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修法救卡債族』大遊行

「社運公佈欄」是一個開放的平台,內容不代表苦勞網立場。任何社運議題相關行動/記者會/活動/講座採訪通知與新聞稿發佈,歡迎寄至 coolloud@gmail.com
2011/09/14
資料來源: 

現行《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不利卡債族,以致更生通過僅24%,清算免責才9.5%。 而日本更生通過率高達82~95%;清算免責比率達97%。 因此我們參考日本法律條文,具體明定以下修法主張:

〈1〉只要償還本金二至三成;或者「收入減生活必要支出的四年餘額」以六年還 清,就應通過更生,免除其債務責任。

〈2〉清算案件應以免責為原則。如果卡債族奢侈、浪費,必須造成過半數 的債務, 才整個債務不免責,否則只限於奢侈、浪費部分不免責。

〈3〉 由客觀公正第三者調解債務,取代直接跟銀行協商的不對等方式。

修法通過的有利條件: 〈1〉本版本已由民進黨陳節如委員在立法院提案,交付審查中。 〈2〉司法院相對版本也已完成。有了官方版本對照,較易獲得執政黨支持。 〈3〉選舉前,在兩黨競逐選票心理下,是修法通過的最有利時機。

這是卡債族重生、翻身的難逢時機,錯過了,就得再等四年! 9月18日動員你的家人和朋友來遊行,強力施壓,才能排入最優先法案,也才來得及在選前完成修法。

~918修法救卡債大遊行~ 時間:9月18日  下午1:00 集合地點:中正紀念堂 自由廣場前面 主辦單位:卡債受害人自救會 支援單位:反貧困聯盟

活動日期: 
2011/09/18
建議標籤: 

臉書討論

回應

唯有堅持經濟正義,給弱勢者機會,是社會安定祥和的基礎
林永頌寫於 2011年9月14日 18:25
我在6年前開始關心卡債族的議題
去年初與一些關心弱勢的伙伴籌組卡債受害人自救會,
我們發現我們的法律,我們的法官太不瞭解卡債族
太偏向銀行,沒有給卡債族再站起來的機會
我一直以為弱勢者是否受到尊嚴的照顧,是一個國家是否文明的標準,
唯有堅持經濟正義,給弱勢者機會,是社會安定祥和的基礎。

我們著手修法,我們要舉辦遊行,
希望年底會期可以通過修法
以下是我們邀請你的支持及參與
中秋節剛過,
在這同時,有將近80多萬的卡債族,為了債務無法解決,而焦慮、擔心、無望。
他們債務越還越多,對將來沒有希望。
他們經濟有狀況,工作不順遂,對自己沒有信心。
他們有了債務,朋友家人看不起,他們欠缺愛。
在這團員的時刻,很多人是幸福的,
但對卡債族而言,過節常常是傷感、難過的時刻。
在很多先進國家,一樣有債務人,
但不一樣的是,他們有讓債務人可以重新站起來的法制。
但台灣實施了三年多的消債條例,
法院駁回更生高達76%,
法院駁回清算免責高達90%,
相對於美國、德國、日本通過率高達90多%
卡債族對法院及消債條例失望了,
第三年向法院聲請的卡債族,相對於第一年僅剩18%,
聲請的人減少了,但卡債族因貧富懸殊一再增加。
我們結合一群關心弱勢的伙伴,提出修改消債條例的版本,
下會期民進黨已經列為優先法案,
國民黨黨團尚未明顯表態,
我們強烈要求年底這個會期通過修正草案,
918星期日下午一時在中正紀念堂集合
我們一起為修法來遊行吧
請各位伙伴將我們的訊息貼在你們的網站或部落格上
邀請你的親朋好友參加遊行,幫幫卡債族
並請各位伙伴星期五中午回覆可以參加遊行的名單寄給我。
大家相挺,救救卡債族。
希望我們的努力,對建立公平正義的台灣,有所幫助。
卡債受害人自救會顧問
林永頌

卡債族的面孔
蔡雅瀅寫於 2011年9月15日 2:13
收到林永頌律師寄的活動通知

~918修法救卡債大遊行~
時間:9月18日 下午1:00
集合地點:中正紀念堂自由廣場前面
主辦單位:卡債受害人自救會
支援單位:反貧困聯盟
連絡電話:2939-1399

想起好多往事、好多臉孔
在前一份工作時,辦過法扶債清案件
從最初困惑:欠債還錢,天經地義,房貸不也動輒 二、三十年?沒錢為什麼要刷卡?
到開始瞭解多重債務形成的多樣面貌,和在貧困中掙扎活下去的艱難

【薛西佛斯的石頭】

他月薪3萬,欠銀行60萬,年息20%,一年利息12萬
薪水被強制執行1/3,每月扣薪1萬,剛好夠繳利息
剩下的2萬,付房租、水電、交通、三餐
我想聲請債清,希望可以還到本金
公司的人事說:扣薪那麼久,都在繳利息,這樣下去,永遠還不完

【父親的兒子】

他在一間公司工作,待遇不壞的小主管
原本可以平安快樂,至少衣食無憂
後來父親生病,醫藥費像無底的洞
他說:我是父親的兒子,錢再賺就有,可以救我爸的,花再多錢都要去試
債務一筆筆欠下,父親還是走了
債務的父親繁衍利息的兒子
壓垮父親的兒子

【想住有兩個房間的家】

他們夫妻都是多重債務族
和2個小孩住在只有一個房間的家
房租一個月3千
討論6年的償債計畫
因為小孩漸漸長大,想搬到有兩個房間的家
房租一個月6千
這樣每月支出會增加3千
一起討論償債計畫的3個人尷尬地沉默起來...

【方案A和方案B】

方案A:如果每月還款000元,那麼利息、違約金免除,總金額只要還0000元
方案B:如果每月不能還款000元,那麼先前的利息、違約金照算,目前的債務為xxxx元(約為方案A的2倍),將來的利息、違約金,另計
但我每個月收入,扣掉必要生活費,不可能還到000元
這個我們不管,反正就這兩種選擇

【廣告】

後來,我討厭信用卡、現金卡廣告
銀行用廣告、贈品鼓勵人借錢
在路上攔人、寄信、打電話推銷債務
告訴你分期零利率,喜歡盡量買
卻不管你,將來被債務壓垮的人生

解救卡債族 貧窮不世襲
2011-09-20 時報 【吳宗昇】
 國片《賽德克.巴萊》上映時,多數都在討論原住民、日本人、主權等議題。但我注意到魏導演的太太為這部片負債,甚至擔任連帶保證人的情節。她的負債,讓我想起八月中在英國的年輕人暴動事件。

 表面上這是兩件南轅北轍的事情,但我認為「負債」這件事牽涉到整體的社會流動和金融體制的社會傷害,也就是債務形成的貧窮世襲問題。假設這個片子票房不如預期,魏導的負債持續擴張,最慘的並不是公司,而是她妻子個人債務的擴大,以及下半輩子一連串的躲債生活。在台灣的法令中,公司破產並不難,但個人清算破產卻難如登天。可喜的是,票房順利的開紅盤,魏導的勇氣和夢想,終於可以實現。

 但在台灣有另外一群人,運氣並沒有這麼好。他們因為投資失敗、發生意外、被公司解雇、貧困借貸、過度消費諸種入不敷出因素,向銀行或親友借貸金錢。更糟糕的情況是,銀行不去理會借貸人的條件,甚至故意提高借款人的信用,並刻意掩蓋過高利息、違約金、手續費等名目,對貧困或需求孔急的人進行放貸,因此造成過度放款,最後這些人也沒能力還款。

 從十年前開始,這種掠奪性貸款在台灣以各種光鮮亮麗的名目誇張的進行著。在二○○五~二○○六年間,直接因為雙卡債務自殺身亡者,將近一八○人,到現在尚未處理債務者,至少超過四十萬人。如果計算起繳最低金額,或以通訊貸款、債務整合的人,人數勢必超乎我們的想像。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二○○八年開始實施「消費者債務清理條例」。但在我進行一年的調查中,發現有超過五成的人根本無法解決債務問題,也沒有任何法律資源可進行訴訟,只要銀行進行法律程序,他們就換工作,或是搬離原來的地方,甚至脫離正式的經濟組織,以逃避這些債務的催討過程。

 社會學有個底層階級(underclass)概念,指的是那些在社會階層中淪落到下層的人,他們往往須用最原始競爭方式取得資源。當台灣階層流動越來越緩慢,向上流動變得困難,加上全球產業變遷,低階勞動者被甩出職業結構外,就有可能產生大量潛在底層人口。失業問題雖然有社會福利可以暫時救急,但千禧年後台灣恰巧出現銀行過度放貸的變因,使得情況更為複雜。最後,又缺乏有效的司法補救機制,因此讓雙卡債務成為隱形但規模更大的社會問題。

 「消債條例」原本應擔任抑制「貧窮世襲」的平衡角色,讓債務人有重生的機會。但目前的司法體系過度強調保護銀行債權人的利益,而忽略銀行本來在法律和資金上都比債務人強勢,也不會有私人借貸的人情關係,因此迫使他們的生活情境越來越糟糕。更不公平的是,此族群的下一代繼承了一個毫無希望的經濟情境,加上貧富差距的擴大,都將使社會階層的矛盾逐漸擴大。

 英國八月中的青年暴動,一開始只有道德性的譴責。但後來逐漸出現檢討的聲浪,認為那並不單純是缺乏道德感的暴動,更可能是由經濟差距的相對剝奪感、階級對立等更深層的結構因素所引起。換句話說,類似這種摸不著頭緒的集體脫序行為,更有可能是那些被掩蓋的不平等結構所引發的。最後受害的是整體社會,我們必須付出更多的社會福利、不穩定的生活環境,以及互相仇視的階級對立。

 卡債族問題,絕不是單純金融問題,它牽涉到金融風險、社會安全網、司法職責及貧富差距的階級問題。國家可以減稅救銀行以避免系統風險,也應該具備有擔當的司法體系來保護人民,讓貧困者不至於繼續往下掉落。魏導的夢想和勇氣值得欽佩,但一個健康的社會更應該有保護「魏太太」的機制和胸懷。
(作者為輔仁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http://news.chinatimes.com/forum/11051401/112011092000504.html

**千八女鬼女夷婆VERSU木木木小女古婆****千八女鬼女夷婆VERSUS小女古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