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朋友,猜想你大概疲憊了,對於這場四年一貫、轟炸未曾間歇的選戰。也終於,即將有個清楚的了斷。
提筆寫這信前,我其實有點悲觀的。在地球這端憂煩著故鄉種種,我只能藉著外出散步抒解胸口悶氣。走著走著,在喘息中我憶起往事二三。回想十多年前自己的無政府性格和街頭衝撞、九0年代中自我說服進入當時正轉型的民進黨陣營研擬社福政策、而後在世紀末又從「政經」轉向「文化」、從島嶼面向大海。歷史記憶的湧現,慢慢帶著我踏出新的步伐。
如果我的擔心不幸應驗,過去數十年遺留的政經與文化結構仍然規制一切,那麼民進黨的下野將成事實。復辟成功的舊國民黨(而非新的),將重新啟動所有我們曾經一點一滴衝撞過的國家機器—政府、軍隊、媒體、教育、司法…。這次,他們將不需要粗暴的威權掌控以免落人口實,只要和上述體制有效維持著一種隱而不見、利益相通的治理關係即可。
由此,島嶼將進入另一輪虛擬的「太平盛世」。正如同過去四年在媒體的賣力打造下,台灣社會如此「民不聊生」、新政府「毫無政績」;而相對的台北都會則在永不犯錯的馬市長帶領下進步繁榮、光鮮亮眼。我相信,當三通施行、股市熱絡,失業問題就將跟著「消失」(在新聞版面)。多數的社會治安問題,也不再「導因自政府無能」。只要這些媒體「有心」調整論述,台灣就會「因二次政黨輪替而美好」。
而當許多都市中產階級所樂見的「榮景」重返我們的視聽空間,國民黨這幾年「假左」(pseudo-left)的功夫就無須再續。WTO年代的農村問題和福利配套根本不需多費心,老國民黨領導班底只需抓緊農漁水利會等傳統用以穩固統治基礎的組織,然後重現「宋省長風格」的造橋鋪路,散財「建設」皆大歡喜。
是的,讓我們閉上眼睛,想像這一切果真如泛藍人士所說,「將如此美好」。自戀而虛妄的「中間選民」也因此自認看到真相,慶幸著「這次沒有投錯人」。然後呢?各種結構性的問題、以及國民黨根本甩不掉的陳年自身弊端,都不存在了嗎?而一直仰賴主流媒體的主動協助化妝,兩位過去曾犯下多少執政錯誤的復辟領導人,又從此令人耳目一新、值得託付了嗎?
親愛的朋友,坦白說,我並不相信任何政黨會自發地「堅持改革」,國民黨別傻了,民進黨也不可能。能夠真正堅持改革的主體,只有在乎改革的人民自身。我們不推,他們就不動,這是鐵律;而廢票聯盟也正是以此為號召,要大家拒絕被兩黨綁架,投下足以嚇阻政客自大獨斷的廢票。這種「社運本位」的理想,我當然認同。但是,認同這理想並不意味認可這是個有效手段。想在投票的既定遊戲規則中製造內爆,藉此警惕兩黨政客或集結第三勢力,乍看可能其實卻有點虛幻。我並不是用失敗主義的態度看待這個基進民主的理想,我只是對「投下廢票」這個行為,所意味的道德正當性,是否真高於所謂「擇一而選」感到質疑。
我相信有許多「堅持改革」的朋友,你們是真的不願意含淚二選一所以才含淚投廢票。但或許你們也已感覺到,廢票運動的訴求竟弔詭地、非意圖性地呼應了一種廉價的抱怨主義和犬儒主義(這也是主流媒體經常鼓動的)。也就是說,有相當多宣稱自己不屑兩黨所以投廢票者,和你基於沈重思考後的行動選擇根本相反。對他們來說那可能只是一種缺乏歷史感、缺乏承諾、過多身段、過多想像的反文化(counter-culture)自慰、甚至只是一種帶有自戀味道的宣稱與標榜(來自一種「不滿荒謬政客的『理性』選民」之虛妄印象建構)。
親愛的朋友,我寫下這封長信給你,不是為了跟你們拉票,告訴你阿扁有多好(認識我的人一定知道我經常不滿阿扁的「不堅持改革」)。我只是想提醒彼此,舊國民黨復辟後的「新榮景」將會是什麼樣貌。而我們或許該靜心區分「這一階段」要集結力量對抗的主要和次要反改革勢力為何。國民黨並非萬惡,但若真要民主升級,毫無疑問卻得從終結其黨內老人領導開始(連宋的落選意味著其黨內換血接班必須立刻進行)。相對的,民進黨也非盡善,投機主義、權力腐化、論述貧血、政策矛盾的問題,毫無疑問必須繼續透過人民民主的機制直接監督。
所以,我可不可以請你再考慮一下,千萬別因「不信任」而不去投票或投廢票。正如我從來堅持的,帶著「不信任感」所做的選擇才是有重量的選擇。因為那意味著從蓋下票、開出票的那一刻開始,不信任政客者如你我,就有責任要重整隊伍、開始認真地盯住當選者、甚至開始反對他。對於像我這樣一個很想但無法返鄉投票的遊子來說,像你這麼有想法有定見的知識份子朋友,當天若在島上的歷史交關時刻放棄權利或投下廢票,那是多麼令人惋惜的事啊!
請去投下讓台灣不走回頭路、讓自己有監督責任的一票吧。然後,我們準備重整隊伍。無論陰晴,往前續進,異議不止。
回應
民進黨這堂八年的課
民進黨這堂八年的課
2008/05/27 蘋果日報 許建榮(民進黨青年部前政務副主任、澳洲昆士蘭大學博士候選人)
阿扁1999年在倫敦政經學院的演講,標題為「台灣的第三條路:一個新的政治視野」,其中主題二談到了國民黨親信資本主義(crony capitalism),同時這也是多數台灣人當時厭惡國民黨的主要因素。只是沒想到:阿扁訴求要挑戰的親信資本主義,竟也是阿扁政府飽受抨擊的主因。倘若將國民黨親信資本主義改為扁式親信資本主義,選民會認為,唯一的不同大概只是國民黨「黑金」、民進黨「白金」。
民進黨政府八年來有頗多的政績,政績卻不能改變民進黨的執政背離了黨的理念與價值。「清廉、勤政、本土」是民進黨的標榜;然而當清廉被畫了問號時,勤政和本土是毫無意義的。尤其當國民黨也高喊「台灣萬歲」後,民進黨還能拿什麼和人家競爭?
民進黨過去令人尊敬,就是道德和正義;只是,當清廉被打了問號,而轉型正義淪為選舉工具的當下,除了本土與國家認同的捍衛可以讓支持者相挺之外,民進黨還剩下什麼?
過去八年來,沒有執政的核心論述,價值更不應是「本土」兩字就處理掉,而「台灣的第三條路」也只是2000年選舉的宣傳論述。執政的八年,原本相挺不遺餘力的知識分子沒有論述可以運用,剩下的竟然只有批評過去國民黨的威權歷史和比誰比較不爛;這是支持民進黨的知識分子之悲哀。
民進黨在2004年選舉競選口號是「相信台灣,堅持改革」,筆者當時均向友人說:如果勝選,其實是「天佑台灣,要你改革」。2004年,選民再給民進黨機會,當時民進黨有多少政績?319槍擊事件不是勝選的因素,大家心知肚明,選前一個月扁呂的支持率早就穩定領先連宋;勝選的原因除了台灣的認同外,就是選民願意再給機會,因為他們看不到國民黨的反省與改革。
但是,當2005年開始,「弊案」似乎就開始和民進黨劃上等號,雖然和國民黨相較是小巫見大巫,問題是:民進黨高舉正義與道德,支持者也用同樣標準來評比民進黨。
雖然部分媒體確有不公的雙重標準;但,沒有這些問題,媒體拿什麼來報導?民進黨也時常怪罪媒體沒有正面的報導;但,假如我們將媒體視為行銷通路,當民進黨沒有明顯可以行銷的商品時,又如何怪罪行銷通路沒有綠色產品?況且,執政沒有論述、沒有價值,政績只有在選舉時才宣傳,選民只會將政績宣傳當成選舉操作而已。而且,民進黨,請不要忘記:自己的支持者的確是很不一樣的,是以非常高的道德標準來審視民進黨。
執政者永遠不是被挑戰者擊敗,往往都是被自己打敗;民進黨這堂八年的課,到底學到多少教訓?
徐佳青引爆的扁炸彈
徐佳青引爆的扁炸彈
2015-03-12 新新聞周刊第1462期第08頁 姚人多專欄
「阿扁」這兩個字,對很多人來說,不是一個名字,而是一種感情。它代表台灣人幾百年來被欺凌的宿命,它也代表台灣人幾百年來僅有的短暫尊嚴。
陳水扁是第一位台灣人的總統,是他終結了國民黨數十年的統治,也是他把民進黨推向了最高峰。他的崛起讓台灣這個國家的民主與正義出現曙光,我們終於不再像過去被外來統治者像草一樣地踐踏。
許多老一輩的人把他們一生對於政治的期待放在他身上,不過,從二○○五年以來,他以及他的團隊們開始陷入種種貪汙的傳聞與風暴。
多年來,這一場官司就在各說各話的情況下度過。挺扁的人緊咬著這是政治迫害,而不願意去回憶阿扁本人曾親口承認做了法律所不允許的事;反扁的人緊咬著扁家驚人的財富、複雜的政商關係,以及把錢匯到國外的事實,而不願意去端詳司法程序裡面種種不合理的程序。信者恆信,不信者恆不信。
這樣子的局面絕非司法審判的常態。在正常的情況下,司法應該是最終的裁決,它應該扮演終止爭議與爭端的角色,不過扁案是一個非常不幸的例外。這個例外一方面變成民進黨此時此刻的惡夢,另一方面也變成國民黨最樂見的結局。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一定是馬英九的陰謀。
不過,如果單用結果論來詮釋,讓扁案始終不清不楚,讓挺扁的人與反扁的人都有機會選擇他們所願意相信的,也都有足夠的理由繼續在社會運作,對馬來說,何嘗不是一個完美的政治安排?他等於放了一個隨時會引爆的炸彈在民進黨內。
果然,民進黨前發言人徐佳青在美國的一場演講又再度把民進黨上上下下炸得雞飛狗跳。徐佳青這一場演講,其具體內容為何,可受社會公評,不在此議論。不過,就政治操作上來看,她至少有兩個可議之處。
首先,她是民進黨的發言人,某種程度來說,她代表、或者至少外界認為她代表黨主席蔡英文的立場。像這種身分的人,是沒有自由揮灑的空間。她等於一年到頭要扛著蔡英文以及黨中央的招牌在身上。
如果她夠敏感,她應該要知道,「阿扁們」與蔡英文的心結絕對非同小可。要知道這一點並不難,她只要每天按時收看陳昭姿這些人臉書上的言論即可探知一二。在那個圈子裡,充滿著各式各樣對於蔡英文這個人從長相、個性、發言的尖銳評論。
這些人對阿扁帶著深刻的感情,他們認為蔡英文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他們每天關心的事情就是在現實生活中找到蔡英文以及她周邊的人忘恩負義的證據。現在,徐佳青的言論剛好就像是開了一份醫學證明書給他們一樣,他們終於找到他們要找的東西了。
其實,認識蔡英文的人都知道,她不可能在背後主使徐佳青講那些話。她根本不是那種人,也不是那塊料來從事精心策畫與鋌而走險的政治算計。但是,在政治上就是這樣,陰謀論與動機論往往是最方便而且最具政治動員力的解讀方式。陰謀論滿天飛只確認一件事情:蔡英文與阿扁們之間毫無信任基礎可言。
其次,徐佳青講述阿扁拿了幾十億的方法,正好就是民進黨支持者這些年來最痛恨的邱毅式的爆料方法。雖然整場演講,她是在講述民進黨在金錢這一塊應該要有著比國民黨更嚴格的界線與標準;不過,媒體對她整篇論述沒有興趣,他們只會抓徐佳青評論阿扁的部分來刻意放大。很遺憾地,這個部分,徐佳青沒有具體的證據,也沒有具體的人事時地物。對挺扁者來說,如果邱毅是可恨的,那麼當同黨同志變成邱毅時,那種傷害絕對更加刻骨銘心。
如果徐佳青的起心動念是想帶領支持者找出正確態度來面對扁案,無疑地,她是失敗了。她大可以用過去媒體已經報導過的案例來做為例證,可是她沒有這麼做。在政治上,她最大的錯誤是在扁案上又開啟了新的戰場,她又把整個社會與整個民進黨帶回了二○○八年。
陳致中已經登記參加民進黨的立委初選;其實,對於扁家有瞭解的人都會知道,他參選一點都不是新聞,他不參選才是怪事。如果徐佳青的演講是想阻止陳致中取得民進黨提名的資格,那未免也過於天真。不管你喜不喜歡,陳致中不只是陳致中,他是陳水扁的兒子;而陳水扁不只是陳水扁,對挺扁的人來說,他是台灣人的盼望與寄託。
徐佳青事後在臉書聲明表示「因年代久遠,記憶並不精確」、且未經過查證,她也向陳水扁表達歉意。不過,徐佳青再度讓這個台灣人對阿扁奇怪的寄望,註定還會留在台灣政壇很長一段時間。
或許,這是另一次覺醒!
或許,這是另一次覺醒!
2023-06-05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方剡旨
5月初的社群網站,一張寫著「台大不需要覺青學生會」的照片廣泛流傳。不知何時起,台大學生會基本等同民進黨台大黨部,打著台大、大學生、覺醒青年的名號,為民進黨助攻到擺明這個學生自治組織姓黨;用「自甘墮落」來形容,那是分毫不差。選情有利於民進黨,這個學生會就可以搞返鄉投票專車;選情一旦不利於該黨,學生返鄉投票的專車就提都不提。而當民進黨把手伸進台大要掐死自己的校長時,台大學生會站在破壞大學自治精神、箝制大學自主行為的那一側,徹底顯示該學生會的毫無脊樑。
但,要知道,學生會也是選出來的。這種甘為政黨附庸的學生組織,別說全然違背當年民進黨自己老愛扯皮的「黨政軍退出校園」主張,基本就跟中共控制大學的模式一個樣。就這樣,說自己是覺醒青年?說自己能抗中保台?但,選舉的結果,不就顯示台大學生相信嗎?不管這種結果是不是投票率低所造成,都說明了台大學生~這批以全國最多、最佳資源培養出來最會考試的學生~毫不在乎自己的校園民主。所以,那張照片出現後,我們很難說,風向開始變了;也很難說,台大學生真的開始醒了。更別說,後來出現了經濟系學生會長選舉那種充滿歧視性的低俗政見,更加顯現:這一代的學生,即便是台大,不過就是這種玩意。
年輕人、乃至於整個社會對於價值的判斷嚴重雙標,某個程度真是國家發展的一大隱憂。同樣的言行,在台灣,可以因為政黨或政治傾向之別,而受到截然不同的待遇。就拿首長救災是否「第一時間」趕到現場來說。當年88水災小林村滅村,該地對外通訊全面中斷,外界根本不知其狀況。當時馬政府的行政院秘書長薛香川,不過是在父親節賠老岳父吃個飯,在這種狀況下,被砲轟得體無完膚。但,高雄市長陳菊在氣爆時,人就在事發地旁的官邸中,她卻遲遲未見人影。陳菊叫了按摩師到官邸,她說,自己都在講電話,沒按摩。即便真是如此,之後陳菊還是被爆高雄淹水時睡覺、強颱來襲時唱歌。按照社會撻伐薛香川的標準,陳菊早就該下台了,但她現在是監察院長!那更不用說,民進黨二次執政後,養小三搞外遇的政客,個個穩如泰山、照舊升官。
民進黨可以這樣雙標,是選民、尤其是年輕人寵出來的。也正因為如此,民進黨不但黨內性騷擾成習;更要命的是,面對受害人的求救,民進黨那些有權力處理的人,無論男女老少,都以喬「社會事」的態度去對待。對受害人而言,這個標榜性平、女權的政黨如今權勢熏天,外加選民寵之、愛之,覺青都在它側,除卻噤聲之外,又能如何?
但,慶幸的是,如今有人願意發聲了。坦白說,即便這種求救之聲,在這樣的時間點,極容易成為選舉工具,也會因為其他政黨也有相同的爛事而被模糊化。但,這樣的聲音願意出來,無疑會成為社會、青年人重新檢視這個被寵溺的政黨之良機。
更直白的講,檢視這些事件,我們可以發現:很多人、尤其是擠身於權力圈的年輕人,把性平、女權當口號來喊,但事實上那不過是他們不想受傳統兩性責任束縛的另一種包裝罷了。事實上,對於性平、女權,他們更在乎的是自己的性慾不受限制,更愛的是「情慾流動」、「開放性關係」這些「前衛」的觀念。在這次民進黨性騷大爆發前,各位可以去看看:無論是養小三、叫小姐的政客,抑或被爆白嫖、到處亂搞、甚至家暴的側翼,哪一個不是老神在在,了不起貼篇話都說不清楚的道歉文,關自己的粉專幾天,就權充反省。這也是民進黨內可以將這類事情當「社會事」的土壤!
不忍了,不寵了,不要雙標體的為他們找藉口,才可能是這個社會另一次的覺醒。同樣的,國民黨也好、民眾黨也罷,其實不只性騷擾、性侵害,就連其他的問題,選民都該用相通的標準檢視,然後用選票做出選擇。
至於台大,管校長拼死挺住的脊樑,就看多數的學生能不能也站直了?
人選不敢碰的三個問題
人選不敢碰的三個問題
2023-05-07 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葉瑾瑜/桃園市產業總工會顧問
最近很紅,大家都在蹭《人選之人》這部劇,應該不差我一個。這部的設定是聚焦在「進步」政黨幕僚的職人劇,裏面的工作者不乏有帶著理念,努力在進步議題上堅持與推動的刻畫描繪,同時也點出進步候選人,在選前對於進步議題表態與否的掙扎。並且將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議題融入短短八集的劇本中,包含性別、同婚、環保、能源、廢死、新住民、職場性騷擾等等。也在緊湊不拖沓的劇情中,從個人的生活視角,帶出個人對於大局為重的反抗與反思,包含翁文方堅持鼓勵張亞靜提出職場性騷擾申訴,還有陳家競在家庭與理想中的相互擠壓。但是八集看完,有一個強烈的感受深深困擾著我:最終劇中的進步政黨的勝選,是因為對手的犯錯、而且是性道德上的犯錯,所以進步政黨勝選了!
這些進步議題反而成了點綴的裝飾品,甚至讓人強烈的感覺「進步議題對選舉無用」、「出櫃參選不道歉的翁文方,就只是沒那麼想贏」,還有那些社運議題被用溫和簡化的方式、嘉年華式的遊行、獨立樂團的造勢晚會等呈現。並且這些進步政黨的幕僚,在日常繁瑣的工作裡,感嘆「30歲以前不是左派沒有良心,30歲以後還是左派沒有腦袋」,甚至批評社會運動者「只是想當英雄」。這是在傳達什麼意識形態?我想大家必須謹慎看待!
回想2014年到2016年政黨輪替之際,是我剛踏進大學,呼吸到自由空氣的我。在野的民進黨氣勢逐漸扶搖直上。執政的國民黨則在馬英九執政末期,被各式各樣的社會運動打成落水狗。這是我所經歷的政黨輪替。因此我實在難以苟同人選劇中那樣簡化描述的「最終勝選」,也就是「進步社運抗爭無用化」。
並且,當時的社會運動,才不是只有溫溫和和的遊行,才不是發發短片圖卡就可以攻擊到保守執政黨,而是士林王家守夜擋拆、是關廠工人二次臥軌抗爭要求政府撤告、是全民威「鞋」馬英九、是衝到勞動部佔領噴漆拒砍七天假…然後被警察拖走。最後,社會運動彙集巨大反對執政的國民黨的能量。民進黨這個「相對進步的政黨」坐收紅利,在「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的口號中全面勝選。
我只是不希望:帶著理想的人,因為在不同的位置,就忘記大家曾經都是身邊的戰友。我只是不希望:「相對進步」的政黨,在獲得權力以後,就把不同戰鬥位置的人當作笨蛋!對,沒有權力的理想或許沒有意義,但為了繼續執政而棄守理想就很有意義嗎?回到劇中,廢死的議題是劇中代表進步政黨的候選人暗自承諾,取得執政權力後可以立刻改變的事,就是不執行死刑。但是民進黨執政後,蔡英文任內執行了兩次死刑,這是多麼諷刺的事啊。
最後,我認為這部職人劇確實好看。但是它不敢碰土地運動的抗爭,不敢碰勞工運動的抗爭,也不敢面對勝選後、執政後的尷尬,也是我覺得遺憾的部分。想想,或許這些如果被拍出來,我這個即將奔三的左派,大概就不只是「沒有腦袋」,而是中共同路人了吧。
風向變了?吳欣岱慘被親綠側翼圍剿 臉書粉專揭原因酸
風向變了?吳欣岱慘被親綠側翼圍剿 臉書粉專揭原因酸:基進活該
2023-09-28 風傳媒 駱肇樑
台灣基進台北黨部主委吳欣岱參選台北市內湖南港區立委,挑戰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彥秀和民進黨現任立委高嘉瑜。原本泛綠陣營內有不少拉下高嘉瑜的聲音,甚至傳出吳欣岱背後有民進黨人士協助。近日風向卻悄悄轉變,吳欣岱更因一篇貼文被許多親綠粉專與KOL圍剿。對此,粉專「不禮貌鄉民團」也在臉書針對此現象發表看法,認為「基進活該」。
立法院新會期本月22日開議,時代力量立委陳椒華在交通委員會召委投票時,不願支持曾接受詐騙集團房車的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而將票投給國民黨立委陳雪生。最終由民進黨立委何欣純與陳雪生各以5票當選召委,民進黨提出的另一名立委陳歐珀則以4票落選,民進黨通拿2席的理想破滅。事後,許多綠營粉專集體砲轟時代力量「背刺」。吳欣岱也批評,時代力量搞藍黃合作,把票投給性騷犯,背棄政黨理念。
面對網友質疑難道要把票投給時常被砲轟為「限縮檢舉之父」的陳歐珀,吳欣岱則在臉書發文,表示台灣基進就是因為這樣,才在宜蘭推出宜蘭黨部主委林意評參選立委,讓大家有更好的選擇。雖未點名陳歐珀,卻被一干親綠粉專與KOL批評吳欣岱和基進是「時力2.0」,並強調陳歐珀沒有要選,質疑吳欣岱拿出來比較的心態。親綠粉專鬼才阿水也表示,吳欣岱如果只是來跟民進黨瓜分選票,完全沒有意義。鬼才阿水更表示,「討厭高嘉瑜,不代表要轉往支持吳欣岱」。
對此,粉專「不禮貌鄉民團」也在臉書表示,吳欣岱被綠出征代表三件事。第一是基進黨就算平常再親綠,在民進黨基本教義派面前也會被當成圈養的寵物。所謂小綠監督大綠、兩個本土政黨共同捍衛台灣,都只是騙術而已。更以獵人和獵犬的關係比喻,主人打獵時,寵物一起出門是天經地義,但想跟主人坐同一張桌子,那就真的想太多了。
不禮貌鄉民團續指出,民進黨支持者完全沒有反省能力,即使陳歐珀這種立委已經爛到不行、被抓包跟詐騙集團長期有不正當往來,這些民進黨支持者也不允許其他人提出批評。今天有資格指責陳歐珀的只能是民進黨自家人,任何其他黨派敢說他的不好,那就是「分裂台派」、「扯民進黨後腿」。
不禮貌鄉民團並表示,最重要的一點,是「基進活該」。
過去酸馬英九沒事!百萬網紅爆慘況:現在罵民進黨很可怕
過去酸馬英九沒事!百萬網紅爆慘況:現在罵民進黨很可怕
2023-10-20 中時新聞網 于川
YouTube百萬網紅「cheap」日前因為交通爭議,槓上民進黨新竹市議員楊玲宜。近日他在Podcast節目《斐姨所思》表示,相對於2012、2014年動輒可以取笑前總統馬英九,現在罵民進黨變得非常可怕,甚至有可能被抄家、被查祖宗18代。
YouTube頻道有137萬訂閱的網紅cheap稱,最早以前自己本來是偏綠、親綠的。高雄市前市長韓國瑜那時候太好笑,自己一直笑韓國瑜,吸了很多綠的粉絲。但他慢慢的開始罵民進黨交通議題、或某些議題後,綠粉就退追蹤了。卻吸引到一些比較中立客觀的人進來,這些人可以說淺綠、淺白、淺藍都可以。
對於網路上的謾罵,cheap直言,「人真的要有辨別是非的能力,不要說民進黨都是對的、國民黨講的都是錯的。」
當主持人范琪斐問到「台灣現在公共討論空間大不大?」的問題時,cheap回應,「我覺得現在的氛圍跟2012年、2014年差很多,那時候在網路上罵馬英九很開心,我們都叫他馬邦伯。馬英九其實也是做自己的事。但現在氛圍罵民進黨是很可怕的事情,可能會被抄家、被查祖宗18代。」
除此之外,cheap還提到,他覺得現在網路上生態不太好;但要說改變,也不是自己能做到的。他還強調,自己一向提倡行人路權;但連這麼中立的議題,一個不會得罪政府、不會得罪在野的議題,「結果連自己這樣很大的自媒體都不敢動的話,那巴西蛋、疫苗、風電等敏感爭論就更沒有人敢碰了」。
民進黨內的可恥賄選文化
民進黨內的可恥賄選文化
2012-07-15 黑雨部落格 黑雨
今天是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將會選出下屆中執委與中常委,但會議尚未開始,種種小動作與賄選新聞即已傳開。據媒體報導,原本中央黨部寄出的開會通知上面寫著558位黨代表,本週五之後突然多出兩位親蘇人馬,變成560位。由於黨代表票可以決定中執委甚至中常委席位,這個動作讓大家議論紛紛,認為蘇貞昌「不夠光明正大」。更離譜的是,最近幾次黨內選舉的賄選傳聞始終不斷。名嘴鍾年晃在澳亞衛視節目表示:「剛落幕的黨主席與縣市黨部主委選舉,賄選不嚴重嗎?你去地方上跑一趟,幾乎每個縣市都跟你講:我們這裡買票買得很兇啊,那是因為沒有查。」聯合報今天則指出:「傳出『一票從卅萬元起跳』,還有人說『聽到最誇張的是一票七、八十萬元』,黨內人士私下痛批『選風敗壞』。」
民進黨內是否有賄選文化?如果我們在Google搜尋「人頭黨員」,就知道答案是肯定的。民進黨幾位「人頭大戶」幾年來儘管廣受批評,但「好人我自為之」,依舊在黨內橫著走路,每到黨內選舉時,各路人馬川流不息。此外,民進黨還有所謂的「公司票」,有些人公然以企業化經營方式吸收人頭黨員,到選舉時待價而沽。這種現象,其實從阿扁時代就已經開始。聯合報說這次全國黨代表大會一票喊到七、八十萬,但有些熟知民進黨過去歷史的朋友曾說:多年前的黨代表價碼曾經飆到一票百萬以上。
除了大家所熟知的人頭大戶之外,民進黨一些派系人物自己也會養人頭黨員,人數從一萬到數萬不等。到底之前的黨主席候選人中有沒有人靠著人頭黨員累積票數,恐怕在未來會成為再度重創民進黨的未爆彈。
在過去,我們都知道在民意代表選舉、農田水利會長選舉、正副議長選舉時,想要買票的人最常用的手段就是「集體出遊」、「統一看管」,這次民進黨全國黨代表大會其實也很相似。根據自由時報報導:「各派系昨晚紛紛展開動員,新系、游系、蔡同榮昨晚都辦黨代表聚餐,凝聚共識;不少中南部黨代表昨天就已北上,集中在特定飯店住宿;部分派系更要求所屬黨代表,無論住家是否在台北,都必須『集中住宿』特定飯店,希望今天下午投票前能『團進團出』,避免跑票。」不過,以自由時報的「自由蘇報」特質,對於這種怪異現象當然不會有所評論。
民進黨過去一向標榜自己跟國民黨不同。但在多年的歪風累積下,許多人對於人頭黨員或黨代表買票的現象似乎視為理所當然,再加上扁家弊案的影響,現在的民進黨有何資格讓選民覺得該黨與國民黨有所差別?當國民黨與馬英九的「清廉」假象被揭穿時,民進黨真的會因為這些國民黨弊案的爆發而得到好處、讓台灣人民覺得只剩民進黨可選嗎?如果某些綠色政客真的是作著這樣的白日夢,恐怕夢醒時分會是相當齷齪難堪。
民進黨內的敗壞文化,當然不只是那些涉及經營、買賣人頭黨員者的責任,而是整個政黨的共業。在蔡英文擔任民進黨主席時,雖然民進黨以全民調避開可能涉及的爭議,但並沒有解決內在的腐敗問題。蔡英文、謝長廷、游錫堃、與黨內年輕世代或許厭惡人頭黨員現象,但他們的沈默也是讓這些惡劣現象繼續存在的原因之一。除了他們之外,過去素有名聲的彭明敏、林義雄、辜寬敏等黨內大老對於這些現象也是噤聲不語,一樣必須共同承擔外界的責難。
據說這次黨代表大會中將會討論總統初選恢復黨員投票的提案。從邏輯推論的角度來看,贊成恢復黨員投票的人未必有養人頭黨員,但是有養人頭黨員的政客必定會「非常熱衷」推動這樣的提案。所以,如果某些綠色政客對於此類提案的動作大到某個程度以上,我們也可以合理懷疑這些人就是靠著人頭黨員在爭權奪利或撈錢。
蘇俄共產黨沒有比德國納粹黨好到哪裡去,中國共產黨也未必比中國國民黨還要好,這是政治學的ABC。如果一個政黨內部自己不思改革,只想等著敵對政黨崩壞之後可以輕鬆接收,那麼這樣的政黨早已淪落到「比爛」的層次,根本沒有資格談什麼道德、熱情與理想,台灣選民們也未必會買單。如果民進黨不改革目前這種醜陋至極的腐敗文化,除了無法具有足夠的號召力可以吸引更多人加入民進黨之外,在正式大選面對國民黨時,恐怕也不具多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國民黨會不知道民進黨內人頭黨員跟賄選文化嚴重嗎?當然知道,只是他們現在還沒出手罷了。從法務部頒布行政命令,認定政黨培養人頭黨員也算賄選、且黨內初選也屬查賄範圍開始,國民黨很早就已準備要拿民進黨內這些敗壞文化開刀。國民黨什麼時候會下重手,尚未可知;但很顯然的,民進黨內一票醉生夢死、不知今日是何日的政客仍然當作耳邊風看待,改天自己背後怎麼被捅刀可能都不知道。如果未來某個民進黨總統候選人當選總統之後,卻被司法單位以黨內初選涉及賄選而廢除當選資格,大家應該也不用太意外。
註:感謝我的臉書朋友YF提供澳亞衛視相關資訊。