成本土疫情大爆發的首例在諾富特、而不是萬華,是一個很難接受的事實;不過,如果首例是在桃園諾富特,要把風向帶到全台陪雙北坐牢,還是太牽強了。
藥師林士峰接著表示,如果不是沒有會議紀錄的3+11錯誤政策,基本上不會一口氣造成本土疫情的大爆發;尤其是在本土疫情開始之初,指揮官對局勢的掌握竟沒那麼精準,甚至還告訴我們母親節可以照常過。
藥師林士峰指出,要知識份子承認自己喜歡的政黨犯錯,就像自己犯錯一樣沒有面子,於是知識份子開始替自己喜歡的政黨辯護;如果自己喜歡的政黨也受到眾人喜愛,這些知識份子也會感到與有榮焉;但是若以謠言來替自己喜歡的政黨辯護及宣傳,那樣已經算是政黨及其支持者間的惡鬥,也是造成台灣被撕裂的元凶。坊間常見的揶揄「難道你要投國民黨?」,就是兩黨長期惡鬥之下的產物。
藥師林士峰認為,仗義每多屠狗輩,負心多是讀書人,知識份子不可盡信,你能相信的是人生經驗豐富而且願意分享的人。

大眾葬活動反思新冠疫情不公正現象 付不起兩廳院租金而拆除大眾帳
2021-08-30 匯流新聞網 邱璽臣

「大眾葬.文化行動祭」一方面紀念台灣革命之父蔣渭水逝世90週年,另方面反思新冠疫情不公正現象,原訂在8月28日至9月6日在自由廣場牌樓外進行10天。卻因付不起兩廳院高額租金,只好拆除大眾帳及撤展。
由台灣藝文界、知識界人士及社會運動團體共同發起籌辦,以紀念蔣渭水逝世90週年,並反思新冠疫情期間諸多不公正現象的文化行動「大眾葬.文化行動祭」,籌備小組今日表示,最主要的巨型裝置作品「大眾帳」因無法支付兩廳院每日高達8萬元的租金,以及租用後的種種刁難,於昨天午夜決定拆除。
「大眾葬.文化行動祭」籌備小組批評,這是作為台灣民主運動聖地「自由廣場」的空間歷史意義的死亡,自由廣場不再自由。籌備小組原先已邀集台灣重要的藝術家、文化工作者和社運團體,原訂進行10天的展演活動,為維持重要的作品在安定的場地展出,不得不向兩廳院取得自由廣場的使用同意文件。但籌備小組才發現每日租金高達15萬元,針對展演團體折扣後也必須支付7.5萬元,另含保險等附加費用,絕不是非營利團體可以負擔。
籌備小組表示,這才驚覺,台灣集體記憶之所在、國家所有的自由廣場,已經是高度商品化、唯利是圖的出租場地;兩廳院穿著高貴文化外衣,其實不過是文化包租公、包租婆,讓所有藝術文化無力者永遠無法使用這個場地。
國家文藝獎得主謝英俊的作品「大眾帳」,帳下還有多位藝術家展演,包括另外兩位國家藝術獎得主陳界仁的作品「大眾站」、王墨林規劃中的展演;還有段惠民的「大眾樹」、曾啟明的「鏡。語」三部曲、尤俊明的「無名碑」書寫,及社運團體的檔案展。籌備小組指出,這些全都沒有向政府申請補助,不用納稅人一毛錢的精彩展演,卻因天價租金而不得不拆除撤展。
籌備小組認為,對照國家給予主流表演者百萬甚至千萬補助,說明「大眾帳」的命運根本也是一種文化強拆、討租迫遷,和台灣絕大多數無殼蝸牛一樣,成為台灣土地私有制下、弱勢人民無立錐之地的犧牲者。尤其「大眾帳」下還有反迫遷團體的普渡文化道具展,竟然也遭二度文化迫遷,真是最大的諷刺。
籌備小組重申:「我們會用大眾的力量讓『大眾帳』重回自由廣場,謝英俊建築團隊也徹夜討論其他自力營建方法重新搭建『大眾帳』。我們會在臉書公布進度和方案,也希望大家一定要來維護自由廣場的空間民主、爭取無力者有表達空間的權利。」籌備小組認為,自由廣場如果淪為沒有錢就沒有言論表達自由的象徵,那台灣民主就真正已死。

民主是怎樣的制度?你知道嗎?
2021-07-28 常山七次郎

無論是在香港或是台灣,一講到民主Democracy,幾乎是所有媒體與網路KOL都認定是,非要不可的好制度。然而民主制度的內容是什麼?我經常追問別人,你覺得民主制度之下我們有什麼事情可以做?對人民有什麼影響?對你賺到多少錢有沒有影響,怎麼造成的? 
幾乎沒有人可以告訴我。他們就是無端端的認定「民主是個好制度」,就像法輪功的「法輪大法好」一樣。到底好在哪裡,沒人知道。
而中國共產黨也很喜歡宣傳民主制度。你去看中國官方媒體,常常說自己是世界上最大的成熟民主國家。在台灣的民眾看到,要不是怒罵,就是當作笑話。但當我問起:「為什麼中國不是民主的國家?」
民眾通常只會回答我:「中國沒有選舉。」然而,中國是有選舉的,而且從村里幹部到中央政治局,常常有選舉。
那麼,選舉=民主嗎?或是真普選=民主嗎?
一個驚人的事實是,共產黨官媒說的是真話,他們真的是世界上最大的成熟民主國家。因為民主的意義其實就是「大多數的統治」經過選舉之後,比較多的那個陣營推選出一個統治者,這就是民主。而中共就是如此。
事實上,英美習慣法系國家和中國最大的差異不是民主,而是權力分立。從17世紀以來,在大英帝國與其殖民地所擁有過的等級議會制,行政、立法與司法是互相制衡的。投票權利也一直受到納稅義務與戰爭義務的限制,沒有繳稅、沒有打仗的人不能投票。
無論是在美洲、印度、加拿大、香港、上海、澳大利亞,英國所建立的殖民地,都相當程度上尊重當地人的習慣法與私有產權。這種英美習慣法的傳統,因為權力分立、尊重私有產權、依循當地習慣,是小政府主義的體現。
而在大英帝國殖民地所留下的體制殘餘,從美國、加拿大、紐西蘭、澳大利亞與香港等地,我們都可以看到相當高程度的經濟發展與法治精神。
到19世紀,社會主義思潮漸漸成形。到20世紀初,布爾什維克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社會主義政權「蘇聯」所採行的制度,則是民主制度,這與英國的等級議會制度不同,稱為民主集中制。
等級議會制,沒有繳稅是不能投票的。投票是要決定政府的措施,而稅金是政府施政的經費,沒有繳稅自然就不能投票,而有繳稅就一定要有票投,然而這樣的制度被共產黨宣傳為資本階級的制度。
而民主制度則是當年蘇聯拿來顛覆政權的思想武器。蘇聯革命的方式就是鼓動沒有繳稅的民眾,起來爭取政治權力,甚至是顛覆政府。蘇聯甚至會去刻意鼓動人口遷徙,讓某些小國多了很多蘇聯來的移民,讓這些移民起來爭取政治權力,甚至是製造騷亂與暴動。
做個簡單的比喻。這就好像某個社區管理委員會,外面有流浪漢搬了進來住在庭院,還無賴地說自己要投票選管委會的主任委員。這時候住戶不高興了要驅走他,他就大喊你們這些住戶「歧視」我,然後開始鼓動他的流浪漢朋友一起跑進來毆打住戶、甚至放火燒房子。
這就是布爾什維克所採行的民主制度,無論有沒有繳稅、有沒有真正住在那裏,都可以投票。他們甚至會反過來,把有錢有繳稅的人財產充公,聲稱只有真正赤貧的人才有資格投票,之後把那些充公的財產納為己有。
顯然英美傳統的等級議會制與民主制度是矛盾的。因此,極權不是民主的對立面。這類由布爾什維克所煽動的民主,其實是通往極權專制的幼年期。而英美的等級議會制與三權分立,才是極權專制的死敵。
民主與什麼自由、平等、法治、博愛都沒有關係,他很簡單,就是選舉後的多數推舉一個統治者進行統治。他本身就是一種多數暴力,是最不能保護弱勢、最不能包容其他意見的一種制度。它與民粹完全是同一回事。
你不能擁抱己方的意見認為是民主,但批評他方的意見是民粹。因為在制度上,正方與反方在制度上完全是一樣的,只能在最後比大小。
缺乏制衡下的最終結果就是民主集中制,什麼是民主集中制呢?也就是讓基層的選舉之後的當選人握有一切的政治權力,下級對上級必須絕對的服從。因此統治者在選舉過後,就會控制選舉的計票方式與軍隊。
往後再普選的人民代表,就會因為缺乏權力制衡,變成「沒有投給黨,你就得死」的民主集中制。在歐陸與蘇聯傳統下的民主制度,都會衍生出極權政權。像是威瑪共和產生希特勒,就是由大眾民主走向民主集中制的體現。
在台灣很多人對民主的想像是錯誤的。他們以為,有民主,權力結構逆轉了,政府官員要聽人民的話,選舉輸的要聽選舉贏的話。
多數民眾心理的民主就是比大小。他們認為,民眾比政府官員和民意代表都還要偉大。有很多民眾甚至不明白民意代表與行政機關首長的差別。
這種錯誤觀念,讓很多人都以為民主與自由是同義詞。但其實民主很容易侵害人權,也很容易掀起動亂或造成暴民政治。權力制衡才是自由的同義詞,才是確保社會走向富裕繁榮的途徑。
既然台灣大多數人腦袋裡的民主萬萬歲,其實是沒有制衡的暴民政治,而且是預備走向民主集中制的狀態。那麼「深化民主」本身的意義,就是整個國家朝向列寧化的方向前進。
因此中國當然比台灣更加民主,他們的民主不只深入到村里幹部了,因為舉行過文化大革命的關係,黨已經把民主深入家庭了。
請記住,民主的最終階段就是民主集中制。而且別忘了,共產黨人是會讓一大堆沒有繳稅的流氓無產者搬進社區裡面,耍賴說要投票的。
那麼在台灣,假如依照眾多知識分子、覺青們的想法,沒有憲法、領土範圍的公投限制,並且降低了公投的門檻、廢除了公投審議委員會,會造成什麼結果?
中共為了取得台灣資源,會傾盡全力讓和平協議公投、兩岸統一公投過關。他們勢必動員在台灣統派勢力的所有地方樁腳,收買所有媒體鼓吹統一的好。而美國將會在旁觀察,日本人則會在島上跳腳。台灣本土反對統一的勢力,則是缺乏資源,也無力回天。
在香港,則會是由強力部門主導,張張亮票計數的真普選,然後你們的候選人只會有藍絲候選人A、親共候選人B、支持警察候選人C。其他想要參選的人,會在登記的時候就被DQ了。
那麼各位看到這裡,還覺得民主好棒棒嗎?請注意,「民主是個好制度」就跟「法輪大法好」一樣、跟「南無阿彌陀佛」一樣,是喊爽的,喊給大家看看、讓我刷一點光環用的。

施正鋒嗆蔡政府這事 郭正亮補槍:民進黨從來沒有那麼一言堂
2021-08-15 中時新聞網 黃麗蓉

雙北疫苗已見底,預計要到23日才會有新一批疫苗到來,也就是將會有10天的疫苗空窗期。除了疫苗短缺,針對疫苗等政策,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表示,蔡政府一大堆決策,不是說個人隱私、就是說商業機密;他話鋒一轉,喊「從野百合到太陽花的這些學生輩真沒用」。前民進黨立委郭正亮則補槍說,民進黨從來沒有那麼一言堂。
施正鋒14日在政論節目《新聞大白話》中表示,我們這個政府是遲鈍、或是軟弱、還是欺騙社會?從頭到尾一大堆這種決策等等,不是用個人隱私、就是用商業機密,可以這個樣子嗎?從3+11、高端的兩次審查,再到疫苗,已經濫用到這種程度。
施正鋒舉例表示,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要推FTA時,因為沒辦法事先授權,通常是事後再回來審查;歐巴馬就說,不然朝野政黨就一起參與談判,甚至有在野黨參加更好,因為這才有討價還價的空間。因此專家學者不能以個人隱私或以專業為由不敢講話,否則幹嘛去當審查委員?然後以商業機密,迴避國會監督。施正鋒話鋒一轉直言,從野百合到太陽花的這些學生輩真沒用,被總統蔡英文壓到不敢講話;在陳水扁執政時,即使不是黨員,阿扁還會給你解釋;現在總統蔡英文卻好像是皇帝一樣。
郭正亮表示,民進黨從來沒有那麼一言堂過。而這些年輕人對疫苗等政策當然有意見,還私下抱怨;若抱怨太大聲,就會送黨中央。郭正亮接著表示,行政院長蘇貞昌今年2月26日在立法院施政報告,公開說505萬莫德納、1000萬劑AZ疫苗今年第二季會到;蘇院長說錯之後,這種數量問題,就沒有人敢承諾了。

吳子嘉:蔡英文不關心內政 只關心配合美國
2021-04-07 中評社台北4月7日電(記者 黃筱筠)

台鐵408次太魯閣號列車發生重大死傷,造成50人罹難。《美麗島電子報》董事長吳子嘉接受中評訪問表示,“交通部長”林佳龍已經請辭應該走定了,但是“行政院長”蘇貞昌絕對不會離開,蘇目前心態是“甩鍋”,而蔡英文第二任期感覺只想安全下莊,也不會請蘇走路。他強調,蔡英文不關心內政,只關心跟美國配合,她的最大任務是配合美國人。
吳子嘉表示,民進黨執政第一天開始就知道台鐵是地雷,但是已經第二任了,地雷還是地雷,沒有改變。這不是林佳龍一個人問題,每一任出事的都下台。如果民進黨態度不改變,後面會有更多林佳龍。一定要大破大立、痛定思痛,民進黨當局要深刻反省。沒有深刻反省,無法有大破大立決心,就不會有改革台鐵的行動力。
他說,試問蘇貞昌院長有深刻反應的態度嗎?很明顯沒有,蘇完全沒有反省。蘇院長現在的表現不是對人命哀傷,而是甩鍋、沒有慈悲心。沒有反省,對於台鐵改革就無法期待。應該要換一個對台鐵有改革決心的“行政院長”,要有強烈意願反省、決心改革台鐵的“院長”。
吳子嘉也說,“但是蘇貞昌當然不會下台,這個政府無法令人期待”。至於蔡英文為什麼不換蘇?他說,蔡英文這一屆作為是不想作為,有不想改變的作法。蔡這一任想法是安全下莊,不想惹太多麻煩,也因為這種態度,麻煩會找上她。
他表示,蔡英文不關心內政,只關心跟美國配合。她的最大任務是配合美國人,其他事情也不關心。
吳子嘉提及,蔡蘇兩人為什麼沒有大破大立的作法?因為仗勢著高民調。但兩人能維持高民調,不是兩個人做得好。台灣目前是危機社會,外部有中美衝突、內部有疫情恐懼感,所以內外恐懼交迫下,民眾被逼得要團結,就放棄批評、放棄監督,加上在野黨又軟弱,所以蔡蘇能一直都維持很高民調。蘇也是用高民調當成護身符不用下台。躲避在高民調背後的現實是創造危機社會,鞏固領導中心,創造危機恐嚇民眾,但其實兩人施政都非常爛。

論文門的兩套劇本
2021-09-14 中國時報 彭蕙仙/資深媒體人

日前,學者彭文正、林環牆與賀德芬在立法院召開「論文門最終審判」記者會,指證蔡總統當年並未完成論文口試。然而,儘管3位學者提出了所謂的「核彈級證據」並要求蔡英文下台,但是輿論的迴響並不算太大。
針對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學位爭議,蔡英文本人已不再回應,而總統府則屢次回以「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唯有求證英國倫敦政經學院(LSE)校方是唯一且正確的管道」。總統府不再說有或無,只強調一切都以LSE說的為準。
然而,自「論文門」事件爆發以來,LSE並未公開正式認證蔡英文的博士論文和學位。2019年蔡政府曾公開LSE在官網上「證實」蔡英文在1984年正式取得該校的博士學位,但後經彭等向校方查證後,LSE表示並未針對蔡英文的學位發表過任何聲明。
然而,為什麼LSE至今仍不願正式公開表達他們的態度?而總統府又為什麼敢於那麼大聲地說,LSE說的才算數?莫非是看準了LSE就是不會公開說什麼嗎?
思考蔡英文的「論文門」發展,可能有兩套劇本和場景。第一個是蔡英文安全下莊。身為台灣領導人的蔡英文,在英美主導的反中戰略上是一顆非常好用的棋子;如果她又身陷重大的道德危機,那更是「物美價廉」的操控工具。
彭文正等人表示,在今年年底之前,蔡英文就會踉蹌下台;但這種想法可能過於「樂觀」。在2024年之前,蔡英文恐怕都是安全的,因為她下台對西方沒有好處。有一個這麼聽話、把柄又這麼大的台灣總統,多麼好用!西方陣營的反中大業還很需要辣台妹。
而為了保障2024年卸任後的自己,蔡英文會不會對英美進行更多的輸誠,拚命用台灣的資源換取2024之後的政治庇護,也令人好奇。這些保護措施可能包括:一、蔡英文下台後赴美;二、美國施壓台灣2024年各黨總統候選人承諾,當選後不會追究蔡英文的博士學位問題;三、英國方面繼續保持沉默。美國是生意人,只要蔡英文出的代價夠高,沒有什麼不可能。
第二個是論文門hold不住了,蔡英文決定提早脫身。張愛玲在《傾城之戀》這篇小說的結尾是這麼寫的:「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但在這不可理喻的世界裡,誰知道什麼是因、什麼是果?誰知道呢?也許就因為要成全她,一個大都市傾覆了。」《傾城之戀》女主角白流蘇的幸福來自於香港被日本轟炸而傾圮,男主角范柳原因此走不了了,最後兩人成婚。
如果有一場大混亂甚至戰爭,那麼蔡英文有沒有博士論文,就一點都不重要了。不必懷疑:為了救自己,辣台妹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出來的。
蔡英文的論文門接下來會怎麼樣?在種種的政治運作下,事實真相越發的模糊,就不明白為何一個簡單的是非題會變成如今這個複雜的申論題。

蔡英文要各黨派放下成見 柯文哲:只看到執政黨不斷打壓政敵
2021-10-10 ETtoday新聞雲 杜冠霖

110年雙十國慶大典10日上午於總統府前舉行,總統蔡英文今年國慶演講,以「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為主題,共分為五大部分。不過,台北市長柯文哲表示,他只看到執政的民進黨,一再為執政不力去操弄人民反中情緒,不斷打壓政敵,「看不到一點願意對話的空間,對內、對外皆然。」
蔡英文直言,過去公共議題的討論,很容易因為政黨立場的不同,或是政治認同的分歧,讓原本只是路徑、手段的不同,被無限上綱成意識形態的爭執。這些爭執無助於國家發展,只會讓我們被迫內耗、原地打轉。
蔡英文宣示,想在未來幾年的任期中,引進社會力,共同尋求解決這些議題的路徑,讓社會跟政治部門攜手合作,一起尋找不同意見的最大公約數,把困難的議題一一化解,為國家發展的大方向,奠定最堅實的基礎。
不過,對於蔡英文的宣示,柯文哲則不以為然,表示這些年來只看到執政的民進黨,一再為執政不力去操弄人民恐懼、反中情緒,不斷打壓政敵、扣人紅帽,看不到一點願意對話的空間,對內、對外皆然。
對於蔡英文演說時提到希望與中國「和平對話」,柯文哲也說,改善兩岸關係要靠互動、是雙向的,各說各話永遠不會改善問題。
柯文哲指出,固然要團結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奮鬥;也不該只圖個人黨派之私利、操弄意識形態,卻置民眾的安危於險途。唯有克服私利與意識形態,不在自己同胞中製造敵人,台灣才能繼續前行,「這是我看著國旗,最衷心的期待。」
對於兩岸關係,柯文哲表示,過去的歷史,兩岸曾經同屬一個中國;但兩岸分裂分治超過120年,這也是事實。台灣人民在各種挑戰之下,已經站穩腳步,創造了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我們不分黨派,以台灣為榮,希望台灣有國際空間。但中共動輒打壓台灣的作法,根本違反了台灣人民的意志。」

社運戰友變戰犯 綠執政如恐怖情人
2021-05-07 中國時報 朱真楷

民進黨在野時,視社運團體如前世情人,總讓對方誤信知我者莫若汝。如今在朝,當昔日夥伴與執政利益起衝突,就割袍斷義,化身恐怖情人極盡毀滅之能事。這種把對方當免洗餐具的心態,傷害的不只個人情感,更已造成社運界的裂痕對立,嚴重弱化推動政府進步的力量。
蔡英文當總統後大舉引進社運人士入朝,表面是讓進步力量實踐理想。但當「前環保律師」詹順貴通過燃煤電廠決策,當「前農運鬥士」陳吉仲引美豬入關,當「前巢運推動者」花敬群喊出「不談後果的打房,非常不正義」,證明綠營讓社運入陣無非是要收編意見領袖。
這種執政權術雖惹非議,但政治本就是化敵為友,這是無可厚非。然而,隨著愈來愈多仍堅守價值的社運者發出異音,蔡政府卻是變本加厲,認定非我族類、其心必異,把戰友當戰犯。
例如,珍愛藻礁公投發起人潘忠政,早在蔡英文寫下「藻礁永存」前就在大潭奔走;結果今天,他只是繼續堅持原以為民進黨也認同的主張,卻上從總統府消遣他心胸不開放,下至高雄議員黃捷也批評粉專輕佻不理性。潘忠政彷彿成為繼韓國瑜之後,府院黨聯手打擊的新目標。
又或是對大埔案、文林苑事件無役不與的徐世榮,當年只要遭警方架離逮捕,民進黨總不忘搶鏡頭聲援,當時蔡英文還喊話「在地人民抗爭這麼久,顯示政府對於人民和土地的感情都不重視」;結果今天他不過是面諫總統注意土地徵收,就遭花敬群扣上「誇張不實」的帽子。這叫徐世榮與曾共同追求土地正義的夥伴是情何以堪?
無論民進黨是否願意承認自己變了,扮演政府防腐劑的社運團體恐要認清:政黨的目標是執政,政客的夢想是當選;社運不是為了執政或連任,而是有自主的目標。台灣的社運動能,無疑正被民進黨削弱分化;局內人若視而不見,公民社會的浪潮勢必將走回頭路。

李易修:“塔綠班”變流行詞 形容民進黨
2021-09-08 中評社高雄9月8日電(記者 蔣繼平)

台灣網友近期用“塔綠班”來形容民進黨,迅速在網路炸開成為流行語。時事評論員、YouTuber“高雄歷史哥”李易修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這代表民進黨政府施政不好,再加上利用網軍攻擊不利執政者的言論,這股民怨隱而難洩,才會隨著時事梗一次炸開,變成諷刺的型態在網路呈現。
李易修指出,民進黨執政霸道、網軍就像恐怖攻擊已深植人心,導致民進黨也洗不掉標籤,創造出新符號也會讓討厭民進黨的人更加凝聚,或許未來會成為一股新的政治海嘯。所以民進黨也很擔心,一直設法要讓傳播受到侷限。
李易修,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碩士。2019年以“高雄歷史哥”在YouTube經營直播節目,討論政治時事等新聞話題,現有18.9萬人訂閱。
神學士(Taliban,又譯塔利班)組織奪回阿富汗政權,讓“塔利班”成為熱議話題。近期台灣知名網路論壇PTT鄉民們則以“塔綠班”來形容民進黨,在網路引發討論,民進黨多名重量級人物都被配上諧音梗調侃。網友也整理出“塔綠班宇宙”,舉出塔綠班的聖地是“邁家”、英許之地是“菸路撒冷”、現任哈里發是“蘇貞丹”、貨幣是“五倍券”、語言是“蔡英文”、國家名稱是“阿富燦酋長共和國”、首都在“CLOCK布爾”、人口“817萬人”、人均收入“1450美元”等等,都是在諷刺民進黨。
李易修表示,“塔綠班”一開始是在PTT論壇上燒起來的,這件事反映幾個點,代表民間一股潛流的民怨,民怨被壓制得隱而難洩,根本洩不出去,才會變成網路上的梗,變成一種諷刺的型態。譬如“英許之地是菸路撒冷”,就是用來諷刺蔡英文2019年7月訪問太平洋友邦爆出的私菸案,當時也被網友揶揄民進黨變成“菸黨”了。
台灣有什麼民怨難洩?李易修指出,譬如疫苗分配不公、台灣缺疫苗、疫情衝擊各行各業,另外社會上也很多壓力,譬如台灣離婚率全亞洲居冠,台灣2021年預測生育率1.07全球排名倒數第一,失業率創新高,勞動力參與率下跌創10年新低,社會分配不均、只有科技企業受惠。但是這些問題民眾都不能講,一講就被網軍出征。
為何“塔綠班”一詞會在網路迅速爆開?李易修指出,第一,阿富汗的事情讓人印象深刻,20年前的911事件深植全世界人心,20年後美國在阿富汗大敗又再次深植全世界人心;第二,網軍出征被揶揄就像打聖戰,為了意識形態不顧一切去攻擊對方,完全不問是非對錯,這樣與恐怖攻擊有何差別?結合幾個原因,就讓民進黨與“塔綠班”廣為流傳,也導致民進黨洗不掉“塔綠班”這三個字。
對民進黨接下來有何影響?李易修認為,會慢慢發酵,但不會造成立即致命性的影響。漸漸讓討厭民進黨的人,因為這個語言的用法得到更多的共通性,依照“語言景觀”的研究領域,創造符號成為焦點後,符號就有凝聚的效用,會創造一種認同與被認同感。民進黨深知這種殺傷力,所以也一直出手設法遏止,譬如抨擊使用“塔綠班”是一種歧視,或網路檢舉等方式去做限制,設法製造爭議讓人減少使用。因為民進黨也知道,直接壓制只會讓這把火越打越旺。
李易修表示,大家都知道“槍桿子出政權”的道理,在現代西方自由民主社會裡,“槍”就是“鍵盤”、“網路輿論”,所以民進黨才會經營網軍在網路帶風向。但並不代表民心在民進黨身上,因為只是造成民眾一時不敢表態,等到投票時民眾還是會表態,民進黨還是有丟掉政權的風險。所以民進黨會想辦法壓制類似“塔綠班”的輿論,甚至也會設法介入社群審查機制,讓傳播受到侷限。但整體來看,要遏止還是很難,網路上還是會一直流傳使用,也會衍生更多符號,甚至變成一種網路次文化。

劉家榮:民進黨急撕塔綠班標籤 反效果
2021-09-25 中評社高雄9月25日電(記者 蔣繼平)

台灣網民以諧音創造“塔綠班”一詞嘲諷民進黨與其支持者,在網路掀起一陣討論。民眾黨“立委”高虹安近日唱“塔綠班之歌”,遭民進黨及網友圍攻又掀起波瀾。律師、台灣民眾黨屏東縣黨部代理主委劉家榮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民進黨急著去做批判,不就等於坐實“塔綠班”這個名詞就是在講民進黨自己?若想撕開這負面標籤與印象,就是“黨的利益不能大於台灣利益”,否則只會造成反效果與更多不滿。
劉家榮,中興大學大學法律系法學士、中央警察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2005年成立颺理法律事務所,曾擔任屏東縣律師公會理事長,現擔任民眾黨屏東縣黨部代理主委。
網紅朱學恒20日邀請民眾黨立委高虹安等人合唱“塔綠班之歌”,諷刺民進黨及其支持者,引發正反論戰,當事人也遭網友出征,民進黨開記者會更指“有濫用言論自由之嫌”。高虹安採到綠營痛點,連日遭到圍剿攻擊。
劉家榮表示,高虹安不是第一個提出的人,網路早已延燒好幾週,重點應該是“塔綠班”代表何意,這才是執政的民進黨應該要去省思的。難道民眾只能這樣想,卻不能這樣說、這樣唱嗎?若果真如此,民進黨才是箝制言論自由。
劉家榮表示,民進黨就算再厲害也無法操弄全部的輿論,縱使民進黨有資金資助網軍,但每一個人的嘴巴都長在自己身上,每個人都可以上網表達意見,且自媒體也越來越多。民進黨擋不住千千萬萬張嘴,無法去管大家怎麼去使用。
民進黨開記者會抨擊講“塔綠班”的人是“濫用言論自由”,怎麼看?
劉家榮表示,民進黨根本是不知所云。台灣從過去威權時代走到現在,言論自由已是台灣行之有年的體制文化。如果民進黨真的認為講出或唱出“塔綠班”就有違法之虞,不妨依法提告,讓司法評斷。言論自由在台灣是制度性保障,若認為被箝制、誹謗、公然侮辱,那就去提告。
劉家榮認為,如果民進黨政府認為“塔綠班”這個名詞不妥適,那就趕快改變作法,去廣納民意,對民眾好的事情趕快去做,做到像蔡英文第一次上任時所講的“最容易溝通的政府”。只要改變兩到三個月,民眾就會有感,這個名詞就自動消失了。

監察院違法亂紀淪東廠!卒仔政府製造綠色恐怖!
2021-09-18 台灣民眾黨粉絲專頁

昨天,3+11的真相在中國國民黨的鬧場下被掩蓋,我們也再度深刻體認到什麼叫作民進黨「政媒網軍」三合一的「認知作戰」。
在立法院進行3+11專案報告前,親綠媒體披露從未正式公開過的監察院調查報告,指控本黨邱臣遠總召「也曾發函衛福部轉達機師工會陳情」,企圖影射邱臣遠委員也是「3+11」的推手。
邱臣遠委員與范雲當然不同,不像范雲召開多次協調會議,更不像范雲在協調會中對行政官員施壓「強烈建議回到3+11」。兩者落差這麼大,卻被相提並論。報導一出,更在短時間之內成為側翼粉專素材,完美演繹何謂「中央廚房」出菜。
人民在乎的,從來就是那個沒有任何文字影音紀錄的決策會議,以及蔡壁如委員所說的:為何「只憑一張新聞稿」就能在疫苗覆蓋率極低、大規模篩檢措施還沒建立、變種病毒肆虐全世界的情況下,放寬檢疫措施,間接造成超過800條人命喪生、數千億經濟損失?
但民進黨全黨所在乎的,只是如何幫范雲、陳時中解套。先是透過監察院與友好媒體,披露從來沒正式公開過的監察院報告內容,潑在野黨髒水;再透過行政院,丟了一份毫無責任歸屬、自導自演的「3+11調查報告」,自導自演、自圓其說。
還記得今年六月,媒體傳出監察院要約詢陳時中時,監委搬出「監察法」第26條,強調「調查案件須遵守一定的保密義務,於調查報告尚未審議通過前,調查內容、#過程不得對外宣洩。」
所以台灣民眾黨想請問監察院,監察院的「3+11調查報告」正式審議通過、對外公開了嗎?如果還沒,憑什麼監察院可以違法提供給特定媒體部分調查內容,用來做為綠營打擊政敵的素材?又是哪位監委違法亂紀,違法洩露調查內容給媒體?
這不是東廠,什麼才叫東廠?這種績效低落、只剩下打擊政敵功能的東廠機關,還有存在價值嗎?
前民進黨秘書長羅文嘉指控本黨委員是「卒仔」,我們要強調:這種動用政媒網軍三合一力量修理政敵、不敢面對人民質疑、不敢負政治責任的政府,才是貨真價實的「卒仔政府」。

民進黨全面執政立院形同虛設?獨派大老批綠委自我矮化「有嘴卻無牙」
2021-10-10 風傳媒 郭怜妤

行政院主計長朱澤民日前被立委質詢時回答「1碗蚵仔麵線20元」,引發外界對官員備詢的態度,以及立委在質詢時提問的內容一片罵聲。對此,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施正鋒談及此事時表示,台灣的立委在雙首長的體制下幾乎已經是「聊勝於無」,能做的事只剩下監督政府,立法的走向基本上都攬在行政單位的手裡,就像現在的民進黨立委只能跟著總統蔡英文的號令做事,突顯蔡政府不能自我約束行政權的情形。
施正鋒9日在臉書發文坦言,朱澤民確實不太了解民生物價,難怪被罵「吃米不知米價」。但蚵仔麵線是否為好的物價指標值得商榷,而立委質詢是否恰當也頗有討論的空間。他指出,立法委員的天職是立法,但法案的制訂基本上是反映執政黨的政見,主導權應該是在行政單位手上。國會議員通常是風行草偃,頂多只能增補條文。
施正鋒以美國為例說明,儘管重大法案會以推動的議員掛名,但其實是總統感謝配合所做的人情。在內閣制國家,在野黨提案沒有意義,因為根本過不了關。似曾相識朝小野大的扁政府,對手不會讓你表現,提案是空包彈。台灣的國會監督,以提案數來評量立委,無視找槍手東抄西抄的荒謬。
施正鋒表示,民進黨受到選民厚愛,兩度全面執政,立法主導權落到蔡英文手上。但他強調,台灣不像美國總統因勢利導、曉以大義,蔡政府對於政見的履行大打折扣,黨團的立法思維也受限於高層關愛的眼神,不像扁政府還有理性討論的空間。他進一步表示,在重要關頭,浸淫相關法案的立委,還有可能被叫去斥責,完全沒有尊嚴可言。而蔡英文連任後,立法不再是政府的重點,國會不可能有重大的法案突破,部會甚至沒有把立委看在眼裡,黨籍立委只能誇耀「肉桶」預算分潤。
施正鋒指出,現在台灣立委能做的只剩「監督政府」,特別是調查權的行使。他指出,中華民國憲法文本是雙首長制,即是經過總統直選、1997年的修憲,讓立委保有質詢權,那也是內閣制的遺緒,聊勝於無。事實上,怪罪立委質詢流於作秀,癥結在於官員沒有放在眼裡,實問虛答都還算客氣了。
施正鋒提到,在總統制下,國會要制衡行政,最起碼要有調查權,就是委員會的公聽會作證。官員出席發言儼然法院的作證,而非當作挨罵的地方,更不可能愛理不理。台灣的立委只有文件調閱權,沒有完整的調查權,「只有嘴巴、沒有利牙」,要是碰到笑罵由你的官員也就莫可奈何。即使是全面執政的美國總統,對於黨籍國會議員都不敢頤指氣使,更不用說對反對黨民代往往必須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民進黨立委自我矮化,施正鋒認為,是見證了蔡政府不能自我約束行政權。

吃屎哥鬧國慶 覺青哪去了
2021-10-11 中時新聞網 陳金芳

網紅議員「吃屎哥」游兆霖脫衣大鬧國慶大典,被警察當場逮捕函送法辦,網路上不乏批評,甚至有些網友將頭貼換成各種響應社會議題的覺青。照理來說,這些打著「反外來政權」旗號的覺青應該是要出面抗議蔡英文舉行國慶日活動,卻只有吃屎哥出面幫大家「反殖民」,覺青哪去了?
長期以來,中華民國的各種紀念活動,往往成為獨派與覺青動員表態的場合,就連蔡英文首次當選總統,也有不少社運團體出來抗議。一晃眼五年過去,社運團體收編的收編、收攤的收攤;不想被收編或收攤,還在堅持為弱勢者發聲的團體,要不被標籤為愚蠢,就是被認為是中共同路人先夾殺。
蔡英文上台以來,政治社會改革還是牛步,但是踴躍發聲的公民社會卻先失聲,獨派與覺青尤為嚴重。這樣的狀況,陳水扁當選總統時也發生過。蔡英文當選總統,社運團體又翻車一次,而且這次翻車還翻得比過去嚴重太多,可見一點反省都沒有。
其實,被視為外來政權舉行的各項慶典活動本來就是獨派與覺青應該出來發聲的時候,不應該怕得罪民進黨與蔡英文而不抗議;結果覺青與獨派都在家休養,看著吃屎哥出洋相。這樣的獨派、這樣的覺青其實比吃屎哥還不如,難怪民進黨和蔡英文瞧不起他們!

失格總統與粗鄙網紅
2021-10-07 風傳媒 汪志雄/美國伊利諾芝加哥大學教授

台灣的網紅,反映出來的是台灣社會集體弱智的退化現象。這些網紅的特徵是:言語粗俗,年輕敢露,誇大搞笑,內容情色。他們的目的當然不是要促進社會進步、世界和平,而是要賺錢致富、填滿荷包。
這些網紅的粉絲,大半都是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容易被煽動。生命空洞,目標茫然,只能藉著沉浸在網路的世界裏,找到短暫的麻醉與自我的認同。
這種社會集體退化的反智現象,通常是因為蕭條的經濟環境、不佳的就業機會、以及黯淡的未來前景。面對這樣的情形,一個國家領導人,可以有兩個選擇。他可以選擇努力改善經濟環境,壯大充實年輕人的競爭力,幫助他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他也可以選擇利用這些年輕人,洗腦操弄他們的無知來批鬥對手,藉以鞏固政權。
很不幸地,蔡英文總統是選擇了後者。因此,她在乎的是有多少人追蹤她的IG帳號,而不是思考在弱勢低薪的艱困環境中如何健全社會安全網;她在乎的是臉書粉專人數有多少,而不是疫情肆虐下不幸喪生的近千個寶貴的生命。
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蔡英文政府編列了數十億的廣告行銷預算,投下了大量的資源,賣力的與不同的網紅同台演出。這些人氣網紅擁有大批年輕粉絲且能夠影響網路風向,成為近年來蔡英文總統最喜歡合作的對象。
這些投機的網紅見獵心喜,有利可得,自然樂意配合演出。於是什麼「中共打壓的戲碼,愛台灣的八股劇情,自由民主的煽情台詞」,全都搬上了枱面,為的只是幫助蔡英文總統增加網路的聲量,賦予明星的光環,包裝親民的形象。正是有錢能使鬼推磨,這年頭,人為了錢與權,什麼違心的話都說得出口,什麼噁心的事都做得出來!
所以這個國家的元首,在疫情吃緊之際,跑去跟一個滿口髒話的台派直播主合體,你會覺得意外嗎?一個國家的總統,在國事繁忙之餘,跑去讓一個擅用雙關語撩妹的網紅把自己撩得茫酥酥,你會覺得驚訝嗎?
只是我們不禁要問,這真的是我們選出來的國家元首嗎?這位總統把自己做成了一個三流演員,把自己作賤成一隻戴著自家國旗項圈的美國的寵物貓,也難怪別人會稱她為「台灣的民選代表」了!
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人必自侮而後人侮之。小丑之軀豈能容一國之尊,低層次的聰明怎能有富國強民的智慧呢?當政治人物網紅化,國家元首在乎的只是如何嘩眾取寵,又怎會在意國家尊嚴與人民利益呢?
蔡英文讓世界「看賤台灣」,川普讓美國「再次痿大」。一個領導人決定一個國家的命運,這句話真的一點不假!

蔡台上喊團結 台下與3位黨主席幾無互動
朱立倫:兩岸要求同存異 柯文哲:蔡別在同胞中製造敵人
2021-10-11 中國時報

蔡英文總統昨在國慶演說提及「四個堅持」,盼朝野各黨以此基礎共同團結。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醒蔡英文,做比說更重要,兩岸要「求同存異」;若每天放大相異之處,就沒辦法求同。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則呼籲蔡英文,別在同胞中製造敵人;兩岸各說各話,永遠不會改善。
朱立倫就任黨主席後,首次參與國慶大會,與民眾黨主席柯文哲中間隔著時代力量主席陳椒華。蔡英文特別在國慶演講中提及「各位的出席,是台灣民主美麗的風景」,但是蔡與三位黨主席幾無互動。
朱立倫在會後就蔡演說表示,兩岸一定要「求同存異」;若每天都放大相異的部分,就沒辦法求同,希望對岸尊重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我方也要尊重對方,彼此才有善意循環;否則是惡意向下螺旋,這對國家、對所有民眾都不利。
朱立倫表示,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推動兩岸交流、兩岸和平是大家共同的目標;他請民進黨不要片面改變中華民國的歷史,昨天是中華民國110年國慶,不能忽略每一個階段中華民國努力的成果。
被問到蔡英文演說中談台灣的次數多於講中華民國,朱立倫說,中華民國是我們的國家,台灣是我們的家園,總統對外的時候永遠要稱自己是中華民國總統,不能改變國號。
柯文哲會後發文表示,「相互尊重、善意對話,這是雙方共同的責任」,是蔡英文在去年國慶演說對人民公開的承諾;不過這些年來,人民卻看不到民進黨有一點願意對話的空間,對內、對外皆然。
「操作意識形態,卻置民眾的安危於險途!」柯說,今年蔡再度提到「和平對話」,但改善兩岸關係是要靠雙向互動,各說各話永遠不會改善問題;不該只圖個人黨派的私利,更別在自己同胞中製造敵人;必須要克服私利與意識形態,遠離意氣之爭,台灣才能安定永續、繼續前行。
柯文哲也呼籲大陸領導人,政治應趨向民主、自由、多元、開放、法治、人權,希望大陸的強盛,對外應有更多的尊重包容,開啟和平對話;而不是動輒威嚇,以武力相逼,或從根本上否定中華民國與台灣的存在,那只會讓台灣逃得愈遠。
時力主席陳椒華昨在臉書表示,包括《精神衛生法》修法,在綠營執政優勢下,仍在原地踏步;甚至只要監督民進黨,就是「中共同路人」?實在讓人不解,這是「民主台灣」嗎?所謂「自信前行」的,是人民的驕傲、還是官員的傲慢?

國慶演說內心話 中華民國110年變72年
兩國論框架 蔡英文親自擬初稿
2021-10-11 中國時報 崔慈悌、趙婉淳

蔡英文總統昨天以「共識化分歧、團結守台灣」為題,發表國慶演說。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透露,蔡英文在中秋節前已草擬部分初稿,這是她身為一位不再競選連任的總統,想對所有國人說的內心話。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則認為,蔡英文此次把「兩國論」的框架清楚標示出來,非即興之作,這讓她宣稱的「不冒進、不挑釁」成為謊言。
張惇涵指出,這篇演講稿可以說是蔡英文從2016年執政以來的心路歷程。在蔡接下來的任期當中,今年國慶日是唯一沒有大選激情的國慶日,她想向國人報告,是台灣正面對複雜嚴峻的空前挑戰,也是國際社會空前高度關注台灣的關鍵時刻。
蔡英文強調,從1949年中華民國立足台灣以來,歷經了72年,在一個世代又一個世代的努力下,成就了今日中華民國台灣的嶄新樣貌。在發展歷程中,國家的樣貌有所轉變。但有些堅持歷經3次政黨輪替,不會改變;這些不變的堅持,就是蔡英文期盼彼此約定的「四個堅持」。
張惇涵表示,這一方面是向國際社會清楚傳達台灣人民的堅定立場;另一方面,蔡英文期盼,政黨雖有競爭,但應以「四個堅持」的最大公約數為團結基礎,對內良性競爭、對外團結一致。
然而蔡英文的「內心話」,並非人人都接受。政大外交系副教授黃奎博指出,蔡英文說「72年來,國軍保衛家國」,這是在偷渡「中華民國台灣從1949年起算」的偏狹史觀,且對國軍不敬,因為從大陸時期就保家衛國的中華民國國軍,過去的犧牲奉獻被身為三軍統帥的蔡英文抹殺掉了,蔡應該向國軍及全體國人道歉。
蕭旭岑也質疑,中華民國110年,為何在蔡口中折壽成72年?
蔡英文在國慶談話提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外界質疑此說法形同「兩國論」,易引起北京往非善意方向解讀。
蕭旭岑說,從外交部長吳釗燮赴美演講提到政府正在推動正名,駐美代表蕭美琴把官銜改為「台灣駐美大使」,到今年國慶logo只剩下「台灣國慶日」,蔡英文昨天國慶談話清楚說出 「兩國論」框架。這一連串作為,等同打破蔡政府過去所說的「不冒進、不挑釁」、「維持現狀」的說法。
「蔡英文此舉打破對危機控管的承諾,是危險訊號」,蕭旭岑指出,美國總統拜登欲和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碰面,當美國想要控管危機之際,蔡英文卻在後頭放火。另,蔡英文的國慶談話有跟美國達到默契嗎?若沒有,是不是等於破壞了美中台三邊的互信?
蕭旭岑說,這也顯示,蔡英文在剩下任期內並沒有打算跟對岸對話的善意,這將讓兩岸關係更複雜凶險。
至於蔡英文說要團結凝聚共識,蕭旭岑說,蔡政府不斷打壓迫害在野黨,從未邀在野領袖議論國是,早已是陳年笑話,淪為口號而已。

網軍夜路走多,撞牆了!
2021-07-24 中國時報 廖元豪/國立政治大學法律學系副教授

中華隊奧運選手們在疫情中背負國人的期待與祝福,遠赴東瀛參加競賽。但蔡總統當年豪情誇口許下的「奧運國手都搭商務艙」的承諾並未實現,包機上的選手都坐經濟艙,夠大的官才能搭乘商務艙。這種「官比選手大」的情況,在台灣本來司空見慣,只是既有英皇金口,大家才會特別在意。更由於廣受愛戴的羽球世界級明星選手戴資穎在IG貼出「好懷念長榮航空,可以搭商務艙」的限動,剎時引爆了輿論,各界紛紛為選手抱不平,網路上更是對蔡總統跳票大加抨擊。
為此,一向吝於認錯的蔡總統竟然迅速回應,在臉書表達遺憾及歉意。本以為,以總統之尊,難得如此謙卑地致歉,應該夠了。沒想到小戴之後又在IG貼出了入住飯店的照片,惹出許多網民大罵,居然只給國手住Google評價3.3顆星的飯店,而體育署官員卻能住評價4.6顆星的飯店!
這一連串事件,政府可以好好解釋、或辯護、或認錯改進。不過,有一大批網軍、鄉民沒把重點放在「挺戴資穎」或「挺中華隊」,卻一心只想挺總統、挺政府。他們的荒謬言行,搭配台灣近年來的網路生態與政治氣氛,特別值得關注。尤其網軍兩次要轉移焦點、要當政府禁衛軍,卻狠狠撞牆,凸顯了網軍認知戰的局限。
網軍第一波出擊,是在小戴貼文「好懷念長榮航空,可以搭商務艙」之後。有一堆人居然膽敢攖世界球后之鋒,大肆出征。什麼「戴爸管教不好」、「乾脆去坐機長室」、或是「不要大頭症」的酸話,都出現在臉書留言區。說來奇怪,小戴原貼文又沒怪誰,說懷念商務艙不行嗎?但念茲在茲就要捍衛政府的網軍,自己腦補把她的話解讀成對政府的攻擊,全力出擊。護主忠犬也沒那麼敏感忠心!然而,這樣的攻擊,有傷到小戴、有護到政府嗎?沒有!世界球后哪會在乎台灣一小撮網軍的酸言?而小戴的粉絲及大眾對於網軍這種騷擾選手的行為也大表憤怒,在網路、輿論上很快淹沒了這些找碴的。在蔡總統都發文對失信「沒給商務艙」致歉後,這些出征網軍也只能摸摸鼻子認帳。
第二次發動出擊,更是荒謬:由於小戴下榻的飯店只有3.3星,所以許多網民異想天開,上網狂刷好評,要去幫小戴「升等」。這次出征雖不是攻訐謾罵,但一堆沒住過這旅館的人跑去亂刷評價,顯然是假訊息真詐欺。結果呢,雖然一時之間把飯店評價從3.3提升到4.5星,但Google也很快就將這些留言與評價刪除,「校正回歸」回到原來的評價。一夜的狂歡,卻是竹籃打水、船過無痕。台灣的網民們自以為好玩有創意,但既未幫到小戴,也無法讓政府少一點「為國手安排廉價旅館」的尷尬。
台灣網軍近年來一帆風順,摧枯拉朽,太過囂張。不只在國內四處踐踏「非民進黨人」,也「衝康」賴清德並讓小英大勝,人人聞風喪膽。志得意滿之餘,更屢屢國際出征:WHO、《紐約時報》、甚至尚未當選的拜登,都曾被台灣網軍的羞辱言論在臉書洗版。然而,網軍這套戰術頂多在台灣內部政治有用,因為選舉會看風向,但走出國內、或是跳出純政治的場域,就沒有用了。
就以此次「商務艙之亂」來說,真要幫奧運國手們的忙,那該做的是督促政府,或是自己去捐款、募款給中華隊。出征與假升等,不是搞笑嗎?網軍出征小戴,只因為小戴揭穿政府。他們要幫的不是小戴、不是奧運、不是台灣體育,而是民進黨政府而已。網軍打「認知戰」一向很厲害,自以為可把黑的說成白的,但他們想塑造的「認知」與「現實」世界差得太遠,不但帶不了風向,還會遭到反噬。
別怕網軍。與民意、現實、邏輯相牴觸的他們,已經開始自爆了。

游盈隆:民進黨已在跟傳統支持者對幹
2021-10-30 中國時報 朱真楷、趙婉淳、曾薏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喊出「1218是倒閣公投」;蘇揆昨在立法院備詢時抨擊,朱是因公共政策辯論道理站不住,才轉成政治鬥爭、扭曲公投。但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直言,藻礁、萊豬、公投綁大選是民進黨跟傳統支持者「對幹」,距投票只剩50天左右,四大公投恐全盤皆墨;而民進黨正因瞭解情勢艱困,所以才想把局面扭轉成藍綠對決,讓事情好辦一些。
在公投前夕,行政院宣布為軍公教加薪4%,遭疑是為抵銷壓力。蘇貞昌昨在立院備詢時不滿回稱,台灣經濟創11年新高應讓全民共享,「如果國民黨反對就直接說出來」。
民進黨立委沈發惠昨質詢時蓄意做球給蘇揆,問到朱立倫將公投視為倒閣公投,「不曉得蘇院長你跟他有恩怨嗎?」蘇回應,朱立倫是因為公共政策辯論上道理站不住,才導往政治鬥爭,這是公投的反面教材。
不過,民進黨籍立委陳歐珀於立法院質詢蘇貞昌時卻直言,蘇內閣團隊被外界認為不夠接地氣、戰力不強,應加強戰力,才能面對年底公投戰。
國民黨立委陳以信上台質詢時,詢問蘇揆是否願意代表反方出面辯論。蘇卻不悅地說,行政團隊自有規畫;被問到公投若過關是否下台負責,他也不置可否,僅說公投是對事,不會運作成政治鬥爭。
國民黨發言人凌濤反駁蘇揆說法指出,政府交出「拚不了經濟、顧不了人民、達不成永續」的最爛能源成績單,換作他人早就下台,蘇貞昌究竟還有多少公信力就讓社會公評。
面對府院黨啟動藍綠對決模式,游盈隆表示,他很驚訝發現,民進黨支持者反萊豬竟過半,跨政黨年輕、高學歷幾乎全面性在這些議題上有共識,這是民進黨最害怕的事,民意已不動如山,蔡政府感受到史無前例的空前壓力。
游盈隆說,正因瞭解情勢艱困,民進黨才希望將局面扭轉成藍綠對決,但藻礁、萊豬、公投綁大選都是民進黨跟傳統支持者「對幹」。

民團宣布啟動 下鄉行腳1個月宣講
秋鬥主軸 反獨裁護民主拚公投
2021-10-26 中國時報 李柏澔、張穎齊、戴上容

「光復民主,人民作主!」多個民間團體昨天上午選在台灣光復節,於立法院前宣布2021秋鬥啟動。民團表示,年底公投將是以直接民意反對獨裁黨意,更是光復民主之舉;11月13日起將串聯社運團體,由屏東一路向北,下鄉行腳宣講公投議題;並於12月12日回到台北凱道集合會師。持續1個月的行動,希望透過公投讓政府收回進口萊豬以及破壞藻礁的決定。
秋鬥大遊行自1988年開始已逾30年,今年秋鬥的主軸是「反獨裁、護民主、拚公投」。秋鬥發言人李建誠表示,公投不只是以直接民意補足代議民意的不足,更是打破民進黨的獨裁統治、終結仇恨政治動員的最好機會;無論民眾對於公投議題贊成或反對,都該站出來投票。
秋鬥總召黃德北表示,去年「反毒豬、反雙標、反黨國」的秋鬥遊行讓數萬人響應上街,但蔡政府仍在今年開放萊豬進口;希望民眾透過公投方式,讓政府收回進口萊豬以及破壞藻礁的決定,否決民進黨缺乏程序正義的措施。
秋鬥發言人李建誠表示,公投本質是重大政策的大型辯論會,不該以「抗中保台」或「中共同路人」的民粹式口號動員投票;蔡總統若要促進民主深化,應該主動舉辦10場公投辯論。
「沒有程序正義,就不會有實質正義!」珍愛藻礁公投領銜人潘忠政指出,藻礁會走到公投,就是因為行政體系和保育失職,加上官官相護送中油三接進入環評,並在官派委員多數下強渡關山。當各國都在減煤減氣時,我們的政府卻還要大量使用天然氣,不只三接,四、五、六接等都在規畫,蔡政府也永遠都用「缺電」、「用中南部的肺換藻礁」等製造對立的理由掩蓋執政的無能。
潘忠政說,政府的不公不義必須受到遏阻,錯誤政策必須透過公投才能迫使當權者謙虛面對人民,「看出假民主真相,才能翻轉國家的命運;否則台灣人民永遠跳不出被犧牲、剝奪的宿命。」
台北市長柯文哲25日直言,他很氣民進黨政府「整天講幹話、豪洨」;就算大部分人公投投反對、議題沒過,還是會被立法,所以公投就是玩假的,總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直接硬幹,真的很奇怪,那不如直接告訴老百姓「公投是參考用的!」
國民黨文傳會主委凌濤表示,如何與公民團體一起展現民意,會有適當的方式。民眾黨祕書長謝立功表示,今天將開會決定是否參加秋鬥。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表示,公投應就事論事,不要扭曲成政治運作,不能要用電又反對發電,何況核四早已封存、浪費好幾千億,核一、核二所在的新北市長侯友宜也說要安全,然而核廢料到現在都無法圓滿處理,「重啟核四根本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