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1
民進黨提名蔡英文主席參選總統以來,藍營一直調侃她是討好派系、沒魄力的軟弱女子。日前媒體報導她在主持不分區立委輔選會議時生氣怒飆,藍營竟一百八十度改口批罵她強硬形同武則天。讓人啼笑皆非。
一個大小姐,在民進黨氣勢跌落谷底、被人唱衰「二十年爬不起來」之關鍵時刻,竟能奇蹟似地讓它快速翻身,一次次選舉都打勝仗,這會是軟弱者所能為嗎?
記得在一個場合,筆者曾語重心長寄望她成為鐵娘子─「台灣柴契爾」。她毫不猶豫地答說:「大家總以為我軟弱,其實從我當陸委會主委起,對內部及中國事務都是軟中帶硬,軟硬兼施」。檢驗她的軌跡,事實也證明她真的是如此,完全不像「那個人」對共匪、外侮、財團以及鐵票部隊的軟趴趴,任人予取予求,卻又反過來對百姓、弱勢以及異議者強硬迫害,踐踏人權、濫用司法,邪惡行徑可說罄竹難書。
面對「怎麼不早說」的綠卡總統,台灣需要這位「蔡」契爾鐵娘子出來整頓,伸張公平正義,讓弱勢者、被剝削者翻身。
回應
英粉給蔡英文的一封信:請還政於民進黨!
英粉給蔡英文的一封信:請還政於民進黨!
2022-11-28 信傳媒 左拉拉
民進黨這次21縣市地方選舉只拿5席(還沒投票的嘉義市黃敏惠連任機率也很高),創下難堪的新低紀錄,黨主席蔡英文因慘敗而下台,蘇貞昌內閣的治理成績也被大大打上問號,北台、中台接連失守,藍綠版圖趨向僵固,更讓有志2024大位者心驚膽跳。民進黨不好好檢視自己的容顏、傾聽民意的話,2022人民用選票教訓你一次不夠,2024就再教訓一次。
雖然開票夜蔡英文已依慣例辭黨揆負責。但對閣揆的口頭請辭,她並未依慣例同意請辭、啟動內閣改組,回應最新民意。
或許蔡英文是為了政權穩定考量,預算案還在立法院待審,還有台北、南投兩席立委要補選……總之,一堆理由讓她「暫時」慰留蘇貞昌,一肩承擔。但在選舉結果揭曉的當下,民怨沸騰,民進黨支持者最希望看到的是「蔡蘇體制」的深切反省、改革,並負起政治責任,要「交棒」而不是「交差」。但她連向支持者道歉都要看稿照唸,誠意減半;政治責任也做半套,等於沒做。
站在民進黨人的角度來看,民進黨最引以為傲的黨內民主,卻在這次選舉大倒退。沒收黨內初選的是蔡英文,很多爭議的候選人也是她堅持要提的。最後選民不買單、輸到脫褲子,她理所當然要負責。「選對會」變「選錯會」是她縱容的,也是她貫徹個人的意志。
而且打著她名號行走江湖的「英系」,有部分核心人士囂張跋扈、吃相難看、做法爭議。人家向她告狀,她都以「不知情」、「請給我證據」來推卸責任。以前不積極處理,現在就得概括承受。
一路支持蔡英文走到現在的「英粉」,看她從2008年一介政治素人,以「客卿」角色深度參與民進黨黨務,也以「非典型」從政的清新形象,救援民進黨贏得多次選舉、贏回很多信心,幫民進黨重新站起來、甚至重返中央執政,更拿下總統民選史上最高票,讓台灣在國際上能見度大增。
但距離權力最高峰、民意最高點不過一眨眼功夫,台灣人民又用選票嚴厲教訓了蔡英文領導的黨政團隊,他們認為:「是時候了,蔡英文應該還政於民進黨!不要再消耗自己。」
只是該如何「還政於民進黨」,為自己加分,也為民進黨加分?其實就兩條路。
一條是蔡英文消極的回歸自我,好好把總統角色做好做滿,把政治的還給民進黨。既然她和民進黨的關係「始於客卿」,就回到「客卿」的身分和定位,淡出民進黨,做一個相對超然的、全民的總統,搶救自己的歷史定位。也讓民進黨自己從戰敗中反省、檢討、改革、辨證,在多元的派系生態中角力,找到最好的出路,排出令人亮眼的執政陣仗,產出2024最強的人選。
但這前提是,蔡英文要和不良「英系」成員劃清界限,把被詬病已久的政商黑媒關係清出民進黨。不切割就無法讓優秀的英系成員得以重生。
第二條路,是蔡英文即使辭了黨主席、回到總統的制高點,還是積極協助民進黨完成世代交棒與接班,為她過去的「失職」作補救。
過去6年,蔡英文用人大量提拔高階文官、校園學者擔任政務官,重要的戰略性位置也延用原生態圈中人。對於民進黨執政人才的培訓欠缺長遠規劃,就連中生代政治明星都晉升老生代而走投無路了,只因資深閣揆蘇貞昌二度回鍋做了接近4年,所用政務官又都內升,而讓民進黨人才發掘、進用沒有順暢管道,長年處於停滯狀態。優秀人才只能往選舉那條路走,或是無路可走。蔡蘇體制幾乎「殲滅」民進黨一整個中生代的未來。
如果蔡英文願意「還政於民進黨」,協助中生代接任國家重要職位,加速新陳代謝,在最後兩年迎頭趕上培育各領域人才,還是可以幫民進黨扳回一城,替自己修補歷史定位。
民進黨順風順水太久了,具有高度指標性和辨識度的英系成員也做太多令人無法接受的事。台灣社會很善良,但也很難接受有人沒有道理地佔盡所有便宜、卻沒有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所以選票反映了民意。蔡英文除了辭黨主席負起責任,之後該做什麼、不做什麼,更應該仔細思考、盤點。她的利益未必與民進黨一致,但民進黨不好,她一定更不好。
數字會說話》如何找回失去的民心?「蔡英文大於民進黨
數字會說話》如何找回失去的民心?「蔡英文大於民進黨」神話正式破滅
2022-11-29 信傳媒 南方信
民進黨2022大敗,不見深刻反省,也不圖探究真正民意需求,感覺又是自己連檢討的能力都沒有,而交付網軍攻防卸責?還是作作樣子,打算隨便檢討一下草草了事?不論如何,把何志偉當戰犯打,拿王世堅、高嘉瑜練拳頭,無疑都是為了轉嫁主事高層可能被檢討的壓力,不敢面對自己真正的容貌。
其實選後情勢的分析與檢討可以很科學,但必須從客觀的數據出發,才能避免主觀的臆測和情緒。就讓數字來說話。
若要討論國民黨和民進黨的全國基本盤,最客觀的數字就是2020年的政黨票支持率:國民黨24.46%,民進黨24.91%。看到了沒有?其實國、民兩黨的全國基本盤是在伯仲之間。並沒有因為蔡英文總統拿到817萬票創新高以及42.31%的高支持率,而對民進黨政黨支持率有顯著加持。
如果擴大解釋,這樣也可以說得通:我們把2020總統大選蔡英文的支持率42.31%,視為「抗中保台」訴求的支持率;把韓國瑜的支持率28.60%,視為「討厭民進黨」訴求的支持率。
即便在今年的九合一選舉中,蔡英文在選前提出「投給民進黨提名的縣市長候選人,就是投給蔡英文」、「選舉的結果,世界都在看台灣有沒有改變(抗中保台)」。但選舉結果顯示,民進黨此次縣市長選舉的支持率是25.01%,僅僅守住民進黨全國基本盤24.91%;相較於她在2020總統選舉喊出「抗中保台」的支持率42.31%,足足減少了17.3%。
這樣的數字差距,可以大膽推論:2020年支持蔡英文與抗中保台訴求的中間選民、第三勢力年輕選民,約占17.3%;這些人今年選擇不投票,或是不投票給民進黨的候選人。也就是說,這次蔡英文窮盡洪荒之力輔選催票,也只催出了25%的民進黨基本盤,代表:過去所謂「蔡英文大於民進黨」的神話,已經正式宣告結束。
至於國民黨,今年縣市長選舉的支持率30.06%,不僅守住國民黨的全國基本盤24.46%,也超越了韓國瑜2020年的支持率28.60%,可說是今年在各種負面選舉攻防的最後結果。是國民黨成功催出了所有「討厭民進黨」選票。
如果這些數字具有可參考性,那接下來的2024年大選基本態勢也就很清楚了:國民黨就是以30%「討厭民進黨」的選票為基礎,對決民進黨25%的基本盤。那17.3%的中間與年輕選民,應該就是藍綠兩黨兵家必爭的選票,或是第三勢力候選人例如民眾黨柯文哲的選票基礎。
民進黨很會選舉,幾位選舉操盤人的「政治數學」也有如精算師一般神準。如果這些數字他們可以看懂,應該也會暗自心驚,覺得不妙。
政治大趨勢擺在眼前。民進黨若不能把握選後黃金時間,切實檢討,改組黨政人事,積極回應社會期待,重新找回中間選民與年輕選民的支持;那麼2024大選的主旋律,將繼續在「討厭民進黨」與「民進黨基本盤」對決下擺盪。如果再加上藍白雙方進一步在「下架民進黨」的訴求下合縱連橫,那麼2024民進黨再次被政黨輪替就不那麼令人意外了。
想重新找回中間選民與年輕選票,光靠「賣芒果乾」是行不通的,至少要拿出一點誠意。如果民進黨黨主席補選,再上演派系共推,選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卻害怕得罪人、不敢大刀闊斧改革的黨主席;內閣改組,也只是財政部長和農委會主委回學校教書,再換上來兩個學者遞補;讓這些既熟悉又讓人感到疏離的老面孔不斷出現,那肯定找不回失去的民心。
民進黨政客與邪惡的距離
民進黨政客與邪惡的距離
2023-02-10 中國時報 施正鋒/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暨發展學系教授
台灣自從民主化以來,蘇貞昌兩任閣揆合計5年半,無人可望其項背;然而,從來沒有一位行政院長像他這麼凶惡過。
當年,連戰副總統兼閣揆被反對黨嗆聲,老大不高興,也只是拇指向下表達憤怒。郝柏村老是被民進黨當作提款機挑釁,尤其是選舉將近,軍人出身的他再怎麼作風強硬,從未聽聞備詢口出惡言。唯獨再作馮婦的蘇貞昌,罵起反對黨立委像在訓誡小孩,倚老賣老的身段幾近藐視國會,眾人敢怒不敢言,連議長也視若無睹、唾面自乾。
蘇貞昌是出名的酷吏,手下挨訓宛如每天吃三頓飯,罵得越凶、官升得越大;特別是從台北縣長任內就跟班的人,都知道老闆面惡手軟。當年他擔任民進黨主席,執行長吳釗燮每天西裝筆挺、無所事事,有一回被罵到痛哭流涕,終於轉而效命新主蔡英文。其實,他大學是橄欖球校隊,「衝衝衝」反映立竿見影的個性。蔡英文10年前在總統初選出線後請益,蘇貞昌6度回以「然後呢?」。新北選戰落敗組閣,老驥伏櫪、自況邱吉爾;此番又自比袁崇煥,惡而不邪。
謝長廷是民進黨內足智多謀的人物,思路清楚、辯才無礙;只不過,國人未必欣賞他的謝式幽默,伶牙利齒不免淪於尖酸刻薄,嘴角微揚的表情又有幾分巧言令色。調查局線民爭議一直揮之不去,深信宋七力分身無怨無悔,南下鹹魚翻身選上高雄市長,卻又被陳水扁杯酒釋兵權北上組閣。自告奮勇出使日本,未能幫蔡英文「一桃殺三士」外放呂秀蓮、蘇貞昌、游錫堃。從搭檔彭明敏大選就可以看出他的機會主義。終究,雖然孤僻無友,卻不邪不惡。
陳水扁會唸書、愛考試,見證三級貧戶在科舉制度下問鼎九五。為了擺脫新潮流對美麗島的撻伐,他跟謝長廷分別串連正義連線及福利國。阿扁相當務實,不論是《台獨黨綱》或《台灣前途決議文》,適時對台獨及公投提出條件式的修正,總統就職的「四不一沒有」如出一轍,蔡英文東施效顰。至若於為了連任不惜大選綁公投,投機取巧以為頭過身就過,已不是普通的邪門。儘管身兼黨魁,陳水扁的行事風格不算霸道,多半曉以大義,勉強是邪而不惡。
蔡英文看似小鹿斑比,深得史明及黃昭堂寵愛。民進黨政府大砍18%的軍公教優惠存款,她嬌嗔委屈此後不能捐款弱勢;選前「勞工是我心中最軟的一塊」,選後「你們要自立自強啊」;更不用說勞保年金改革原地踏步。誠然,萊豬進口只能說懦弱無能,公投大選脫鉤是挾國會優勢欺騙百姓;至於中天不予換照,儼然戕害言論自由的民選皇帝。藍綠為了黨政同步,皆由總統兼黨魁;小英竟然厚顏壟斷立委不分區名單,復以防止跛腳為由惡霸沒收直轄市長提名,既邪又惡。
漢娜·鄂蘭以《平凡的邪惡》描寫反猶戰犯阿道夫·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受審,納悶:看似平庸的人,怎麼會那麼邪惡。民進黨以政治改革、社會關懷、推動台獨起家,蔡英文政府班師回朝,邪惡無比。哀,民進黨的集體沉淪。
蔡英文出席僑宴「這番話」露餡?她爆:國家最高機密曝光
蔡英文出席僑宴「這番話」露餡?她爆:國家最高機密曝光
2023-04-01 中時新聞網 謝雅柔
總統蔡英文過境美國紐約,29日晚間出席僑宴時,一開始先以台語致詞,不過說得「不輪轉」;蔡自嘲,因為選舉是很久以前的事,所以台灣話差不多都忘了。對此,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彥秀直言,蔡英文不經意的說笑,反而洩露兩個「國家最高機密」。
「原來,對蔡英文而言,『台語,只是選舉語言!』」李彥秀今(1)日在臉書指出,政治人物學台語、客語、原住民族語言,拉近與民眾的距離,原本無可厚非;而蔡出席僑宴與僑胞交心,原本是再溫馨、自然不過的場合,致詞卻搞到拆自己的台,讓李彥秀直呼瞠目結舌。
李彥秀認為,蔡英文不經意的說笑,反而洩露兩個「國家最高機密」。第一、蔡英文與最挺她的台僑用餐,都需要講稿才能致詞,「人肉讀稿機」顯然已經不是嘲諷;更讓人懷疑,總統是否還有思考的能力、是否還有中心思想?
此外,李彥秀說,依照蔡英文的邏輯,不用選舉,所以「用來騙票」的台語可以忘光光;同理可證,不用選舉,也可以不用理會民眾對通膨的痛苦?對缺蛋、缺水、缺電的擔憂?對政府無能的怒火?
李彥秀諷刺表示,難道蔡英文真正想說、而說不出口的是「2024以後,都不關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