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收費員自救會占領蔡英文競選總部,引起民進黨支持者在網路上霸凌現場採訪的媒體記者,不討論政府跳票,反將風向帶到毀損物品,轉移了當天蔡總部指揮警方打壓媒體採訪自由的事實。更有輿論惡意攻擊自救會顧問團之一的桃市產總,扭曲自救會抗爭的訴求、目的。想起六年前收費員在五都選舉抗爭時喊的口號「只顧選舉不顧勞工」,讓人感嘆換了黨也換了人,抗爭昨是今非,捍衛權益的工人飽受批評,政府跳票無人在意。
自救會三年來不斷要蔡政府屢行的協議,是指2016年8月16日,由當時的勞動部部長郭芳煜跟政務委員林萬億代表政府跟自救會簽署的。協議的內容包括:年資基數、安置補償、履約期限、自救會會員人數(含9位前精簡會員)等,及郭芳煜提出「比照華隆案辦理」的600萬行政費用。在此澄清,自救會從沒要求「禁搭便車」,我們只要求會員權益按雙方協議保障,如何處理非會員,我們不予置評。
這紙協議並非816憑空簽下,簽署前收費員已經抗爭三年,與勞動部代表會談多次討論協議重點及文字,當天再由勞動部官員打成白紙黑字的協議。誰知道這個協議竟然跳票了。自救會不得已告上法院,今年12月19日法院以自救會不是「非法人團體」,判決自救會敗訴。從關廠工人到華隆案,哪個抗爭不是由自救會作為集體去跟政府談判,但國道收費員自救會就這樣被蔡政府這樣訛騙詐欺了!
不論是社運抗爭或是民事訴訟借貸糾紛,兩造是政府、資方或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簽署白紙黑字的協議或保證書是一種保證。沒有人想到政府的協議會跳票。當時林萬億、郭芳煜在協議時,明白表示他們代表政府,事後卻說「君子協議/只代表個人」, 試問有哪一場抗爭、哪一個協商會願意跟一個「代表個人/不代表當事對造」的人簽訂?又會有哪一場抗爭、哪一個協商會因為一張可能不算數的「君子協議」而停止?
當行政法院判決國道收費員自救會敗訴之時,司法體系告訴了我們政府和人民簽下的白紙黑字不算數,比私人契約都不如,沒有被履行的必要。蔡英文曾說,跟政府機關打交道,不用太溫良恭儉讓。如果第一次聽不見,大聲一點;如果第二次再聽不見,你可以更大聲一點;第三次再聽不見的時候,你可以拍桌子。因此我們只好繼續自力救濟。
蔡英文上台後,從華航罷工協議、收費員協議、原住民傳統領域、礦業法等已經多次跳票。近來還有林萬億代表政府要去跟蘭嶼居民對話,讓人擔心蘭嶼居民會不會是下一個蔡政府訛詐的對象。收費員案簽署協議後,蔡政府開記者會宣揚政績,以專案解決規避了政府將國道「BOT」給財團及「濫用約聘僱」吃掉勞工年資等問題。這個判決影響更大的是,未來因為勞資關係、土地開發、環境汙染等問題產生的爭議,當人民爭取權益保障時,該透過什麼方式確認不會被政府詐欺?人民該從國道收費員自救會的這個判決裡學到教訓。如果政黨為了勝選,可以完全不把「政府誠信」放在眼裡,而人民只好繼續拼命而已。
回應
畜牲才加入民進黨?辦個公投如何?
畜牲才加入民進黨?辦個公投如何?
2021-09-17 路懷宣被蔡英文抹黑的真相
名嘴董智森在節目上說,「只有畜生才會加入民進黨」,引發民進黨基隆市黨部執行長施偉政按鈴控告誹謗,要求公開登報道歉,及象徵性索取新台幣一元賠償。施偉政表示,董智森於節目中說「只有畜生才會加入民進黨」,他認為這樣的言論非常不當。
不知道這個動作與蔡英文說的「謙卑謙卑再謙卑」,是不是自打嘴巴?還是民進黨只要聽到讓自己不開心的話語,其實就只會動輒提告?
民進黨當然有提告的權力。但身為執政黨,又掌握了大把的媒體資源以及無數的網軍,要說清楚自己不是畜牲黨,很難嗎?而這個道理正是當年蔡英文在野時用來批評執政黨的,怎麼民進黨一執政就完全忘記?還是害怕想起?
民進黨如果要證明自己不是畜牲黨,難道不能拿出自己有人性的證據?例如蔡英文面對勞工時說勞工是她「心中最軟的一塊」,卻在加薪問題時要勞工「自己去跟老闆說」!如此是不是也算就證明了「人性本惡」中的說謊與欺騙?而說謊與欺騙正是畜牲做不到的,因此不就證明了自己不是畜牲?
又例如蔡英文曾說「如果政府聽不見,你可以拍桌子」!連拍桌子都說可以,碰到被罵畜牲黨就要提告?是不是又證明了「人性本惡」的表裡不一?嘴巴說得好聽,身體卻很誠實?而這也是畜牲所做不到的,不是嗎?
還有還有,民進黨政府之前一直說「復必泰」是中國代工,如果向「大中國區」的上海復星購買,台灣就會被矮化、被統一,因此千萬不能買!但現在不但接受了「復必泰」,也同意向「大中國區」的上海復星購買,是不是民進黨政府自打嘴巴的代表作之一?畜牲是不會自打嘴巴的,只有人才會,如此是不是又證明了民進黨不是畜牲黨?
當然還有蔡英文說她執政後保證台灣絕對不會缺電,但事實又正相反!不也證明了蔡英文只剩一張胡說八道的嘴?這不也是畜牲絕對做不到的?
蔡英文一面說要保障勞工的權益,一面又說「勞工假太多了」?這種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本事,畜牲哪可能跟得上?
其他……。
其實民進黨要證明自己不是畜牲黨的方法真的很多,卻選擇了最笨的「提告」?這不是更證明民進黨拿不出自己不是畜牲的證據,因此惱羞成怒只能提告?
最重要的是,民進黨是不是畜牲黨,應該不是由法院來判定吧?不是應該由人民來認證?所以辦個「民進黨不是畜牲黨」的公投如何?請問民進黨敢不敢?
秋鬥車隊遊行今展開 批蔡政府掏空台灣
秋鬥車隊遊行今展開 批蔡政府掏空台灣
2022-11-03 苦勞網 王顥中
2022年秋鬥以機車車隊遊行的形式展開,今天上午從凱道出發南下,沿途行經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預計5號最後抵達屏東。秋鬥總領隊黃德北表示,在網軍環伺下,許多社運團體都選擇噤聲不敢發言,導致台灣民主急速沉淪;但秋鬥持續逆風,對統治者嗆聲,為重建台灣民主努力。
今年秋鬥主題是「逆風而行,反思民主」,黃德北表示。民進黨政府掌握了絕對的權力,也因此出現絕對的腐敗。秋鬥車隊將從北到南結合各地社運團體與支持秋鬥精神的候選人,避免台灣30多年來爭取的民主毀於一旦。
秋鬥籌備要角、台灣土地正義行動聯盟創盟理事長陳致曉表示,蔡英文每逢選舉就打出「抗中保台」牌來掩蓋政府施政問題,包括近年全台因土地徵收受迫遷的人數不斷增加、房價高漲、房地產炒作掏空經濟、《勞基法》修惡、低薪過勞成為常態。青年人才持續流失、只能赴海外工作,全因政府帶頭採取剝削式的經濟政策掏空台灣。
陳致曉說,新冠肺炎疫情下,蔡政府阻擋民間購買疫苗,全力背書高端疫苗,把高端吹成「第二座護國神山」。不少民眾因相信政府,選擇施打未經完整二期測試的疫苗。結果世界各國跟WHO都不承認,最大成果是高端股票飆漲,簡直是用人民健康在炒股。
陳致曉也批評,民進黨養網軍、買媒體,動輒給異議者扣上紅帽說是「中共同路人」,就像是美國冷戰時期的麥卡錫主義。這種「不認同民進黨,就不愛台灣」的邏輯,把台灣拉回到戒嚴時期的氛圍,更造成嚴重社會對立,不要說抵抗外力侵擾了,自己國家內部都無法團結。
秋鬥總指揮林子文說,秋鬥車隊遊行今天從台北出發南下,沿途會在桃園、新竹、苗栗、台中、彰化、雲林、嘉義、台南、高雄、屏東等各縣市議會集結,倡議「反黑箱、要透明;反惡法、要自由;反貪腐、要清廉;反徵兵、要和平;反過勞、要加薪;反迫遷、要協商」等秋鬥主張,邀請各地支持的社運團體與候選人發言,共同挑戰民進黨政府。
轟蔡政府不誠實 郭正亮譏:吹牛吹過頭被噎死
轟蔡政府不誠實 郭正亮譏:吹牛吹過頭被噎死
2023-01-04 中時新聞網 焦捷
還稅於民相關話題備受各界熱議。行政院長蘇貞昌今日宣布,超徵稅金其中1400億元要讓全民從小到老共享經濟成果,每人發放6000元。但對於超徵的4500億元中,只有1400億規劃發放現金,也引來許多批評聲音。對此,前立委郭正亮直言,蔡政府現在會飽受批評,是因它愛吹牛,結果「吹牛吹過頭被噎死」。
郭正亮今在中天政論節目《大新聞大爆卦》解釋,民進黨政府一再吹牛、說自己超徵,可是超徵不等於盈餘,還要再算超支的部分。而實際上,政府的超支是2兆多,理論上沒有盈餘。但民進黨一再宣稱自己超徵,才引發民眾「為什麼只有今年還稅」的質疑,進而引爆民怨。郭正亮也質疑,政府「超支為什麼不去講」?
郭正亮痛批,蔡政府既愛玩民粹、也愛吹牛,而民進黨立委們也跟著吹牛、喊「還稅於民」。結果到最後,蔡英文發現,財政有很大破洞,若不補洞,健保費今年可能要再加徵,「大家之後怎麼選?」因此才宣布,要用超徵的4500億去補勞健保和台電的破洞。
郭正亮感嘆,台灣民主政治的水平真的很幼稚:全世界都發現金,就只有蔡政府多花了印刷費發「X倍券」,當時面對質疑聲浪時,更說一堆理由;輪到換蔡政府要發放現金的現在,又「掰另一堆理由」。郭正亮痛批,真的「聽得快吐血」;也直言,蔡政府給人不誠實的感覺。
別再大內宣經濟暢旺 台灣Q1實質性薪資倒退創7年最大減幅
別再大內宣經濟暢旺 台灣Q1實質性薪資倒退創7年最大減幅
2023-05-10 民報 廖珪如
景氣衰退、物價通膨,勞工好有感。主計總處今(10日)公布第1季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為新台幣4萬5286元,年增2.41%;但算入通膨因素,事實上,台灣勞工第1季實質經常性薪資年減0.19%,創7年最大減幅。
值得注意的是,先前實質總薪資多呈正成長,但今年第1季的實質總薪資也同步落入負成長、年減0.23%,同創近7年最大減幅。主計總處官員說明,除了受到物價高漲影響,今年第1季經常性薪資、總薪資的增幅表現也確實不如去年同期。
一名廣告系即將畢業、從台南北漂到台北讀書的許同學說,現在家裡都在叫他回台南;原本覺得廣告業應該在台北發展,可是家裡算給他聽,說假如起薪三萬多、甚至是四萬,扣除租屋、日用、進社會後該有的治裝費、交際等,能存多少錢。許同學說,如果回台南,房租就先免了,物價也是少了許多,吃飯在家裡,其他才要從薪水花用,「不如返鄉」,隨便找一分工作就好。
此前勞動節,時代力量立委邱顯智也指出,過去20年來,世界主要國家都遏止了「受僱人員報酬占GDP比例」的下降趨勢;但像台灣這樣,勞工分享到的GDP成果越來越少的,都被企業賺走的國家,實在是非常罕見。這兩年政府大內宣我國經濟超越日韓,但事實上薪資中位數卻僅有人均GDP的6成。
邱顯智說,關於薪資分布,看中位數,通常能比看平均數看到更多現實。根據新加坡社運人士鄞義林(Roy Ngerng)的研究,從2010年到2020年,台灣的薪資中位數,從70.1%下降到59.7%。同樣的數字,日本都在100%左右,韓國則是從2010年的79.4%增加到2020年的97.2%。日韓領中位數薪資的勞工,他們的薪資能夠與人均GDP一起成長。台灣的人均GDP成長拉不動薪資中位數,而且越離越遠,實在非常罕見。
嘆綠營亂抹紅、掏空台灣 立委狠批民進黨弄臭抗中保台
嘆綠營亂抹紅、掏空台灣 立委狠批民進黨弄臭抗中保台
2023-03-19 中時新聞網 李奇叡
民進黨去年連輸多場選舉,親綠側翼也成為被檢討的對象。立委王婉諭18日進一步痛批,民進黨執政七年來把「抗中保台」當口號,到處把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通通抹紅,這種情緒勒索的做法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這也是民進黨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王婉諭昨發文表示,應從內政上開始讓人民對生活有希望,對未來有期待,才更能加強社會團結,一致對外捍衛主權。而推動社會前進的進步價值,照顧好社會大眾的生活需求,才能讓所有人願意為了更好的明天,團結抵抗當下的侵略。「這股藏在每個人心中的嚮往,就是台灣最強大的武器,就是台灣最重要的國防。」
她話鋒一轉表示,這幾年隨著貧富差距擴大,社會中的相對剝奪感越來越強。既得利益者與常民大眾雖然在一個國家,卻分裂成兩個世界。當民眾覺得生活很苦,過一天算一天,怎麼有辦法付出更多心力、做更多事情去保衛台灣?
她認為,當一個媽媽不必與車爭道,可以安心地推著推車、帶著孩子走在人行道上;當年輕人租得到、買得起房子,當受薪階級能夠分享到經濟成長的果實;當人民對未來有希望,這個國家就會越來越強大,越來越有能力讓侵略者不敢越雷池一步。
王婉諭指出,為保台而抗中是台灣主流民意;然而台灣人民厭惡的是把「抗中保台」當口號,實際上官商勾結、掏空台灣的政客。台灣人民厭惡的是把「抗中保台」當成忠誠檢查的符令,把表達不同意見的人通通抹紅貼上標籤。
王婉諭強調,這些情緒勒索的作法無助社會團結,只會弄臭「抗中保台」,降低國家正常化的正當性;而這也是民進黨執政7年來,最讓人失望的地方。
王婉諭說,過去民進黨高舉進步價值拿下政權,黑金政治、靠攏財團、放任炒房、大撒幣大綁樁卻成了民進黨的現在進行式。當其他黨派與民進黨發生衝突、意見相左時,有些綠營支持者卻動輒扣帽子,認為在對岸威脅下談內政問題、強力監督執政黨就是中共同路人。
王婉諭最後表示,她真心認為:這種製造內部敵人的行為,是利用抗中保台謀取政治利益,實則傷害台灣。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葉瑾瑜:「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
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葉瑾瑜:「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因為在不同的位置,就忘記大家曾經都是身邊的戰友。我只是不希望:『相對進步』的政黨,在獲得權力以後,就把不同戰鬥位置的人當作笨蛋!對,沒有權力的理想或許沒有意義,但為了繼續執政而棄守理想就很有意義嗎?」
----------
人選不敢碰的三個問題
2023-05-07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葉瑾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
最近很紅,大家都在蹭《人選之人》這部劇,應該不差我一個。這部的設定是聚焦在「進步」政黨幕僚的職人劇,裏面的工作者不乏有帶著理念,努力在進步議題上堅持與推動的刻畫描繪,同時也點出進步候選人,在選前對於進步議題表態與否的掙扎。並且將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議題融入短短八集的劇本中,包含性別、同婚、環保、能源、廢死、新住民、職場性騷擾等等。也在緊湊不拖沓的劇情中,從個人的生活視角,帶出個人對於大局為重的反抗與反思,包含翁文方堅持鼓勵張亞靜提出職場性騷擾申訴,還有陳家競在家庭與理想中的相互擠壓。但是八集看完,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深深困擾著我:最終劇中的進步政黨的勝選,是因為對手的犯錯、而且是性道德上的犯錯,所以進步政黨勝選了!
這些進步議題反而成了點綴的裝飾品,甚至讓人強烈的感覺「進步議題對選舉無用」、「出櫃參選不道歉的翁文方,就只是沒那麼想贏」,還有那些社運議題被用溫和簡化的方式、嘉年華式的遊行、獨立樂團的造勢晚會等呈現。並且這些進步政黨的幕僚,在日常繁瑣的工作裡,感嘆「30歲以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甚至批評社會運動者「只是想當英雄」。這是在傳達什麼意識形態?我想大家必須謹慎看待!
回想2014年到2016年政黨輪替之際,是我剛踏進大學,呼吸到自由空氣的我。在野的民進黨氣勢逐漸扶搖直上。執政的國民黨則在馬英九執政末期,被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打成落水狗。這是我所經歷的政黨輪替。因此我實在難以苟同人選劇中那樣簡化描述的「最終勝選」,也就是「進步社運抗爭無用化」。
並且,當時的社會運動,才不是只有溫溫和和的遊行,才不是發發短片圖卡就可以攻擊到保守執政黨,而是士林王家守夜擋拆、是關廠工人二次臥軌抗爭要求政府撤告、是全民威「鞋」馬英九、是衝到勞動部佔領噴漆拒砍七天假…然後被警察拖走。最後,社會運動彙集巨大反對執政的國民黨的能量。民進黨這個「相對進步的政黨」坐收紅利,在「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中全面勝選。
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因為在不同的位置,就忘記大家曾經都是身邊的戰友。我只是不希望:「相對進步」的政黨,在獲得權力以後,就把不同戰鬥位置的人當作笨蛋!對,沒有權力的理想或許沒有意義,但為了繼續執政而棄守理想就很有意義嗎?回到劇中,廢死的議題是劇中代表進步政黨的候選人暗自承諾,取得執政權力後可以立刻改變的事,就是不執行死刑。但是民進黨執政後,蔡英文任內執行了兩次死刑,這是多麽諷刺的事啊。
最後,我認為這部職人劇確實好看。但是它不敢碰土地運動的抗爭,不敢碰勞工運動的抗爭,也不敢面對勝選後、執政後的尷尬,也是我覺得遺憾的部分。想想,或許這些如果被拍出來,我這個即將奔三的左派,大概就不只是「沒有腦袋」,而是中共同路人了吧。
嘆與蔡英文無法溝通 李遠哲批
嘆與蔡英文無法溝通 李遠哲批:她對下一代問題可能想到的也不多
2022-10-12 震傳媒 金書宏
前中研院院長李遠哲今(12日)在《震傳媒》接受資深媒體人黃光芹網路節目《新聞不芹菜》專訪。對於台灣社會當今現況,李遠哲認為,台灣在某方面的研究是提升不少,但整個社會向下沉淪的力道還是很大,「不能說台灣有向上提升,現在可能是往下沉淪。」
李遠哲表示,在台灣第一次政黨輪替之後,人民能夠用選票把執政者換下來,只要執政不好就換,要換上更好的。所以政黨輪替應該讓社會越來越好,但讓他失望的是,在台灣的執政團隊一拿到權力,就會開始腐化,且腐化的速度甚至比以往更快,因此讓台灣失去向上提升的力量。
李遠哲感嘆,一旦得到政權的黨,都是為自身利益,而忘記普羅大眾是希望把他們選出來推到更好的境界。而國民黨現在政黨支持度低的原因,就是一直沒能站在台灣人民的立場,對於統治全台灣歷史的包袱沒有脫掉。
李遠哲對台灣的政治現況感到很遺憾,「執政黨有很多不好的地方,但是在野黨監督力道不夠。」
主持人黃光芹提問,對於台北市長柯文哲,他有甚麼樣的評價?
李遠哲保守地說到,自己跟他並不熟,所以對柯文哲在想甚麼自己並不清楚,「只記得第一次他當選時,新竹中學找他來開同學會。結果柯文哲還遲到,來了也不說話,就埋頭吃飯。所以我並不是那麼了解他。」
至於台灣現在的執政黨民進黨,李遠哲說,民進黨第一次執政的時候沒有執政經驗,到了第二次拿到執政的時候,有了經驗,卻沒有把為人民服務的理想當成重要的事情,「只關心下一次的選舉還有自己的利益,很令人遺憾。」
李遠哲也爆料,之前有一個美國的科學家曾來台灣投資,竟然遭到黑道介入,「很糟糕的是,前總統陳水扁的夫人也有介入在裡面。所以我當時非常生氣,直接到總統府和陳水扁理論,和他說,這種事情是非常不好的。但是他對這件事情看起來也無能為力,後來這個科學家也被因此被弄得無法再回台灣。」
李遠哲說,陳水扁第二次選舉的時候,很多人都對他相當失望,「我當時還有寫信給阿扁總統,告訴他說,要知所進退。」
主持人黃光芹再問,對於國務機要費除罪化他有甚麼看法?李遠哲坦言,他對此沒有深入的研究。
李遠哲提到,蔡英文總統上任之後曾邀請他擔任資政,希望他能對政策提供一些意見。但是他在擔任資政的期間,並沒有看到蔡英文把要「讓社會更好」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
李遠哲說,他先前代表中研院參加國際科學理事會,並受推選為理事長。之後他也曾找蔡英文討論溫室氣體排放的議題,蔡英文卻只回覆「2024年後不是我的事」,「且資政只要講對蔡英文有意見的事情,蔡下次就會把他換掉。」
針對蔡英文的能源政策,李遠哲批評,「2050淨零碳排走的方向,根本是不好的方向,也不是理想的做法。」他說,政治人物都承諾大家會過得更好,但這樣二氧化碳的消耗、需求就會一直增加,這對整個地球來說是往壞的方向走。
李遠哲指出,政府的政策沒有從製造、生產及消費端多做改變努力,暖化問題沒辦法改變,難以遏止環境惡化。李遠哲說,「我們受騙了,我們是在往壞的方向走。這樣的政策只是讓地球變得沒有那麼壞,但沒有變好。這樣的政策是不對的。」
李遠哲認為,「總統應該要和民眾說,為了下一代,我們要減少需求,而不是一直追求GDP。」
李遠哲失望地說,政治人物好像有意識到這件事情,但是手段卻沒有跟上,「我們現在都往壞的路在走,政府卻欺騙大家。我們要往零排放努力,然後沒有告知大家底線,這對下一代很對不起。」
李遠哲說,執政的人要放眼2050,那2030就要先規劃好。蔡英文總統任期到2024,所以在之後的幾年要先想好怎麼做,才能達到在2030年碳排放減半、2050零碳排目的。
黃光芹提問,那未來有與蔡總統見面機會,會希望得到不同答案?李遠哲回應,「民主社會用選票換總統,所以蔡總統到最後,我是沒辦法繼續跟她溝通的。但民進黨那時候候選人也不只是蔡英文了,還有別人。」
李遠哲也指出,「過去在擔任總統府資政時,有與蔡英文討論全球暖化等環境問題。但蔡不願意聽,不知道是因為不想努力,還是受到經濟發展壓力等影響。她對下一代的問題可能想到的也不多,所以才會認為2024之後的事不是她的事,我想以後也沒有機會跟她再談。」
李遠哲表示,政黨輪替之後,大家以為社會可以朝向正規發展,但這部分卻沒做到。現在的政黨本身卻還在退化,甚至連選地方首長都沒有展現出民主力量,而是上面(民進黨高層)用不民主作法在進行。
李遠哲提到,2020總統大選時,賴清德跟蔡英文是初選的候選人。但後來民進黨走的路讓人看不慣,為何號稱民主社會中的黨會如此處理,甚至動用網軍,這部分自己非常在意。因為民主國家要靠人民的力量,而不是靠上面的人意思。
李遠哲說,賴清德目前不能強出頭,做事要很小心。跟賴有次在討論氣候變遷議題時,賴就很小心,因為他怕踩到上面的腳。但相信賴清德在這部分會講得比較好,「但賴目前沒有此條件,因為在不民主的政黨運作裡面,他很容易會被壓死。」
至於有無心儀的政治人物?李遠哲表示,一個政治人物應該關心全民福祉,且不只是從地方層面,而是要從全世界觀點來看,「我們政壇裡面也確實有不錯的人。」
黃光芹追問,那賴清德在您心中分數高嗎?李遠哲回應,「算很高的,尤其是看到台南維冠大樓倒塌時他的付出,有受到很大的感動。」
至於2025年非核家園議題,李遠哲說,「如果沒有經過改善就再度擁抱核能的話,代表人類是失敗的。而核能就是現在用了但是把問題都留給下一代。」
李遠哲說,當初台灣要向美國GE(奇異公司)買核四的時候,美國原子委員會的委員長也反對。他那時候說,如果台灣要買,應該要跟法國買,因為法國很仰賴核能發電,在這方面的技術比較成熟,畢竟GE已經20年沒有做核電了。
李遠哲表示,他當時也向李登輝總統講過這件事情,但是利益分配都已經喬好了。
而如果若未來核能技術更加成熟,是否可以再次接受核能發電?李遠哲認為,核能中危害人類的放射線同位素若能大大的減少,也不會被做成原子彈的話,是一個可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